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從《新青年》時代到戰爭時期的探險小說 第五節 戰時的科學小說

第八章 從《新青年》時代到戰爭時期的探險小說

第五節 戰時的科學小說

當時的日本傳聞軍方正在秘密開發新式武器「原子彈」。事實上,接到軍隊命令的理化研究所等也進行過研究,但由於資源、資金不足,並沒有研究出計劃中的武器。
昭和16(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最終爆發了。在戰爭初期的一年間,有很多國民都認為戰況對日本有利。這期間,舉國上下對於國家政策下的日本精神一片讚美。
大下宇陀兒撰寫的《百年病奇譚》是一部以日本戰後百年為舞台背景的作品,作者用出人意料的手法宣告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不可能獲勝。海野先生和大下先生都是愛國者,在冷靜地思考之後就已清晰地知道日本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在昭和17年,《https://read•99csw•com文學界》10月號刊登了題為「超越近代——文化綜合會議」的座談會內容,這個座談會的主持者是河上徼太郎,西谷啟治、小林秀雄、林房雄、龜井勝一郎、三好達治等人出席了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是論述對西洋物質文明的超越。在會上,科學哲學家下村寅太郎說道:「必須重視製造機械的精神」,不過領會其中真意的人恐怕不多吧。從昭和初期到戰時,政府不斷宣揚「科學之心」這一口號,而其實質不過是提倡與科學精神毫無關聯的國家節 約政策,勸助大家節 約食物及生活用品,而不是基於科學的合理性來批評不合理的政策、軍事以及行政體系。九*九*藏*書
在戰爭期間,海野十三作為理事加入了海軍報道部後援組織「黑鐵會」,並作為從軍記者周遊了南方,寫下了《赤道南下》等從軍記。另外,他還寫了「俾斯麥諸島攻略記」、「年輕通信兵的臨終」等戰爭紀實文。因此,要說海野十三支持戰爭並不是一種誤解。不過,他沒有能創作純小說意義上的輔助國策的軍事科幻小說。
——對原子彈和宇宙的視角
即使如此,在耶止說夫的《青春赤道祭》(昭和17年)、立川賢的《桑港化為烏有》(昭和19年)、守友恆的《無限炸彈》(昭和19年)等中都曾描寫過原子彈。然而在https://read.99csw.com現實世界中,開發原子彈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並且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災難。
蘭郁二郎也陸續發表了《太平洋轟炸基地》(昭和17年)、《熱線博士》(昭和17年)、《超級潛水母艦》(昭和17年)、《海底兵團》(昭和17年)、《隱形新兵器》(昭和17年)、《海底紳士》(昭和17年)、《太陽之島》(昭和18年)、《新日本海》(昭和18年)、《南海的毒盞》(昭和18年)、《爆發光線》(昭和18年)等科幻小說,但他于昭和19年1月5日去台灣時因飛機失事而身亡。
相反,海野先生撰寫了《金博士系列》和《宇宙戰隊》。《金博士系列》講述的是由一名國https://read.99csw.com籍不詳的天才奇人科學家的軍事發明而引發騷動的故事,全文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元素。《宇宙戰隊》講述的是人類為了與外星人作戰而齊心協力的故事,如果考慮到戰時的管制制度,也可以說是完全的「自由表現」了。
在戰爭期間的科學小說中經常出現原子彈,其中最有名的應該算是北村小松的《火》(昭和17年、初版是前一年)。小松左京同步閱讀了這部作品,他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說道:「北村小松先生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在小學生報上發表了《火》,小說中出現了原子彈的場景,只有火柴盒大小,但是能輕而易舉地把富士山炸毀了。」(《SF雜誌》昭和35年1月號,與矢野徼先生的對話。)
除了這些作品外九九藏書,涉及戰時發表的作品,還有竹村猛兒的《試藥第六零七號》(昭和17年)、那珂良二的《海底國境線》(昭和17年)和《非武裝艦隊》(昭和17年)、耶止說夫的《大東亞海奇談》(昭和17年)和《太平洋部隊》(昭和17年)、寺島木正史的《海底隧道》(昭和18年)、南洋一郎的《海底戰艦》(昭和19年)、伊東福二郎的《要塞島出擊》(昭和19年)、南澤十七的《海底黑人》(昭和19年)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戰後憑藉「不可思議的小說」出名的三橋一夫,于昭和16年自費出版了由自己主編的小說集《第三隻耳》、《拔足天國》和《歸鄉》。這三部曲被認為是三橋一夫在出征前考慮到自己可能會戰死而留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