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研製「兩彈一星」 二、加速研製氫彈

第八章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研製「兩彈一星」

二、加速研製氫彈

經過反覆論證,二機部向中央專委呈報了《關於加速發展核武器問題的報告》。1965年2月3日和4日,周恩來主持第10次專委會議審議並批准了這個報告,決定:「力爭於1968年進行氫彈裝置的爆炸試驗。」廣大科技人員下決心搶在法國的前頭實現氫彈爆炸試驗。
1966年12月10日左右,核武器研製基地報告,首次熱核試驗用的熱核裝置有一個部件加工時出了一些質量問題,但不嚴重。當周恩來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派劉傑乘專機前往處理。當劉對乘專機有些猶豫時,周恩來嚴肅地說:「飛機就是為了檢查工作用的,你們就是要利用飛機爭取時間。」
這次氫彈爆炸試驗成功,提前實現了毛澤東1958年作出的「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的預言,提前實現了周恩來提出的1968年進行氫彈爆炸試驗的目標,實現了我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第二次突破,為系列導https://read.99csw.com彈核武器的研製和裝備部隊奠定了基礎。
我國導彈核彈頭的第一次結合試驗,囿於當時的技術狀況,是採用帶有核彈頭的導彈飛行方式進行的,導彈的發射、路徑、爆點都在本土及其上空,風險很大。在這次試驗的準備過程中,周恩來一再指示要「絕對保證安全」,指示七機部要保證導彈正常飛行,指示二機部要做到在導彈掉下來的情況下不發生核爆炸。根據他的指示,二、七機部分別在導彈和核彈頭上採取了多級保險措施和安全自毀裝置。但是,周恩來對此仍不放心,主持召開了兩次專委會研究兩彈結合試驗的安全問題,並指示進行兩彈結合保險措施和安全自毀的兩項「冷」試驗,然後根據試驗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熱」試驗。國防科委、二、七機部密切配合進行了上述兩項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兩彈結合試驗的安全可靠性。至此周恩來才批准於1966年10月https://read.99csw.com27日進行了導彈核武器的飛行爆炸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1968年或這之前突破氫彈技術,就是說要以比美、英、蘇都快的速度把氫彈研製出來,這個目標有實現的可能性,但絕不是輕而易舉的,是必須經過一番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的。
我國氫彈爆炸試驗成功,再一次震驚了世界。從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到氫彈試驗,其間不過兩年零八個月,與美、蘇、英、法比,速度是最快的,從達到的比威力等指標看,其技術水平也比美、蘇首次試驗的氫彈水平高。
由原子彈到氫彈的飛躍,關鍵是理論上的突破。周恩來一貫強調處理好理論和技術的關係,主張給理論研究以重要位置,反對忽視理論研究的近視傾向。他早在1956年1月就指出:「沒有一定的理論科學的研究做基礎,技術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質的進步和革新。」並對《關於加速發展核武器問題的報告》中提出的把原理探索作read.99csw.com為突破氫彈技術的首要措施予以肯定。後來,正是由於理論上有了重大突破,才有氫彈新設計方案的形成和付諸試驗,並得到了完全勝利。
這時候,周恩來已經被「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嚴重干擾,身心疲憊。但得知氫彈原理性試驗成功的消息后,他當即把劉傑等幾個人召集到西花廳,聽取彙報,慶賀試驗成功。他還特地為劉傑等人準備了晚餐,並且備了酒。這時,二機部的造反派來到離西花廳只有一牆之隔的中南海西北門外,揚言要打倒劉傑等人,並把矛頭指向周恩來。周恩來聞訊后坦然表示,他們反對我,我引為光榮。隨後,他念起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中的兩句詞,「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提醒和勉勵劉傑等人要經受得起眼下政治風浪的考驗。接著他舉起酒杯,風趣地說:「今夜得寬餘,喝酒吧!」
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精神,劉傑等人認真分析了我國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工作的形勢,認識到氫九_九_藏_書彈研製的技術難度雖然很大,但有利條件也很多:我國核武器科研人員掌握了原子彈的有關理論和計算技術,系統地查明了原子彈內部的物理圖像和各種物理規律,為研製氫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研製原子彈時,氫彈的原理探索已經開始,並取得了一定成績;必需的裝料氘化鋰-6生產線接近建成;國產每秒5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已經開機,計算手段有了一定改善,等等。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后,周恩來問時任第二機械工業(核工業)部部長的劉傑對研製氫彈的安排考慮,劉回答:現在還有許多問題吃不透,大約需要三五年時間。周恩來說,5年是不是太慢了。的確,從原子彈到氫彈是一個質的飛躍。實現這個飛躍,美國用了7年零4個月,蘇聯用了4年,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那時法國已經研製了4年多,但還沒有搞成功。各國對研製氫彈的技術都嚴格保密,隻字不漏。
在氫彈的研製過程中,周恩來還為科研人員制定了「九_九_藏_書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工作指導方針。這16個字,充分體現了周恩來一再強調的要「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和「絕對保證安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試驗的特點和規律。由於科技工作者切實貫徹執行了上述方針,從而避免了可能出現的奇災大禍和巨大的浪費。
這次試驗,無論從原理、結構,還是從達到的比威力和聚變比等指標看,就是一次氫彈地面試驗。因此,半年之後,即1967年6月17日,我國便成功地進行了一次300萬噸級的空投氫彈試驗。
劉傑飛到核武器基地,實地觀察加工好的部件,發現那不過是用放大鏡才能看見的擦痕,經和科研人員研究,認為這不能算是一個質量事故,已加工出的部件可用,不會對爆炸試驗產生影響。這樣,周恩來才放了心,才批准按新設計方案研製的氫彈於1966年12月28日12時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氫彈研製的關鍵理論和技術問題都獲得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