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命中注定要當官 名門之子不愁就業

第一章 命中注定要當官

名門之子不愁就業

侯,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侯,超品;
清朝剛剛建立,入關的時候,和珅的祖先因為跟著清太祖和清太宗不斷地打仗,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給和珅他們家留下了三等輕車都尉和一等雲騎尉這兩個世襲的職務。
話說到這裏,有的讀者朋友會想:父親叫「常保」,兒子叫「善保」,這都哪兒和哪兒啊?其實很正常,「常保」也好,「善保」也罷,都是滿語的音譯,跟漢語字面上的意思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好啦,我們繼續介紹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
一等伯又一雲騎尉五百三十五兩,一等伯五百一十兩,二等伯四百八十五兩,三等伯四百六十兩;
這裏需要提醒讀者朋友們注意的是,斛是容量單位:古代十升為斗,十斗為斛,一斛相當於一石。一說清代一斛為五斗,相當於「半石」。
這裏,我們就要給讀者朋友們交代一下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和珅的家譜世系,也就是和珅的先祖傳承問題,二是三等輕車都尉和一等雲騎尉這兩個職務的問題。先來看看和珅的家譜世系問題。
好啦,我們繼續討論和珅的先祖這一話題。
關於常保在福建副都統任上的情況,資料卻比較少,甚至他是哪一年到福建赴任的,都無法查到。正史中基本上沒有記載,野史和筆記小說則說他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常保雖然身為福建副都統,卻並不貪黷,除了薪俸,很少有額外的收入。加上他多年戍守在外,卻把老婆孩子留在京城,身邊只有一個或幾個小妾,一家人兩地分居,開支未免要大一些,因此沒有為子孫留下多少家產。也就是說,和珅出生時,他們全家雖然衣食無九九藏書憂,但也不過混個溫飽有餘、富裕不足而已。
不列等的閑散公二百五十五兩;閑散侯二百三十兩;伯品級官二百零五兩;子品級官一百八十兩;男品級官一百五十五兩;輕車都尉品級官一百三十兩;騎都尉品級官一百零五兩;雲騎尉品級官八十兩;
從以上敘述不難看出,和珅家族世代行伍,並獲有戰功;特別是其高祖(即五世祖)尼雅哈納憑藉戰功,為其後代掙下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可以「世襲罔替」。和珅的父親常保襲職后,還曾擔任過福建副都統的官職。皇上還因追敘他兄弟阿哈碩色的軍功,又特別賜予了他家一個一等雲騎尉的官職。
當然,我們由此也可以看出,幼年的和珅真是衣食無愁啊!
尼雅哈納死後,其子鄂錫禮襲職,遇恩詔加二等輕車都尉。鄂錫禮死後,由其弟蒙鄂綽襲職。蒙鄂綽死後,由其子武勒襲職。武勒死後,由其親叔之子(即堂弟)長生襲職。長生死後,由其子阿哈碩色襲職,併兼任佐領;同時由於他在從征新疆準噶爾的戰爭中,在一個叫和通呼爾哈腦爾的地方,「擊賊身亡」而受到嘉獎。阿哈碩色死後,其叔父伊蘭泰襲職時,削去了恩詔所加之職,仍曾襲三等輕車都尉,歷任護軍統領,兼佐領。伊蘭泰死後,由尼雅哈納的四世孫、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襲職;后因追敘阿哈碩色的戰功,贈一等雲騎尉。常保死後,由其長子鈕祜祿·善保(也就是和珅)承襲其職。
和珅的母親出身名門,是總督江南河道提督軍務(俗稱江南河道總督或南河總督)嘉謨庶出的女兒。和珅的繼母是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九*九*藏*書、鑲白旗蒙古都統、充上書房總諳達、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伍彌泰(伍彌氏,蒙古正黃旗人)的女兒。看出來沒有,無論是親生母親,還是繼母,那都是有頭有臉兒的人家。
也就是說,和珅一出生,他將來一定就會當官,就會擔任三等輕車都尉和一等雲騎尉這兩個職務。
根據《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五·噶哈察鸞篇》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噶哈察鸞雖然是最早移居英額地方的,但是直到他的四世孫倭琛時,這一家族的人們才有所作為,才被記入《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錄了噶哈察鸞的眾多四世孫,但都沒有記載他們與噶哈察鸞之間具體的世系關係。也就是說,只知道他們的四世祖是噶哈察鸞,而不知道每位四世孫的父、祖、曾祖是誰。
綜上所述,輕車都尉是一個世襲的職務,是和珅的祖先給他留下來的。它的品級是正三品。與它相適應的文職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職外官有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與它相適應的武職京官有一等侍衛等;武職外官有城守衛、參將、指揮使等。
都統,這是一個什麼官職呢?
至於俸祿多少的問題,大清王朝規定:
我在前面曾經給讀者朋友們介紹過,和珅一家屬於英額地方鈕祜祿氏。「英額」指遼寧省東部的「英崿(額)峪」地方。因為此地盛產一種名叫「英崿秋」的野生小果子,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在清朝是一種進貢品,故名「英額峪」。「英額峪」這個地方,現在叫「英額門」,是今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的一個鄉鎮。此九九藏書地有一條小河名「英額河」,從這裏流向西南興京(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界,最後注入渾河。當時此地是一個小小的軍事、交通要地,設有「柳條邊門」(明朝所修「柳條邊牆」的「邊門」即「英額門」)。此地離后金國的都城「費阿拉」與「赫圖阿拉」不遠,其地位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騎都尉,分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和騎都尉二等,正四品;
三等輕車都尉的年俸是160兩,雲騎尉的年俸是白銀85兩以上,兩者相加多達245兩。這個數字,對官府來說可能是個很少的數字,但對普通的黎民百姓來說,應該算是非常之多了。按當時的大米價格計算,1兩銀子,能買上白米100斤;245兩銀子,能買2·45萬斤大米,再加上府上男丁的「錢糧」和女子的「花粉錢」,這總數得有多少呢?要知道,當時鄉村中的中小地主,一年也不可能收取1萬斤稻穀地租的。
一等公歲支俸銀七百兩,二等公六百八十二兩,三等公六百六十兩;
再來說說和珅的母親。
下面就該介紹一下和珅的父母了。先來介紹一下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
輕車都尉,分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一等子又一雲騎尉四百三十五兩,一等子四百一十兩,二等子三百八十五兩,三等子三百六十兩;
話說到這裏,我們便可以很輕鬆地算出鈕祜祿·和珅家族每年的固定收入(不計算這個家族成員在任其他職務時的工資和津貼):
雲騎尉,正五品;
下面再來說說三等輕車都尉和一等雲騎尉這兩個職務和俸祿的問題。
一等侯又一雲騎尉六百三十五兩,https://read.99csw•com一等侯六百一十兩,二等侯五百八十五兩,三等侯五百六十兩;
清朝的時候,在邊疆地區派駐將軍和都統(個別重要的內地地區也有派駐),負責節制八旗駐防軍,有的還兼管綠營,但是都是偏重於軍事事務的內容。但是,在邊疆地區的都統和將軍,都是代表皇帝全權處理該地區鎮撫事宜的,不只是軍事長官,也兼具有行政職能,有的時候還具有外交使命。都統與將軍一樣,是個從一品的官職,副都統是個正二品的官職,都屬於封疆大吏。因此,福建副都統就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政府派駐福建地區的特命全權代表,節制一切黨、政、軍事務。應該說,這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了。
根據《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我們還可以知道,噶哈察鸞的四世孫倭琛在清軍入關時,曾以「前鋒」的身份從征山西,攻打蒲城(今山西省永濟縣)時,首先登上城樓。攻克該城后,因軍功被賜予「巴圖魯」(滿語,即「勇士」、「英雄」之意)稱號,授騎都尉官職。後來,由於他在攻打浙江舟山時又立下戰功,而加一等雲騎尉,官至杭州副都統。噶哈察鸞的另外三個四世孫,一個叫阿爾吉禪官至郎中,兼佐領;另兩個分別叫雅爾吉與達珠瑚,都曾任護軍校的官職。
恩騎尉,正七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子,正一品;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一兩,兼支給米一斛。
常保在世襲了三等輕車都尉后,曾經因為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而不斷升遷,最終擔任了福建副都統的職務。
我在前面曾經給讀者朋友們介紹過,根據《御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一書記載,和珅的直系九*九*藏*書先祖叫噶哈察鸞,其旗籍屬於滿洲「正紅旗」。他在後金國建立初期,就歸順了努爾哈赤,成為了八旗軍的一員戰將。他是賴盧渾都督的親伯父。
一等輕車都尉又一雲騎尉二百三十五兩,一等輕車都尉二百一十兩,二等輕車都尉一百八十五兩,三等輕車都尉一百六十兩;
輕車都尉,是清朝政府為了酬勞功臣、獎勵陣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獎其他有特殊意義或功勛的人員,如優遇孔孟等先聖先賢後裔,封賜前朝功臣子孫等而規定可以世代承襲的爵位之一。清代的世襲爵位制度,分為九級二十七等爵位。它們是:
一等男又一雲騎尉三百三十五兩,一等男三百一十兩,二等男二百八十五兩,三等男二百六十兩;
男,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男,正二品;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伯,超品;
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一百三十五兩,騎都尉一百一十兩;雲騎尉八十五兩;恩騎尉四十五兩;
噶哈察鸞的五世孫錫禮渾也曾任護軍校;納鼐曾任山西布政使;常綬曾任給事中;圖爾泰與愛唐阿二人都曾擔任過御史,兼佐領;拉漢泰曾任郎中;察哈達曾任筆帖式;郎深泰曾任佐領;尼雅哈納,由閑散兵丁隨清軍入關經北京,征伐山東,由於梯攻河間府時,首先登上城牆,於是清軍很快攻下該城,因戰功賜「巴圖魯」稱號,並被授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正三品,每年的俸祿大約為祿米80石,奉銀160兩)。
我們由輕車都尉的品級是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的先祖在為大清朝立下的戰功還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和珅他的確是將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