0%
第七章 知青文學 《決裂·前進》、《生活三部曲》——知青群體裂變、蛻變

第七章 知青文學

《決裂·前進》、《生活三部曲》——知青群體裂變、蛻變

熨得像刀刃一樣
1973-1974年,在知青內部,也像在運動初期辯論「對聯」、「出身論」,以及「四三派」與「四四派」,分裂成不同的思想派別集團。
詩中,一方勸告:
紅衛兵
長詩《決裂·前進》的作者是北京47中的老紅衛兵王靖,該詩以佚名流傳。此詩和黃、劉「論戰」有不少共同之處。「對話」雙方都是老朋友、同學、戰友,都是「紮根派」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壓倒對方。黃一丁是「沒有一點馬克思主義氣味」的「資產階級的應聲蟲」,《決裂·前進》中則是一隻「寄生蟲」、「罪惡」的「大蒼蠅」。詩作者同劉寧一樣,承襲了不少紅衛兵理論、語言風格。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詩中的論爭是知青圈子內部展開的。
長詩《生活三部曲》的作者是上海中學的楊東平,1968年到東北插隊。該詩以佚名流傳。詩記述一個在東北兵團支邊的知青返城探家的內心活動。三部曲由城市——列車上——北大荒三部分構成。
「你還準備革命嗎?」
「論戰」結果以黃一丁長達萬言的《我對「懷疑論」的認識和批判》的自我批評的文章告終。文中,黃一丁自訴:受了「深刻教育」、開始「猛省」,「看到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爭奪青年激烈鬥爭的刀光劍影」,並批判、揭露「懷疑論」五種騙人手法。這種結局,是人們早已料到的。
你的身上已沒有「一點馬克思主義氣味」,作了「資產階級應聲蟲」,正在「墮入修正主義、資產階級泥坑」的邊緣,「向何處轉化,取決於對錯誤的態度。」「修正主義正向你招手,資產階級正為此拍手喝彩呀!黃一丁同志,該猛醒了,要警惕啊!」
這是知青內部的爭吵首次被公開。
永遠革命
……
八月的風暴
記下了革命的步步里程
既然如此
這是一次「針鋒相對」的交談。兩個人各自敘說了幾年來自己的生活和不同的理想追求。一方是語重心長地勸說、教育,另一方是自鳴得意、頑固不化,結局是:決裂。
它亮
腳上,沾著故鄉的泥土
北上
並且展望世界:
黃一丁的信是用流血的心寫成的,反映出其內心的強烈矛盾與所承受的深重痛楚。這是一個曾經擁有理想的知青,邁向懷疑、自我否定道路的第一步,感到自己一無所有、前途莫測,精神世界開始四分五裂。

3.裂變——長詩《決裂·前進》

這位朋友還吹噓在「典雅的沙發客廳里」,香霧瀰漫,使「多少女郎傾倒在我的腳下,又惹來多少無事生非,拔刀相見、大打一場……」決心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享樂之中。」從而在「死神降臨」之際,「高興地帶著滿身酒精/煙草和風情/而不像那窮光蛋一樣/投入到它那骷髏消度的泥坑。」
大仲馬
「文革」中,在知青之間最有名的論戰還屬黃一丁與劉寧的「公開信」。
https://read.99csw.com「西單第一家」理髮師的精心
明月,照亮了八千里夜路
今天又怎樣
《北京日報》在1976年4月26日以通欄標題:《針鋒相對的兩封通信》將黃、劉二人的第一次通信公開發表。並發表編者按:黃、劉的通信反映出知青山下鄉,堅持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上,存在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激烈鬥爭。劉寧的複信「立場鮮明、氣勢磅礴」發揚了紅衛兵反潮流的革命精神。
還是在罪惡中死去
他們叫:八一
駕馭著我們的命運——
一方提醒他,「三年前」你曾
最後詩人表示:不惜「血染三洋水/屍埋五洲山」,誓要「踏平白宮頂/重點列寧燈。」此詩可謂集紅衛兵思想、語言之大成。
「你愛祖國嗎?」
他們隨我朝思暮想;
到艱苦的地方
三年中
串聯的征程!
開發
這開司米的圍巾
大地不語
只要保全了這一理想的完整無缺,「忠實無悔」就可以避免內心世界的破裂,充分肯定自我奉獻的價值,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
另一方,卻沉湎於十八九世紀的「精神鴉片」——
呼吸、成長……
生存
埋不盡黑人的屍骨
對方卻毫不在乎地以嘲諷語氣說:
劉寧在回信中對黃一丁的思想情緒進行了不留情面的嚴厲批判。
鞋,你看!
我只穿了一條絨褲
詩中有這樣一段問答:
填平了落基山頂。
啊,索黑爾
司湯達
快樂無窮的——
另一部長詩《生活三部曲》很像是《決裂·前進》的續篇。此詩在1974年春天已在上海廣為傳抄,1976年3月此詩與《決裂·前進》仍在上海并行流傳。
從此你和我,就不能再是朋友與同志,也再不能一起成長。
紅霞終將撒滿人間,那紅霞是千萬共產主義者的鮮血染成,其中也有——我們中國共產黨第三代捐獻的一片。一定是。這就是我的誓言。
我都將是醜惡的——
與王淑琴同志共勉:
儘管這首詩仍然重複了空泛的高調,卻難以抑止內心泛起的憂傷,以及猶豫、疑惑、茫然。
一隻大蒼蠅!

2.《針鋒相對的兩封信》黃一丁、劉寧公開論戰

「你需要什麼?」
這雪花呢的爵士服
這是一首充滿了憂傷、迷惘的長詩。細膩地反映出知青在精神蛻變過程中的動搖和懷疑。它使我們體會到了知青在「上山下鄉」時代的心路歷程,是多麼漫長、曲折、痛楚。
誰能模仿?
劉寧的第二封回信在1976年8月26日《北京日報》上發表:
這首長詩以一個從農村插隊歸來的知青,在城市爐邊與一位老朋友的相互「對話」為結構貫徹始終。
長詩《決裂·前進》於1972年在西安、廣州、上海等地流傳,一直到1975年,在上海仍然享有盛名。《決裂·前進》全詩長達700行,為「文革」中「地下詩歌」長度之最。其詩內容涉九_九_藏_書及到的生活場景、議論話題,都是1972年時知青們所熟悉的,反映出當時知青(特別是幹部子弟)內部的思想衝突、爭論。
他回憶了「文化大革命」紅衛兵運動——
「懷疑派」、「自由主義戰士」黃一丁與「紮根派」劉寧之間的這場公開論戰,在廣大知青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也不知是誰
它扁
多麼令人毛髮悚然、觸目驚心!
不管我現在的生活
這一代青年的行與止
六月的驚雷
鬥爭!
露出高貴的條紋
把《決裂·前進》(1972年)和《生活三部曲》(作於1974年春)兩部長詩,與1974年的鍾志民衝擊波和1976年春黃一丁與劉寧的公開論戰聯繫起來,可以窺見知青群體內部的分裂與蛻變過程。
第二部分,可能是作者在回兵團的路上寫成的。「睡不著,也不想睡/哭不出,也不想哭/一萬個女神在跳舞,/我只好冷靜、忠實地把思想記錄。」整篇詩像是一段長長的內心獨白,長夜私語。
又是十二萬分的「OK」
它尖
另一方卻講:
但卻是自由自在的
但是,作者認為這不過是:「知識分子心靈海洋/總會泛起泡沫的浮藻」這「並不是戰士永久的歸宿。」作者還宣稱:「我們不去幻想美麗富饒的將來/——汽車、住宅/麵包、牛奶/那是資產階級的醜惡變態。」
作者流露了對家鄉、城市很深的眷戀。(在《決裂·前進》中城市只是罪惡的淵藪。)「再見了,我們的樂土/溫情、友誼/淋漓的談吐,女孩子的歌聲和笑聲,/詩和愛的浪潮。」
啊,托爾斯泰
當一方嚴峻表示對方已無可救藥,宣布他是:
南征
黃一丁被「摘發」的「懷疑論」儘管軟弱無力,仍給人以痛快淋漓的味道,而劉寧滿紙空言,無限上綱,將朋友逼至「險境」,令知青們感到厭惡。黃一丁的書信風格,完全是朋友、圈內的表達方式,不乏真誠。而劉寧的書信(主要是第二封)不用知青間表達的方式、語言習慣,完全是姚文元式的語言和風格。
多少座高山
要了解《決裂·前進》等詩,就須清楚此詩產生的背景。圍繞著知青上山下鄉運動,自1969年以後,在知青群體內部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思想鬥爭、理論爭辯,造成朋友圈子的衝突、瓦解和重整。
雖然在冬天
我又要在這塊土地上
梅里金公爵
想這些多麼不該,
此詩的流傳,部分因為其學步于諷刺詩。是地下詩歌中僅見的諷刺詩。
我贈給同台演戲,家裡也正在給她們辦病退的同志的話是:
「繼承我們先輩開創的事業嗎?」
這一「論戰」,充分暴露出一些「紮根」的先進模範是多麼容易被人操縱、扭曲。一方表現出霸道,缺乏人情味,而從紮根派中分裂出的另一方則流露出真誠、溫情和痛苦的反省、思索。
「你愛我們這新興的時代嗎?」
歐根·奧涅金……
紅!紅!紅!
「您願繼https://read.99csw•com往開來

1.鍾志民衝擊波

黃一丁接到劉寧的回信后,又給劉寧寫了一封很長的內心充滿矛盾的信。他並不知道,劉寧已將自己的回信複本作為思想彙報交給組織了。黃一丁在第二封信中,表示了對「紮根」和「學大寨」的懷疑,並說:「人的思維的本性是懷疑論的。」
一名忠實無悔的——
這就是我「動蕩的遠方」
「學生的生活,小布爾喬亞的思想。」
永遠是一個謎
本來,黃一丁與劉寧的這場爭論、批判與反批判,在當時知青朋友之間是正常的、經常發生的。可是劉寧將書信作為思想彙報上交后,被團黨委作為「階級鬥爭新動向」向上級彙報,事態升級,從兵團政治部鬧到《北京日報》內參,被謝靜宜看到,認為是反擊「右傾翻案」和「返城風」的好材料,指令《北京日報》公開發表。至此,黃一丁、劉寧兩人已身不由己,被人控制、指揮。
如果我們相信——共產主義事業必定勝利,那就讓我們把自己同這個事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把我們的熱血全部地灑在那塊美麗的園地。行動吧。
老朋友「大蒼蠅」與「四類分子」子弟、被打倒的走資派子弟混在一起,看「黃皮書」,詛咒「文化大革命」,使從「偏僻鄉村」回來的「新時代的尖兵」——詩人萬分驚愕,不能認同。這種「決裂」是相當徹底的,雙方無法調和。但是,詩人沒有把這種內部矛盾見諸報端逼使對方「回頭是岸」,也沒有像某知青在內部「論戰」中把對手關於「斯大林主義」的話用錄音機錄下來,寫成小報告呈送「中央文革」和江青。而是用詩的形式,按知青內部、朋友之間的規則,進行批判、咒罵、諷刺、嘲弄。
它翹
在上山下鄉三年之後,絕大部分下鄉知青都有嚴重的挫折感,痛感境況嚴峻。《決裂·前進》簡單地把三年中所遇到的種種怪現象、種種現實問題,歸結成一個結論:「在鬥爭中,找到人生。在鬥爭中,找到永生。」這種簡單的「鬥爭」藥方,當然不解決任何問題。但是,對下鄉的知青群體來講,丟棄他們的「旗幟」、「口號」,他們將一貧如洗,那將是極端可怕的境地,他們連想也不敢想。唯一可行的似乎僅有固守,並希望、憧憬、等待下去,堅守下去,努力不斷升華自己,以應付日益嚴峻的現實環境。對知青群體來講,自我激勵,自我肯定,自我升華,就成為一種迫切需求。這就是《決裂·前進》一詩產生和流傳開來的深厚思想背景。
我剪掉了可愛的燕尾
他邪惡地宣稱:
最後,作者的雙腳踏上了東北的土地,四周一片冰雪天地,「零下三十度的空氣/像濃煙、像烈酒」,他「身邊是穿黑衣服的老鄉和綠軍裝的同行。」嚴酷的現實立即橫置在他的面前:
《決裂·前進》一詩結尾:
劉寧是兵團54團團宣傳隊的隊員,長期要求進步,1975年還被read.99csw.com評為先進青年。當時,54團正在演出根據兵團知青高崇輝紮根邊疆的事迹編排出的話劇《挑戰》,由劉寧飾演主角。劉寧給黃一丁回信說:
表示我正當妙齡
在這莊嚴的時刻,
難道現在還能猶豫?
與譚霞同志共勉:
對於劉寧嚴峻的批判,黃一丁說:
安娜·卡列尼娜
「工人的工資,農民的自由,
又何必你拉我扯、語重心長
但是,《生活三部曲》從頭至尾,字裡行間流露出憂傷、凄涼和迷惘,這是一篇充滿了矛盾、憂傷的詩:
果戈里
呵,不!
鐘聲民的「壯舉」當然不能在一直「紮根」農村的「庶民」知青中引起好感。據說,在1974年有一位在黑龍江插隊的知青扒車回家,在列車上聽說大名鼎鼎的林虹(繼鍾志民之後,主動請求退伍到金訓華插隊的地方務農的先進人物)也上了這趟車,心中有氣,去找林虹辯論。兩個人在車廂通道內,從下午辯到下半夜,結果竟然是這位男知青心悅誠服地認輸,心情激動地當夜下了火車,返回生產隊去了。由此可見當時「紮根」派具有強大感召力,理論上也比較系統,在知青中仍有不小市場,許多知青迫於環境也願意在情感上與它認同。
能幫我風流高昂
我們身體里寄生的蛆蟲,
《北京日報》發表劉、黃書信后,兵團54團黨委組織全團知青進行討論,以劉寧為榜樣樹立「紮根」思想。劉寧在1976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作為先進典型回到北京,此時他已重任在肩。兵團政治部、組織部也來人找黃一丁,意在要他返回兵團去。每星期,黃一丁要去幾次《北京日報》「談思想」,有時每天一次,壓力愈來愈大。劉寧在北京也「幫助」過幾次黃一丁,但兩人之間已有很大級差,已不是朋友之間的對話,黃一丁感到兩人無法正常交談。
巴爾扎克……
凜冽而堅強。
它使我在人流中「所向無敵」無人敢擋
讓它在我中式外套的領口中
新的一年躺在眼前,
向東。
生活對於我們
和那看不到的力量……
「我只渴望戰爭血淋淋的瘋狂!」
他們叫:東進
一些同學、知青朋友冒著被批判、作反面典型的危險,勸說劉寧,但均被劉寧頂了回去。劉寧的第二封信,幾易其稿,文章做得更大,發表前曾拿給黃一丁看,滿以為他會大受教育,痛改前非。黃一丁發現劉寧真誠地相信這所有的一套理論,真心紮根邊疆。劉寧此刻,又何嘗是「自由」的呢?一次朋友間的討論,最後被「升華」、「扭曲」成這種樣子,令所謂的「懷疑論」者黃一丁,開始真正產生了全面的懷疑。
我們要高舉紅旗
他們的名字
「我愛世界!」
今天同樣是「英姿颯爽」
「我只愛翻開歷史的沉浮以往。」
「五寸」褲腿的線條
「我是斷然不回去的,不管家裡怎麼辦,通知書來了我也不走。高崇輝同志當年面臨的考驗馬上就要出現在我面前了,我要學習他。」
https://read.99csw.com黃一丁與劉寧從小在一起長大,從幼兒園到小學,又到中學,再到東北建設兵團。黃一丁1975年底困退回京后,受劉寧母親之託,給劉寧寫了一封信,說:「你媽想到你的身體也並不好的時候,總是很難過,因此希望你能回來。事情正在辦,成不成還沒有十分把握,但這次上報申請后,一般不阻擋,耐心等吧。你得到通知后,不要猶豫,就回來吧,六七年了,對得起黨,回北京來再開闢新的生活吧。」
英姿颯爽,黃軍裝,紅袖章,在金水橋頭、在長安街上……
伴我送走了多少夜短天長。
「你絕不是如你自己所說,不配有理想。你是有理想的,不過,不是無產階級的理想,而是小資產階級的理想。這種理想源於你的資產階級『現實主義人生觀』,核心是個人主義。」
這頭上
朋友:
這場「論戰」在許多方面是不公平的,黃一丁的書信是摘錄,第二封原文四五千字,僅摘發不到2500字。而劉寧身後明顯站著一個寫作班子,全文發表的回信長達萬言以上。
作者彷彿在瞬間掙脫了極左思維定式,站在一片迷茫的空白點,「月光放射著清淡遙遠的光芒/光輝的回憶像在上個世紀一樣。」作者「好像看見了大海的彼岸/又禁不住缺乏信心。」
在長詩結尾部分,詩人宣布與舊友決裂,分道揚鑣,然後繼續「前進」。「前進」是該長詩第二大主題。
做徹底埋葬舊世界的紅衛兵團
最後談到紮根問題……不管我能提出什麼理由為自己的「逃跑」辯護,我都不能避開事情的核心:我竟是如此不可救藥地捨不得已得到或者將要得到的個人利益!當我看到(我在看《烈士詩抄》)革命烈士由於不肯出賣革命而重新被關在黑牢的時候,我才感到我的靈魂是如何的卑微、醜陋。從今往後,我有什麼顏面侈談「理想」呢!……我希望一直看著你們舉著時代的火炬勇往直前。正如我有一次給別人寫信中說的那樣:「你們身處偏遠落後的鄉村,卻是時代最英勇的尖兵。可是小心!假如有一天你把這火扔掉了,看我會怎樣嘲笑你!」
可這高雅的褲線
白雪茫茫

4.蛻變——長詩《生活三部曲》

「我只看到先輩如今的下場!」
啊,親愛的同志
我固執地搜索前方,
家鄉、戰場。
離去京都繁華的霓虹燈
詩人回憶了童年——
或者是進入了苦悶的鐵窗
十一
1974年走後門入伍的高幹子弟鍾志民請求退伍,重返江西農村插隊的事迹見報后,「風暴」襲來,軍中幹部子弟內部頓時開了鍋。因為他們絕大多數是後門兵。小道消息滿天飛,傳說要遣送他們回農村。有些人已向上級報告,申請退伍,被視為「批林批孔」成績,披紅挂彩送回農村。軍中幹部子弟內部分裂成兩派,利用軍營生活短暫間隙聚在一起,關起門來進行激烈辯論。擁鍾派與批鍾派辯到最後「道不同不相與謀」,分道揚鑣,從此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