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計 請將不如激將好 挑起逆反激起來

第七計 請將不如激將好

挑起逆反激起來

用逆反心理激將法的關鍵之處在於:對於別人高深莫測的隻言片語,你要佯裝不屑一顧,暗中揣度對方的心理,並不露聲色地將秘密引到他們的舌端,對方一旦頭腦發熱,便會不顧一切地吐而後快,最後落入你精心巧設之網。
1812年拿破崙侵俄戰爭失敗后,俄、英、普等國組成反法同盟軍,開始****。拿破崙雖取得一些戰役的勝利,但總的趨勢每況愈下。法國的盟國奧地利一面積極備戰,一面以停止結盟相威脅,提出了種種條件,拿破崙斷然拒絕。
人一旦被指示或命令,就會本能地產生反抗心理。這種逆反心理的應用,也是一種好的激將法。對於有些人,在某些事情上,你禁止他做,他便會禁不住想去做,尤其是倔強的人更會如此。反之,你放手不管,說「你儘管做吧」,對方反而不願服從,或者起了懷疑,結九九藏書果就不去幹了。懂得這個道理,便會在很多場合操縱人心,易如反掌。
梅特涅的話語不多,但他一則表達了對歐洲和平的看法,即取決於拿破崙;二則也得出結論,拿破崙固執己見,不思變通,在歐洲聯合進攻下,其失敗的命運是註定的。後來的結果真的被梅特涅言中了。
梅特涅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來時我已有此預感,去時就肯定無疑了。」後來他又對人說:「他什麼都給我講清楚了。這個人一切都完了。」不久,奧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一貫以權謀多變著稱的統帥拿破崙不能控制住自己憤怒的情緒,連連失態,說些大話、氣話,想藉此脅迫梅特涅。相反,梅特涅卻能冷靜處事,不辱使命,不失時機地以言辭激怒拿破崙,使其暴露內心世界。
此類激將法從本質上說就是說反話https://read.99csw.com,可從目的上說,與一般的說反話又有區別:一般的反話是為了表達否定的態度,讓對方的行動與自己否定的態度一致。而逆反激將則是表面上說反話,其實是想讓對方的行動與自己反對的態度不一致,而是按著與其相反的方向去做事。舉例來說,說反話時,「你不能做」就是「不能做」;而逆反激將說對方「不能做」,其實是非常想讓對方「一定做」。值得注意的是,運用逆激將時,要做得不露聲色,才會生效,一定不要讓對方明白你的真實意圖。如果對方明白你在激將他,你還有什麼戲可唱?!所以,一定要不露聲色地去「激」。
如果說到讓孩子「用功讀書」,他便會不想念書;一被提示「未成年者不可以抽煙」,他便會想偷偷抽抽看。這種情況,不妨利用他的逆反心理對其實行激將法。https://read.99csw.com
梅特涅看到對手火了,忘掉了自己的尊嚴。於是他愈發冷靜,故意刺|激拿破崙這頭好鬥的「野牛」。他提醒拿破崙說:「和平取決於你,你的勢力必須縮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後的鬥爭中垮台。」拿破崙被激怒了,聲言任何同盟都嚇不倒他,不管你的兵力多麼強大,他都能制勝。接著,他說他對奧地利的軍隊有準確的了解,每天都收到這方面的詳細情報,等等。
拿破崙可能也有用激將法的策略,結果自己卻先怒了起來,著了梅特涅的道。
拿破崙威嚇不成,就改用甜言蜜語,哄騙籠絡。他在把梅特涅打發走的時候,拍一拍這位奧地利大臣的肩膀,語言平和地說:「好啦,你知道事情會怎麼樣?你不會對我開戰吧!」
拿破崙注意到這無言的蔑視,只得繼續說道:「我和一位公主結婚,是想把新的和舊https://read•99csw.com的、中世紀的偏見和我這個世紀的制度融為一體。那是自己騙自己,現在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許我的寶座會因此而倒塌,不過,我要使這個世界埋在一片廢墟之中。」梅特涅無動於衷。
拿破崙腰懸寶劍,腋下挾著帽子,威儀十足地接見梅特涅。說了幾句客套話,問候了弗蘭西斯皇帝后,他面孔一沉就單刀直入:「原來你們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你們打的。我已經在包岑打敗了俄國,現在你們希望輪到自己了。你們願意這樣就這樣吧,在維也納相見。本性難移,經驗教訓對你們毫無作用。我已經三次讓弗蘭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應永遠和他和平相處。我娶了他的女兒。當時我對自己說:『你乾的是蠢事。』但到底還是幹了,現在我後悔了。」
很顯然,在這次較量中,勝利者是海特涅。
梅特涅打斷他的話,提醒拿破崙,九-九-藏-書如今他的士兵不是大人,都是小孩。拿破崙激動地回答:「你不懂得一個軍人是怎麼想的。像我這樣的人,不大在乎100萬人的生命。」說完,他把帽子扔到一邊。梅特涅並沒有替他揀起來。
你不是說我不如人嘛,我偏要做出我不比人家差的事情來給你看看。這位教育家就是利用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激勵了這些孩子好好練習的決心。
1813年7月,拿破崙在德累斯頓的馬爾哥和宮會見奧地利使者梅特涅。他想藉此機會威脅梅特涅,並且探聽他最近和沙皇會談的結果。
有一位天才教育家,最擅長對付不喜歡練琴的孩子。在教孩子們練小提琴時,最容易碰到的難題就是孩子們不用功,這位教育家有一劑特效藥,僅僅是一句話:「我想這件事你必定做不好,因為你的技能比人家差,所以你才不想練習。」奇怪的是,聽了這句話,大多數孩子都會自發地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