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投身教育 二、《楊排風》

第七章 投身教育

二、《楊排風》

《楊排風》是張正芳的拿手好戲,在三十多年來,她每到一處,頭一天打炮戲必定是《楊排風》。無獨有偶,《楊排風》也成為張正芳在中國戲曲學院教的第一齣戲。
就這樣,教了將近兩個月的《楊排風》,張正芳門下的4個學生,只有賈淑梅把戲全都學下來了,其餘學生則都不太熟練。「會了後面的忘記了前面的。」一句話里,有多少老師的無奈,以至於學期末綵排時,張正芳只能給賈淑梅連排「四打」,其他學生只能先把「打焦贊」排出來,剩下的內容待到下學期再補課加工后,才能達到綵排水平。
而學習該戲的4個學生,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中,也在張正芳「有教無類」地付出下,最終順利畢業:賈淑梅被分到戰友京劇團,白小華進入了北方崑劇院,劉亞傑到北京京劇院供職,吳蓓則進入了中國京劇院,順利地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張正芳從《楊排風》教起。上課時,先學唱念,再學身段,最後合成。一學期平均有3個月左右的授課時間,前兩個月一般由各個行當的老師單獨授課,到最後一個月時則採用「合課堂」的方式合排。所謂「合課堂」,就是一齣戲中不同角色的學生們,學會各自的內容后,合在一起上課,跟台上一樣過排,接著綵排。張正芳在教楊排風這個角色時,也有其他老師在教孟良和焦贊等角色。但張正芳作為該戲的主教老師,合課堂時,就把其他角色的學生送到她九*九*藏*書的課堂,由她來統一排練。
問其原因,張正芳總結出以下三點。
1978年,戲校由中專轉為大學后,以考試的方式將學生進行分班,成績較好的學生轉入大專班,其餘的繼續留在中專班。張正芳被分到的第一批學生,就是1973年高小畢業後進入戲校的。如果他們繼續留在中專,也就是1981年時畢業;如果轉入大專,則需要再學習3年,到1984年畢業。
這種分角兒教學的方法,是戲曲科班和舊時戲校的慣例。張正芳就記得,她小時候的《楊排風》是宋德珠教的,焦贊則由蕭德寅來教,還有趙德勛與何金海老師也來協助教戲。
除了學生的問題,張正芳也從老師的角度進行了反思。當時,戲校里一般一個老師教3~4個學生,由於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確實有一些老師認為,幾個學生里能教出來一個就夠了,因而會花更多的精力,偏向于教會學生裏面最好的那一個,其他幾個不上進或者資質不佳的學生,就會相對「吃虧」了。並且對老師而言,「會」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老師眼中也存在很大的區別,是能把一齣戲演完,還是人物形象塑造地更為逼真入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張正芳記得,小時候在上海戲校,「會」的標準可是很高的。
對於《楊排風》,張正芳還是有遺憾的:「我當時剛剛到學校,教學和學生彙報演出時沒好意思要錄像,現在只有九-九-藏-書一個重慶戲校三年級的學生綵排『打焦贊』的錄像。」因為張正芳曾在各個時期對該戲進行過改革,有人覺得已不再是老的傳統意義上的《楊排風》,因此她第一學期教授完后,學院方面就不讓她繼續再教授該劇了,因而也就再沒有留下影音資料。
這個學期,張正芳被分到了4個學生:賈淑梅、白小華、劉亞傑、吳蓓。在此之前,這4個學生在班裡從未獲得過登台的機會。當時,有為張正芳不平的年輕教師,看出來這4個學生都不是拔尖的,資質平平。「這怎麼能教出來呢,這得去找人評評理!」張正芳攔住了那位年輕教師:「你別去找人,他們都是學校的學生,給我誰我就教誰,教出來不是更說明我的本事嗎?」
周全考慮,張正芳只能選擇了教《楊排風》,這是她的代表作。
同是學戲,同是優秀的老師,為何學習效率上竟相差甚多?
最後,她也直指了學院安排方面的問題:「應當給學生安排更多的實踐機會,缺少實踐帶來的結果就是學完下一出,忘了上一出,這個專業,只有常學常演才能記得牢、演得好。」張正芳再次重複了自己年少時在上海戲校那一年幾百場的演出,對自己演藝水平的提高和幫助。「排練十次,不如上台一次」,她認為,戲校和其他學校不同,必須給學生們安排更多的舞台實踐,才能讓學生在實際演出中,對戲進行深入的體會與實踐,從而改善和提高九-九-藏-書水平。
自從1952年,張正芳參加上海文化局的「紀念五二三講話」座談會之後,她就深深認同,應當對「傳統戲推陳出新,留其精華去其糟粕」,應當「一切從人物出發,一切技巧都要合理化,不能單純賣弄藝術技巧」。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著意分析楊排風這個人物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讓藝術技巧為內容服務等一系列問題。
為什麼又是《楊排風》?這裏面還有著非常複雜的故事。簡而言之,包括兩點原因。第一,中國戲校的老師們大多是北京「富連成」科班一脈傳承下來的,而張正芳是上海戲校畢業,被認為是海派的代表。雖然她在舞台上的演出大多是京派戲,但都經過自己的改良處理,這就無法得到京派的承認,因此這裏包含著京派與海派京劇一直以來的矛盾;第二,史若虛起初想讓張正芳教花旦,但在「無旦不荀」的年代里,荀慧生的長子荀令香也在戲校教荀戲,因此荀派戲張正芳教不成了。
不過,差別也還是有的。她回想:「我們上海戲校的孩子們學習速度很快,比如『五打』(「打青龍」「打孟良」「打焦贊」「打韓昌」「打耶律休哥」),由於我們求學心切,沒到一個月,也就用了10多天就學完了。但我戲曲學院教的學生,一個學期3個月,也只有部分優秀的學生才能學完『四打』,更多的孩子只能勉強學會《打焦贊》這一部分而已。」
1957年,《楊排風》參賽遼寧read.99csw.com省老劇目展覽,獲獎后專家提出不少修改意見。張正芳通過兩年的時間打磨修改,到1959年建國10周年,又以《楊排風》參加了東北大區匯演,斬獲全省第一名。張正芳也因此被人稱為「活排風」。
張正芳這樣分析楊排風:她是燒火的丫鬟,在天波楊府地位低下,楊府上下誰也不會想到她能上陣殺敵打敗番邦。然而,在楊家一門忠烈的感召下,她也不甘落後,雄心壯志,並暗下決心,在燒火之餘苦練武藝,一旦需要就能提槍上馬。這正是體現了「卑賤者最聰明」的主題。
學期開始了,張正芳負責學生的專業課,教授京劇劇目。上課期間,一周6天,每天1次專業課,一次兩節,每節45分鐘。每天清晨6點,學生們開始練早功;7點30分吃早飯;8點到11點30分上4小節課。張正芳記得,一般來說,周一、三、五是上午的課;周二、四、六則排在下午。學生們除了專業課外,還有文化課和其他基本功課等。
當了張正芳一輩子「打炮戲」的《楊排風》沒有留下來,她嘆息連連。
張正芳從小以刀馬旦開蒙,凡有亮武功之處,她都加倍地賣力氣。比如,該走三個「鷂子翻身」的,都改做五個;耍棍花,也力求花樣多變。劇中,楊排風和敵人韓昌、耶律休哥猛烈狠打時,揮動青龍棍,使用了千變萬化的棍花技巧,打得兩個敵人只有招架之功,無有還手之力,最後只得叩頭求饒,結束戰鬥。這read.99csw.com時,張正芳頗具創意地塑造出了楊排風的新造型,即以非常傲慢又天真活潑的姿態肩扛青龍棍,以不同的舞姿,不同的雲步、磋步等步法,亮出不同的造型,顯示了燒火丫頭也能打敗遼邦大將的豪氣,成功地塑造了楊門女將中另一個典型人物,自強不息的燒火丫頭——三關上將楊排風。教授她此戲的恩師宋德珠,當年是以「帥、美、脆」為特色的,而張正芳不僅繼承了他的優點,還挖掘出了人物新的神韻。
《楊排風》教了一個學期,進行了彙報演出,學生們成績都不錯。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我們小時候是互相競爭,現在的學生是互相依賴」。張正芳記得,自己在課堂上常常會採用「刺|激」學生的方法,「誰先會了,誰第一個念,我會加分的」。然後,老師的要求說出來后,學生們竟然誰都不舉手。於是,張正芳只好點名讓學生回答。她也曾有些惱火地批評學生們「混時間、混文憑」,但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學生上課時人是來了,但課後背不背戲就不一定了。因此,她總發現,學生來回課時,很難達到她的要求。

1979年張正芳在中國戲曲學院為賈淑梅(左一)、劉亞傑(左二)、白小華(左四)等教授《楊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