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第七章

田偉過去是個思想深沉的孩子。他的不幸遭遇使他一度認為人是虛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斥著金錢的,世間無真誠。過去他的鉛筆盒裡有一句格言:一切都是虛偽的。現在他變了,他說:世上還是好人多。最近,田偉已經寫了入黨申請書……
鄉下的貧窮令城裡的學生們大惑不解。中午,大夥湊在一起吃飯,卻有幾個當地的學生靠在牆邊,似乎在享受中午的陽光。他們不吃飯。問為什麼不吃,說是沒錢,買不起。問為什麼不帶飯,說要帶飯,乾的帶不起,只能用瓦罐帶稀的,嫌麻煩,乾脆中午不吃,餓到晚上回家一塊吃。這話讓城市學生大吃一驚,同在藍天下,咫尺卻天涯,怎麼有這等事?於是學生們議論起來。有的學生說:他們沒有飯吃活該,誰讓他們的爸爸媽媽不計劃生育呢?
我是贊成希望工程的,但在城市裡開展救助特困生的行動,比希望工程的效率更直接,更簡潔。來學習的都是中考後挑選的品學兼優的學生,他考上了重點中學,卻因經濟困難而被擋在了校門之外,如果在這個時候施以援手,他們就會知恩圖報,誰幫助他他就會跟誰走。黨和國家關心他,他就會跟黨和國家一條心。這是投入最少,收效甚大的一步棋。在通常情況下,三年之後就可以見分曉,他的思想已基本形成,世界觀也基本固定了。
李金海還想起一個學生叫司鳳霞。他的父親是當年的插隊知青。因為回城太晚的緣故,家庭生活狀況很差。然而司鳳霞是個要強的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年年都考全班第一,可是上到初中畢業,就要考高中的時候,她的爸爸卻不讓她繼續上學了。
宏志班經過新聞媒介的宣傳之後,像一匹駿馬浮在雲空,一時間人們都把關注的目光灑向它。
正像李金海預料的那樣,宏志班裡已有學生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了。
據統計,宏志班54名學生,家庭人均收入均在200元以下。有34名學生的家長為近期返城知青,有14名學生失去了父母或父母下崗,生活沒有著落。54名學生中,有的從小到現在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有的學生所穿的衣服是當環衛工人的父親從垃圾堆里撿來的;有的學生的全部生日禮物就是爸爸親手做的一碗炸醬麵;班主任高金英老師曾詢問過學生們有沒有零花錢,問了5個同學,3個同學身上一分錢沒有,一個同學只有一毛錢,還有一個同學的鉛筆盒裡放有兩塊錢,據說是開學時母親給的,為防自行車半路壞了修車用……
這樣的孩子能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嗎?不,他連資產階級接班人都當不成。在英國有一所首相學校,是專門培養英國上層貴族子弟的,然而,學校里冬天不生火,一任寒風刺骨;夏天,教室里沒有電扇,更沒有什麼空調,使熱火的七月溽熱難當。難道這些老牌貴族不比我們剛剛暴富的大款們有錢嗎?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還有美國的西點軍校,這是專門為美國培養將軍的,他們的訓練難度令人咋舌,有些甚至是非人的、磨難式的。還有日本的一些學校,專門設置一些苦難和挫折的課程,以鍛煉人的意志、品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者尚且知道溫室里絕對培養不尚所需要的人才,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竟然有這樣的教育呢?這種以享受為榮,以享樂為人生快事的教學環境,會給我們國家和民族帶來什麼呢?
就在筆者第一次採訪李金海校長時,恰逢東北著名的石油城市大慶由60多名校長組成的參觀團來廣渠門中學參觀了解宏志班,辦學經過。聽完介紹,該市負責文教的副市長說:回去后,我們也要辦一個宏志班……
河南某地農村有兩個小姐妹,聽說宏志班的報道后,寄來了5元錢。她們在信中寫道:我們姐妹倆因家庭困難而被迫輟學了。為了使宏志班的學生不再像我們一樣,寄上5元錢以表達我們的心愿……
這個班的學生正像宏志班班訓里所寫的那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
兩個暖壺的任務完成了。全班人很高興地接納了它。
像蔡京男這樣的學生,在宏志班比比皆是。剛人學時,宏志班要比別的班差30多分成績,到第一學期期終考試時,在5個高一班裡,已躍居第二名。
善良之人所做善良之舉竟終能成功,這是時代精神的光照、人類愛心凝聚的結果。
李金海正好目睹了這一幕。他感到憤怒。
他是1960年考入北京師範學院的。不管是從中學,還是上大學,他都是靠國家的助學金完成學業的。那時的助學金每個月8元錢,一個月的生活費僅花6元錢,還餘2元錢的零花錢。每當回憶起這8元錢的助學金,李金海便覺得溫暖無比,因為這上邊沾有共和國的體溫。
溫良恭儉讓,禮儀仁智信,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及道德信律曾被批了許多時日,踐踏了多少年,然而它仍生生不息,春風吹又生,其生命力確實令人驚讚。九-九-藏-書
然而李金海卻為此付出了許多許多。
宏志班果然不負眾望。
李金海四處遊說,感動了許多人。區委、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知道廣渠門中學要辦特困生班,都覺得這是一件大事。一位市委領導還給這個班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宏志班,意味著立宏大志向。由於市領導的全力支持,宏志班終於問世了。
當馬路少年得知眼前和他進行冬夜長談的就是重點中學的校長時,他含著淚請求道:李校長,把我收下吧,如果我每次考試得不了前三名,你把我開除……
然而,面對貧困,學生們卻坦然從容,沒有人看不起自己的家庭,沒有人嫌棄自己的父母。
李金海說,我不希望我們一枝獨秀,我企盼著一花引來百花開,如果全國城市中所有品學兼優的窮苦孩子都能得到了救助,都能上成宏志班,我的願望就算實現了,我的夢就圓了……
李金海永遠也忘不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李麗麗,和他一樣,也是一位中學教師,他們曾是大學同學。他們還有一個漂亮活潑的女兒,能打一手令人稱絕的架子鼓,能彈一手好琴。只是李金海夫婦好多年來只顧忙著學校的事情,顧不了她的學習,寶貝女兒連普通高中也沒上成,只進了一所職業高中。就在籌辦宏志班的關鍵時候,李金海的夫人病倒了,到醫院一檢查,竟是癌症!李金海含淚把愛人送到了腫瘤醫院,轉身又回到了學校。即使是愛人動手術的時候,李金海也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在身邊。他在宏志班54名窮苦學生身邊,在廣渠門2100名學生們中間,在教學第一線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為什麼不在家裡複習功課?
李金海提起辦宏志班的初衷時說:此事並不完全是積德行善之舉,而是它本身凝聚了我們所需要的許多東西。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比如正直、善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等等的凝聚,這些優秀品質就像珠玉一般會在暗夜閃閃發光。在當今世風日下的時候,這個特殊的群體是我們用來對別的學生進行教育的示範隊伍,是一個樣板隊伍,有了它,學校別的班級和學生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李金海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委員會委員。由於這種身份,他經常到一些學校視察了解情況。一次,他來到一所私立學校。這裡有空調,有席夢思軟床,有高級沙發,有可口飯菜,有四季高檔服裝,還有學校門前宛若長龍的高級轎車。在學校門口,一個學生從汽車裡鑽出來,後面跟著為他背書包的父親,要進校門時,學生回頭對父親說:我這個月不回家了,你給點零花錢吧。多少?父親問。3000學生想也沒想就隨口說。做父親的二話沒說就從口袋裡掏出錢夾子,點足了3000元給兒子。兒子接過錢,塞到書包裡頭也不回就進了學校……
1993年,李金海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獲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
一天,化療后的李麗麗從醫院溜了出來,打的來到廣渠門中學。李金海多天沒有來醫院了,聽說他的第二期宏志班正在面試,辦得究竟咋樣呢,沒有她在身邊,父女倆是不是餓瘦了呢?她帶著滿腹心事,推開了李金海辦公室的門。
廣渠門中學被北京市教育系統評為支援山區學校的先進單位。
李金海成了北京乃至全國著名的教育英雄,成為北京市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
學生時代李金海是個活潑愛動的人,吹拉彈唱、打籃球、打乒乓球樣樣可以。據他的高中同班同學、如今已是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陸學功大校說:他們都是校籃球隊的主力。他還有一副好嗓子,可以唱渾厚的男中音……在筆者詢問他對李金海的整體印象時,他以軍人特有的簡潔說了兩個字:
他叫劉程,母親程惠華雙目失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劉程從兩歲起就開始領著母親上廁所、過馬路。從小到大,因為媽媽總拉著他的左手活動,他的胳膊至今向外撇著。他是媽媽的眼睛,他的總往外撇的胳膊就是永遠注視著媽媽的不閉的眼睛。
擔心的人往往都是最了解李金海的人。他是說一不二的人,一旦決定,則義無反顧,然而這是件容易的事嗎?
不,買電暖壺……
宏志班的學生多數不知毛衣毛褲穿在身上的滋味,有的同學冬天沒有襯衣,只空心穿一身棉衣棉褲。
一天,一輛高級轎車開到了廣渠門中學的大門前,司機下車后特意把田偉叫到車上。車裡一位善良的老太太拉著田偉的手問長問短,問寒問暖。她給田偉帶了一包衣服和一包食物,送給田偉后便讓車悄悄開走了……田偉至今不知道贈者是誰。
或許從這時起,李金海就有了將來辦宏志班的想法……
李金海關切地問了許多。學生很謹慎地回答了許多。學生說,他的父母都是下鄉知青,至今還沒有調回來。按照政策,他可以回京上學,可是卻沒有地方住。他只能臨時擠在一https://read.99csw.com個親戚家。親戚家居住條件不好,子女又多,晚上用電時問太長他們不高興,只得就著路燈複習功課……已經好長時間了,路燈成了他的檯燈,雖然高點,雖然暗點,雖然馬路上冷點,但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筆者結束採訪走出廣渠門中學時,見又有許多採訪者魚貫而人他們是全國各地教育戰線的來訪者。毫無疑問,宏志班將會成為中國的宏志行動,由宏志班汩汩流出的愛的泉水必將匯聚成愛的江河……
他們是無悔的,今生無怨無悔。
失明的媽媽為了劉程的學習耗盡了心血。劉程上小學的時候,做聽寫時,劉程先給媽媽念,念一段媽媽背一段,等把書全背下來了,再讓劉程把書扣在桌子上,媽媽說讓劉程寫,對的讓劉程打鉤,不對的打叉……
在資本主義國家裡,也有貧困學校,貧民子弟得到救助也會完成學業。但若是他們想上重點學校則根本不可能。而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社會制度優越性決定了應該比它們做得好……
數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夜。李金海剛把學校的事情安排好,一看表,已經11點多了,急忙蹬車往家裡趕。此時街上人已稀少,下過雪的路面很滑,尖利的朔風掠過樓群,吹得滿耳都是凄厲的嘯聲。然而,就在這令人思歸的風聲中,卻有一句英語從不遠處的電線杆下傳來。
一位從石景山趕來的老工人,推開宏志班教室的門就問:誰是田偉?說著,掏出隨身帶的一大包禮物塞給他,並把田偉帶到一個僻靜處,把裏面的東西拿出來讓他當著自己的面吃下去,臨了,又給偉留下50元錢。有人問他姓名時,他道:問這幹啥?然後飄然而去……
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家?你是哪個學校的?
因為家裡沒有錢。
他開始奔走在區教育局、市教育局和市委市政府和有關單位,奔走在學校和社會之間,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每一個人。
全班共54名學生,清一色的苦孩子。

採訪手記

後來這位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
有人問蔡京男:你和生活富裕的同學在一起,有沒有感覺生活對你太不公平?
李金海想到了馬路少年這一類的孩子。現實對他們太殘酷了。如果我們只強調市場經濟只講錢,不認人,有錢就上學,沒錢就走人,那麼,這類品學兼優但家庭貧困的孩子就會被關在我們的學校之外……若是這樣,何以體現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呢?
啊,善良!善良也能會成為今天新的時尚嗎?
一個初一的學生其父是個出租汽車司機,家裡條件不錯。剛入學不到一個學期,便把班上的同學輪流請到飯店撮了一遍。結對子時,或許是他對鄉下孩子的概念印象不深,同學們都給對子帶了一份小禮物,什麼鋼筆、日記本、球拍、巧克力糖等等,而他什麼也沒帶。當他和對子認識之後,他被深深震撼了。鄉下孩子的純樸、善良和貧苦都使他驚奇不已。他不相信僅距百公里的這處地方競這樣窮。看著對子眼睛流露出對別的孩子的禮物羡慕的神色,他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哭了。回到家裡,他逼父母當天夜裡敲開李金海的家,討要對子的地址,第二天就買了一大包禮物給對子寄了去。
蔡京男同學家住海淀區皂君廟,她每天的日程安排是這樣的:凌晨4點起床,念1小時的外語,5點準時出發(路上要先摸黑走上20多分鐘的土路,再倒三次公共汽車才能到校?,7點鐘進課堂;晚自習后7點放學,9點到家,再做作業1小時,11點睡覺,一天的睡眠時間是4個多小時……
學生的成長是有階段的。就像莊稼的生長一樣,發芽、拔節、抽穗、成熟,都有農時和節氣管著,過了農時,就會影響莊稼的產量。學生的世界觀形成,主要在初、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教育是刻不容緩的。比如狼孩,他正在學直立行走的時刻,被狼叼走了兩年,他和狼們生活在一起,於是他就具備了狼性,每天爬著行。即使後來他回到了人類世界,因為他過了這個階段,他仍不能直立行走。
這是遠比分數更重要的。
愛是不可戰勝的。
她叫劉佳,父親劉天增。劉佳三歲時,得了脊椎瘤病,那時父親在工廠當助理工程師,為了治女兒的病,他出國當勞工幹了一年半。回國后,哪知妻子也得了絕症。究竟先給誰治病呢?劉佳的母親放棄了治療,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女兒。女兒得救了,母親卻死了。讀到初中時,父親又病倒了……劉佳每天放學回家既要完成作業,又要搶著做飯、洗衣服,把家務活兒全攬在了自己身上。她仍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宏志班……
如今,宏志班裡已經走出176名大學生。宏志班的創始人李金海已連續兩屆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廣渠門中學越變越好了。
就是這樣一幫苦孩子,入學之後,學校進行愛黨愛國教育的第一課時,說起黨和國家的恩情,人人都止不住流下感激的淚水……李金海也同樣激動,他自豪地說:我九*九*藏*書相信,這批學生當中,准能出中國共產黨黨員!
韓穎接受了任務,跑了許多商店,都不太如意,她嫌那些暖壺太貴。後來,她只買了兩個暖瓶膽,從母親的工廠里撿回兩箇舊暖壺鐵皮,自己裝好后又刷了一層油漆,有一個暖壺的提手沒有了,她就拴上一根塑料繩代替。
當時的市長李其炎看到宏志班的報道后,特意來到學校看望,並給孩子們特批了冬衣費。市教育局局長陶春輝撥出專款,作為政府行為予以支持。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孫孚凌也來宏心班看望,找學生們座談,併當場拍板,決定工商聯每年出資4.3萬元解決全班的伙食費。
後來,劉程怕媽媽受累,就不讓媽媽管了,但是媽媽不放心。為了讓媽媽放心,劉程就拚命學習,每次考試都是前三名。五年級時劉程病休了一學期,終考時仍然考了全班第一。上初中后,他的考試成績始終沒下過前三名……
一位政治老師知道這件事情后就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在別的班,她出了一道題讓大家解答:如果要你用班費去買暖壺的話,你該怎樣買呢?
父親流著淚對女兒說:孩子,別上了,你爸沒能耐呀……父女倆抱頭痛哭。
李金海把車子停下來。教師的職業習慣和中學校長的習慣使他不得不停下來。教育工作者天生喜歡那些好學上進的學生,就像林業工作者看到一株秀木那樣,他是很難挪動步子的。
高嶺同學的父母都是返城知青,全家調回北京后,4人擠在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內,後來連這房子也保不住了,只得住在豬場的倉庫里,夏天蒼蠅成群,臭味熏天,走在街上,別人老遠就得捂住鼻子;冬天則四處透風,寒氣逼人,白天也得披著被子。即使這樣差的居住條件,也不會住長久,豬場馬上又要收回了。
蔡京男說:沒有。相反,我倒覺得這是生活給我的最寶貴的饋贈。因為貧窮對一個有志氣的人來說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當年從北京師範學院畢業,兩人雙雙走上教學崗位時,就曾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多少年過去了,白髮已經悄悄爬上頭,他們仍然默默地堅守著神聖的誓言,一天也沒有動搖過!真正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人,將會得到人們永遠的尊敬,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
1996年2月8日,總理在中南海聽取北京市科教文衛委員彙報時特意聽了李金海關於創辦宏志班的發言。總理滿意地說:你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金海把大山深處的石碾子鄉當成了一個對本校學生進行思想再教育的課堂,而石碾子中學就成了最好的教育基地。苦難是人生的最好的教材。那些苦孩子就是一本書。李金海提出幫助同齡人,共圓讀書夢的13號,讓城鄉孩子們結成一個個對子,真正把手握起來。
一次,市委副書記李志堅在一個座談會上偶爾聽到李金海想辦特困生班的消息,便立即表態表示支持,在他直接督促斡旋下,工商聯、市教育局、北京電視台、《北京日報》社等聯合行動,終於使宏志班得以誕生。李志堅親自參加了宏志班的開學典禮。
一次校外活動,中午學生自己帶飯,別的學生都拿出麵包、香腸、火腿等各種美味,而宏志班的學生則拿出饅頭、開水、鹹菜。看到宏志班的學生如此儉樸,那些過去根本不會顧忌什麼的學生們齊刷刷把頭扭到一邊,他們覺得不好意思了……
學生們七嘴八舌,但沒有一個學生提出買暖壺膽再找舊暖壺鐵皮組裝的……
過去食堂飯後一片狼藉,慘不忍睹。現在有宏志班示範,飯後打掃得乾乾淨淨,什物擺放得井井有條。
過去食堂的泔水桶里,經常有雪白的饅頭、半桶半桶的麵條。現在這種現象明顯少了。
學習上發奮努力,在別的方面更是出類拔萃。
其父找到李金海說,我們這一代上山下鄉,什麼苦都受了,就是受不了再讓孩子跟著受連累,李校長,求求您圓了孩子的上學夢吧!為了孩子我給您下跪啦……
1993年,李金海所在的學校和懷柔縣碾子鄉碾子村搞活動,活動的名字叫城鄉學校手拉手。李金海帶著本校的一些老師和學生來到了大山深處,試圖與當地的學校手拉手。然而,說是手拉手,當對方把手伸出來后,李金海卻發現,城市的孩子們很難和鄉下的孩子真誠相握。
一石激起千層浪。
而現在的助學金標準形同虛設,每個月最高標準才14元。14元僅相當一盒香煙的價錢,僅能買十根冰棍,和五六十年代的8元錢相比,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了。但是它卻寒了多少貧窮孩子的心……
他叫田偉,父母離異,母親郝寶珠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和妹妹被父親分送給別人領養。姥姥不忍心丟下兩個外孫,便把兄妹倆接到家裡來。為了能讓他們兄妹倆和別人的孩子一樣接受教育,年邁的姥姥什麼臟活累活都干,每天靠掃大街掙錢。然而,就在田偉就要考高中的前兩個月,他的媽媽卻在精神病院走失,小田偉白天上學,晚上放學后尋找媽媽,幾乎跑九*九*藏*書遍了北京市的大街小巷。他和妹妹含淚起草了尋人啟事,找出媽媽的照片複印在上邊,一張張地貼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考前,他只喝一碗棒子麵粥,餓著肚子走迸考場,卻以642分的好成績考入了宏志班……
手拉手拉出了李金海的心事。相當一部分學生缺少同情心,沒有一個善良人所具備的情感。這同樣是一種貧窮,一種情感世界的白色沙礫綿亘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它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老師只注意分數,學生也注意分數,家長更注意分數,教育部門則憑分數論高低、排座次。這樣就使學生除了學習之外別的都漠不關心,一心只讀聖賢書,成為冷漠的學習動物試問,一個不懂感情的人,一個除了自己別的什麼都不愛的人,能會愛祖國、愛人民嗎?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根本不會愛祖國、愛人民,那麼,我們花那麼大的氣力去培養他幹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出一個沒有感情的冷漠的科學家,不如培養一個善良的人。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納粹德國服務的科學家,製造出多少屠殺人民的武器,如果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李金海出身於北京市最大的教師家庭,全家共有17人從事教育事業。他1941年生人,今年已近55歲。1964年從北京師範學院畢業后,一直當中學教師,教化學,當班主任。文革中他一直當逍遙派,雖然優哉游哉地看雲捲雲舒,但心裏仍不免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擔憂,很沉重。文革後期,他泡在了校辦工廠里,利用自己的專長為學校做貢獻。1978年,李金海從117中學調到50中學任教導處副主任、主任,後任該校校長。幾十年轉瞬間就過去了。
國家外文局高級記者吳銀伯85歲了,老伴留下遺囑,喪事從儉,省下的錢捐給希望工程,吳老按照老伴的意願,讓女兒吳郁把省下的1200元錢捐給了宏志班。
在當下金錢說了算的潮流里,這種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者成功幾人?本來教學經費就少得可憐,現在又要增加一個特困班,衣食住行學習費用全要無償供給,僧多粥少,若影響全校的正常運轉怎麼辦?你把全市的優秀苦孩子集中到一起,是不是變相收集高分學生?特困生家庭在北京畢竟是極少數,你這樣大呼小叫,什麼意思,是不是讓人說你想給首都抹黑?
所謂幫助同齡人,共圓讀書夢,是因為有的鄉下孩子因家庭困難而無力上學。不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即使學校和鄉政府採取嚴厲措施也難以抑止越來越大的輟學率。比如村裡的農戶最值錢的東西就是豬,但你就是把豬都趕走嚇唬他,他也不一定上。但這些孩子卻聽對子的。城裡的孩子一封深情的信,就會使鄉下的孩子熱淚盈眶,並馬上背起書包上學。他們說,我們衝著廣渠門中學的朋友才來上學的……
在我國貧困地區,幾年前啟動的希望工程成為農村弱勢兒童們的福音。但是,作為城市中的弱勢學生,卻少有關注,有些燈下黑的意思。然而,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卻在全國率先發起了宏志行動,使城市中的弱勢學生得到社會的關愛,在美好心靈的呵護下健康成長,被人們稱之為城市中的希望工程。
善良。
班主任高金英說,這些孩子特別要強。別的學生是家長求著孩子學,我們這裡是學生找老師學。每天上課我們班都拖堂、加時,都是學生們要求的,要不孩子們不走。在宏志班,學生三個小時的作業量是少的。他們最擔心的不是睡眠不足,而是擔心學習上不去。我們這些孩子中,有16個人從來沒有過自己的書桌,家裡的水缸蓋、床沿、小木箱、縫紉機就是他們的書桌,如果連這些也沒有,兩條腿就是自己的書桌。宏志班的學生非常團結,若是哪個同學病了,准有人幫他把筆記補上;若是趕上誰的生日,大夥便送上親手製作的賀卡或是送上熱情祝福的話語;張麗萍同學的腿摔傷了,同學們二話沒說,背上她就上了醫院;李楠的母親去世了,全班同學動手製作了一個花圈,上面綴有54朵小白花。和母親遺體做最後的告別時,李楠緊緊抱著這個小花圈,就像被宏志班54個兄弟姐妹簇擁著……
城市孩子情感的觸覺蒼白無力,對城市之外的另外環境下生活的人們不屑一顧,說明我們教育體系的某些缺憾。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情感世界豐富的人,不會不同情弱者,不會不關心他人的疾苦和痛苦的。
張紅梅5歲喪母,9歲喪父。她和妹妹被姑姑收養。現在全家生活全靠姑父、姑母的退休金,兩人加在一起還不夠700塊錢。考人宏志班后,班上給每個同學發80元補貼,但張紅梅從不在學校吃飯。她中午和晚上只吃兩個燒餅,省下的錢供妹妹上學……
像韓穎的選擇,宏志班的學生認為是很自然的事。韓穎說,不僅這件事,即使她平常上街買衣服,她也要考慮件多用,即不僅自己能穿,媽媽姐姐都能穿才買。她沒什麼花花綠綠的衣服,父親的工作服照樣能成為她參加慶九-九-藏-書典活動的正式服裝。
然而,他們又是多麼要強的孩子啊。
李金海著實嚇了一跳,以為是碰上了一個迷路的外國人。以他一個中學校長的經歷,和外國人單獨相處的機會是不多的,他缺少這方面的經驗。然而,待走的近了,見昏黃的路燈下,站著一個苦讀的少年。
可是李金海卻無論如何也等不及了。
李金海夫婦相互對視著,兩人的眼睛里立時溢滿晶亮亮的淚花……
司鳳霞哭著說:我要上高中!我要上大學!
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捐助者,一次就捐款30萬。但他有一個條件,不能暴露他的地址,一旦暴露,就終止捐款。
這一天正是星期天。第一期宏志班的學生們都在面試現場服務。聽說李麗麗老師抱病來看第二期宏志班,班長韓穎帶著幾位同學來表示慰問。她們向李麗麗老師深深鞠了一躬,深情地說:李校長每天忙著宏志班和學校的事,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您,您為我們大家受苦了。李老師,我代表宏志班全體同學謝謝您!
李金海是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由他創辦的宏志班經過新聞媒介的大力宣傳,已經成為北京建設精神文明教育系統一道亮麗的風景。宏志班在不經意間觸動了中國社會軀體最敏感的神經,無數的愛意如泉水般汩汩匯流,激動感動心動的汁液揮灑得遍地皆是。於是,李金海本人也成了新聞人物。然而,熟悉和深知他的人都說,金海是最不喜歡出頭露面的人。那麼,是什麼樣的一種力量驅動一個默默堅守的人搞了這樣一個大動作呢?
李金海又想起了另一類孩子。
弱勢群體是一批值得認真關注的群體。
話一出口,學生們紛紛答道:那還用說,買壓力暖壺!
廣渠門中學從石碾子中學選了10個年收入在150元以下的特困生,把他們接到學校,提供衣食住行和學習費用。同時,又以這十個特困生為精神酵母,以此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矯正情感品行的誤區。
李金海果真收了他。
李金海覺得不能再坐視不管了,應該緊急行動起來,去救助那些孤立無援的窮苦學生品學兼優的窮苦學生。於是,一場宏志行動拉開了序幕……
李金海眼前晃動著貧困學生家長的身影。他們大都是正直和善良的。他們給了孩子好的品德,給了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氣,給了他們適應艱苦生活的能力和頑強拼搏的意志,這是一個優秀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由於種種原因,學校即使再優中選優的學校也很難完成這種素質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家長們對國家的貢獻。可是,這些家長們在現實中卻是物質的匱乏者,是生活的失敗者,他們沒有能力供養自己的孩子完成高等教育。這樣一來,這些智商頗高、性格堅忍的學生就會被屏障隔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之外……
李金海認為這正是城鄉學校手拉手深刻意義之所在。這是一門深刻的國情教育課,要讓我們的孩子真正了解中國,不僅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更要讓他們知道有些地方還很貧窮和落後。而這些並不是和他們了無關係。國家培養他們,正是為了讓他們將來改變不盡如人意之處,並不僅僅是享受祖國的繁榮和富強的。要讓孩子們明了自己肩上的責任。
朋友們都勸,在現今的社會條件和辦學條件下,你的想法超前了,或許再等三年五年,到那時沒準能行呢?
李金海自述:
辦特困生班的建議引來全校大多數老師的由衷稱讚。人們又一次把敬佩的目光灑向李金海這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一個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然而又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人。
海南有一個正在監獄里服刑的犯人,從報紙上看到宏志班的消息,寄來了10元錢。他每月的津貼僅5元錢。宏志班的54名學生每人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上規勸他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獄,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韓穎是宏志班的班長。有一天,班主任高老師給她布置了個任務:給班上買兩個暖壺。高老師說,冬天到了,同學們喝點開水,還得從四樓跑到一樓去。咱班上還有一些錢,你去街上給咱班買兩個暖壺回來。
1996年,獲得首都五一勞動獎章……
宏志班已經成為社會的寶貴財富。5月中旬的一天,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肖士新和政委劉松先的邀請下,李金海帶著由他親手創立的宏志班和舞蹈系全體師生舉行聯誼活動。會上,宏志班的學生們各自講述了我的故事,他們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的精神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范廷宇少將在講話中稱宏志班是偉大的創舉。該院教務長張學恆大校激動地對李金海說:我認為一個好人應該具備三點:一是孝敬父母,二是喜歡兒童,三是同情弱者。李校長,你真是個大好人,是一個善良的人。
李金海在校辦公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學校經費里,每年擠出10萬元,辦一個高中特困生班。這個特困生班的標準是,家庭人均收入200元以下,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方具備報考資格。
宏志班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