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一石掀起千層浪 舉足輕重之勢

第四章 一石掀起千層浪

舉足輕重之勢

再赴東北,吳鐵城主要就是為了撫平東北軍在中蘇同江之戰中所受到的委屈。當年南京政府首頒青天白日勳章,用以獎勵保家衛國、抵禦外侮的有功軍職人員。吳鐵城代表南京政府,將第一號到六號勳章分別頒發給了張學良等六名東北軍將領。
閻錫山只記得蔣、張由對蘇交涉引起了紛爭,其實那段故事早就已經翻篇了。蔣介石豈能不知道東北軍對現實政治的重要性,除了在日記中發泄發泄外,他並不願意在公開場合開罪張學良,反而能遷就便遷就,能妥協就妥協。
過了幾天,張學良來到梁汝舟下榻的寓所,對他說:「我很抱歉,老者們通不過,經我一再爭執,決定採取善意的中立。就是對蔣先生這一戰爭,九-九-藏-書東北決定中立,但對閻先生,我們要加上『善意』兩字。請思轉達閻先生多加原諒為感。」
早在楊永泰的「削藩策」中,就強調要用外交方法來對付張學良。蔣介石除了在北平密談中對張學良進行積極拉攏外,又在1929年冬派吳鐵城赴東北,對東北軍政高層進行宣撫。
在與張學良的使節莫德惠談話,並在日記中發了一通牢騷后,他馬上就給張學良發了一封長電,以很委婉的語調闡述了中央在對蘇問題上的辦法及用意,並在文末囑咐張學良推薦赴蘇代表以及外交部次長人選。
吳鐵城不是首次來東北,東北易幟就是他的傑作,也是他一生最引為自豪、最為驕傲的經歷。九*九*藏*書當年他曾遍訪東北各地,並在長春車站發表名言:「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博大;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危機。」那時正是東北人心惶惶之時,吳鐵城的低姿態和好口才立即博得了包括張學良在內的東北軍政界的好感。
梁汝舟回復:「我的意見,義不容隱而不言,至於最後決定,當然是您的事。既然決定繼續反蔣,我就起身赴瀋陽,並以迅速為好。」
梁汝舟成為蔣、閻雙方代表中第一位抵達瀋陽並得以與張學良會晤的人。五天後,南方的方本仁才奉蔣命來到瀋陽。
蔣唐戰爭結束后,當張學良認識到蔣介石的力量已經加強,而閻錫山的威信反而降低了時,曾對親信說:「以後不可再輕言反https://read.99csw.com蔣。」
從這時候起,張學良開始有意識地在蔣、閻之間選擇不偏不倚的立場。蔣閻關係的破裂,對他而言絕對是個利好消息,他樂得不參与其中,以造成舉足輕重之勢。這就是他遲遲不肯接見鄒魯的主因。
閻錫山所謂鄒魯代表張學良簽字一事,雖然只是一廂情願,但整樁事情倒也並非完全捕風捉影,子虛烏有。
論政治遠見,閻錫山比馮玉祥要強多了,他可不認為「胡匪兒子」不用介意,而且也了解張學良舉足輕重的實力。早在與蔣介石發生筆戰之前,閻錫山就讓鄒魯攜帶一封電報稿去瀋陽,以徵詢張學良的意見,而這封電報稿就是閻要蔣禮讓為國,和他同時下野出洋的那封通電。
鄒魯只是不九*九*藏*書為南京政府所容、到處遊說的一個無主政客,梁汝舟卻是閻錫山身邊的要人,可直接代表閻錫山的意志。張學良自然不能再簡單地將這位山西來使拒之門外。他接見了梁汝舟,並且說:「我在東北的處境,非常困難,我不能支配老前輩,而老前輩卻可影響我。反蔣之舉,需要開一次會,如能說服大家,就可決定。」
話說得這個份上,梁汝舟不可能再勉強人家,只得動身返晉。
鑒於張學良與蔣介石所起爭執,主要來自對蘇交涉,閻錫山還答應,一旦將來組織起反蔣政府,外交部長可由張學良推薦。
張學良所說的老前輩,是指和他父親張作霖同一輩的東北軍元老,如張作相、楊宇霆、萬福麟、湯玉麟。之前,楊宇霆因被主所忌,已遭到https://read.99csw.com誅殺,張學良以此樹立了自己的統治權威,但由於他上台系得到了「輔相」張作相等人的支持,因此仍非常尊重張作相等元老派的意見。
聞知鄒魯不得其門而入,閻錫山又派梁汝舟出使東北,並且對他說:「中止反蔣,對各方面牽制掣肘甚多。馮先生(馮玉祥)昨日派人來說,反蔣是正義,不能以利害定行止。我看你還是去瀋陽走一趟吧。如能使東北加入反蔣行列,則希望大些。」
可是直到通電發出,鄒魯別說徵求意見,根本連張學良的面都沒能見著。
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敵意由此少了很多,不過他仍希望與閻錫山站在同一陣線,以便在對蔣問題上處於主動和有利的位置。蔣唐戰爭期間,張學良曾和閻錫山一起發出聯名通電,宣布擁護中央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