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背水一戰 倒霉的團隊

第六章 背水一戰

整個7月,北朝鮮人民軍都在連續不斷地痛擊沃爾頓·沃克的第8集團軍,迫使其向朝鮮靴形半島的末端方向後撤,外界都看到沃克的部隊正在節節敗退。戰地記者們報道北朝鮮人採取了「人海戰術」,並且兵力在戰場上擁有4∶1的優勢。每天的報紙戰局圖上標明戰線的黑線總是向南移動。英國《政治家報》載文猛烈抨擊英國派遣一個1 800人的旅去朝鮮作戰:「這場胡鬧可以休矣」,「美國應該承認敗局已定,不要再向這個亞洲的無底洞傾注兵力」。共產黨世界則得意揚揚,似乎北朝鮮人已穩操勝券,而蘇聯則滿懷同情地喋喋不休說什麼「美帝國主義阻止朝鮮人民爭取統一、獨立和自由的企圖破產了」。
但是,透過錯綜複雜的表面現象,某些明顯的趨勢預示著沃克的部隊前景良好。最重要的是聯合國軍的兵力迅速增加,到7月22日,它已經在數量上達到與北朝鮮勢均力敵的水平——雙方兵力均約為9.5萬人。第8集團軍在前沿部署了3個美國師——第24師,該師在戰鬥的頭幾天遭到重創,但仍有戰鬥力;第25師和第1騎兵師。一個擁有2 200人的美國陸戰旅和一個英國旅正開赴戰場。韓國軍隊通過強行徵兵,重新組建起一支約4.5萬人的軍隊。但是,多數韓國士兵的戰鬥力令人懷疑——抓丁隊從農村收羅男人和少年,未經訓練就將其投入戰鬥。
隨著這些新部隊源源而來的是沃克為在勢均力敵的基礎上同北朝鮮人民軍作戰所需要的重型裝備——首批運來的坦克是在日本封存的;還有自行火炮、重迫擊炮、即刻可用的無線電台。考慮到新兵訓練的水準,沃克遠未做好反攻的準備。但是即便是後退,他對撤往哪裡,撤退後該做些什麼已胸有成竹。
沃克打算在最南端的釜山港的周圍地區建立一條防線並堅決固守,通過這個口子,他的部隊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人員和裝備補給。他可以把整個朝鮮都讓給北朝鮮人民軍,除了這個被稱為釜山環形防禦圈的地區。這裏的面積是5000平方英里,第8集團軍在此固守了45個殊死戰鬥的晝夜,雙方都付出了朝鮮戰爭中較為慘重的傷亡代價。7月31日晚至8月1日,第8集團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過洛東江並沿南岸掘壕據守,從此揭開了釜山防禦圈保衛戰的序幕。對釜山的圍困持續到9月中旬,直到麥克阿瑟將軍在仁川實施敵後登陸,才扭轉了戰局。
沃克的主要目標是堅守釜山及其周圍地域,地形決定了固守的合理戰線:一個約50英里寬的矩形地帶,從洛東江向東延伸至日本海,縱深約100英里。洛東江蜿蜒曲折,宛如一條蟒蛇盤卧在半島上。它的下游對沃克至關重要,其江面寬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英里不等,水深6至8英尺。洛東江兩岸是沙質河沿和谷地里的稻田,河岸兩側群山聳立,居高臨下;東岸沿江向大邱方向的山頭高達1 200英尺,往內地延伸幾英里就達2500英尺;北朝鮮人要進攻的西岸也是2000英尺的高山。
7月底至8月初,沃克的座機駕駛員邁克·林奇上尉多次載他飛臨洛東江。林奇說:「洛東江的旮旮旯旯沃克都看過。當戰鬥在某某高地進行時,沃克就可以立刻想象出那裡的地形。這在防禦戰中幫了他大忙。」在沃克看來,洛東江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屏障,護衛著四分之三的釜山防禦圈。
沃克布防的方式來自西點軍校學員入學第一年的基礎教科書,他將依託面前的洛東江作戰而不是背水一戰。他把兵力部署在瞰制渡口以及通往渡口道路的高地上。白天(由於美軍擁有空中優勢,北朝鮮人不願意在光天化日下運動),這些防禦陣地不過是觀察哨所。夜幕降臨后,它們便收縮為潛聽哨所或者自成一體的防禦據點,通常配備有半個班的兵力——就是說大約6名士兵。當優勢兵力來襲時,這些兵力是無法抵擋和作戰的,他們僅是一支早期報警分隊,負責報告敵軍活動的情況。一旦他們遭到大規模攻擊,就立刻退至美軍主陣地。
那裡有美軍主力在據守。這是一支消防隊式的部隊,時刻準備回應前方發來的警報。在靠後的位置上,火炮和迫擊炮兵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築起火炮陣地,準備向已知的渡口和其他可能登陸的地點以及北朝鮮人民軍可能佔領的高地射擊。總的目標是協同步兵和炮兵,以守住制高點並且控制山地和稻田間塵土飛揚的簡易公路。
紙面上的宏圖總比現實更美妙。8月初,美國和韓國的情報機構從洛東江對岸收集到一些令人不安的估計報告:北朝鮮人民軍集結了至少10個師約10萬人的兵力準備進攻。遠在華盛頓觀察戰備情況的陸軍參謀長勞頓·柯林斯將軍意識到:「如果敵方決定在沿江的任何地方全力進攻,就肯定能夠突破防線。擺在美國人和南朝鮮人面前的重要任務是實施反擊,把北朝鮮人趕下江,使之付出慘重的傷亡和損失大量裝備。」洛東江的防線穩固與否,取決於沃克能否合理調遣他那不滿員的預備隊,在正確的地點和正確的時間將其投入戰鬥。

倒霉的團隊

在以後的幾天里,第24團軍官及其部屬們還未恢複信心。第2營沿著一條山路開進時,突然遭到一門輕型迫擊炮和一兩支自動武器的襲擊。隨行的韓國軍官認為那可能是一個小型路障,建議迂迴繞過,但是指揮官顯然沒有理解他的意思,美軍「亂作一團地」撤退了。直到該營營長到來,才使「驚魂未定」的士兵鎮靜下來。(第二天,一支韓國部隊掃蕩了這個路障,俘獲2挺輕機槍、1門迫擊炮和30多名游擊隊員。)
該排其餘人員急速撤至安全地帶時,依然聽見湯普森的機槍發出的嗒嗒聲,接著響起北朝鮮手榴彈的爆炸聲。他的槍聲很快消失了。一年以後,陸軍部向第24團M連一等兵威廉·湯普森追授一枚榮譽勳章。
沃克的當務之急是阻止北朝鮮人進入釜山以北55英里的大邱,該城是公路和鐵路樞紐,擁有釜山以北唯一可供使用的機場。沃克不希望北朝鮮空襲造成更多的混亂。守衛大邱的任務由威廉·基恩少將指揮的第25步兵師擔負。柯林斯將軍把基恩將軍描繪成一https://read•99csw.com位「忠誠可靠、不屈不撓的軍人,具有穩重的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在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手下擔任過參謀長,在北非和歐洲經歷過戰鬥。儘管他擔任現役軍官已有31年(1919年他從西點軍校畢業),但第25師是他首次指揮的實戰部隊。
兩天以後,韓國部隊向東轉移,以包抄沿海岸南進的北朝鮮人。由西面進入尚州的道路只剩下第24團單獨防守。無論以什麼標準來衡量,第24團又一次自取其辱。陸軍的官方史料雖然不願意批評部隊或者個人,但是它寫道:
守衛警戒陣地的連長、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約克郡的利昂·吉爾伯特中尉臨陣怯逃,15名士兵追隨其後。團長霍頓·懷特上校以及其他軍官命令吉爾伯特返回陣地,他拒不從命,說自己嚇壞了。一名士官帶著士兵們返回了陣地。
下山路上,17名士兵的撤退隊伍不斷地擴大,抵達山腳時,已擁有1名軍官和35名士兵了。
另有一次,L連進入陣https://read.99csw•com地時(在前線)共有4名軍官和105名士兵。幾天後,該連從陣地上撤離時,散兵坑裡僅剩下17人。在此期間,只有1名軍官和17名士兵因傷亡及其他原因離開陣地。有3名軍官和88名士兵去向不明。
第24團始終未能洗刷掉「開溜」部隊這個名聲——美國士兵喜歡把這個名字送給一觸即潰的部隊。一年以後,軍服上的第24團臂章還會招致其他部隊的譏諷奚落,有時還有諷刺挖苦的小調《開溜搖滾》:
該團的軍官們對此憎惡不已,他們終於在戰線後方建立了檢查站。團人事軍官約翰·伍爾里奇少校阻攔任何駛離尚州的車輛。他平均每天截獲75名逃兵,最多的一天抓住了150名。
來自紐約市的一等兵威廉·「威利」·湯普森在該團第3營的重機槍連。8月初,在釜山以北的崇山峻岭中的一場戰鬥中,該營另外兩個連在交火中驚慌失措,倉促潰逃。一名軍官後來說,他被本連潰敗的士兵撞倒過三次。湯普森卻不然。當他的連隊在集結地域遭https://read•99csw•com到敵人伏擊時,他架起機槍向進攻的敵軍猛烈掃射。排長下令撤到更為有利的陣地上去,湯普森仍然不停地射擊,掩護撤退。一名軍士想把他從機槍上拉下來,被他一把推開。
沃克命令基恩在大邱以北構築陣地,以阻止北朝鮮人席捲洛東江河谷。基恩率領部隊抵達俯視尚州城的地方。尚州是那一地區山區公路的樞紐,位於大邱以北45英里的洛東江河谷處。在那裡,美軍見到的是一派混亂景象,難民和潰逃的南朝鮮士兵混在一起,組成了塵土飛揚的人流。
第24團的表現加快了白人和黑人混編的步伐。勞頓·柯林斯將軍指出:「黑人士兵只要經過良好的訓練並與白人戰友完全混編,就會同樣英勇善戰,並可得到平等的對待。」第24團的很多士兵在戰火中英勇果敢,出類拔萃。
在醴泉開戰的頭一天,第24團就厄運當頭。才打了幾個小時仗,部隊就亂了陣腳倉皇逃跑。軍官們聲稱他們遇上了佔據絕對優勢的北朝鮮人民軍。但是次日,一支偵察部隊並未發現北朝鮮人到過醴泉的九-九-藏-書跡象,該城顯然是被美軍炮火擊中起火的。翼側的第35步兵團一位詢問情況的指揮官抱怨說,他從第24團一名營長那裡「得不到有價值的情報」。
他說:「我也許突圍不出去了,那我一定要多打死幾個償命。」
第24步兵團在尚州以西幾乎所有的戰鬥中,都蔓延著驚慌的情緒。士兵們擅離陣地,溜向後方。他們把武器丟棄在陣地上。有一次,第3營從一座高地撤下來時,扔掉了12挺0.30口徑的機槍和3挺0.50口徑的機槍、8門60毫米迫擊炮、3門81毫米迫擊炮、4支3.5英寸火箭發射筒以及102支步槍。
第24團的戰術是白天堅守,晚上逃跑。7月29日白天,北朝鮮人的迫擊炮一個勁地射擊,第1營的士兵中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他們連夜逃跑。陣地上只剩下1個野炮營和1個工兵連——主要是靠了不可思議的3 000發榴彈炮彈,其中大多數是直接向北朝鮮人開火的,他們那天晚上守住了陣地。
中國人的迫擊炮轟轟叫,
read.99csw•com7月30日,第24團已經撤到尚州以西僅3英里的最後一道防線。基恩知道該團氣數已盡,於是命令第35步兵團的1個營在該團後面進入陣地。第二天,北朝鮮人又進攻了,目標是主陣地前的警戒陣地。
24團的老爺們撒腿跑。……
7月20日,第25步兵師投入戰鬥。第一項任務是扼守醴泉這個小城,由步兵第24團擔負——這支清一色由黑人組成的部隊是根據1878年國會通過的一項法令組建的。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對印第安人的戰爭中,第24步兵團戰功顯赫,但是從那以後,該部隊便淪為美國軍隊中所盛行的種族主義的犧牲品。士兵們被用來做些服務性工作,遭受其他部隊的嘲弄和蔑視,不管他們表現如何,都只能被當作「次等士兵」。因此,該團大部分人的態度是:這幫傢伙不把我們當人看待,我們幹嗎還要替他們去送死?第24團入朝頭幾個月發生的情況表明了部隊搞種族隔離是多麼荒唐,同時也加速了黑人部隊與其他部隊混編,使黑人士兵同其他士兵享有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