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1933——城下之盟 飛行熱

第三章 1933——城下之盟

飛行熱

1933年7月20日,一駕塗著「航空救國」字樣的小型飛機在廣州降落。24日,這架飛機飛抵南京明故宮機場,受到南京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穿著飛行服的年輕飛行員神采飛揚,接受著凱旋般的歡呼,這位勇敢的青年就是駕單機飛越歐、亞兩洲的孫桐崗。
廣東大沙頭航空修機廠:生產飛機最多,製造羊城五一到五七號飛機。其中五三號為戰鬥機,裝有hispano-v8180匹馬達,為中國生產的最好的飛機。
在1933-1934年的全國航空熱中,孫桐崗的出現正逢其時,他成了航空時代到來的極好象徵,每飛到一個城市都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全國出了好幾位仿效他單飛的空中勇士。
孫桐崗,天津人。他的兄九_九_藏_書長孫桐萱是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手下的大將。1928年,20歲的孫桐崗赴德國參加航空研習班,在德國研修5年,獲得高級飛行證書。1933年,他結束了留學生活,並選擇了一條獨特的歸國之路,即用留學5年的儲蓄兩萬銀元購買了一架90匹馬力的德制簡易木造飛機,取名「航空救國」號,準備駕駛單機歸國。6月25日,他駕機從德國起飛,經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印度等歐、亞15個國家,最終飛抵南京。
當時中國的航空工廠大都只能是修理飛機,極少數可以仿造飛機。主要有以下幾個飛機製造廠。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的侵略時刻read.99csw.com刺|激著中國人的神經。國人痛感中國陸軍和海軍的落伍,對建設一支威力強大的空軍充滿了幻想和熱情,特別是年輕人更是滿腦袋的飛機。「航空救國」一下子成了時髦的字眼。各界人士籌集款項,購買飛機送給年輕的中國空軍。翻開當時的報紙雜誌,到處都有關於獻機的報道。獻機的有團體,也有個人,像天廚公司的老闆吳蘊初就自己出資買了一架命名為「天廚」號的飛機獻給空軍。獻機還慢慢演變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集資者選擇一個巨大的廣場給自己捐獻的飛機舉行命名典禮,然後請航空署派員接收,特邀名媛舉行擲瓶禮,然後由機師駕機凌空表演,繞場3圈,向杭州筧橋機場方向飛去,那裡有南京政府的空軍基https://read.99csw•com地。整個過程風光而熱鬧。僅1933年一年,國內就獻機20多架,金額高達2000多萬。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對於空軍特別關照,擔任航空委員會的秘書長,實際上就是空軍的控制者。但掃興的是,1934年8月,杭州飛機廠失火,數架飛機被毀,氣得蔣介石暴跳如雷,將軍政部航空處處長徐培根召到廬山,要以通匪罪行將其槍斃,並下令逮捕與此事有關聯的南昌行營航空司司長唐文儀等人。
他的飛行總航程達14450公里,航行28天,累計飛行時間135小時。平均航速每小時107公里。打破了美國飛行英雄林白創造的單機從美國飛往法國的世界紀錄。孫桐崗的航程是林白的2.5倍,平均航速是林白的1.8倍https://read•99csw.com
海軍製造飛機處:1918年創辦,原來在福州馬尾船政局內,1931年遷到上海,製造了「江鳳」、「江鵲」等水上飛機。它只有一家廠房,另有倉庫和油漆間各一,飛機棚廠兩座,條件簡陋,主要靠工人手藝精巧來生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並不大,它給人們的印象卻極深。人們都本能地意識到,飛機必是以後戰爭中決定最後勝負的利器。20世紀30年代初,航空熱在歐美漫延,並很快|感染了中國人。中國人對飛機鍾情很早,開始於民國初年,到20世紀30年代初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據統計,在這20多年間,中國先後向國外購買的飛機不下七八百架,價值在六七千萬元,這還不包括購買相關零件及機油。
上海九*九*藏*書虹橋航空工廠:1927年底創辦,設備來自德國。1929年製造了「成功第一號」教練機,它除發動機外其餘全部國產,國人觀感為之一變,知道自己製造飛機並非不可能。「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日本空軍將它炸毀。
只要現成的飛機,並不關心飛機的生產。國人急功近利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也可見外患的急迫。
孫桐崗的飛機極為簡陋,得靠手搖發電和發動,憑自己的飛行經驗估計天氣,途中幾次受到暴風雨的困擾,但他還是冷靜地處理了。他成為世界上首次單機飛越歐、亞兩洲的英雄。
奇怪的是,沒有幾個人想到,這樣速成的空軍無異於是在沙灘上砌高樓。中國空軍的飛機買自世界各國,其中以產自義大利及美國的為最多,但空軍的真正基礎——航空工業極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