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叛亂前夜 引爆

第三章 叛亂前夜

引爆

當他同時擁有范陽、平盧、河東時,他的所思所想,必定與初任節度使時有了很大不同。
接著,安祿山儲備了數萬匹戰馬,無數件兵器。
安祿山與楊光翙見面之後,痛斥楊光翙依附楊國忠,一番痛斥之後,將楊光翙斬首示眾。
不出天大意外,剝離河東戰區一定是楊國忠的主意,這是楊國忠對安祿山底線的試探。如果安祿山就此謀反,那麼正中楊國忠下懷:陛下,你看,他還是反了。如果安祿山不反,那麼楊國忠還會繼續剝離戰區,等三個戰區剝離完畢,安祿山就成了一隻年畫老虎,只有拍的必要,沒有打的價值。
李隆基是有作為的,他不僅有作為,而且做了一件大事,正是這件大事引爆了安祿山的火藥桶。
歷時數年,安祿山在范陽打造了一隻威力巨大的火藥桶,只要一點火星,這隻火藥桶就會轟然爆炸。
後來,便出現了一道獨特風景:
剝離河東戰區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會有第二步、第三步,等到第三步完成,安祿山的火藥桶誰也炸不了,只會炸了他自己。
人、財、物基本準備就緒,安祿山的幹部梯隊也基本就位,核心層以高尚、嚴庄、張通儒、孫孝哲等四人為主,緊挨核心層的是史思明、田承嗣這些跟隨他征戰多年的將軍。
從內心講,安祿山並不想現在就讓這隻火藥桶爆炸,因為捫心自問,李隆基對他不薄。指責安祿山人面獸心的史家自然不會承認安祿山有感情,事實上,安祿山有心有肝,也有感情。
宋太祖趙匡胤說,「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相比之下,他不如安祿山,人家九-九-藏-書安祿山「卧榻之旁容許他人辦公」。
連老母的死活都不顧的人,註定是危險的。
很難說,從哪一天起,安祿山動了叛亂的心思,如果要劃一個模糊的界限,或許就在他身兼三鎮節度使之後。
按照高尚和嚴庄的解釋,安祿山與神秘預言非常符合,換言之,安祿山是有天命的人。安祿山被煽動得熱血沸騰,他被高尚和嚴庄架上了高台,從此再也下不來了。
朝廷從來沒有辜負你安祿山,是你安祿山人面獸心辜負了朝廷。
出現這種情況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史官故意隱瞞了李隆基下詔的事實,這樣一來就會營造一個錯覺:
容我細細道來。
高尚在前半生並不順利,他雖有學問,同時不乏文采,但遲遲沒有獲得機會。命運不濟的他有時會跟熟人感嘆:「我寧可舉大事不成而赴死,也不願意終日咬著草根苟活。」
當年為了表示對李隆基的絕對忠誠,安祿山裝瘋賣傻,見了太子李亨故意不參拜,此舉令李隆基喜上眉梢,但同時讓太子李亨心中不悅,聰明人過招總是點到為止,李亨自然看得出安祿山的伎倆。這樣安祿山取悅了皇帝,便得罪了太子。
八千「曳落河」之外,安祿山還豢養了一百余名家僮,這一百餘人都有一個特點:驍勇善戰。據說可以以一敵百,看這個描述,相當於現代的蘭博。
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
有人會說,既然你說李隆基剝離河東戰區在先,那麼你的證據呢?
中國歷史總是喜歡臉譜化,把歷史https://read.99csw•com上的人物貼上好人、壞人的標籤,其實好人、壞人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好人身上也有壞人的因素,壞人身上也不乏好人的優點,人註定是複雜的,很難定義為純粹的好人或者壞人。
兩個想做大事的人就此縈繞在安祿山的身邊,他們要跟安祿山一起,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將河東戰區從安祿山的勢力範圍中剝離出來。
現有史書幾乎眾口一詞地指出,在安祿山謀反之前,李隆基幾乎毫無作為,這種說法其實不對。
當安祿山剛剛升任平盧節度使時,他的內心之中,忠誠應該是主流;
不久,高尚和嚴庄給安祿山拿來一件東西:神秘預言。
其次,安祿山還做了經濟上的準備,他派出眾多商人到全國各地經商,每年的經商所得都被他儲存了起來,留著將來做大事。
幾番輾轉,高尚來到安祿山身邊,安祿山把他提拔為機要秘書。
不斷提升,不斷受寵,安祿山的眼界越來越寬,胃口越來越大,直到某一天他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有了叛亂的資本。
具體到安祿山,史家習慣性地指責他是胡人,所以人面獸心,其實這是不公允的。安祿山是胡人不假,但胡人不等於人面獸心,即使安祿山最終叛亂,那也不等於安祿山從一開始就人面獸心。
高尚知道,自己想做大事,可是沒有資本。這沒關係,安祿山有,只要把自己跟安祿山捆綁在一起,自己就能做成大事。
事實上,李隆基剝離河東戰區的事實必定是存在的,只是被湮沒在歷史的紅塵之中。
安祿山對李隆基充滿了九九藏書複雜情感,他註定要背叛李隆基的王朝,但又想顧忌李隆基的感受,因此,《資治通鑒》記載:安祿山本想等到李隆基駕崩后發動叛亂。我認為也是相對可信的。
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ATM機的外殼是一敲即碎的玻璃,那麼針對ATM機的犯罪恐怕要比現在多得多,因為誘惑擺在那裡,而犯罪的難度又那麼低。
天寶十四年秋,李隆基下達了一紙詔書: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安祿山只能反了,在他看來,已別無選擇。
安祿山走到這一步,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推而廣之,世上從來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叛亂。
最後,當安祿山擁有了與朝廷對抗的資本時,他的周圍也在不經意中多了一批想入非非的小人。即使安祿山想繼續當忠臣良將,想入非非的小人也會給他營造叛亂的環境。
事實上,安祿山的慾望是被李隆基一點一點勾起,他的胃口隨著位置的提升而不斷擴大。
從此以後,安祿山開始有計劃地準備。
首先,他得罪過太子。
安祿山雖是胡人,但他同樣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這就註定,他很難在太子手下做一個忠臣。
既然別無選擇,那就兵戎相見!
即便身兼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也未必真的會反,但接下來,多種因素交織到一起,安祿山的叛亂思想便抬頭了。
首先,他從奚、同羅、契丹部落投降過來的士兵中挑選出八千人,給這八千人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曳落河」。「曳落河」即胡語中的「壯士」。
然而,現在安祿山等不及了,https://read•99csw•com因為楊國忠已經舉起了火把,一步一步逼近了他的火藥桶。
幾件事整合到一起,可以得出結論:安祿山起兵之前,河東戰區已經被剝離,原河東節度副使楊光翙已經倒向了楊國忠。河東戰區不再為安祿山所有,這一下把安祿山逼到了牆角,安祿山醞釀已久的叛亂被迫提前。
兩人中,比較有故事的是高尚,這是一個不甘於平淡、一心想做大事的人。
高尚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戰友,這個人就是文書官嚴庄,他也想做大事。
不久,安祿山派奇兵突襲河東戰區總部所在地太原,擄走太原副留守楊光翙,而楊光翙原來的身份正是河東節度副使。
安祿山呼呼大睡,鼾聲四起,高尚則在一旁從容不迫地辦著公務,安祿山習以為常,高尚也習以為常。
他曾經的盟友吉溫被楊國忠打落下馬之後,他數次出手營救,最終沒能營救成功,安祿山的內心非常不安。後來吉溫被整死在獄中,安祿山痛心不已,幾經周折,他找到了吉溫的兒子,吉溫的兒子當時只有六七歲,安祿山卻給他大量金銀,並且安排他當官,給予必要的照顧。
當他同時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時,忠誠或許還是主流,但內心已經開始膨脹;
顯然,這是一個極具投機心理、敢做大事的人,如果活在現代,有一項職業會很適合他——風險投資。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安祿山對河東戰區沒有安排。
漸漸地,高尚開始慢慢影響安祿山,他想做大事的心理也慢慢傳遞給了安祿山。
每次從范陽前往長安,安祿山都會見識到中原防守的鬆懈,李隆基將王朝的重兵都布置九*九*藏*書到邊境上,中原腹地卻空了。深諳軍事的安祿山自然將這一切看在眼裡,蠢蠢欲動的心便油然而生。這裏面涉及一個犯罪門檻的問題,當犯罪的難度過低時,犯罪率就會相應提升,因為犯罪太簡單了。
然而,詭異的是,這麼重大的事情,在《舊唐書》、《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鑒》中並沒有提及,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高尚是幽州人,原本不叫高尚,而叫高不危。
安祿山本人肥胖,瞌睡說來就來,經常與高尚說著話便打起了瞌睡。在安祿山打瞌睡的同時,高尚則低頭忙自己的事,等安祿山醒來,一切有條不紊。久而久之,高尚得到了安祿山的信任,可以隨時進入安祿山的卧室。
不想當傻子的安祿山自認別無選擇。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前對自己的勢力範圍作如下部署:
其次,中原與邊境軍事部署的本末倒置勾起了安祿山蠢蠢欲動的心。
不要小看「得罪太子」這幾個字,這幾個字足以讓一個家族天翻地覆。最簡單的例子是商鞅,在他推行改革時得罪過太子,等到太子登基,商鞅的悲劇就如約而至:五馬分屍。
高尚從小就懷揣遠大理想,為了做大事,他離開家鄉出外闖蕩,他的母親在家中無所依靠最後都到了靠乞討度日的地步,而他依然不歸,繼續在外闖蕩。
圍繞在安祿山身邊的小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文書官、太僕丞嚴庄,一個是機要秘書、屯田員外郎高尚,正是這兩個人的出現,把安祿山推進了遍布鱷魚的鱷魚池。
傻子才會等到第三步。
從這一點看,安祿山也有感情,並不是完全的人面獸心、純粹的冷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