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揭短是有風險的 關鍵時刻也要丟車保帥

第十章 揭短是有風險的

關鍵時刻也要丟車保帥

一是對於太強硬的對手,該妥協時就妥協。
這一次在與以大貪官和珅為首的貪污集團的較量中,以劉墉為首的正義人士終於大獲全勝了一回!這對於以和珅為首的貪污集團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敢真正與和珅鬥智斗勇的人,還有曾經彈劾過國泰的御史錢灃。
劉墉為何會一改平日小心謹慎、不敢過分得罪和珅的態度,要堅決查處國泰呢?
不過,樣子還得裝一裝,再下幾個命令吧。
您說,這樣的一個人,誰敢得罪他呀?還別說,還真有些人敢得罪他。不過可不是劉墉。這些人是誰呢?大學士阿桂、大將軍福康安和江南道監察御史錢灃!
乾隆皇帝一看,這個國泰,你讓我把這個人丟盡了,你呀,你別活了!於是在三天的時間里連下四道上諭,宣布:國泰處以斬監候,秋後處決;押解于易簡至京面審;革國泰、于易簡等人官職。六月初,乾隆皇帝勒令國泰、于易簡二人于獄中自盡。
不僅如此,劉墉和錢灃為了能夠趁此時機扳倒和珅,為國除害,還把繳獲的國泰寫給和珅的密信交與乾隆皇帝。等到他們三人回京復命,面見乾隆皇帝的時候,乾隆皇帝突然斷喝一聲:「和珅,你可知罪嗎?」和珅頓時慌了手腳,撲通跪倒在地說:「皇上明察,臣此去山東,小心謹慎,秉公辦案,深恐有負皇恩,求皇上明鑒。」
乾隆皇帝為什麼會如此安排呢?派三個人前去山東查案,是不是顯得自己更加重視此案了呢?非也!
話一出口,不利於和珅的局面馬上有所好轉。乾隆皇帝的語氣也和緩下來,轉而問劉墉和錢灃,辦理國泰一案時,和珅是否曾經從中作梗,阻撓辦案。和珅為了以防萬一,早就留好了退路。他在辦案過程中,很少插手。劉墉只得據實稟報,說和珅嚴詞拘訊,並沒有私情。乾隆皇帝頓時高興起來九*九*藏*書,說國泰這是一廂情願,和珅國之大臣,料也不會做出這種不軌之事來。一場風波,就因此轉危為安。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錢灃上書彈劾正在山東做巡撫的國泰貪縱營私、索賄舞弊,使舉朝上下為之震驚。
您想,乾隆皇帝如此安排可以說是意義深遠:和珅,與國泰的關係極好;劉墉,是國泰父親文綬的老下級;工部右侍郎諾穆親,是皇帝本人的親屬。這三個人,誰還不明白我乾隆皇帝要力保國泰安全過關的意思?
乾隆皇帝一想,呦,彈劾到了我的伯丈身上來啦。不會吧?國泰不會幹這種事情吧?找個人問問吧!找誰呢?還是找山東布政使于易簡問問吧!
幸運的是,乾隆皇帝立即於四月初四連下兩諭,委派尚書和珅、左都御史劉墉、工部右侍郎諾穆親為欽差大臣前往山東,「秉公據實查辦」。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在劉墉的指點下,錢灃提議將庫封存,和珅同意。封庫之後,一行人員就回去了。原來,錢灃在劉墉的指點下,發現了所驗證的銀子以及四品官的暖帽數量多少不等,銀子的成色也不對。國家倉庫存放的銀兩,一律是50兩為一錠,銀的質量很好,銀色正常;而用來驗證的是商人的銀子,一錠有多有少,銀色也不正常。他心知其中必然有詐,故建議將庫封存。
應該說,國泰的貪污案就應該結束了。錢灃呢?他的彈劾,不是被定為誣告,便是以「風聞言事,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而結局。
於是,和珅在去山東的途中,就把工作的重點放到了教育、防範錢灃的上面了。他一方面極力袒護國泰;一方面威脅錢灃不要認真查訊。結果錢灃堅持秉公辦案的立場,絲毫不怕恐嚇。
我們再說錢灃。錢灃怕和珅會預先做好安排,暗中動手腳,就與劉墉商議,九九藏書他一個人微服先行,由劉墉穩住和珅。和珅、劉墉、諾穆親三位欽差大臣則於四月初四離京,前往濟南。
江南道監察御史錢灃可是一個不怕死的主!他知道大學士阿桂的彈劾沒有起到作用,就在四月初繼續上書乾隆皇帝,再度彈劾國泰。您說,錢灃此時此刻再度彈劾國泰是不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啊?
此時的和珅只能與劉墉一起如實報奏乾隆皇帝,查實國泰貪污索賄總計8萬兩。乾隆皇帝大怒,命令劉墉、和珅緝拿國泰回京,並開倉賑濟山東百姓。
劉墉就帶著這種極端錯誤的想法走上了與錢灃配合、與和珅作對之路!危險啊!
四月初八,乾隆皇帝又下諭軍機大臣、原任山東濟南知府呂爾昌,推薦其任安徽按察使。呂爾昌系國泰用的人,必然知道國泰劣跡,傳旨令呂爾昌據實指控國泰、于易簡的貪婪不法,毋許絲毫欺隱,否則重懲。
這時,于易簡一見皇上詢問,便極力為國泰辯白,堅稱國泰沒有貪婪橫行、庇護劣臣之事,只是對屬員比較嚴厲。乾隆相信了于易簡的話,兩次下諭說,國泰並無劣跡,只是辦事認真欲速見效之過,沒有採納阿桂的建議。
根據我的分析,促成劉墉改變自己平日形象的主要原因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1782年年初,大學士阿桂、大將軍福康安聯名上書,彈劾山東巡撫國泰以向皇上納貢的名義大肆搜刮錢財,下屬幾十個州縣倉庫虧空嚴重,建議乾隆皇帝將他調到京師為官。
第一,乾隆皇帝連續幾封六百里加急的聖旨起到了作用。其實,這是劉墉對於乾隆皇帝真實想法的誤解造成的。劉墉在這點上可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矣。
第二,本人家傳的工作作風。劉墉的祖父和父親一直都是極為清廉,對於貪官污吏一直是疾惡如仇的。劉墉在心底里也有著這read.99csw.com個方面的遺傳基因,只是在不合適的時機不敢表現出來而已。
第二天,三位欽差與錢灃一行,再到銀庫,打開庫門,查驗銀的成色和每錠銀的數量,確實不對,不是帑銀(國庫銀)。這時,商人紛紛呈稟銀子被借的緣故和數量,將銀領還,「庫為之空」。這樣一來,一下子就使山東虧空帑銀4萬兩的真相顯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但是,我們知道,幹什麼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事後的代價恐怕就不是劉墉當初想得到的了。以和珅為首的貪污集團會輕易放過劉墉嗎?劉墉將會付出什麼代價呢?
錢灃馬上細心訪問偵查,最後了解到是巡撫勒借商人銀子,冒充官銀,放入庫中。錢灃便派人四處宣告,如果被借銀存入庫中的商人,不將銀數呈告官府,請交歸還,便將其銀沒收。
從國泰被彈劾罷官一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和珅在這裏利用了他官場遊戲規則中的兩條:
乾隆皇帝將錢灃呈上的密信交與和珅,看他如何反應。和珅一見密信,心中猛地一驚,表面上卻不動聲色,裝作不知就裡,緩緩地打開信,一字一句細細讀著,盡量地爭取時間,好想出應對的言辭。他確實機智過人,心思一轉就鎮定下來,裝出一副義正詞嚴的樣子對乾隆皇帝說:「臣沒有接到這封密信,倘若接到,臣一定會更加嚴懲國泰。」
而此時的劉墉,居然一改平日小心謹慎、不敢過分得罪和珅的態度,一路之上經常與錢灃秘密地商議對付和珅和國泰等犯罪分子的對策。
乾隆皇帝找于易簡,可是找對了人了!于易簡這個人,是前任大學士于敏中的弟弟,因為國泰權大勢重,平時就對其巴結逢迎。本來布政使與巡撫官階相同,都是從二品,均為封疆大吏,只是布政使是文官,巡撫是武將。于易簡卻對國泰極端獻媚,甚至向國泰read.99csw•com長跪稟事。
第三,強大的輿論工具的影響。這次彈劾國泰非比往常,前有大學士阿桂、大將軍福康安聯名彈劾,後有江南道監察御史錢灃繼續追查,勢頭實在是太猛了。這次恐怕連皇帝也保不住國泰了。這也正是他露臉的好機會。
此時的皇妃已經在乾隆皇帝面前為國泰說情;有一些了解乾隆皇帝性格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建議減輕對國泰的處罰。乾隆皇帝呢?他現在處在騎虎難下的境地了,他從四月初四到四月初八前後五天的時間裏面,連發四道聖旨,在全體官員面前表示一定要從嚴查處國泰貪污案。查處的結果呢?貪污索賄總計8萬兩啊!乾隆皇帝心想,我還是得徵求一下劉墉這個直接負責查處國泰案件的欽差大臣的意見。
他任山東巡撫之後,就夥同山東布政使于易簡,貪贓枉法,挪用庫銀,造成山東下屬各府衙門的國庫虧空,官場上一時烏煙瘴氣。不僅如此,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繼續開徵收稅。凡無力完納者,一律查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名。
案件的當事人是國泰。國泰的來頭很大,他本人是皇妃的伯父,又與和珅關係極為密切,其父四川總督文綬又是劉墉的老上級。您想一想,這樣的一個人,與乾隆皇帝、和珅、劉墉關係都極為密切的一個人,誰敢不拍他的馬屁呀?所以他一路下來升遷得很快。他先是任泗陽縣縣令,后又任刑部主事,再後任山東按察使、山東布政使、山東巡撫,成為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
二是對於扶不起來的朋友,該出賣時就出賣。
此時的和珅迅速改變了臉色,他一想,得啦,我呀,我丟車保帥吧,別管他啦。和珅立即出賣了國泰,馬上與劉墉、諾穆親抓緊查審國泰貪縱不法案,結果查實國泰貪污索賄總計8萬兩。
劉墉呢?他居read•99csw•com然還沒有搞明白乾隆皇帝的真實意圖,還在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曆數國泰罪行,建議嚴厲處置國泰。
四月初六,乾隆皇帝猜想和珅必然會對自己的意思心領神會,肯定已經迅速對此案件的後事處理安排完畢,於是就對軍機大臣下旨,講了查審國泰一案的方針和辦法。他說:「錢灃彈劾國泰、于易簡貪縱營私,致歷城等州縣的倉庫虧空。今派和珅等嚴切查究。倉庫虧空之事,和珅等逐一對比印冊盤查,自能水落石出。而索賄行賄之事,就比較難辦,雙方都不願如實呈述,可對各官曉諭,若伊等供出實情,其罪可從輕處理。此諭由六百里加急傳諭和珅等人。」
和珅果然對於乾隆皇帝的意思領會得很好。和珅判斷,劉墉必然會和自己的想法一樣,力保國泰過關的。不管怎麼說,劉墉也是國泰父親的老下級嘛!
錢灃(1740~1795年),字東注,又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曾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制使、戶部主事和湖廣道監察御史等職。他一生以教書法聞名於世,出生於平民寒素之家,從小養成不媚時俗、不畏權貴的品格。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身為御史,一心效忠朝廷,勇於彈劾,敢為他人所不敢為,言他人所不敢言。
和珅看到一計不成,便又施一計。他秘密地通知國泰事情的前因後果,讓他迅速做好防範準備。國泰知道消息后,趕忙向商人勒借銀子存放庫中,湊足了庫銀數量,暫時掩蓋了虧空的情形。
話說和珅一行到達山東后,就開始盤查倉庫。和珅命令差役抽視了幾十封銀,數量和冊籍所載相符,和珅便下令返回住處,即表示已經盤查完畢,沒有虧空了。
在這件事上,劉墉自始至終支持錢灃,他的態度對於案情的最終水落石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