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俘獲君心的智慧 聽皇帝話,跟皇帝走

第五章 俘獲君心的智慧

聽皇帝話,跟皇帝走

第一,與乾隆皇帝和詩。
負責鎮壓林爽文起義軍的部隊屢屢受挫,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擔心,此時的乾隆皇帝表示,自己要御駕親征。和珅一想,就這幾個毛賊,諾大的一個朝廷誰都管不了嗎?非要讓皇帝前去御駕親征?台灣3·5萬多平方公里一塊土地,當時大陸乾隆爺管的面積有多少?1300萬平方公里。您放著1300萬平方公里不去管理,為3萬多平方公里就御駕親征,這不明顯咱們大清朝沒人嗎?如果您去了台灣,那大陸這邊這1300萬平方公里勢必會亂作一團。因此和珅要找出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皇帝親征。
由於林爽文起義軍旗幟鮮明,紀律嚴明,深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所到之處,群眾紛紛加入起義軍,造成很大聲勢。這時,庄大田在南路響應林爽文起義,攻克鳳山(今台灣高雄)縣城,並轉戰南路之南潭﹑中洲﹑大目降﹑埠頭﹑蔦松等地。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兒,皇帝不去,人民起義誰去給鎮壓下去?您別著急,和珅在這個時候說話了:「皇上,我跟您說,台灣戰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在您統治的幾十年裡,對老百姓多好啊,輕徭薄賦,人頭稅都不徵收了,只征一點兒地稅,哪見您這麼好的皇上?但是台灣這裏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是什麼原因呢?這是領導者的責任。您派去管理台灣的人,他沒有把您的恩德帶到台灣,問題在這裏。所以依奴才愚見,兩手準備:一邊繼續用兵,一邊換掉台灣的官員。換上一個新的官員,把您的恩德帶給台灣人。」
和珅還經常與乾隆和詩,歷史檔案中至今保存著當年和珅與乾隆和詩的文檔。
霜葉平鋪青嶂紅,角方曉挾寒風勁。
圖來制匣寶裝成,貯就天章玉彩瑩。
林爽文(1756~1788年),福建省漳州府平和人,農民出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隨父母遷居台灣彰化縣大理杙庄(今台灣台中大里鄉)。少年時,林爽文曾做過衙役,后被辭退,以農為業。此時,旨在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在福建﹑台灣一帶秘密流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林爽文加入天地會,為彰化地區天地會九*九*藏*書重要首領之一。清廷發現天地會活動后,派兵大力搜捕。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787年1月16日),林爽文率領千餘人,在距彰化縣二十余里之大里杙豎旗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000人。林爽文等率眾于夜間四更時刻往襲大墩營盤,擊斃副將赫升額﹑知縣俞峻及官兵數百人。隨後又攻佔離彰化縣城40里的大肚溪,控制著水路,切斷了通往彰化的交通。清知府孫景燧據城自守。十一月二十九日,林爽文等攻破彰化縣城。后又攻下離大里杙40里的鹿港(亦名鹿仔港),以及離諸羅(今台灣嘉義)縣城45里﹑被稱為南北咽喉的斗六門。復派兵北進,攻下北路淡水廳(今台灣新竹)。攻佔淡水后,林爽文發布安民告示,提出了起義宗旨是「保農業」﹑「安民心」,並申明軍紀。林爽文親自率軍南下功克諸羅,又攻台灣府城(今台灣台南市),受阻退回。不久諸羅為清總兵柴大紀奪回,旋為起義軍長期圍困。
而以上這些內容,都是和珅自己在咸安宮官學學習的時候就比較了解的。正是因為如此,和珅在真正接觸到了乾隆皇帝以後,就決定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更為重要的是,要以詩文作為突破口——要知道,當時的文玩,還是年輕的和珅一時半會兒玩兒不起的——來贏得乾隆皇帝對自己的好感。
有人說,乾隆皇帝是當時最大的「頑主」,這話不無道理。乾隆皇帝喜愛收藏的物件也種類繁多,瓷器、玉器、木雕、鼻煙壺等都是他平時喜歡把玩的東西。為了可以隨時欣賞和把玩藏品,乾隆皇帝曾命人打造了很多「多寶格」。這些多寶格設計得非常精妙,真正實現了用最小的空間,容納最多的東西。據說,一件長寬各30厘米、高16厘米的多寶格,竟然可以容納下47件「珍寶」。這些存放在多寶格里的珍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最名貴的「珍寶」。次一等的藏品則被放在「百什件」或「萬寶箱」里。有的多寶格還設計有開合機關,而且機關隱藏得極為隱蔽,環環相套,不知情者即使取到了手,也是絕對打不開的。多寶格不僅九九藏書設計精巧,而且做工也極為精細。有的多寶格中每個格子都用來盛放專門的物件,於是盒底就按物件的形狀刻出凹槽,這樣物件就可以嵌進去,不會因劇烈晃動而受到損傷。有一件名為「竹絲纏枝花卉紋多寶格圓盒」的多寶格的設計就頗具特色。它把圓筒形盒分成四個扇面,這四個扇面邊緣用機軸相連。一字打開的時候呈屏風形狀,翻轉一周則圍成一個正方形筒狀盒子。每個扇面又被分成數層,可以容納更多的小物件。多寶格被人們戲稱為「皇帝的玩具箱」,這個說法很是貼切。多寶格雖不是乾隆皇帝首創,但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乾隆時的多寶格都最具代表性。
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和珅在處理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前後的活動了。
第二,模仿乾隆皇帝的書法。
最終,乾隆皇帝聽從了和珅的建議,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免去了常青(佟佳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將領)的職務,另派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將軍,率軍于同年十一月初一到達台灣。福康安到台灣后,一方面對起義軍進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則以優勢兵力分五路解諸羅之圍,此後又接連攻下斗六門﹑大里杙﹑集集埔等軍事要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五日,林爽文被俘,解往北京,后在北京菜市口就義。一個月後,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蘭察俘獲,在台灣府城被殺害。
和珅短短的幾句話,乾隆皇帝聽了很受用。您別看和珅話不多,但是讓人聽著舒服,為什麼呢?第一,和珅成功地阻止了乾隆皇帝親征的打算;第二,和珅誇讚了乾隆皇帝的功德;第三,和珅指出了破敵的方略。幾句話,乾隆皇帝還很高興——原來就這麼點兒事。您說,乾隆皇帝聽著得多舒服?乾隆皇帝能不喜歡和珅這樣年輕有為的大臣嗎?
第三,言談話語委婉動聽。
那麼,自己能夠在哪些方面抓住機會、施展才華呢?和珅想了三個辦法。
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與乾隆皇帝相處融洽,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大力施展自己的才華。他知道,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https://read.99csw.com一項基本條件。
起義軍攻下彰化后,開始建立「軍﹑政﹑會」合一的政權組織,推林爽文為大盟主,定年號為「天運」,第二年又改為「順天」,以原彰化縣署為盟主府(后遷大里杙)。順天政權的領導者大多是農民和城鎮貧民。此後,起義軍陸續鎮壓了多名貪官污吏,並沒收了一些地主的土地,給參加起義群眾耕種,規定向順天政府交納米糧,山田按一九抽收,水田按二八抽收。順天政權提出了「保農業」的政策,派專人管理「開溝放水灌田」。使農業豐收,米價下跌,在大里杙﹑水沙連等地,米每石僅八百錢,而在清政府控制的鹿港,米每石達三千錢。
乾隆皇帝不僅詩詞、文玩俱佳,更重要的是,乾隆皇帝在繪畫方面的才藝也很優秀。
在詩詞方面,乾隆皇帝自幼飽受封建禮教文化熏陶,「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幾乎無一不擅長精通,真可謂學識淵博。而且他還特別崇拜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坐上皇帝寶座后處處都以康熙皇帝為榜樣。而他更陶醉於自己的文筆才情,時常賣弄。乾隆皇帝借巡視之名到處遊玩,所到之處總要題碑寫匾或吟詩作對,地方官員自然要大大恭維一番,乾隆皇帝免不了要受蒙蔽,而這蒙蔽卻也成了他大量詩詞創作的一種動力。在中國所有的古代帝王當中,最能寫詩而且寫詩最多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一個人。據載,乾隆皇帝一生總計寫下了43000餘首詩,其詩詞創作的總量超過整部《全唐詩》(《全唐詩》,一共收錄整個唐朝2529人的詩作42863首),不知要超過李白、杜甫等人的詩作數量多少倍了。因此,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詩詞產量最高的詩人了。
在文玩方面,乾隆皇帝對青銅器、古硯、陶瓷、琺琅、雕漆、玉器等古玩物都很喜愛。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命尚書梁詩正、蔣溥率同內廷翰林,仿宋代《博古圖》的體式,將內府儲藏的古青銅器鼎、樽、觚、簋、盤、洗、盂、鍾、鐸、錞、鼓、刀、劍等「精繪形模,備摹款識」彙集成編,名《西清古鑒》,共收器1700https://read.99csw.com多件。乾隆御制詩中,不僅有大量題畫詩、題字詩,而且不少詠瓷、詠玉器及詠其他器物的詩句。在御制文集中僅硯銘就有112篇,詩集中有詠瓷詩199首,可見乾隆皇帝對文玩的愛好。
乾隆皇帝一生喜愛寫詩,和珅對乾隆皇帝所寫詩詞的風格、用典、喜用的詞句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學詩、寫詩,並造詣很深。他偶爾會在乾隆面前表現一下自己對詩文的偏愛,甚至閑暇的時候以「騷人」自居。與和珅同時代的錢泳曾評價他的詩說:他的詩偶有佳句,很通詩律。和珅的詩作統統合乎乾隆的審美趣味,乾隆閱后,怎能不喜,很多時候就命和珅即景賦詩,以代替自己親為了。在和珅的詩集《嘉樂堂詩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為,如《奉敕敬題射鹿圖·御寶匣戊申》一首:
文修戒備雙含美,猶日孜孜體健行。
木蘭較獵乘秋令,平野合圍呦鹿競。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多少人樂意聽到逆耳的話語,尤其是像乾隆皇帝這樣的一國之君。平日心高氣傲,整日圍在身邊的都是歌功頌德的句子,一句違逆聖意的話,聽起來會顯得愈發刺耳。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因此他在侍奉皇帝的時候,就隨時提醒自己要做到緊睜眼、慢說話——在說話的時候盡量做到將話說得委婉動聽。
關於中國古代帝王們的生活,大都像毛澤東所說的那樣,「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皇帝們大都是赳赳武夫,在文采上要差一些。這一點,和珅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和珅發現,當今的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戰,而且詩、文俱佳,真可謂文武雙全。就這一點來說,乾隆皇帝在中國曆朝歷代的所有皇帝中是水平最高的。而且,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以此為榮的。
在書法方面,清代的幾位皇帝都寫得一手好字,自負風雅的乾隆皇帝尤其如此。乾隆皇帝的字是有一定水平的,確實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書法也成為乾隆皇帝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乾隆皇帝的存世墨跡僅故read.99csw.com宮博物院就藏有2000多幅。而他在古代書畫和當時的名家繪畫中題跋、題詩不下萬段,為歷代帝王之冠。此外,題字的刻石,在避暑山庄里就有多處匾額和碑刻是乾隆皇帝所題;在清代宮內、御園、行宮、寺廟,幾乎到處可見乾隆皇帝題字的刻石。我們從乾隆皇帝書寫的《敬勝齋法帖》中可以看到他寫字的水平。乾隆皇帝最喜愛宋代黃庭堅的筆意,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還把日常居住的養心殿前殿西間隔出一個小室,把他認為是三件稀世珍寶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貯藏在這裏,並命名「三希堂」。而後又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命儒臣從內府收藏曆代書法墨跡中選出珍品340件,鉤摹編次勒石,名為《御制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共32卷,乾隆皇帝如此喜愛書法,宮廷近臣也頗受影響,有些人因此也練就一手好字。
在繪畫方面,乾隆皇帝的興趣也是十分濃厚的。乾隆皇帝平時還可以畫幾筆山水或蘭竹。乾隆皇帝對畫的愛好、收藏是不亞於書法的。乾隆皇帝對內府收藏繪畫的整理也極為關注,他在少年時代就已注意涉獵書畫,登極后,宮中一切珍貴書畫,更可盡情欣賞。他還常命畫師創作寫意畫,自己描繪了薊州盤山千尺雪,並命西歐畫師郎世寧在避暑山庄描繪了《萬樹園宴請渥巴錫圖》、《萬法歸一殿法會圖》。
林爽文起義爆發后,清朝政府馬上派提督黃仕簡﹑任承恩帶領官軍萬餘人渡台鎮壓。在歷經了幾個月的努力之後,清軍毫無起色。乾隆皇帝遂下令更換統帥,調閩浙總督常青為將軍,赴台灣統一指揮。此時,林爽文與庄大田兵合一處,南北兩支起義軍集兵10萬,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開始大規模進攻府城。
我們現在看到的北京故宮重華宮內屏風上的詩文是乾隆皇帝書寫,而掛在故宮崇敬殿的御制詩匾,據考證就是由和珅代筆書寫的。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
當然,關於這些,也是和珅早在咸安宮官學學習時就很了解的。正因為如此,和珅就刻意模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筆。乾隆後期有些詩匾題字,乾脆交由和珅代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