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捲土重來

第三章 捲土重來

滎陽基地的日益穩固,敖倉間甬道的建立,楚、漢其實已有平分秋色的局勢。彭城大勝,似乎沒有帶給項羽太多的好處。
韓信在平定魏地后,雄心大發,他向劉邦提出全盤規劃。
魏豹本人御駕親征,率主力軍部署于蒲坂,柏直更在臨晉津的對岸擺出大批人馬來阻止韓信渡河。
項羽里常由彭城派軍前來騷擾,漢軍也不甘示弱地在滎陽以南的京、索間叫陣,雙方互有勝負,一直呈膠著狀態。此時,項羽已從絕對優勢至被劉邦扯成平手了,楚、漢對抗的態勢也逐漸形成。
依張良規劃,劉邦應固守米倉滎陽。
彭城大戰後,魏王豹在倉皇中逃入韓信在睢水之南的陣地,於是跟隨韓信到滎陽報到不久,魏豹即向劉邦表示想返回魏地探視親友,劉邦只得答應。
蕭何的眼光和張良的判斷完全正確,韓信是劉邦奪天下最有力的助手。
等到韓信受命經略魏地平服代國,劉邦的漢軍團似乎已比項羽更具有機動力,積極性也強得多。
「陛下認為沒有人才,是什麼意思呢?」
韓信怎麼安排與授權,總算是內部事,較容易解決。
由張良的口氣中,韓信必定未參加這次會議,或許他正在睢水南岸獨擋楚軍的壓力,好壞讓項羽疏忽了東北方向的下邑。
到底南船北馬,北方人較擅長騎射,因而楚軍雖驍勇,仍被擊得大敗。從此,楚軍便很難侵入滎陽以西。
劉邦說:「如果有誰能為我說服九江王,讓他出兵背叛楚國,牽制項羽不敢離開彭城,那麼只要再給我幾個月的時間,我便能以全勝的方式取得天下了」。
但從此以後漢中和關中間的來往頻繁,對漢中的開發有很大幫助。
由於項羽一向對有功者忌之,不願給予獎賞,劉邦這個分享天下的氣度和政策,正是和項羽鬥爭最有利的武器。
不出兵也就罷了,或許項羽認為英布是真的病了。
於是漢軍在滎陽建立堅固基地,又築而道將敖倉和滎陽接連,派軍堅守,並利用黃河運輸而完全掌有敖倉一帶的糧食,準備和楚軍作長期抗戰。
從暗渡陳倉、平定關中后,韓信已說明自己的確有指揮作戰的特殊才華。
政策雖定,但執行仍需要人才和時間尤其是拉攏英布的工作頗為困難,需要有位膽大心細、能言善辯之士,而酈食其常過分誇張,對直朴而個性強悍的英布頗不合適。
當項羽要出兵攻打齊國田榮時,曾向英布徵兵,也希望英布本人參加但英布稱病不往,只派個偏將領數千人隨行。
一方面他下令在臨晉擺下7艘軍船,一副要硬碰硬的態勢,一方面他則下令曹參大量收購木罌缻。
只是這些儒生一碰到辦理大事就不行了,不但瞻前顧後、沒有效率,並且缺乏彈性所以劉邦在重要的工作上很少用到他們。
「想不到大王相當重用他,授以護軍的重任。但陳平卻不懂恩報,反而依勢收read.99csw.com受請將的金錢,錢送得多的便給以好處,錢送得少的便故意刁難。像陳平這種人,只是反覆不定、破壞團結的亂臣,願大王明察。」
當年關中發生大飢荒,一斛米值萬銀錢,飢餓的難民甚至爭食死體。劉邦和蕭何乃相議,移關中居民到漢中墾殖,解決不少糧食問題。
劉邦自然很嘉許韓信的雄心壯志,但一方面也對韓信的野心感到不安,於是特別派出在中原頗具影響力的張耳率軍前往支援。
劉邦認為項它不是曹參的對手,所以漢軍擁有絕對優勢。
儒生韓信此時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智將。
魏軍騎兵指揮官是秦將馮無揮之子馮敬。
相反地,劉邦不斷採取主動挑戰。
魏軍的總指揮為楚將項它。
英布雖和項羽有不愉快,但到底仍是楚營首席大將,要遊說他可能得有很大的膽量和技巧。
魏豹聞訊大驚,急速返回首都救援。
韓信在睢水南岸的臨時陣營已相當穩定,不少流散的軍團也紛紛向韓信報到,使彭城之戰的損傷影響減到最少。
於是漢軍在榮陽建立堅固基地,又築甬道將敖倉和榮陽接連,派軍堅守,並利用黃河運輸而完全掌有敖倉一帶的糧食,準備和楚軍作長期抗戰。
忠誠質樸的周勃、灌嬰聽到將領間的傳言后,大為不滿,他倆共同對劉邦建言道:
「陳平的外表雖美如冠玉,但我們看他的內在似乎有問題相傳他在家時曾與嫂子私通,第一次出仕魏國時的所作所為也為人所不容,逃亡投奔楚國也仍然不勝任,最後不得不投靠到我們漢營來。
「我事奉魏王時本也想盡心儘力,無奈魏王不懂得謀略,是以不得不投奔項王其後我雖也曾建立功勞,項王卻不能信任有功的人,反而讓我險些遇害項羽周圍的親信大臣,不是項氏長老便是他們自己的親信兄弟,即使有奇謀智士,也很難獲得重用。
「乳臭小子,絕非韓信對手!」
平服章邯的雍國后,設置了中地、北地、隴西3個郡。
韓信再定魏國
智囊張良提議三個重要人物。
出身低賤的劉邦一向言行粗野,像魏豹這種討氣諸侯的確會感覺受不了。
劉邦聽了自然很不是滋味,立刻召見陳平的介紹人魏無知,埋怨他不該推薦陳平這種人。
其實劉邦對隨何並沒有足夠的信心,但掌握英布既是不得不定的策略,就讓隨何去試試也好。
「聽說漢王善於用人才,所以冒險投奔大王,臣幾乎是兩手空空、裸身而來。我因為沒有錢財,連生活都有問題,所以才接受諸將的獻金。
其他又沒有適當的遊說人才,劉邦為此相當為頭痛。
陳平雖得到劉邦信任,但到底加入集團不久,不易有重大的表現。
他關心的是怎麼樣才能轉敗為贏。
但張良的分析卻也有他的道理。
9月下旬,韓信和張耳聯軍大破夏說軍于閼與,夏說兵敗投降。
道是read.99csw•com萬物生化的總源,是以無極生太極(由無到有),太極生陰陽,陰陽結合產生了第三者,有了第三者作延續,萬物因此而生。
倘若劉邦一行人在下邑待太久,勢必會暴露形跡,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既然大部分人馬已會合,劉邦便將主力軍由下邑向西轉到碭地,集結分散各地的軍隊,並在虞地暫時駐營。
但儒生有不少地方很有用。譬如在舉辦儀式和國際交往方面,他們很懂得要怎麼準備,絕不會失禮或沒面子,是頗讓人放得下心的一群好幕僚。
在項羽的立場上,盜賊出身的英布能受封為九江王,已是天大的恩賜,竟然還有不滿,真是不知好歹。
由於主力軍團全在蒲坂,後方空虛,安邑很快便陷落了。
也就是萬物化生,來自陰陽,陰陽相互激蕩才能產生和氣.用以調和養育萬物。
「是的,魏大將已改由柏直出任!」
只剩數十騎的劉邦,逃到脆弱的下邑陣地,看似苟延殘喘,其實他的羽翼已成,不是項羽可輕易指使控制的了。
劉邦因找不到適當人選而感到焦躁不安,心想或許可以運用激將法來看是否有勇於建功的奇才因此他故意由左右侍衛放出風聲:
隨何的官位是謁者。屬於慶典或國際會議時的禮儀官,這種官職一般都由儒生來擔任。
身為劉邦的秘書,陳平卻動起腦筋,開始接受諸軍團將領饋贈,作為協助和劉邦溝通的代價。
進入弱勢后,力量反而更能集結蕭何由關中來的火速支援,劉邦在滎陽建立的基地,使失散的漢軍再度會合。
9月,韓信押解魏豹回滎陽,在長老派的支持下,魏地向漢軍投降,改置河東、上黨、太原3郡。
「漢王粗野傲慢,不懂國際禮節,常無故對諸侯怒罵,對待群臣如同奴才,我不想再看到他了。」
這是長久以來用以教人的道理,老子也只是拿此來作為教人的道理。
灌嬰和曹參則全力將木罌缻綁成木桴,並在上面鋪上木板當部隊利用夜間行軍到達夏陽后,便以這種木罌缻浮板暗中渡河,直接攻打魏國首都安邑。
「若大王想和他人分享天下,可聯合這三個人,便足以擊破項羽了。」
「硬碰硬的戰爭,我絕對不是他的對手。」
想不到陳平聽到這些無能和貪污的指控,卻一點也不驚慌,他相當冷靜地表示:
魏無知辯稱道:
劉邦聽了也有道理,便找來陳平,直接責備他:
其實魏國的長老並不支持魏豹,他們認為劉邦比項羽懂得政治,十分適合出任諸侯「共王。」
「大王可速派急使和這兩人結盟,便足以讓項羽傷腦筋了。至於大王陣營中只有韓信可以獨當一面,宜讓他獨立掌握一個軍團,以和漢軍互為犄角。
彭城大戰時漢軍雖被擊潰,但劉邦逃入滎陽后軍隊又迅速集結,加上關中的緊急援助,防禦日益堅固,項羽想要打垮他已沒有那麼容易了九九藏書
但他仍先禮後兵,令老說客酈食其前往遊說魏豹。
同時立長子劉盈為太子,主守關中以穩定漢軍陣營,並下令大赦。
「第二位是游擊王彭越,他的出身低,是以和項羽一向格格不入分封時他和田榮一樣遭到刻意貶低,所以不久便加入齊國反叛陣營,目前已掌有大部分梁地。
稍微安心后,如何拉攏英布成了他近期須全力以赴的主要工作目標。
英布是項羽的人,而且脾氣暴躁,稍搞不好便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風險。
彭城大敗時,眾諸侯軍中只有韓信能在睢水之南布營,抵擋住項羽的攻勢。
隨何主動晉見劉邦表示:
知名度最高的智將
但也因為這樣,劉邦對韓信最不放心。
他不但長於作戰技巧,而且又能夠經略戰區,是劉邦陣營中可以獨當一面的統帥。
由於滎陽防衛陣容已夠堅固,劉邦便下令移往滎陽。
這便是楚漢相爭中,劉邦陣營以聯盟方式與人共分天下的基本策略。
有天,他秘密召見大臣和軍團將領表示:
「周叔真的被剝奪軍權了嗎?」
和灌嬰騎兵隊中的左右校尉李必、駱甲相比,馮敬的能力和經驗顯然不足。
劉邦乃決心向魏豹下手。
韓信也特別邀請酈食其飲宴以了解敵情。
在和項羽全面展開對抗以前,劉邦還必須先解決中原的魏國和趙國。
他認為只要劉邦再增撥3萬兵力,便能夠將中原重行納入掌控中他計劃以魏國首都安邑作攻擊發起點,再向北攻略趙國和燕國,並東擊齊國,向南切斷楚軍攻打滎陽時的糧食補給,以徹底奠定楚漢南北對抗的局勢。
蕭何於是依照早年在秦宮取得的資料來整頓關中戶口,設立轉漕及調兵、給糧的管道及聯絡站,並調集關中士卒補充漢軍之缺額。
韓信在到達臨晉津后,親至前線觀察。
「我願出使九江,作大王的使者。」
劉邦本人不喜歡儒生,因為實在受不了他們的繁文縟節,什麼事都假假的。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梁強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雖然諸侯盡叛,但直屬軍和關中軍的主力仍算完整,劉邦相信這便是自己特別的幸運。
從大贏到大輸,劉邦對自己和項羽對抗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劉邦審視了陳平計劃,覺得頗有道理,便厚賜陳平,將他升為護軍中尉,以監督所有的軍團將領。
對英布而言,每次作戰時自己都幾乎是項羽的首席副手,卻只獲得群王之一,而且是地不大、位不高的九江王。
韓信大軍也乘機全部渡過臨晉津。
代是由趙分出的北方小國,趙玉歇當年曾被項羽移居於此。陳余奪得趙國大權后,趙王歇以九九藏書代國封賞陳余,陳余便派偏將夏說以相國之職守衛代國。
張耳是魏國人,曾任趙國首席軍事強人,在中原地帶的人脈廣而深,不但有助漢軍氣勢,對韓信也有牽制的作用。
據守滎陽,重行部署
張良規劃,突破困境
「只要蕭何還在,我就有拚戰下去的本錢!」
酈食其雖未完成任務,但仍以他特別的敏捷思考,將魏軍中的老少之爭摸得一清二楚。
接著他更急速編組未滿20歲的青年軍和年紀較大的老弱軍,由其負責關中地區的守備,以及關中和滎陽間的聯繫和補給。
一般人所不願使用的「孤、「寡」、「不穀」,反成為萬人之上的國君用作自我的稱謂。」
於是拜灌嬰為中大夫令,領騎兵軍團司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並率領騎兵軍團與楚騎軍大戰于滎陽東方的平野上。
滎陽和關中間的補給通路至此已完全穩固。
韓信親自坐鎮臨晉津,指揮船艦以為疑兵。
不過陳余和項羽有隙,所以也未加入楚陣營,反而結合東方的齊國強人田橫,組成了第3勢力。
平魏之役,更說明了韓信的智謀,可以用極少代價擊敗實力堅強的敵軍。
劉邦在被告知柏直出任魏大將時,不禁笑道:
「可以有效地協助我們對抗項羽的有三個人。第一位是九江王英布,乃項羽以外楚國首席猛將,在滅秦戰役中曾多次出任先鋒大將,出生入死,功勞卓越。所以他對只得到九江王之位,心裏非常不滿,和項羽間已出現嚴重貌合神離的現象。
臨走前,劉邦命蕭何協助太子守關中,並著手建立法令制度,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遇有緊急的事情可不用稟告前線的劉邦而運行實施,只要事後報備即可。
果然有位叫做隨何的參謀官有了反應。
韓信胸有成竹地下令向魏地進軍。
但魏豹回到河東后,卻派兵部署在黃河渡口,斷絕和漢軍之往來,並公開向項羽投誠。
他遂在下邑苦思突破現況的方法。
「先生在魏國不如意,到楚國也不勝任,現在到我這裏來又做出讓人多心懷疑的行為,這樣是否適當呢?」
№面看來,項羽已取得絕對優勢,劉邦殘餘勢力岌岌可危,但實際上楚漢對抗局勢已成。」
隨何出使九江,意圖侵入項羽核心勢力,成敗雖尚未知,但在行動上項羽已有受制於人的現象。
「臣等是秦國故吏,恐軍中將領無法完全信任我們,反而會影響騎兵團的作戰能力。還是由漢軍大將中善騎者為司令,我倆負責實際的訓練和領軍即可。」
也就是說任何表面看來受損的,反而能發展出更大的好處來表面上得勢的,接下來不見得有益。
「微臣推薦陳平是因為他有特殊才能,而不是他的品德以目前的亂世,就算有尾生(即微生高)和孝己(殷商高宗之子)的信義和孝行,對我們與項王間的戰爭卻提不出什麼有效的幫助,陛下恐怕也不能有機會九-九-藏-書用得上他們的此時楚漢間正在硬碰硬對抗中,微臣因此特別推介奇謀之士給陛下,希望他們所提出的謀略對我們的爭戰有很大的幫助至於陳平盜嫂、受金這種小節,我的確並不清楚。」
剛暴的強人常會不得好死,柔弱反而是生存的力量,這也是老子學說中的根本大道。
「我願意放棄函谷關以東的統治權,讓給肯和我合作共同來對抗項羽的人,你們認為有誰可以成為我們的重要夥伴呢?」
但劉邦倒不認為自己是命定中的輸家,他一向對自己的異相深為自信不論有多困難,鴻運自然出現,這個信念使劉邦成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者。
【陳文德說評】
魏豹卻堅決表示:
於是劉邦以韓信為左丞相,率領灌嬰和曹參的軍團前去攻擊魏國。
但劉邦攻入彭城時,英布卻袖手旁觀,這就讓項羽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曾數度派遣使者去了解英布為何一直未出兵援助,但英布仍一再以病中為託辭。
眼前實在沒有人肯干這件事,既然隨何肯冒險出使,劉邦自然非常高興,於是派遣20人特使團前往九江去遊說英布。
平定關中后,滾雪球般成長的漢陣營勢力,由於虛勢太張,反而不堪一擊地造成潰敗。
選舉中的鐘擺理論,便在指出激烈競爭的兩股力量,經常會出現弱者轉強、強者趨弱的態勢。
楚漢對抗雛型完成
6月,劉邦將滎陽陣地交給韓信,返回關中的臨時政府所在地櫟陽,以便和蕭何討論長期抗爭事宜。
「小夥子,不足慮也。」
8月,劉邦返回前線滎陽。
特別是大將周叔公然表示反對項羽,因此被奪取所有軍權,由於壯派將領柏直出任軍團總指揮。
彭越交情雖不深,但和劉邦倒頗意氣相投,只要條件付得高,也還不太困難。
而彭城大敗后,趙國強人陳余因獲知張耳未死,氣憤劉邦欺騙他,也宣布脫離漢軍聯合陣營。
項羽經常派機動性較高的騎兵部隊攻打漢營守軍,為了有效應付,劉邦也緊急籌組騎兵部隊大家於是公推秦國關中騎兵名將重泉人李必和駱甲為司令,但兩人卻對劉邦表示:
「微臣的確帶有爭霸天下的規劃,希望對大王有所幫助如果這些計劃都不能用,諸將的獻金在這裏,請封查並輸入官庫,微臣也請即刻辭職離開,絕無怨言。」
彭城敗訊傳出時,鎮守關中的蕭何便將關中守軍分出一個軍團去進佔米倉滎陽,以斷絕楚軍和其他諸侯軍對中原糧食的控制。
項羽無力進攻滎陽,固然因齊地田橫的牽制,但彭城大戰後楚地的整合也日漸困難,九江王英布又不穩定,充分顯示項羽贏得全勝後集團內隱藏的危機。
魏豹公然投誠項羽,然而在其被韓信攻滅前夕,項羽卻毫無動作,顯示回到彭城后的項羽,對統一華夏、成為諸侯霸王的信心已開始削弱了。
隨何大胆地表示:
「真是一群庸才,沒有一個足以共同來策劃天下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