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一把手才叫「官」 科舉不是唯一的出路

第四章 一把手才叫「官」

科舉不是唯一的出路

凡是通過了「身、言、書、判」這四個條件的人,才可以參加考試。
此外,還有一篇試帖詩,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後鄉試、會試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韻詩。內容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像和珅這麼一個博覽群書的人,您說在當時的考試製度下他能考上嗎?
八股文多取四書語命題,例如順治二年(1645年),第一題用《論語》,第二題用《中庸》,第三題用《孟子》。因為以四書語命題,因此八股文又叫四書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論述,「代聖賢立言」。以書中一句話命題叫小題,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以整篇為題就是大題。當然,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制。比如,順治二年(1645年)就規定,每篇八股文不得超過550字;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限製為每篇八股文650字以內;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則規定每篇八股文700字以內。
東西深不辨,空外但聞聲。
縣試在每年二月舉行,由知縣主持。考前要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和三代履歷。倡優、皂隸的子孫與居喪守孝者不能參加考試。考生由五人聯保,另有本縣一名廩生做保人。縣試考四場或五場,前兩場考八股文與試帖詩,默寫《聖諭廣訓》;第三場考詩賦;第四、五場考對「四書五經」的解釋。縣試錄取后即可參加府試。事實上,第一場錄取后即可獲得參加府試的資格。
八股文為科舉考試必用。它是明成化年間形成的一種考試文體。格式死板,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出題、中股、后股、束股、收結等部分組成。破題要說明題意,承題進一步說明題意和文章主旨,起講是議論開始,入手是引入正題的話,起股是總論,出題是點出題目的散句,中股與后股發揮題意,至文章重心,束股說完意猶未盡的話,收結收束全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都有兩股對偶句,因而被稱為八股文。其實,有些文章只有六股,也算是八股文。
例如路慎庄(字子端,號小洲,道光十六年翰林)的試帖詩:
清朝的科舉考試有三個目的。
寒衣新浣出,密線舊縫成。
殿試考試三天後,讀卷官送前十名呈獻皇帝。皇帝確定名次,並召見這十人,叫小傳臚。餘下取中的也由皇帝確定名次。內閣中書填寫金榜。四月二十五日殿試名次揭曉,以舞刀射箭為晉身之階的晚清武童在太和殿舉行名典禮,這叫大傳臚。大金榜張貼在長安街宮牆上。四月二十六日舉行恩榮宴。殿試后中試者除前三名外還要在保和殿舉行朝考。由皇帝命題,由欽定大臣閱卷,分別等次。
科舉考試固然為選官提供了一條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殘知識分子。它把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束縛在「四書五經」裏面,思想僵化了,不會生計,年復一年地參加考試,身體也搞壞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個弊端,學非所用,脫離實際。舉子雖然把「子曰」、「詩云」背得滾瓜爛熟,胸中卻無治國一策。第三個弊端是把人限制在讀書求功名的九九藏書唯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謀求金榜題名,不惜金錢乃至生命,鋌而走險,敗壞了風氣,也促使一些官僚腐敗墮落。
「身」,就是身體、相貌,要儀錶堂堂,五官端正,這樣你既不會驚了聖駕,將來為官的時候,驚堂木一拍也會有官威,這是「身」。
好啦,我們言歸正傳。也就是在承襲了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職務的同一年,和珅還參加了科舉考試。
露布頻聞捷,鐃歌報太平。
共搗三更月,誰知萬戶情。
科舉考試分童試和正式考試。通過童試取得生員資格才能參加正式考試。鄉、會試實行迴避制度,試官子弟、親戚不能參加考試。
鄉試是正式考試的第一級。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省城舉行。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官生以及經科考試合格者都可以參加。因是八月考試,又稱「秋闈」。考試分三場:初九為頭場,十二為第二場,十五為第三場。舉子須於前一天進場,第三天交卷出場。第一場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場考論一篇,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鄉試發的榜稱為「乙榜」,又稱「桂榜」,考中的被稱為「舉人」(元代以前舉人是指各地舉薦進京參加會試的秀才,明代以後舉人才成為鄉試合格秀才的專稱),頭名舉人稱「解元」。讀書人只有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才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才可以被稱為「舉人老爺」。
既然沒考上,那就放棄唄。和珅就再也不參加以後的科舉考試了。哼!我還不考了呢。我考它幹嗎?不參加科舉考試,我和珅不是一樣當官嘛!
和珅參加舉人考試的結果是名落孫山,沒有考中舉人。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畢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們在前面不是一再說這個和珅是一個有很大的學問的人嗎?怎麼他這麼有學問的人會連舉人也考不上呢?
第三是為避免各省錄取名額太懸殊,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把錄取的名額分到各省。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舉行過一次經濟特科考試。試題為「大戴禮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與近世各國學校體育德育智育同義論」、「漢武帝造白金為幣,分為三品,當錢多少各有定值;其後白金漸賤,制錢亦屢更,竟未通行。宜用何術整齊之策」。複試首題為「周禮農工商諸政各有專官論」,次題「桓寬言外國之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則國用饒民用給。今欲異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186人參加考試,經過複試,僅有十多人考取。經濟特科是應貴州學政嚴修於二十四年所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複議,擬訂章程后才舉行的。
經學科考試僅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搞過一次,進士、諸生和退了休的都可參加,但他們的經學必須淵博純正,道德高尚修明,由大學士、九卿、督撫薦舉。錄取了4人:吳鼎、梁錫瑪、陳祖范、顧高。前兩人授為國子司業,后兩人年事高,不能供職,進士題九-九-藏-書名碑授予國子監司業銜。
清朝科舉制度仿照明制。與明朝一樣,科舉考試由禮部負責,考試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相同,都是考「四書五經」,考試的級別、步驟、授予的資格以及授予官職和明代也基本一樣。
一是為選官取士。清朝土地遼闊,需要大批官僚來管理政事,幫助維持統治。從科舉及第的考生中選取官員是唐代以來選拔官員的正途。這種做法有助於克服選拔中的長官意志,擴大選官基礎。
和珅不適應當時的科舉考試製度的原因,在我看來,完全是他自身造成的。和珅所學知識太雜,學問太多,知識面太淵博,當時科舉考試考的面太窄了,和珅當然不適應啦。而造成和珅所學知識太雜、學問太多、知識面太淵博的原因,則主要是和珅自身家庭的原因。正是因為前面我們所講的和珅自幼父母雙亡,才沒有什麼真正的親人認真指導和珅如何學習,哪些書必須看,哪些書可以看,哪些書不能看——這些,你光指著學校的老師的積極引導是完全做不到的,必須有家長的全力配合——當然,時至今日也是如此。可問題在於,和珅不是自幼父母雙亡嘛,雖然有老師積極引導,可沒有家長的全力配合,他考不上,簡直是太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大金榜孝廉方正科所舉,重在考查德行。清朝入關后在順治、康熙孝廉方正科還沒形成定製,乾隆后才成常例。值得補充說明的是,孝廉方正科考試多是虛應故事。
擱您您也考不上啊,您聽說過哪年的科舉考試考題考過乾隆皇帝的筆跡是什麼樣的嗎?乾隆皇帝寫過什麼文章?這文章什麼意思?見過嗎?沒見過。您聽說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和珅所要學的蒙古文、藏文和西域密咒嗎?您見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嗎?和珅學的內容,正好趕上當時的科舉考試不考啊!您說,按照當時的考試標準,他能考得上嗎?唉,啥也別說了,和珅也是當時考試製度的犧牲品啊!
上面說的是正常進行的科舉考試。除此以外,清代還有制科、翻譯科和武科考試。
殿試是最高級別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策問。策問是以政事、經義等設問,舉子作答。內閣擬題,皇帝選定。答題用字千字以上。舊曆每年四月二十一日舉行。殿試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第四個標準就是「判」。「判」考查的是生員的思維敏捷程度,你想報名考試,前面先有個智力測驗,給你出一個難題,讓你斷一個案。你這個案子斷出來了,合格了進去,不合格出去,這是「判」。
遠近驚秋早,光陰入夜爭。
第四是為了避免代考現象,實行複試制度。鄉試從順治十五年(1658年)開始複試,會試從康熙五十一年(171read.99csw.com2年)開始。
當然,舉人通過「大挑」也可做官。大挑開始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會試后,六年搞一次,由朝廷挑選形貌好和應對靈敏的做知縣或學官。大挑比較簡單,就是相貌,沒別的條件,就一個相貌,好看就行。好看和難看的標準是什麼呢?就「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字,「同田貫日」是第一組,「身甲氣由」是第二組。
武科考試有如下記載:「自世祖初元下詔舉行,子午卯酉年鄉試,辰戌丑年會試,入文科制……中試者為舉人。次年九月會試于京師,中式者為武進士。凡鄉、會試俱分試內、外三場。首場馬射,二場步射、技勇,為外場。三場策二問、論一篇,為內場……殿試簡朝臣四人為讀卷官,欽閱騎射技勇,乃試策文。臨軒傳唱狀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
下面對一般科舉考試必考的兩種文體——八股文和試帖詩作一解釋。
涼意生雙杵,繁音滿一城。
博學鴻詞科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行了一次,試題是「璇璣玉衡賦」一篇,「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一首。參試者143人,取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俱授翰林官。乾隆元年(1736年)舉行第二次制科考試,欽命第一場題為「五六天體之中合賦,以敬授民時聖人所先為韻」。詩題為「賦得山雞舞鏡得山字七言排律十二韻」,文題是「黃鐘為萬事根本論」。第二場題經、史、制、策各一。參加者176人,取中一等5人,授編修;二等10人,授庶吉士。二年補試續到者,取中一等1人,二等3人。
「言」指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口齒清晰,邏輯嚴謹,這樣你在當官的時候,你斷案子,才能讓人聽得清楚你說的話,這是「言」。
力微拼用盡,辛苦說分陰。
第五是講形式。最主要的表現是在作文上。一個表現是試帖詩純粹是對仗、用韻,會用諛詞。乾隆三年(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曾評論說「文徒空言,不適於用」。另一表現是重書法。書法不好,內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學者龔自珍朝考,文思浩蕩,洒洒千余言,最後卻因楷法不中程,不列優等,屈沒了人才。
三是有助於加強思想統治。通過對「四書五經」的考查和對《聖諭廣訓》的默寫,就可以有效地達到用儒家思想統一全國人民思想的目的。
如果很不小心,這四個字您沒有一個合適的,那後面那四個字,您符合一條就出去,您就不用進去了。「身甲氣由」,「身」指的是五官不正,叫「身」。這個「身」跟那個「身」不一樣,這個「身」是五官不正叫「身」。「甲」,這個知道吧,頭大身子小,這叫「甲」,這個不能進去。「氣」,一肩膀高一肩膀低,現在咱們有很多小學生背著書包很沉,造成一肩膀高一肩膀低,這個一肩膀高一肩膀低的人,就不能進去。「由」,頭小身子大,撐不起來那個小腦袋,沒法當官。符合後面這四個字就對不起了,您就出去了,就不能當官了。這個事您想,我考上舉人了,沒考上進士,連續三年都沒考上,我可以通過我的相貌當read•99csw•com官。
當時的科舉考試考什麼?九本書,一個是「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還有一個是「五經」,是指儒家傳統經典《詩》、《書》、《禮》、《易》、《春秋》這五部書。當時的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九本書。而且,考試的依據就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等極少數名人為這九本書所著的註解、註釋,別人的註釋、註解都不考。
所謂「同田貫日」,「同」,長方臉,您看您這長方臉挺好看,進去吧;「田」,方臉,正方臉也可以進去;「貫」,腦袋特大,但是個子很高,這個人也可以進去;「日」,長得不高不胖,不矮不瘦,正合適,可以進去參加考試。進去之後,只要考官選中您了,您就可以當官了。
翻譯科據商衍鎏先生考證本之於金女真進士科。翻譯科的設置,是為了維護滿、蒙兩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特殊地位。翻譯科的考試只限於八旗子弟,而且考試是不定期舉行的。我們根據《清史稿·選舉三》的記載可以知道,早在關外皇太極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翻譯考試,清軍入關后的順治八年(1651年)、康熙初年、雍正元年(1723年)有鄉試,乾隆朝次數多些,嘉慶、道光兩朝仍然有鄉試、會試。考試的要求也屢有變化。例如,雍正元年,鄉試只考一場,考試題目或奏章一道,或從「四書五經」出一題。後來又改為從《性理精義》、《小學》中限三百字命題。乾隆三年(1738年)則規定在翻譯題外作滿文一篇。
臨時的召試是皇帝巡幸,迎鑾獻冊的進士、舉人、生員辦了一些規定手續后,由學政會同地方督撫考試錄取。
童試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正式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下面介紹這些考試。
狀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其他新進士由掌院學士帶領引見,由皇帝派遣任官。有的選為庶吉士,散館后再授予官職。一般的授予六部主事、國子監博士或縣令。
制科是由朝廷舉行的考試取士制度,始於兩漢,清代制科始於康熙。清朝的制科包括博學鴻詞科、經濟特科和孝廉方正科,還有經學科和臨時的召試。
第一是有民族歧視,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滿、漢兩榜。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優待,只考翻譯(滿譯漢)。科舉本是選官的根據,但滿人當官不必通過科舉考試。乾隆時大學士60人,其中漢人25人,旗人35人,漢人全是進士出身,旗人只有4個。
和珅在他19歲的那一年,也就是他與馮氏結婚以後的第二年,承襲了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的職務。想想吧,此時此刻的和珅,身邊不光有美人陪伴,還有大量的金錢——英廉這個爺丈厲害吧?想一想,如若沒有英廉這個爺丈的大力幫忙,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的職務,能那麼輕而易舉地落到和珅的肩上嗎?大清國庫里那麼多的金銀財寶,能那麼輕而易舉地落到和珅的手裡嗎?
鑒於科舉考試的種種弊病,清末,康有為等有識之士紛紛要求廢除科舉。統治集團中袁世凱、張之洞、劉珅一等要員也建議廢除科舉考試。光緒三十一年(1905https://read•99csw.com年),慈禧太后宣布停止一切鄉試、會試,有著1300年悠久歷史的科舉考試終於壽終正寢。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的考試都需要有類似於我們今日所說的嚴格的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的標準就是「身、言、書、判」四個字。
清朝科舉考試,作弊現象嚴重,處罰也重,但始終不能根絕。這足以說明清朝士風的敗壞和科舉考試走到了末路。
府試通過後是院試。院試由學正主持,學正又名提督學院,故名。院試考兩場,第一場為正試,考八股文兩篇,試帖詩一首;第二場為複試,考八股文一篇,試帖詩一首,默寫《聖諭廣訓》。錄取后獲得生員資格,生員俗稱秀才,送入府縣學官,準備參加正式考試。
現在的問題在於:雖然我們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那和珅是何時開始接觸乾隆皇帝的呢?和珅給乾隆皇帝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麼樣的呢?
「書」是你的筆跡,字體。字體要漂亮,各朝不一樣,有的朝代就興大楷,有的朝代就興中楷,但是乾隆朝就興小楷,給你一個很小的毛筆,寫小楷的毛筆,寫一些字,這個字寫好了,然後一看,字跡端正,上級能看得懂,下級能看得懂,這是「書」。
府試是通過縣試后才有資格參加的考試。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進行,由知府主持,時間多在四月。參加府試,報名、保結與考試的場次、內容同縣試差不多,只是保結廩生要多一名。
第二是考官不僅要有官位和出身,從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還要經過考試。
二是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緩和民族矛盾,這個目的清初尤其明顯。範文程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出於這個目的,康熙、乾隆二帝各自在正常的科舉考試之外還搞了一次制科考試——博學鴻詞科考試(唐開元年間始設,「鴻」本作「宏」,因避乾隆諱,改為「博學鴻詞」)。
上一章中,我們講到了,因為刑部尚書兼直隸總督英廉的大力提攜,在咸安宮官學上學的和珅與英廉的孫女兒結了婚。不管是怎麼說,此時此刻的和珅,也算是名利雙收了:既娶了人家漂亮的女孩子做老婆,又可以通過當著高官的爺丈找到與乾隆皇帝接觸的絕好機會。
深閨今日寄,絕塞凡人征。
當然,源自明朝的科舉制度的大清王朝的科舉制度也有不同於明朝科舉制度的地方。
會試是正式考試第二級。每三年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次。時間是每年三月,所以又叫「春闈」。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參加。為防止假冒舉人參加,順治十四年後,舉人在會試前要複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大總裁(主考官)為內閣學士或六部尚書。副總裁為六部侍郎、江南貢院的考棚郎或內閣學士。考試場次和內容與鄉試同。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發榜時正值陽春四月,杏花綻放,故名),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
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清代的科舉考試,最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已舉行了,但不經常,考試的方式方法也比較簡單。清軍入關后,首次舉辦科舉考試是在順治二年(16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