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分析你的憂慮 你可能不喜歡自己

第二章 分析你的憂慮

你可能不喜歡自己

在嘗試獨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為心靈找到一個驛站、一個參照物、一個我們與外界保持聯繫的本來位置。安妮·莫羅·林伯格在《來自大海的禮物》一書中有一句話:「一個人只有在與自己的核心發生聯繫時,才能找到與他人的聯繫。我認為,孤獨能讓我最快地找到我的核心、我內在的本質。」
聽完她的抱怨,戴爾只用了一句簡單的話回答了她的問題,這句話令我永生難忘:「把你的缺點拋在一邊,導致你演說失敗的不是缺點而是缺乏優點。」
現在,醫院里一半以上的病房被那些對自己感到厭惡的人佔據著,而成千上萬遭遇感情和精神困擾的人還在外面排隊等候,這些人都是無法與自己相處的人。
這個女人是大可不必如此苦惱的,她不應該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而是應該適應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卸下企圖改變自己的壓力。她還應該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只能按自己的性格行事,而不是照搬別人的。
要想實現進步和突出自我就要集中精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展示最好的一面,拋開缺點。我們一定要糾正自己的錯誤,迅速忘掉它們。
不喜歡自己的人總愛挑自己身上的毛病。適度地檢討自我可促進健康且富有建設性,也是為提高自我所必需,但是不要讓它成為一種強制性觀念,那將會使我們陷於癱瘓,阻礙我read.99csw.com們積極行動。
負罪感和自卑感是千萬不能有的心態。如果我們陷入這兩種心態中,便不可能尊重或喜歡自己,同時也厭惡別人擁有這兩種心態。我們要做的是埋葬過去,重新來過。
一天晚上,我丈夫講完他的課,班上的一個女學生找到他,抱怨自己講話講不出預期的水平。
我曾在幾年前參加了一個組織,其中有一位絕對完美主義的女士,她經手的每一件事都必須不差分毫。但在別人看來,她的工作很少是成功的。一份簡單的報告她要斟酌幾個小時才能提交;發表演講時,她會圍繞著題目說個沒完,讓聽眾受累;她家從來不歡迎不速之客;舉辦宴會,她會把所有的細節事先全安排妥當。這位女士煞費苦心,達到了近乎機械式的完美,卻以付出歡樂、自然和溫暖為代價。這樣的完美其實無聊透頂。
寄滿足和快樂於別人身上,就無異於把重擔壓在我們所愛的人身上,然後從中抽取快樂。喜歡、尊重和欣賞我們自己跟喜歡、尊重和欣賞別人一樣,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在嘗試喜歡自己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培養容納自己缺點的肚量。這並不意味著要降低標準,任自己變得懶惰或不肯儘力。我們都明白沒有人能永遠達到最好。強求別人完美有失公允,苛求自己完美就是自我本位主義了。
「愛自己read.99csw.com」是健康、成熟地生活的一個標誌,不能理解成是自以為是。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冷靜地、客觀地、懷著自尊心和人類的尊嚴感接受自己。
我非常贊同懷特博士所說的。很少有人有特立獨行的勇氣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代表什麼。社會和經濟群體支配著我們的行為,我們與我們的鄰居有著相似的生活和思想。如果我們任個性與身邊的環境發生衝突,就會神經過敏,患得患失,茫然無助,不再喜歡自己。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W·懷特在《進步的生活:性格自然成長的研究》一書中,曾談到現在一種觀念正普遍流行:「任何人都應該調整好自己以適應身邊的環境。」懷特博士說:「這種觀念,誤導人們相信最理想的人都善於調整自己以適應固有的生活模式、乏味的生活規則、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從於成就感的壓力,盡一切可能,努力適應。這樣的結果只能使人迷失方向,失去成長、創造的可能性——簡單地說,就是屈服於壓力,而失去自身的創造力與發展的潛力。」
完美主義者也是人,所以也會像其他人一樣遇到失敗,但他無法容忍自己,超越失敗,結果只能痛恨自己。
不錯,導致一篇演說、一個人或一件藝術品失敗的往往不是什麼缺點。在莎士比亞的戲劇裏面,歷史和地理的錯誤隨處可見,狄read.99csw•com更斯的小說的某些段落也描寫得過分煽情。可是有誰在乎?這些偉大的作品仍然長盛不衰,光芒閃耀;它們的優點掩蓋了缺點,使得缺點可以忽略不計。我們結交朋友是源於他們有優點——不考慮他們有缺點。
在上面一章中,我曾提出每天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以便於我們能夠了解自己,這是必要的。孤獨對嘗試喜歡自己有莫大的幫助。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薛頓精神病學協會的董事里奧·巴蒂梅爾博士曾說:「過去的人習慣在晚上入睡前反省自己當天的所作所為。現在看來這也仍不失為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和自己的一個好方法。」
孤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客觀的觀察生活的條件。「安靜下來,同時體會我就是上帝。」這是《聖經》詩篇中的建議,一個好的建議。孤獨給靈魂帶來的好處如同新鮮空氣給身體帶來的好處。
喜歡自己跟喜歡別人是不是同等重要?心理學家會說,如果我們不能喜歡自己,那麼我們就無法喜歡別人。仇恨一切事物和一切別人的人,厭棄和虐待自己同胞的人,必然會更強烈地表現出自我厭棄。
心理學家A·H·馬斯洛在《刺|激與性格》一書中也曾說到欺騙自己的感受。他說:「新近的機能心理學理論出現的一些概念是自然舒放、自我接受、衝動知覺、自滿自足。」
她重塑自我的第一步是不以別人的標準來read.99csw.com衡量自己,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並把它應用於生活,同時還要學會獨處,少作自我批評。
對待自己不要太苛刻,偶爾停步自我解嘲一番,你會更喜歡你自己。
這話說得很對。「愛自己」是健康、成熟地生活的一個標誌,不能理解成是自以為是。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冷靜地、客觀地、懷著自尊心和人類的尊嚴感接受自己。
斯曼萊·布蘭頓博士有一本書《愛……或寂滅》,它這樣寫道:「適度的自愛,是一個人健康的反映。適度的自重對工作和成就都將大有裨益。」
一個成熟的人沒有時間去想自己哪裡不如別人,他們不為自己不具備比爾·史密斯的自信或吉米·瓊斯的積極態度和進取精神擔憂。他總是作自我批評,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點,但他肯定自己具有基本的目標和動機,然後,他花精力改進而不是哀嘆自己的弱點。
「一登上講台,」她告訴我丈夫,「我就感到特別膽怯和彆扭。別的同學看起來都那麼沉著自信。可我一想到自己的缺點就氣餒,這樣就更加說不出我事先準備好的話了。」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學教授亞瑟·T·傑西爾博士提出應該通過教育幫助兒童乃至成人了解自己,幫助他們建立自我接受的成熟態度。在他的新書《當教師與自己面對面的時候》中,他認為: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充滿奮鬥、欣慰、希望和苦痛,九_九_藏_書自我接受對教師來說尤為重要。
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他都抱有同樣的寬容心,因此他自處時毫無苦惱可言。
在此,我不準備分析產生這種不幸情況的原因何在。我只懷疑——我們生活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裡,只強調物質上的成功和社會地位的價值,趕超別人成為所有人的目標——與現代人精神上的疾病不無關係。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忍受不了,就不要奢望別人高興我們待在他們身邊。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說,受不了獨處生活的人就像「受風吹拂的池塘,風不停,永遠無法獲得平靜,反映自己美好的東西」。
要求自己不斷追求完美是一種無情的自負。他們不能忍受自己僅僅是跟別人一樣好,他們一定要超越別人,一定要受人矚目。他們不是把注意力投注在付出全部的自己和自己全部的才能去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專註于超過別人,把自己置於完美的架子上。
幾年前,我們的一個女學員就曾因這種衝突而感到困惑。她的律師丈夫是一個野心家,喜歡積極進取,獨斷專行。他們的社交圈子由與他類似的那些以社會地位來衡量其成就的所謂名流人士所組成。這位太太看上去很文靜很謙虛,但在這種圈子中她只感到壓抑、卑微。那些人不懂得欣賞她所具有的優良品質。她變得沮喪起來,失去了她的自信,因為自己總不能達到那些人對她的要求。她越來越不喜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