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問 KK

九問 KK

事實上,未來的物質商品,也可以是基於訪問權的,其前提就是物質條件極大豐富。到時候,人們外出並不需要帶手機,隨處可見可以共享的移動通訊設備,只要拿過來輸入你的身份識別,就可以為你所用。
4. 在未來這樣一個數據的海洋中,人們是否很難保護自己的隱私呢?政府和機構與普通人之間是否會存在數據共享上的不對等?
首先,我認為技術是中性的。一項技術既可以用來行善,也可以用來作惡。但技術的進化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從這點上來說,技術是好的。技術在造成許多問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提供解決方案。這個對消的過程哪怕只有一點點向善的趨勢,日積月累下來,整個文明的進程就是向善的。
5. 《連線》最近一場主題為「Web已死,Internet永生?」的討論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有一種觀點認為,開放的互聯網已經走到了盡頭,未來的應用會朝向越來越封閉的趨勢。您怎麼看?
另一方面,我們所能採集到的數據更加動態,更加實時,也更加全面。這就是「流」的概念。未來有一天,我們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會被感知器捕捉到、記錄下來,並匯聚到數據的海洋中。總之,互聯網正帶著世界朝「同一機器」(One Machine)的方向邁進。
8. 您被看成是一位技術佈道者,可是據我們所知,您不用手機,在您的家裡也沒有電視機。那麼您對技術到底是一個什麼態度?您是否認為技術九*九*藏*書與人性會有衝突?
不排除未來會有一種情況,政府或機構可以監視到普通人的一舉一動,而普通人卻無法看到他們在做什麼。這是一種自頂向下的結構。在沒有網路、人們之間溝通不方便的時代,這種結構可以存在。但在網路時代,在一個通訊極端發達的時代,這種結構是不穩定的,隨時有可能被推翻。我相信政府和機構在網路中應該與個體的節點沒有什麼太大分別,彼此是對等的。他們越透明、機密越少,網路社會就越好。從這點上說,我是維基泄密(Wiki Leaks)的支持者。
我想強調的是,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結構所能做的事情,要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在維基百科之前,我們誰也不認為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編撰百科全書,但維基百科就是做到了。另外,我很高興《失控》中文版的翻譯過程也正是這樣一種自底向上和自頂向下的結合。
3. 那未來的互聯網會對我們的商業產生什麼影響呢?
7. 您在《失控》這本書中,反覆強調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結構。您認為在實踐中,這種分散式系統真的具有優勢嗎?
2. 您曾在互聯網誕生5000天的時候做過一個「互聯網未來5000天」的演講,您能對互聯網的發展階段做個總結和預測么?
Google是一個偉大的公司;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並非像電影《社交網路》中所影射的那般卑鄙無恥,事實上,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九九藏書也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而蘋果的喬布斯則是一個獨裁者,我不喜歡他。蘋果的確是一個異類,它是喬布斯一個人的帝國。如果要說有什麼預言的話,那麼我認為喬布斯一旦身死,蘋果就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
人性與技術並不衝突。事實上,人性是人類的第一個發明,是與技術密不可分的。正是技術帶來了人性。對於個人來說,關鍵的是選擇——選擇什麼樣的技術為我所用。一個人不可能用到所有的技術,也不可能從所有的技術中受益。所以,我只不過是在我的生活中選擇所需要的技術而已。哦,我不用手機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我在加州舊金山的家裡收不到手機信號。
互聯網的進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文件(Files)通過文件夾(Folders)的組織形式存儲在台式機(Desktop)中,到網頁(Pages)以鏈接(Links)的方式形成網路(Web),再到數據流(Streams)藉助標籤(Tags)構成雲(Cloud)。
是的,大自然已經一再驗證了這點。不論是蟻群還是蜂巢,都是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絕妙案例。群體智慧從大量看似無序的個體行為中湧現出來。人類社會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以微博為例,一條短短的微博很難包含太多的實際意義。但通過轉推這種自底向上和去中心化的群體行為,從大量雜亂無章的簡訊息中,就會湧現出意味深長的社會現象。這就是社會化媒體的本質九-九-藏-書所在。
創新往往發生在邊緣地帶,發生在不那麼優化的區域。創業公司的起點往往就處在這種邊緣地帶中。換句話說,創新往往意味著不那麼優化,意味著某種程度的低效率。但系統的活性也正是由此而來。我在《失控》這本書中總結了適用於複雜系統的九律,其中一條就是最大化邊緣地帶。
一方面,加入到這個網路里的人或事物越來越多。而網路的效應是隨著網路的規模加速增長的,這就是所謂的「傳真機效應」(Fax Machine Effect)。當地球上有一百萬人擁有行動電話時,你也許會說,「嗯,有些意思。」當有一億人擁有行動電話時,你也許會說,「哦,了不起!」而當所有的人都擁有行動電話時,你會發現,世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呵呵,我並不是一個預言家。我關注的是發生在更長時間尺度上的趨勢——20年、30年,甚至是100年。我無法預測一年或兩年之後的事情。
1. 您在《連線》的頭銜是「資深遊俠」(Senior Maverick),能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么?
當所有數據、所有信息都匯聚和共享到「雲」中時,傳統的基於所有權的模式(Ownership Model)就會被基於訪問權的模式(Access Model)所取代。這也是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和以信息為基礎的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中,當你買下一件物品時,你就成為這件物品的所有者;但在以信息九九藏書為基礎的經濟中,你很難成為一份信息的所有者,因為信息是可以無限次複製的,而且它始終存在於「雲」中。與其說你擁有一份信息,不如說你有這份信息的訪問權。
大公司們有成熟的模式、成熟的流程,他們往往致力於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好比在爬山,一直朝著最頂峰前進。當他們到達頂峰時,也就到達了一個局部最優點,這時再往任何方向走,都會走下坡路。也就是說,他們陷在了一個局部最優點,無法跳出來。
當然,我並不是說一味地只要自底向上而不要自頂向下。事實上,一定的自頂向下的引導會使系統的某些性能變得更好,特別是對於人類社會這樣一個系統來說,自頂向下的引導是不可或缺的。
6.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互聯網時代很多創新都來自於創業公司?創業公司又該如何應對大公司複製其創新想法的舉動?
至於說到大公司複製創業公司的想法,我的看法是,想法與執行相比,執行更重要。大公司們由於既有的慣性,就算想要複製創業公司的想法,也往往不能有效地執行。如果這種複製真的能夠成功的話,那也說明創業公司未能在執行上勝過大公司。僅有好的想法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執行。
9. 最後,您能預測一下Google、蘋果和Facebook誰將最終勝出么?互聯網上下一個偉大的公司會是誰?
哦,「資深」代表「老」,「遊俠」代表某種程度上的「局外人」。我不太喜歡在大公司的條條框框下工作,read•99csw.com因此在《連線》賣掉時,我就離開了《連線》,但保留了這個我自創的職位。
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特點在於降低了創業成本,使得人們可以嘗試一些暫時低效率、沒有收益的做法;另一個特點是變化更快,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往往從一個點上開始,快速地迭代和重構,模塊化地增長。在這方面,創業的小公司更有優勢,更具靈活性。
Google、蘋果和Facebook並非有你無我的關係。我相信他們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並存。
開放是網路內在的精神;沒有開放,就沒有網路。但由於網路上各個局部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帶圍牆的「花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封閉恰恰是開放帶來的結果:由於開放,網路的規模變大;而任何一個大而複雜的系統,內部都不可能是勻質的,必然會出現各種自治的子系統。這些自治的子系統能夠在其內部進行更靈活的調整,從而使得網路可以更好地包容區域間的不平衡。此外,這些「花園」並非是完全封閉的,它們在不停地與外部環境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換。所以說,封閉是開放中的封閉;開放並不意味著一個勻質、沒有內部邊界的系統。
「隱私」與「個性化服務」是相關的。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個性化服務,那麼你就需要變得更透明,更少隱私。而未來這個數據的海洋,其價值也正在於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我個人傾向於更加透明。隱私或機密就像人體中的微量元素,少量是有益的,但稍微過量,就會殺死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