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中原告急:宣化店調停 五、蔣介石策劃東北大戰

第一章 中原告急:宣化店調停

五、蔣介石策劃東北大戰

在會場前的最大綵牌樓的橫幅上,綴著「慶祝還都」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馬歇爾不是不同意再運兵到東北嗎?」
蔣介石不太喜歡馬歇爾。他認為,馬歇爾到如今還保留著藏頭露尾巴的那一套。他公開向馬歇爾提出,共產黨不交出長春,他絕對不再談判下去。
蔣介石,1887年出生,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早年先後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日本振武軍校,在日本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后,由日本回國。1918年奉孫中山之命赴粵軍相助陳炯明,陳炯明叛變革命后,曾到永豐行艦上隨侍孫中山,受到孫中山的器重。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黃埔軍校校長01926年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同年製造了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排斥共產黨。1927年發動四一二政變,背叛革命,同年底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1928年出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下令不抵抗,堅持進行反共內戰,對中國工農紅軍發動多次圍剿。西安事變后,被迫同意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聯合抗日。
謁陵儀式結束,一長串車隊從中山陵向城中開去。進了中山門,沿中山大道,經國民政府,直駛國民大會堂。蔣介石在這裏還要舉行「首都各界慶祝還都大會」。
憩廬即為蔣介石官邸,是起居、工作的主要場所。樓內中西大全,樓外古今合璧。通往花園的小路不寬不窄,可兩人并行。路兩旁栽的花、草、樹的顏色十分協調,和矮牆、水橋、旱橋相映成趣。花園有許多精巧的亭榭,夾著高矮不等的、顏色不等的石雕和假山石。據說,汪精衛特別試驗過,在他散步時,如發生意外,一抽身就可躲起來,兩面夾擊開槍都不會打中。帶有辦公、卧室、保健多功能的樓里,春溫、夏涼、秋爽、冬適。同時還設有裝隔音板、防彈板、防火板的裝潢。室內裝有中西名流的美術作品。從外表看並不起眼,從內部看令人欽佩,世上竟有如此之宮殿。
九*九*藏*書陵墓入門懸挂著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陵園外觀具有我國古代建築傳統格式,色調淳樸,裝飾簡潔,氣勢壯觀,規模宏偉,別創新格。陵園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
謁陵完畢,蔣介石被文武百官簇擁著與夫人緩步走出陵園,恢複本來面色和心情。這次還都南京,他心裏確實不太輕鬆。
開始,蔣介石還有些忌諱,怕被拉進漢奸的圈裡去。但宋美齡一見就喜歡上了。蔣說:「住此不便吧?」宋美齡說:「你不住誰能住呢?況且,這裏剛修葺完畢,並沒有人住,我們不住,誰住?」
9點整,還都儀式正式開始。蔣介石身穿大元帥禮服,宋美齡身穿天藍色花長衫,大花披肩,挽著蔣介石登上主席台。在掌聲和歡呼聲中,蔣介石在會上大聲宣講了還都的偉大意義,各界代表在發言中,盛讚蔣委員長的千秋功績。
下午4時,「還都」大典進入高潮,國民政府軍政首腦在國府禮堂舉行了隆重的中外賓客招待會。
「不,他還是不相信國軍的實力,見面就要我停火。我躲一躲,不見他,兵就運完了。何況他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的。東北戰場發生變化之後,我打算派健生去見杜聿明,算是給他們支持。」
「他是來調停的,就讓他繼續與周恩來去扯皮吧。」蔣介石沒有顧忌何應欽怎麼想,就布置陳誠對平原、華北、東北戰局作出全面的安排,並說:「辭修,目前這種局勢,仗是非打不可了。各戰區還有些抱懷疑態度的長官,要給他們通通氣,千萬別抱幻想。要乘共產黨在東北未立穩之前,統一東北政局。」「我覺得熊式輝把東北弄糟了,再站穩腳跟是不容易的。」蔣介石思考一下,點點頭說:「還要提防這個林彪,要知道林彪是受毛澤東操縱演紅臉的,周恩來在這裏唱的是白臉。你要迅速地催促美國朋友,在三人小組干涉前,把第60軍和第93軍全運到東北去,不然,我不會見周恩來的。」
陳誠的講話正合蔣介石的心意,在還都南京以後前,他已經在考慮調整政府和軍委會的人事了。陳誠的講read•99csw.com話,使他堅定了要眼前的愛將提升為軍委會總參謀長的決心。
緊接著舉行謁陵大典。中山陵是遵照先生的遺願建設於此。陵墓坐北朝南,傍山而築,由南往北逐級升高。陵墓大道前為廣場。從廣場登花崗石階392級,經壯觀的大石坊和370米的過道到達陵門。陵門上鐫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進碑亭,可以見到龜趺上立著8米高的石碑,上刻「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祭堂前的兩端並築華表2座,擎柱上刻有古式花紋。祭堂為仿古宮殿式,寬27米,深22米,高26米,單檐歇山式。堂內,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孫中山石坐像,端坐平視,神態安詳。坐像四周有孫中山革命事迹浮雕,祭堂四壁刻有孫中山的遺作《建國大綱》全文。祭堂內還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象徵12天干地支和國民黨黨徽12個齒相同。黑色大理石護壁上刻著中山的《告誡黨員演說詞》全文。祭堂後面是墓室,墓室為圓球狀拱形結構,直徑為16米,高10米,圓頂為穹窿狀。靈柩安放墓室內5米深的地穴中,石棺上安放著孫中山大理石卧像。四周圍有大理石欄杆,以備瞻仰。
1號樓,位於大禮堂的正南方,建於1908年,佔地面積為1504平方米,為清政府陸軍部的主要建築,軍校校部的辦公樓。122號樓,建於1932年,為二層磚混結構,佔地3041平方米,歐式迷宮式建築。大禮堂位於學校中央,1928年建造,坐北朝南。佔地1530平方米,為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歐式建築。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就在這裏的大禮堂舉行。
陳誠,浙江青田人,字辭修,與周恩來同年出生。1920年加入國民黨,1922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任黃埔軍校任上尉教育副官時,他巧遇了蔣介石巡視。蔣偶然發現陳誠寫滿心得的《三民主義》一書,連連誇獎,並留下好印象。1925年2月東征時,陳誠https://read•99csw.com指揮的炮兵發揮了較好的作用,更得到蔣介石的讚賞。為培養親信,蔣不斷地提攜陳誠,先後委任中校參謀、團長、師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蔣介石有一個乾女兒叫譚祥,是國民黨第一任行政院院長譚延閩的女兒,字曼怡,生得貌美多情,溫柔大方。曼怡口極甜蜜,深得蔣氏夫婦鍾愛,視同已出。譚延閩死後,蔣介石夫婦決定將她許配給了陳誠。從此,陳誠更以效忠蔣介石為己任,奉之如神,百依百順。蔣介石也視陳為心腹。因他身材矮小,又惟蔣命是從,所以在抗戰時期,外國記者給他起了個綽號:「大元帥袖珍本」。
在中山陵的牌坊前,國民政府軍政官員和中外使節雲集,台階上站滿了陸海空官兵,每人的胸前都掛上了一排勳章,場面空前壯觀。
「周恩來已經和徐永昌到了武漢,中原可能一時不好下手。」陳誠說。
何應欽對杜聿明這封密電心裏不滿意,他是軍事總管,這麼重要的軍事行動,沒有報告陸軍總部,卻直接向蔣介石彙報。但是,他卻不動聲色地說:「噢,光亭攻下本溪后,要按照總部的部署回過頭來打四平,這是個乘勝攻擊的戰術。不過,」他看著蔣介石臉上的餘興還沒散去,便潑了一瓢涼水:「光亭是有種一股作氣的勁兒,不過,他面對的是林彪。此人特別狡猾,打下四平街接著打長春,這兵家有一忌呀,疲軍作戰,如同胃病吃冷飯——不好消化。」
蔣介石之所以把「還都」大典選定在5月5日正式舉行,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是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宣誓就職就任非常大總統的日子,其意圖不言而喻。
陳誠見自己的見解得到蔣介石的肯定,接著又說:「馬歇爾有時在中間弄亂了,和平叫得太響。」
禮賓司主祭官被委員長默默低下頭的行動所感,連忙發出向國父默哀的口令,已經晚委員長大半拍了。蔣介石鼻子一酸,渾身抖了一下,兩肩聳動著哭起來了。總理遷入中山陵時他大哭一場,南京被日軍佔領遷都重慶時大哭一場,這次由重慶遷都南京是第三次大哭了。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表示自九-九-藏-書己的孝心,才能向世人表示自己是孫中山的嫡系傳人。
蔣介石連連點頭說:「要在北平開。我們在南京要減少一些活動,不能給周恩來抓住話柄,蘇俄也在注意咱們了。」
伴隨著官邸花園的輕音樂,何應欽和陳誠一路小跑地走進這所富麗堂皇的官邸。蔣介石一見面就說:「敬之,杜聿明給陳布雷拍來一封密電,他說他肯定在明天拿下本溪,然後揮戈四平街解決那裡的戰鬥,下一步再攻下長春。這是給還都獻上的一份厚禮。」他十分興奮地對何應欽說,想看一看何應欽的反應。
典禮在中山陵廣場舉行。這天,南京主要大街高樓的頂上飄著國民黨政府國旗、國民黨旗。從國府路到中山陵的大街兩旁梧桐樹上也扯滿彩旗。市內主要廣場上高懸著孫中山肖像。在廣場和臨街顯眼的牆壁上都新安裝了帶玻璃窗的宣傳櫥窗和宣傳板。在櫥窗里貼著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標準像。
蔣介石回到官邸,立刻要何應欽、陳誠來官邸面洽。
不久,國民政府撤銷了軍事委員會,成立了國防部,何應欽被解除了參謀總長及陸軍總司令職務,奉派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軍事參謀團團長。這是后話了。
何應欽把手中報告遞給蔣介石說:「委員長,中原戰事還是早點結束好,如果我們攻下長春,直取哈爾濱,還要是要增兵的。」
何應欽感到白崇禧和陳誠的地位又有所抬高,最近要開國民黨中常會、國防會議,他知道陸軍部將要改為國防部,他的這個部長可能要易人了。對陳誠,他自愧不如,而對白崇禧接任副總參謀長或國防部長,他認為是桂系又開始佔上風了。他話中有話地提醒蔣介石說:「北方需要召開高級軍官會議了。」
這座官邸坐落在離國民政府不遠的紫金山下黃埔路頂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院內。該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學校舊址,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司令部所在地。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後,決定將設在廣州的黃埔軍校遷到南京。同年11月,在這裏建立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任校長,李濟深任副校長,何應欽任教務長。抗戰勝利read•99csw.com后,改稱陸軍軍官學校,直接隸屬於陸軍總司令部。從1928年至1933年,先後建造了大量校舍,計有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樓17幢,共1075間,形成以西洋式建築為主調的建築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有1號樓、大禮堂、憩廬和122號樓。
進祭室前,宋美齡換下了鮮艷的大花衫,與蔣介石同時跨步站在停棺的漢白玉棺床跟前。緊跟在蔣介石身後的副官接過手杖,蔣摘下大檐軍帽,雙手貼在大腿上,慢慢地把頭低下去。
就在周恩來前往中原軍區調停的同時,國民黨政府舉行了隆重的還都慶典。
陳誠則與何應欽的看法不同,他認為兵貴神速,一股作氣是兵家常識。他說:「對付共產黨的游擊部隊,就應發揚國軍的優勢,新一軍、新六軍都是國軍的精銳,一色美式裝備,機動性強,不能等林彪在那裡站穩腳跟再下決心!」
何應欽1890年生,原籍江西,生於貴州,1908年赴日留學,一年後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后回國,與蔣介石同在陳其美手下任職。1924年,何擔任黃埔軍校教育長,逐步成為蔣介石的寵臣,1929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九一八事變后,他成為一個親日派的總代表,1933年在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期間,與日軍簽訂了《塘沽停戰協定》。但是,在1927年蔣介石與李宗仁、白崇禧爭鬥中,何應欽參預了桂系的逼宮,1937年西安事變時,作為代行總司令職權的何應欽主張武力解決張學良、楊虎城,與蔣產生芥蒂越來越深。1944年11月,何應欽被解除了軍政部部長職務。抗戰勝利后,作為陸軍總司令,他代表蔣介石接受日本投降書。
中原戰局的緩慢進行,華北的民眾和學生的和平民主運動日益高漲。他心中不時湧上一股怒火,要和共產黨徹底較量一番。好在還都前夕,東北戰場的杜聿明立下奇功,奪取了本溪重鎮,這使他精神為之振奮。杜聿明還保證不日攻下四平街,直搗長春,再揮戈北上,並向表示,可以輕取哈爾濱,以後東北戰場除了再和共軍打打游擊,重大的戰役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