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引子

到了唐代,洱海地區形成六詔和西洱河蠻等多個部落,六詔均為烏蠻,其中蒙舍詔居住在六詔之南,又稱「南詔」。當時吐蕃日益強大,自贊普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后,不但稱霸雪域高原,還大肆往東擴張,嚴重威脅到唐朝廷西南、西北邊境的安危,而六詔之地恰好位於唐朝和吐蕃之間,不可避免地成為雙方焦點利益所在。公元707年,唐中宗李顯派唐九征為討擊使,自西南攻打吐蕃,拆毀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六詔之間的交通。唐九征就地以鐵橋材料鑄鐵柱記功,即為「唐標鐵柱」之典故。
這一年,農曆為癸卯年,烽火燃遍了中原,無論對誰而言,都是極不平靜的一年。就連地處邊陲的雲南行省,也正處於兵燹的威脅中——佔據西蜀肥沃之地的大夏皇帝明玉珍趁元朝廷首尾不能相顧之機,親自率領大軍攻打雲南中慶。坐鎮雲南的元梁王孛羅見明玉珍大軍來勢洶洶,慌忙調集大軍抵擋。
南宋末年,蒙古為滅亡南宋,又擔心中原勢大,決議先征服西南諸番,而後形成南北夾攻南宋的戰略。公元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十萬大軍攻取雲南。忽必烈率軍翻山越嶺,涉江渡河,到達金沙江西岸時,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吹https://read.99csw.com成革囊用以渡江,這就是著名的「元跨革囊」。蒙古軍渡江后迅疾南下,敗大理守軍,殺死相國高泰祥,俘獲大理皇帝段興智,建國三百余年的大理至此滅亡。
蒙古汗蒙哥感於段氏人望所在,施以懷柔政策,賜段興智金符,讓他回去繼續統治雲南。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為了撫慰民心,在大理設「大理路軍民總管府」,以段氏任總管,為了控馭邊徼襟喉,以宗王出鎮,封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前去陽苴咩鎮守。不久,忽哥赤被人毒殺,忽必烈有感雲南政事複雜,派回回人賽典赤前去雲南建立行省,並將省城移往鄯闡,改名中慶,以此來削弱段氏實力。因為雲南地處邊境要衝,元朝廷又另派有宗王鎮守,稱「雲南王」或是「梁王」——雲南王擁有監督、干預行省事務及統兵、指揮作戰等權;梁王級別更高,位在雲南王之上,為一等王,頒賜金印獸鈕,握有重兵,有監督、千預行省事務和指揮用兵的權力,是蒙古皇族在雲南的最高代表。大理段氏的統轄範圍則由雲南全境被壓縮到大理一路,但實際上段氏對以洱海區域為中心的廣大滇西段氏舊地仍然有相當的九-九-藏-書控制力。從此,梁王、行省、段氏三家共掌雲南大權,互相牽制,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權力之爭。
公元1363年,元朝至正二十三年,中原局勢漸趨明朗——鹽商出身的張士誠經過多年慘淡經營,與紅巾軍出身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分霸東南一帶;四川富庶之地則為同樣紅巾出身的明玉珍佔據;另有陳友定等人割據閩廣地區,但勢力相對弱小;中原自河南、山東以北地區依舊被元朝廷牢牢控制,元大將王宣率重兵駐守在山東一帶,元軍最有實力的大將王保保則盤踞河南腹地,但此人剛愎自用,為了爭奪地盤與佔據陝西、甘肅一帶的元將李思齊、張良弼等人勢同水火,積怨很深。元關中諸將甚至推選李思齊為盟主,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王保保。雙方你來我往,真刀真槍地互相火併。元朝皇帝多次下詔令,也不能制止。
而雲南風光之最奇異者,莫過於滇西——山高林密,嶺谷相間,雖九成以上土地為山地,然蔥蔥山脈之間,散布著許多俗稱為「壩子」的盆地,壩子里又分佈著茈碧湖、西湖、劍湖等高原湖泊,當真是山環水抱,天光雲影,好一幅韶麗圖卷。
——作者題記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七擒七縱,降服南中大姓孟獲,又派人教以田陌、河渠、水磨、耕種、農事等,諸葛亮夫人黃氏親授桑蠶、織絲之術,南地始開化。從此雲南廣立武侯祠,內塑諸葛亮、黃氏像,以表敬仰。
正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時光也在不停地流逝著。到了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蜂起,農民義軍紅巾軍接連打敗元軍主力,實力漸強。關鍵時刻,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聽信奸人讒言,將有「賢相」之稱的脫脫貶死雲南,導致上層統治集團矛盾急遽惡化——元朝各地統帥不但擁兵自重、拒絕與紅巾軍交戰,而且內訌不斷,互相攻伐,妥懽帖睦爾最終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君令不出京師大都五十里。https://read.99csw•com
漢代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在大夏國看見當地竟然有中國蜀地產的布匹和竹杖售賣,這才知道原來從四川經大理可以直接到達身毒。劉徹得報后,多次派遣使者發掘探索這條傳說中隱蔽艱險的西南絲路,卻始終未能成功。公元前120年,劉徹命人在京師長安開鑿了一個四十余里大湖,取名為「昆明湖」,並建造樓船在其中練習水戰,征服雲南的勃勃野心昭然若現,這就是「漢習樓船」的典故。到了公元前109年,劉徹派將軍郭昌以武力強行入滇,終於成功在洱海地區設置葉榆縣,就此將大理納進中國版圖。
恰在崢嶸肅穆的蒼山與靜謐柔美的洱海之間,有一處狹長的壩子——長約百余里,寬不過十里,西倚蒼山,東臨洱海,洱海之東又是山屏峭立,因而壩子四面環山,只在北、南兩頭山谷間有兩個極窄的出口——分別九*九*藏*書稱為龍首關和龍尾關。這處天然絕險、易守難攻的壩子,就是大理。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富饒土地,作為東亞、南亞與青藏高原的交匯點,千百年來,上演著激|情豪邁的傳奇與故事,寫就了燦爛輝煌的文化與歷史。
公元320年,爨(cuàn)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雲南曲靖)稱王,爨氏統治維持四百年。
為了進一步牽制吐蕃,唐玄宗李隆基暗中支持南詔兼并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統一了雲南。南詔強大后,與唐朝時戰時和,關係並不融洽。南詔內部也矛盾重重,到公元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奪位自立,改國號大長和。二十七年後,另一權臣趙善政又滅大長和國,建立大天興國。次年,東川節度使楊干貞奪位,改國號大義寧。公元937年,白族貴族段思平滅大義寧,立大理國,都城陽苴咩城
崢嶸肅穆的蒼山與靜謐柔美的洱海之間,有一處狹長的壩子,長約百余里,寬不過十里,只在北、南兩頭山谷間有兩個極窄的出口,分別稱為龍首關和龍尾關,這處天然絕險、易守難攻的壩子就是大理。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富饒土地,作為東亞、南亞與青藏高原的交匯點,千百年來,上演著激|情豪邁的傳奇與故事,寫就了燦爛輝煌的文化與歷史……
與此同read.99csw•com時,中原也正在進行改朝換代,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立即進行了統一中國的一系列戰爭。公元965年,宋將王全斌攻入四川,滅掉后蜀國,有意繼續南進攻打大理。然趙匡胤鑒於北部邊患更為嚴重,用玉斧指著地圖上的大渡河說:「此外非吾所有也。」此即「宋揮玉斧」的出處。大理數位皇帝仰慕中原文化,積極與宋朝通好,但宋朝鑒於昔日南詔反唐的教訓,始終心存戒備。幸得大理舉國信佛,歷任皇帝全無對外侵略擴張之心,因而雙方關係雖無任何實質性進展,卻也沒有惡化到兵戎相見的一步。
山河在,草木深。花濺淚,鳥驚心。
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蜀道難》一詩,其中三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極言蜀道之難以穿越,比上青天還難。實際上,在四川南部,還有一個古稱為「滇」的地方,地形比四川更加錯綜複雜,更加難以到達——崇山峻岭綿亘不斷,深谷急流逶迤密布,被人稱為「彩雲之南」,簡稱雲南。正因為滇道之險峻遠過蜀道,雲南長久以來與中原隔絕,被認為是瘟病盛行的蠻荒之地。實際上,那裡四季如春,風光毓秀,絕非外人想象中的煙瘴之處。
在滇西,有一座著名的蒼山山脈,又名點蒼山,意為「白頭之山」,為橫斷山的支脈,十九座山峰南北駢衍,綿延百里,莽莽蒼蒼,巍峨壯麗。蒼山東面有一處大湖,稱作洱海,也是南北走向,形似耳狀,長不過百里,寬十里左右,碧波蕩漾,寧靜悠遠,水深可以行船,有「高原明珠」之稱。洱海之東,又有一處山脈自水面升起,奇峰險壑,怪石嶙峋,形成一道屏障,以致有人在大鶴湖石壁上刻下「此水可當兵十萬」的詩句。
神州大地瘡痍呻|吟之際,西南卻獨有大理一方樂土,冬夏無寒暑,四季花木不絕。大理總管之位傳到今日,已經是第九代,總管名為段功,三十余歲。本書故事就從大理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