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烽煙又起 功虧一簣

第十二章 烽煙又起

功虧一簣

為了逼迫安慶緒出城,郭子儀他們用了一個損招:截流河水,倒灌入城。
從公元758年冬天到公元759年春天,九大節度使,六十萬大軍,前後整整圍了四個多月,結果被一場沙塵暴攪得功虧一簣。
兵敗消息傳到洛陽后,洛陽官員和百姓便開始往城外跑,一直跑到洛陽城外的山谷藏身。相比之下,有兩位官員跑得更徹底:東京留守崔圓一口氣跑到二百二十公里以外的襄州;河南尹蘇震則一口氣跑到三百公里以外的鄧州。
時間一長,唐軍的日子難過了,不僅每天都有人馬牛車損失,甚至連日常的砍柴割草都成了難題。
因為史思明盯上了唐軍的糧道。
史思明將部隊分成了幾部分,每部分都以鄴郡為圓心,五十里為半徑,紮營完畢,每個大營發給戰鼓三百面,任務只有一個,日夜不停地敲。
九大節度使還在「各掃自家雪」時,史思明已經從魏州出發了,他要管一管鄴郡的瓦上霜。史思明不是活雷鋒,他要救的不是安慶緒,而是鄴郡。安慶緒對於他而言,沒有用處,鄴郡卻不一樣,可以成為他爭奪天下的重要基石。
史思明在魏州城北興築高台,他登上高台舉行了盛大的稱王儀式,自稱「大聖燕王」。
沙塵暴毫無預兆地從天而降,大風驟起,吹沙拔木,天地之間頓時變成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咫尺對面不能相辨。
從去年冬天被圍開始,鄴郡的糧食便吃一粒少一粒,吃到春天,糧食吃光了,老鼠迅速通貨膨脹。以前老鼠沒人吃,現在一隻老鼠售價四千。
外行領導內行,就是這個結果。
不怕不識貨,就怕九*九*藏*書貨比貨。
這時史思明的挑戰書到了。
郭子儀、李光弼等節度使表示同意,雙方約定於公元758年三月六日決戰。
可惜李光弼不是主帥。建議報到「最高領導」——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那裡,魚朝恩猶豫了半天,說道:「這個,這個,不可行吧!」
與史思明接住廝殺的是李光弼、王思禮、魯炅的部隊,幾次衝殺下來,雙方死傷基本相當。
損失慘重的郭子儀總算還保持了名將風度,儘管慌亂,但頭腦依然清醒,他果斷地毀掉了河陽橋,然後準備退保洛陽。然而,洛陽也保不住了,士兵百姓已經被兵敗的消息嚇破了膽。
相比之下,史思明大軍剛剛南下,士氣正盛。
這日子沒法過了!
史思明稱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鄴郡城下,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坐不住了,他想北上魏州,堵住史思明。李光弼說:「史思明在魏州按兵不動,主要是想等我軍懈怠,然後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我建議河東兵團跟朔方兵團一起進逼魏州,向他挑戰,他前年在嘉山曾經慘敗給我們,一定不敢輕易出擊。時間一長,鄴郡城必破,那時安慶緒一死,史思明就沒有借口驅動他的士兵南下了。」
李光弼不愧是中興名將,他的眼光比別人獨到,如果他的謀略實現,魏州的史思明就會被堵住,困在鄴郡的安慶緒必死無疑。
北庭節度使李嗣業在鄴郡城下延續自己勇猛的作風,每次與叛軍作戰都沖在最前面。不料,在一次交戰中被流箭射中。李嗣業沒有把箭瘡放在心上,他只是在營中休養了數日,眼看即將傷愈。
這時,大read.99csw•com軍不設統帥的弊端便徹底暴露出來了:九個節度使各自為政,都不著急,沒有一個人提議主動進攻,也沒有一個人主動向李亨彙報,九個人各忙各的,都不著急,都不負責。
李嗣業去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軍,眾人咂舌不已,尤其是八位節度使。節度使們不免有些抱怨,如果有一個主帥統一指揮的話,鄴郡早就拿下了,而現在,鄴郡是圍住了,同時也把自己困住了,這下還白白搭上了一個節度使。(在李嗣業去世后,李亨任命兵馬使荔非元禮接任節度使。)
郭子儀部隊戰前有戰馬一萬匹,現在只剩下三千匹,另外還有十萬件兵器遺棄殆盡。
身體真好!
鄴郡城成了一片汪洋,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當時圍困鄴郡的唐軍士兵總數達到六十萬,糧食供應成了大問題,李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糧食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運往鄴郡,現在史思明盯上了糧食。
經過特戰隊連續不斷的破壞,效果終於出來了,六十萬唐軍瀕臨斷糧,軍心不穩,人人自危!
抱怨歸抱怨,但誰也不敢出頭,只好繼續困守在鄴郡城下。
特戰隊不僅使得運糧民夫磨洋工,而且遇到大批糧草時,還經常一把火,付之一炬,火光衝天而起時,他們已經瀟洒地離開。
鄴郡城成了一盤死棋。
在鼓聲伴奏下,史思明從每個大營里挑選出五百名精銳騎兵,從各個方向殺向鄴郡城下,任務也很簡單:騷擾。如果唐軍出擊,他們馬上撤退;如果唐軍不出擊,他們繼續騷擾。
史思明不理會九大節度使輕蔑的目光,他率軍向唐軍撲過了九_九_藏_書過來。
時間長了,郭子儀、李光弼也知道了特戰隊的存在,便派出巡邏部隊搜索,然而史思明的特戰隊偽裝得太好了。即使巡邏部隊與他們面對面走過,也無法識別他們的真實身份,但奇怪的是,他們內部,彼此之間卻能輕鬆識別。
史思明不愧是一個軍事天才,他不僅懂得大兵團作戰,還會熟練運用特戰隊。
接下來魯炅的舉動更讓人意外,他居然不打招呼率領自己的部隊退出了戰場!魯炅這一退不要緊,要命的是,他的部隊後面緊挨著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被魯炅的部隊一衝,郭子儀的部隊也亂了。
唐軍士兵並沒有想到,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如果說水深的滋味還可以勉強忍受,那麼挨餓的滋味就沒法忍受了。
史思明一下子撒出了多支特戰隊,向唐軍的糧道直撲過去。
沒有辦法,鄴郡城裡的士兵和老百姓只好搭木架子,晚上就在木架子上過夜。
這場無厘頭的奔跑對於唐軍而言損失巨大,九個節度使中,除了李光弼、王思禮將所屬部隊全建制帶回外,其他節度使都是損兵折將,包括名氣最大的郭子儀。
眼看鄴郡城內已是這幅光景,郭子儀等節度使以為大局已定,破城只是時間問題,索性不著急,慢慢等,總有城破的那一天。
時間走到公元759年正月一日,佔領魏州城的史思明做了一件大事:稱王。
這時,意外發生了,淮西節度使魯炅被流箭射中。
特戰隊穿著唐軍軍服,打著唐軍旗號,一見到唐軍運糧隊便撲上去裝模作樣地檢查,然後沒事找事,毫無理由地殺人。幾次下來,給唐軍運糧的民夫們便嚇九九藏書破了膽,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不敢往前線運糧了,只是作出運糧的樣子,在遠離前線的運糧路上磨洋工。
人艱難如此,馬的日子更難。幸好,那個年月築牆時採用泥土混雜穀皮,現在牆裡的穀皮也被盯上了,叛軍士兵把牆拆了,用水淘洗穀皮,然後集中起來喂馬。到最後,牆被拆光了,叛軍士兵便採用「綠色循環法」,從馬糞里提取植物纖維,再來喂馬。
九大節度使一看,對面只有五萬士兵,便以為只是一支偏軍,大家都沒把這支偏軍放在眼裡。
圍困還在繼續,安慶緒的日子沒法過了,他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仗沒法打了。
這本是一場沒有勝負結果的戰爭,只是郭子儀他們以為自己輸了,最後他們真的輸了。
史思明外圍打鼓,唐軍士兵心裏打鼓。
不久,一個噩耗不期而至,九大節度使之一李嗣業箭瘡複發去世。
洛陽守不住了,郭子儀只好引兵退到了河陽、缺門一帶,其餘八個節度使率領部隊返回各自戰區。
公元758年三月六日,唐軍步兵騎兵總計六十萬列陣于安陽河北,史思明則率領五萬精兵從容對陣。
更大的意外接著發生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驚慌失措的九大節度使都以為唐軍輸了,其實唐軍並沒有輸,因為唐軍在跑,史思明也在跑,而且一竿子跑到了河北沙河。
醫官趕到時,已經晚了,李嗣業失血過多,不治身亡。
數十萬唐軍將安慶緒困在了鄴郡,也困住了自己。
六十萬唐軍驚了,五萬叛軍也驚了。驚慌之中,六十萬唐軍往南跑,五萬叛軍往北跑,不一會兒工夫,人都跑光了,只留下滿地的兵器https://read•99csw•com和輜重。
一天,營中突然鼓聲大作,李嗣業以為有叛軍襲營,頓時一個激靈,他正準備走出大帳查看,箭瘡崩裂,李嗣業大叫一聲,血已經從箭瘡處汩汩流了出來。
嘩啦啦的河水源源不斷地流進鄴郡城,時間不長,鄴郡城就成了水城威尼斯。原來鄴郡城內水井的水面離井口還有好幾米,現在好了,井水自動往外流,改自流井了。
我查了一下從河南安陽到河北沙河的直線距離,兩者之間火車裡程為八十八公里,這就意味著,當郭子儀他們向南狂奔的時候,史思明在向北狂奔,而且一下子跑出了至少八十八公里。
其實,此時決戰對唐軍很不利,因為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從去年冬天包圍安慶緒開始,唐軍已經在鄴郡城下苦熬了幾個月,精銳之師早已熬成了疲憊之師。
這次南下救援,史思明顯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在我看來,安史之亂中,有兩個人可以稱為真正的名將,一個是李光弼,另一個就是史思明。至於郭子儀,處世才能遠在這二人之上,而軍事才能,卻相去甚遠。
五萬大軍放在平時看已經不算少了,然而跟六十萬大軍相比,五萬大軍就有些寒酸了。
奇怪的是,史思明沒有直接稱帝,而只是稱王,可能是感覺自己實力單薄,因此先謙虛一點。
沙塵暴來了!
震天響的戰鼓很快震動了圍城唐軍的耳膜,唐軍士兵仔細一聽,鼓聲居然從四面八方傳來,對方到底來了多少人啊?
原本,按照李光弼的策略,可以下成一盤活棋,既牽制史思明,又圍死安慶緒,現在,魚朝恩一票否決,活棋下成了死棋。
史思明沒有直撲鄴郡,而是駐紮到鄴郡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