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壹 中國好人·中國壞人 於今為笑古為義:宋襄公

壹 中國好人·中國壞人

於今為笑古為義:宋襄公

春秋時期,在原則與權變之間的選擇,並非易事。城濮之戰前,晉文公向咎犯和雍季問計。咎犯說,打仗的事,詐偽是沒關係的,請君用詐。雍季說,詐偽雖可得志於一時,卻斷了後路,請君用正。晉文公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軍,回來行賞,雍季在上,理由是雍季講的是萬世之利,咎犯講的是一時之務。
宋襄公與楚國交戰,宋軍已經成列,楚軍正在渡過泓水,軍官勸宋襄公擊其未濟,他不同意。楚軍既已渡河,尚未成陣,宋襄公又一次拒絕進攻。直到楚軍結陣已成,這才鳴鼓而攻。宋軍大敗。
打了敗仗,國人抱怨宋襄公。他辯解說:君子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read.99csw.com,不擒捉上了年紀的老人,不攻擊尚未成陣的敵車。我雖然是亡國之餘,也不忍有違這些古禮。
連晉文公這樣的人物,也不再有了。孫子的兵法,清清楚楚地說要「乘人所不及」,吳子的兵法,也明明白白地說「行列未定可擊」。當年秦軍襲鄭,路過天子之城的北門,僅僅脫去頭盔以示敬,而未按禮法要求的去甲束兵,有人議論說,這樣無禮的軍隊,一定會吃敗仗。——那一仗秦人雖然打敗了,最後得天下的卻是他們。
春秋前期,舊禮猶存,戰爭有規則可講。兩國打仗要宣戰,偷襲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又不能趁著人家有國喪九九藏書的時候開戰,陳成公卒,正準備伐陳的楚軍聞喪乃止;晉國的士匄率軍侵齊,聽說齊喪,立刻還軍,都是例子。當然也有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如秦國。
所謂「亡國之餘」,指的是宋國是殷商後裔。周人滅亡商朝,在其故土建立一個新公國,把遺民集中起來,有方便管理之意,亦有存亡續絕之德。這些後裔不肯放棄遺民身份,其禮制和宗教,和周人都有不同。他們在文化上的驕傲,使別國的人側目而視,認為他們既頑固又迂闊。
先秦的笑話,主角往往是宋人,如野人獻曝的故事,「資章甫而適諸越」的故事,以及有名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韓非子還講過一個九_九_藏_書故事:有一個宋人,看到書里講「紳之束之」,就給自己繫上兩重腰帶,別人對他的裝束不解,他就說:「書言之。」——韓非喜歡諷刺宋人。宋人的風格,與韓子正相抵牾。
《左傳》對泓之戰的記錄給選在中學語文課本里,題目卻叫《子魚論戰》。子魚是駁斥宋襄公的人,多聽他的聰明話,想必能幫助孩子成長。課文沒有講的是,宋襄公敢和強大的楚國交戰,是仗著自己是仁義之師,以為仁者無敵。這種信念,果然是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
那時車戰用方陣,戰陣十分重要。陣形一旦被衝散,如《國殤》里說的「凌余陣兮躐余行」,多半就要「首身離兮心不逞九九藏書」了。當年周武王伐商,每行進十來步,就要停下來整頓隊形,並不是為了樣子好看。戰陣不整而致失敗的例子很多,如著名的鄢陵之戰中的楚軍。
而伐喪,到了戰國便已屢見了。但古義畢竟是古義,伐喪一直是有爭議的。劉表之死,魯肅說孫權「伐喪亂之國,克可必也」,孫權欣然;劉裕死,崔浩勸阻北魏的皇帝伐宋,皇帝不從,便是兩邊的例子。至於隋朝高熲督師伐陳,聞喪而還,則如王夫之所論,只是形勢使然,裝裝樣子,惠而不費的事。
宋襄公是在遵守古義。《司馬法》中記錄了一些古代的軍禮,其中一條便是「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宋襄公是驕傲的人,在他看來九-九-藏-書,自己是中原舊國,商王之後,楚國是南蠻子;與楚國打仗,如果不講身份,豈不把自己降低到對手的水平?
宋的復國只是夢想。不過,宋襄公倒是有個後人當上了「素王」。孔子正是襄公的後裔,他長大后,還要回到宋國,穿一穿故國衣冠。孔子重仁,重禮,有襄公遺風。
宋人秘密地懷有復國的抱負。《詩經》的最後一篇《殷武》,可能便是宋襄公的詩。詩里歌頌祖先伐楚的功績,有滋有味地懷念商朝的「赫赫厥聲,濯濯厥靈」。泓之戰的幾年前,曾有六隻水鳥倒退著飛過宋都的天空。宋襄公以為這是明顯的預兆,預示著霸業可成。他的不自量力,急於求成,也可能是覺得時不我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