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引子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漢靈帝時,張機被舉孝廉入朝為官,依舊利用閑暇空余時間為官民治病。每月他會定時到洛陽郊外喬府為喬玄悉心治病,但始終未能根治。湊巧最近神醫華佗路過洛陽,慕名拜訪算是前輩的張機。二人極是投緣,張機便乾脆約了華佗一起來到喬府,想看看華佗是否有良方徹底根除喬氏之怪病。不想事不湊巧,今日剛好遇到喬氏長媳臨盆,接生婆久候不至,張機遂臨時充當了接生公,華佗則因為有事,先行辭了出來。
羅忠又是一怔,一時不及多問,向曹操作了一揖,表示歉意,便匆匆引著兒子、孫子進去幫忙。
經許劭品評后,曹操名聲大噪,不久便被舉為孝廉,入朝為郎,正式步入了仕途。
曹操生父曹嵩自幼為乞丐攜養,后被大宦官曹騰收為養子,由此飛黃騰達,官運亨通,後來更花一億萬錢買到了太尉的官職,為有史以來自費買官出價最高者。而東漢自中葉以來,宦官與外戚互相爭權亂政,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聲名極差。曹嵩雖得以躋身三公之列,但其閹宦之子身份不改,又是花費巨資買官,愈發遭到恥笑。世人譏諷他不知本姓,唯識姓曹。
張機字仲景,南陽涅陽人氏,自幼熱愛醫術,四處拜師學藝,兼之孜孜不倦地博覽群書,成人後即成為一代名醫。其人謙遜好學,成名之後,仍鑽研醫術不止,提倡終身堅持學習,曾道:「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氏。原為地方小吏,因不畏權貴而被舉為孝廉,由此步入朝廷,一路升遷,曾先後居司空、司徒、太尉高位。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是時人廣為稱頌的名臣。近年來,喬氏因對局勢失望而辭官,住在洛陽南郊別墅中養病。
將近喬府大門時,正見到一名中年文士攜著一名兩三歲的小女孩下車,顯然也是到喬府拜訪。曹操這幾年雖悶在家中埋頭讀書,卻也不是足不出戶,頗關注京師動向。他立時認出那中年文士便是受到喬玄舉薦而入仕的議郎蔡邕。
東漢熹平四年(175年),蔡邕有感於儒學典籍距聖人著述的時間久遠,文字多謬,被俗儒牽強附會,貽誤學子,於是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人,倡議「正定《五經》文字」,漢靈帝予以批准。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正好喬府管家羅忠出來,見兒子欲關大門,忙斥道:「接生婆還沒有到,著急關門做什麼?」
如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的人物,自然聲名遠播。漢桓帝時,大宦官中常侍徐璜聽說蔡邕的琴藝出眾,於是上奏桓帝,召蔡邕入京。蔡邕厭惡宦官奸虐弄權,煽動內外,更恥于成為娛樂宮廷的琴師,不願意赴召。但彼時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憲」,「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權勢熏天,蔡邕也不敢公然拒絕,先假意動身出發,途中謊稱病重,總算藉此擺脫了這次徵召。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從南陽回到洛陽后,曹操閉門讀書,發憤圖強,謝絕與昔日的狐朋狗友來往。數年靜心向學下來,居然在文學、音樂、書法上都小有成就。
返回家中的蔡邕不再與時人來往,而將時間精力都用在了文學創作上。直到三十八歲時,才應司徒喬玄徵召,赴洛陽任其掾屬。在喬玄的大力提攜下,蔡邕很快被朝廷拜為郎中,進入東觀校書。
曹操登時滿頭大汗,訕訕問道:「我何許人也?」許劭默然不應,不肯回答,內心實有不屑對方出身之意。
曹操覺得好友的名氣夠大、地位卻不夠高,遂回答道:「是喬玄喬公。」
東觀位於洛陽南宮宮城內,建築高大華麗,最上層高閣十二間,四周殿閣相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漢明帝時,詔班固等人修撰《漢記》於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漢章帝、漢和帝以後,東觀成為宮廷收藏典籍、檔案及修撰史書的主要處所,藏有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后又闢為近臣習讀經傳的地方。能進入東觀校書,是諸多讀書人的夢想,蔡邕得此機遇,亦感到很興奮,發誓要將撰集漢事作為自己的終生使命,立言以不朽。九-九-藏-書
但徵辟以自願為主,偶爾也有被徵辟者不赴召的情況。如名士蔡邕博學多聞,且多才藝,擅長音樂。漢桓帝時,經中常侍徐璜等人奏知蔡邕琴鼓得好,桓帝便征蔡邕入朝。蔡邕恥于以琴技揚名,遂裝病不赴。
郭泰在世時,善於鑒識品度人物。延熹九年(166年)他游太學時,針對當時宦官專權、肆行無道的腐敗朝政,與賈彪等偕同太學生,大加撻伐,編順口溜激濁揚清,褒貶朝臣。在郭氏的帶動和影響下,一時朝野成風,「競以臧否相尚」,致使「公卿以下」均懼其貶議,而不敢登太學之門。
當時洛陽有美女名何雲,雖出身市井屠戶之家,卻有絕世姿容,號稱「洛陽第一美人」,嫁給了大宦官張讓養子太醫令張奉。曹操既痛惜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又要刻意與宦官做對,便慫恿袁紹與自己一道去搶劫新娘。被人發現后,袁紹驚慌逃跑,跑不多遠,便摔倒在地,因為害怕而雙腿顫抖不止,死活爬不起來。曹操立即大聲喊道:「劫婦賊在此!」追兵聞聲而來,袁紹遂一彈而起,拔腿飛跑,比兔子還快。
在蔡邕主持下,東觀諸人參照各家諸體文字經書,開始校定六經。工作完成之後,蔡邕用紅筆以小字八分將校正的經文書在石碑上,讓工匠刻好后,立於太學門外,因始刻於熹平四年,故稱「熹平石經」。共刻七部經典於四十六塊石碑之上,字體一律採用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內容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
曹操本是一肚子不高興,聞言立即轉怒為喜,問道:「喬公時常提起曹某嗎?」
正因為喬玄名望太高,曹操心中亦忐忑不安,擔心會遭受冷遇。他反覆思量后,放棄乘坐軺車,改為單身騎馬出城,對旁人則稱外出遊覽散心。如此,就算如之前南陽之行一般吃了閉門羹,亦不會在下人面前丟臉。
「無悔於今」,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曹操當時的心情。然殫思竭慮、費盡心機的曹氏還是沒有真正獲得世家名士的認同,於是,他更加態度堅決地與宦官集團決裂,四下廣交名士。
喬玄哈哈大笑道:「多謝,多謝醫聖吉言。」
察舉則是由下而上進行考察和推舉人才的制度,比徵辟更為廣泛。起初,漢武帝下詔地方推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諮詢「治國之道」,覺得很有成效,又詔令各地郡國推舉孝子、廉吏各一人。為了表示重視,又下詔:地方官員不舉孝者,以大不敬論罪;不察廉者,免其官職。察舉遂成制度,以後每年郡國都要向上推舉孝廉。
羅韜極少出門,壓根兒就沒有聽過曹操的名字,也不為厚禮所打動,仍是神色冷冷,道:「喬公今日不見客,請曹君改日再來。」不再理會曹操,轉身跨進門檻,欲關上大門。
為家族墓群定做刻辭墓磚的那一年,曹操還是個張揚輕狂的任俠少年,或許有著遠大的志向,卻還不敢有勃勃野心。他並沒有想到,「蒼天乃死」會在他日成為一句讖語,引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導致東漢王朝就此走向衰亂。
中年男子恍若未聞,曹操立時大怒。儘管靜心蟄伏了幾年,但他骨子裡那股亡命之徒的痞性和戾氣仍然被輕易激發了出來,當即左手撫劍,欲追上前去,對那中年男子不利。
蔡邕忙介面道:「有大喬就有小喬,恩師必定嗣續有人,多孫多福了。」
姑且不論曹操因何被舉為孝廉,他所任郎官是郎中令屬官,「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照例,郎官任滿,即可派出做縣令、丞、尉。曹操當然不滿足只做小小的郎官,積極謀求洛陽令的位子,但選部尚書梁鶚不同意,於是京兆尹司馬防舉薦曹操出任洛陽北部尉。曹操雖然不大高興,然畢竟留在了京師,可以大有作為。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個一鳴驚人的契機。
曹操所不知道的是,適才擦身而過的中年男子便是他的譙縣同鄉——大名鼎鼎的神醫華佗。即便未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顯赫人物,也絲毫不敢小覷這位神醫,甚至不惜屈尊向華佗低頭,但結局卻不大好。
那門仆姓羅名韜,很不喜歡這個眼睛中閃爍著狡黠光芒的矮小青年,看也不看,便將曹操名刺推了回來,冷然道:「府上今日不見客……」忽意識到議郎蔡邕剛帶著其獨生愛女蔡琰進府,輜車還停在一旁,便又補充道:「九九藏書不見外客。」重重在「外」字上頓了一下,以示強調。
——曹操《短歌行》
曹操很不喜歡中年男子的那一眼,揚聲叫道:「喂,你站住!」
許劭點了點頭,道:「喬公安貧守道,世之高士耳。」
也有人表示懷疑,認為這不過是曹操刻意編造的故事,實際上並沒有發生所謂的行刺中常侍張讓一事。雖則曹操祖父曹騰是宦官集團的中堅,但畢竟人已過世,張讓時為宦官首領人物,權勢熏天,若曹操當真闖入張府行刺,事後又豈能輕易脫身?
這一場黃巾起義,也引發了權力的轉移。為了防止黃巾軍蔓延,儘快平定戰事,漢靈帝不得不將軍政實權從中央朝廷下放到地方。在這一過程中,各地方士族豪強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黃巾起義軍。其中,最著名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這些人大多野心勃勃,趁圍剿黃巾軍之機大肆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和地盤。而當黃巾軍被徹底剿滅后,這些人羽翼已成,開始憑著手中的兵力擁兵自重,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群雄互攻混戰揭開了序幕,也為日後三國分立種下了遠因。自此,漢帝國一統天下的榮光成為了昨日曇花,局面一發而不可收,終至土崩瓦解,與曹氏「蒼天乃死」墓磚刻辭不謀而合。
但對於「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曹操而言,在他內心深處,已經感到了深深的屈辱,所以日後才有了「唯才是舉」的求賢令,才有了大肆網羅未經清議品評人才之舉,才有了對高族名士的大肆打擊和殺戮,孔融、荀彧、崔琰、楊修等當世名士均慘死在他手上。實際上,從曹操離開許劭住所時那一陣狂放的笑聲中,已經可以預料到未來諸多名士的命運。自古以來,能保持本性且躲過政治旋渦席捲的名士寥寥無幾,這其中,也包括被視為魏晉風度象徵的「竹林七賢」。
漢代立國后,尚未建立科舉制度,漢初選任官吏主要通過四種方式:一是軍功,如開國名將留侯張良等均是因軍功而得封爵位。二是任子。俸祿二千石以上官吏任職滿三年後,可保舉子弟一人到京師為郎官。如西漢名臣蘇武即是「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又如與曹操交好的世家子弟袁紹亦是年少為郎,以此步入仕途。三是貲選,即以財買官;四是積久為官,即憑年資升遷。
既然只能在袁氏兄弟中選擇一個做朋友,出於某種實際的考慮,曹操選擇了身份更為顯赫的袁紹。二人一起吃吃喝喝,出入成雙,情若兄弟。
他將孫女交給奶娘抱回內宅,又鄭重向張機道謝,這才趕來客廳,熱情接待了曹操。本來喬玄出來會客只是出於禮節,然一番接席長談后,他立時對故人之子刮目相看,嘆道:「天下將亂,安民生者,其在君乎?」
彼時蹇碩正備受漢靈帝寵幸,雖然曹操亦是宦官之後,但他為求顯名而公然與蹇碩叫板的行為還是很快遭到了報復,被調離了京師,到一個小小的偏遠之地頓丘任縣令。曹操不怒反喜,畢竟他做了一件令時人刮目相看的大事。許多年後,他在給兒子曹植的書信《戒子植》中寫道:「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
忽一眼瞥見門前站著個矮小青年,雙眼中閃爍著如火焰般熾烈的怒意,羅忠竟凜然一驚,心裡頭有些發毛。愣了一愣,忙向兒子羅韜詢問究竟,得知情由后,遂上前賠笑道:「原來是曹君大駕光臨,久仰,久仰。小臣是喬府管家羅忠,犬子有眼不識泰山,還望曹君海涵。」
醫聖張機也稱賀道:「華佗老弟稱能尋到法子治愈喬公病症,他既然說了這話,一定是有把握。而今府上又新添了一位小嬌娘,可謂是雙喜臨門。」
曹操決定聽從蔡邕建議去找許劭時,心中還是很有些忐忑的,萬一許劭說他不成材,抑或像南陽名士宗承那樣當面拒絕,他該怎麼辦?但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場豪賭,他不能就此錯過。
但頗令曹操不滿的是,每每二人結伴出行時,旁人的目光總是落在袁紹身上,曹氏所熱切關注的妙齡美貌女郎們亦是如此,根本沒有美人多看他一眼。
話音未落,羅忠的小孫子羅湯急奔出來,告道:「生了!生了,是個女孩兒!」
無論真相如何,這終歸是一種明確的態度表達。行刺張讓事件傳揚開去后,曹操名聲大噪,人們將其祖父曹騰的太監身份「存而不論」,爭相與其結交,如太尉張溫內侄蔡瑁等世家子弟爭相主動找上門來,要與曹操稱兄道弟,甚至連出自「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紹、袁術也不例外。
當時何雲之姊何宛已選入掖庭,得到漢靈帝臨幸,生下皇子劉辯,並受封貴人。大宦官張讓令其養子迎何云為兒媳,不僅是因其貌美,九_九_藏_書更因她是何貴人的妹妹,算是皇親國戚。即便何雲身份普通,搶新娘也絕對不是一件小事,袁、曹二人個性如此不同,能力高下立分,日後兵多將廣的袁紹在官渡慘敗於遠遠處於弱勢的曹操之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徵辟分徵召和辟舉兩種:不經薦舉,由皇帝直接下詔徵用社會有名望的人士入朝為官,稱為徵召;年俸二千石以上官員聘請士人充當屬官、幕僚,稱為辟舉。被徵辟者通常都是聲望極高的成名者,享受坐「公車」晉見的待遇,後世將參加科考的舉子稱為「公車」,即來源於此。
曹操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在他身上,體現出了自卑與超越的統一,而他的矛盾與混亂,恰好與時代合拍
在這之前,司隸校尉李膺因得罪宦官而遭逮捕下獄,諸多文人名士受到牽連,被誣為「黨人」,內中包括太尉陳蕃、太僕杜密、御史中丞陳翔等當朝顯貴。后諸人雖被釋放,卻皆歸田裡,禁錮終身,再不許入朝為官,此即歷史上著名的「黨錮之禍」。
蔡邕字伯喈,出身陳留望族。其母袁氏亦是名門之後,為司徒袁滂之妹。蔡邕「少博學」,「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舉凡碑誄、辭章、史志等,靡不精通。又工書擅畫,精於音律,兼及天文律歷、陰陽讖緯術數等,亦無不博洽,是大漢立國以來極為罕見的通才。
羅忠一怔,道:「這麼快?」又問道:「接生婆不是還沒到嗎?是誰接的生?」羅湯道:「是張大夫。」
漢靈帝建寧三年(170年),沛國譙縣的工匠受雇為本地大族曹氏製作了一批宗墓墓磚,用來建造裝飾墓室、墓前祠堂等墓葬建築。按照當時的流行做法,墓磚入爐燒制前,照例要在上面刻辭即以書法藝術在磚上鏤刻上文辭,寫明墓主姓名、身世、生死年月,以及一些稱頌哀悼的句子,此即後世所稱「磚雕」藝術的起源。
喬玄好提攜後進。他居於高位時,提攜舉薦了不少才學之士入朝為官,如大名士蔡邕等。如果曹操能得到喬氏的提點,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誇獎,便會身價倍增。
曹操大為意外,這才勉強回身,隨羅忠進去。
曹操來不及與蔡邕招呼,頗為遺憾,轉念又想對方目下既在喬府,仍有機會結識,便翻身下馬,上前將名刺遞給了門仆。
袁紹、袁術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均為司空袁逢之子。袁術雖是弟弟,卻是地地道道的嫡子,看不起庶出的兄長。然世事難料,袁紹後來被過繼給了伯父袁成,以袁成唯一嗣子的身份,獲得了袁氏長房長孫的特權,地位反而在袁術之上。本是同父生的兄弟因互相不服氣而愈發不睦,勢同水火。
東漢亦繼承了西漢的察舉徵辟制,然已流弊叢生,尤其是察舉制,成為地方官員與豪門大族結黨營私的工具。時有民謠雲:「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曹操被引入喬府時,喬玄正抱著襁褓出來花廳,與門生蔡邕一道分享老來得孫的喜悅。
洛陽是京畿重地,皇親貴戚聚集,倚仗權勢行不法之事者大有人在,極難治理。曹操到職后,先公然申明禁令,並專門製作了十余根五色大棒,懸于官署左右,稱要嚴肅法紀,「有犯禁者,皆棒殺之」。他也不只是口頭說說,大宦官蹇碩叔父蹇圖違禁夜行,當即被以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二旬之外后,曹操自覺已然脫胎換骨,足以立於當世,遂決意再度出山,慕名去拜訪名士喬玄
曹操聞言欣喜若狂,當即起身下拜,視喬玄為畢生知己。之後更是頻頻登門造訪,並得緣與喬玄門生故吏蔡邕相識。蔡邕是當世文學、書法、繪畫、音樂大家,在諸多領域均已登峰造極,代表著東漢的最高成就。而曹操亦愛好文學書法,雖難以與蔡邕並肩,但他性情中不拘一格、任情恣性的一面恰好為蔡氏激賞。二人志趣頗為相投,結為至交好友,時人稱為「管鮑之交」。蔡邕見曹操志向遠大,只是很為出身煩惱,便指點他去找名士許劭。
熹平石經是官經文,具有極高的權威性,一經問世,每天前往觀看和摹寫者將街巷都塞滿了。各家對文字的爭吵也就此平息,後來的儒者學生都將熹平石經作為標準經文九九藏書
蔡邕因石經立成而升任議郎,併名揚四海,儼然有一代宗主之相。曹操曾幾次慕名到太學瞻觀石經,某日剛好撞見蔡邕親自在石經前為太學生們講解,是以認得對方。
黨錮之禍起時,「四世三公」之家的袁氏表面誰也不得罪,實際上暗中庇護了許多黨人,袁紹由此跟李膺、陳蕃等黨人領袖人物交情極深。曹操極其羡慕袁紹的名士關係網,也主動與當世名士結交,去拜訪南陽名士宗承。然他幾度登門,宗承「薄其為人,不與之交」。
郭泰之後,又有許劭,即蔡邕舉薦給曹操之人。他是當世極負盛名的人物評論家,素有知人之名。經許氏評論過的人物,往往能一夜成名、身價倍增。名氣大,派頭也大,許劭只在每月初一點評一次,時人稱之「月旦評」,又因看人極准,號稱「金口」。就連同郡袁紹對許氏也是又敬又怕,回鄉時有意精簡車馬僕從,裝出謙虛節儉的樣子,生怕得到一句惡評。
蔡邕之女蔡琰年紀雖幼,卻頗老成,奶聲奶氣地笑道:「我表字文姬,與媖娘的名字都有一個女字。」喬玄笑道:「將來你們一定會成為好姊妹。」
既有這樣的家世,曹操亦大大被人輕視,尤其是那些他一心想結交的文士及名家子弟,根本就瞧不起他。既不能選擇父母,無法改變出身,便只能公然表明立場。為了表示自己與宦官勢不兩立,曹操手持利器去行刺臭名昭著的大宦官中常侍張讓。只是運氣不好,一進張府就被人發現。曹操臨危不亂,「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這才有了後世「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的贊語。
這些選官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從平民階層選拔到優秀人才。漢武帝劉徹即位后,除沿用舊制外,又開始實行徵辟察舉制。
曹操感覺又要再現南陽宗承「拒而不納」的一幕,他實在丟不起人,便老起臉皮,再三糾纏催促。
曹操這才知道喬府今日添了新丁,亦覺得在此種情況下再入喬府拜訪不妥,可又捨不得就此離去。一想到本朝名臣喬玄曾多次提及自己,他心中便很有些激動,恨不得立即與對方促膝長談。
由於名士在士林中有著巨大影響力,他們的「清議」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仕途是否順利。常人如果能得到郭泰這類大名士的褒讚,會立即受到各方關注,飛黃騰達,指日可待,是以有志之人常常千方百計地想要獲得品評名士的褒讚。
蔡邕先是極言道賀,又問道:「恩師可有為喬娘取好名字?」
喬玄本有兩子,幼子喬笛年紀還小,只有七八歲,為後妻梁氏所生;長子喬羽早已成人,成親多年,有妻有妾,卻一直沒有生育下一兒半女,人丁不旺。而今喬家終於添了長孫,雖然不是期盼中的男孩兒,卻也令喬玄春風滿面。年逾七旬的他聽了蔡邕的祝辭,愈發欣然自得,喜不自勝。
東漢有品評人物的社會風氣,名士郭泰則是這一風尚的領頭羊。郭泰字林宗,因品行端正,學養深厚,為士林所仰慕,更被天下讀書人奉為學習的楷模。某日郭泰外出遊玩,正好趕上下雨,頭巾沾濕,他隨手將一角摺疊了起來,結果立即被眾人仿效,成為流行式樣,人稱「林宗巾」。郭泰游洛陽時,趕來投遞名刺者絡繹不絕,「載刺盈車」,收到的名刺多得必須用車拉運回去。而其人病歿后,「自弘農函谷關以西,河內湯陰以北,二千里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塗」,有近萬人趕去會葬,蔡邕為其撰寫碑文,由此可見這位郭林宗名頭之大。
喬玄曾與前太尉曹嵩同朝為官,頗為熟稔,聽說一度出盡風頭的曹嵩之子曹操忽然到訪,很是意外,然心情大好之下,絲毫不予避諱,忙命人請曹氏入府一敘。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真正兌現這句「蒼天乃死」讖語的並非黃巾軍首領張角,而是他曹操本人——二十六年後,他踏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步;五十年後,漢家江山將在他兒子曹丕的手中徹底終結。
這話很有些刺耳,本是帶有貶義的品評。然出乎許劭意料的是,曹操不怒反喜,大笑而去。反而是這一陣目空一切的笑聲,令許劭不寒而慄,呆立良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蔡琰問道:「媖娘表字?」喬玄道:「原本想稱玉立,取英英玉立之意。女子就不必麻煩了,乾脆就叫大喬吧。」https://read.99csw.com
曹操碰了釘子,很不服氣,覺得自己除了出身、相貌外,其他樣樣不比袁紹差,憑什麼袁紹能有「孟嘗君」的美名,他曹孟德就做不到?
其中一塊墓磚上,赫然刻著「蒼天乃死」四個大字。而出大價錢定做這批墓磚的人,就是後來成為一代梟雄人傑的曹操。
有趣的是,喬玄任司徒后,亦慕名辟舉蔡邕。蔡邕欣然赴召,受到喬玄的厚待。后又被召拜為郎中,升任議郎,在東觀校書,參与刻印著名的熹平石經。
而此時在喬府門前,蔡邕卻沒有留意到曹操,只攜了小女孩,朝門仆招呼了一聲。小女孩亦「呀呀」叫著,朝門仆招手,似是有所祈求。那門仆便抽出一條手巾,隨意挽了幾下,便將那手巾摺疊出一隻老虎模樣來,上前交給小女孩。小女孩嘻嘻接了,這才任由蔡邕抱了進門。
除此之外,還有因上書言事,受到皇帝賞識而為官者,譬如大名鼎鼎的智者東方朔。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為了表達誠意,曹操久候在門外,等宗承外出時,疾步上前,「捉手請交」,可謂誠懇之極。不料宗承非但甩開了手,還取出絲絹擦手,再將其扔掉。曹操大受屈辱后,這才明白自己受人輕蔑的不只是出身,還有行事為人——「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這時候的他,才剛剛年滿十六歲,卻已經是京師洛陽大名鼎鼎的人物。與同郡同鄉華佗少時即因醫術揚名四海不同的是,曹操的大出風頭,並非有什麼特殊出眾的才華,而是他刻意任俠妄為,以此來掩飾其顯赫卻又不大光彩的出身——
又如名臣喬玄曾因過失被罰服兵役,服刑完后,又被朝廷徵召,出任漢陽太守。太守是二千石官員,亦有權辟舉名士。當時有名士姜岐隱居山中,喬玄慕名召其出仕。姜岐託病不應。喬玄性格剛直急躁,立即命手下轉告姜岐道:「如果不來,馬上就讓你母親改嫁。」姜岐仍然不從。人們都認為喬玄太過,紛紛勸說,喬玄這才罷休,算是辟舉不成功的典型例子。
察舉的對象主要是官府屬吏和地方學校的學生,在察舉中要經過鄉間評議,即當地世家大族的評議,以保證真實性。舉薦標準則以德行、才能為主,由此打破了先秦貴族血緣世襲制的局限性,使更多平民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正徜徉徘徊時,一名三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大踏步跨出門檻來。那人雖穿了長袍,卻明顯不大合身,似是借來的衣衫,兼之一臉陰沉,與喬府名門高第很是不符,應該不是喬府中人。他以極為冷漠不屑的眼光橫了曹操一眼,便出門揚長而去。
曹操帶著一車貴重禮物來到許家,卑辭厚禮,畢恭畢敬。許劭倒是及時出來見客,只是神色淡然,問道:「是蔡邕蔡議郎讓你來的嗎?」
羅忠恭恭敬敬地答道:「是的。喬公還說希望有機會面見曹君本人呢。只是曹君今日來得不巧,少夫人臨盆在即,接生婆又還沒到,府里亂成了一鍋粥,實在是不便招待像曹君這樣的貴客。」
管家羅忠忽急趕出來,招手叫道:「曹君留步……我家主人喬公請曹君進府一敘。」
喬玄辭官已久,卻沒有離開京師是非之地,及早歸隱故里,實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身患怪疾,只在洛陽有良醫能治。這良醫,便是有「醫聖」之稱的張機。
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除了出身之外,袁、曹二人在相貌身材上也有巨大的差異——曹操生得粗壯矮小,貌不驚人,而袁紹則高大威猛,英俊瀟洒,難怪世人皆矚目於他。自卑之餘,曹操亦很是憤憤不平。爭強好勝的他在心中暗暗發誓:有朝一日,必要佔盡天下絕色美女。
當時大漢在位皇帝為漢靈帝劉宏。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荒唐皇帝,一生寵信宦官,殺戮忠臣,搞得朝政日益凋敝,裸游館、流香渠、雞鳴堂、宮中市、賣官店諸多荒淫無恥的名堂都是他發明出來的。連東漢大臣亦道:「每念靈帝,令人憤毒。」其謚號「靈」便是取謚法中「亂而不損曰靈」之意。黃巾起義爆發后,平時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漢靈帝徹底慌了神,急忙從各地調集精兵,圍剿黃巾軍。
喬玄也不掩飾,呵呵笑道:「本來期盼是個麟兒,早定了『英』為名字,不過小嬌娘也不錯,嗯,既是女子,就加個女字,叫媖好了。」
曹操頗為意外,問道:「羅翁知道我是誰?」羅忠笑答道:「小臣久侍喬公身邊,時常聽他老人家提起曹操曹君的名字,自然是知道的。」
年少的曹操除了生性膽大、行為放蕩外,還表現出精於權術的一面。譬如他為了掩飾閹宦之家的出身,除了與袁紹等名家弟子來往外,還竭力攀附當世名士。
曹操頓時釋然,忙道:「是我來得不巧……」
許劭審視了這個倔強的年輕人許久,最終還是開了口,道:「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意思是說,你是太平時代的能臣,亂世時代的奸雄。
中平元年(184年)甲子二月,「太平道」首領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聚徒眾起義。因起義者均以黃巾纏頭,時人稱之為「黃巾」或是「蛾賊」。旬日之間,天下響應,許多人爭相變賣家產以投奔張角,不惜千里迢迢,導致沿途水泄不通,據說光是在半路上爭先恐後去投奔而被踩死的人就有一萬餘人。如此聲勢,不由得不令東漢朝廷震驚。
為家族墓群定做刻辭墓磚的那一年,曹操還是個張揚輕狂的任俠少年,或許有著遠大的志向,卻還不敢有勃勃野心。他並沒有想到,「蒼天乃死」會在他日成為一句讖語,引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導致東漢王朝就此走向衰亂。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真正兌現這句「蒼天乃死」讖語的並非黃巾軍首領張角,而是他曹操本人。
曹操料不到出師如此不利,卑賤的奴僕竟連名刺都不接,還要對自己使臉色,不由得很有些惱怒,勉強耐著性子道:「我姓曹名操,也不算無名小卒,今日特地來拜訪喬公,還請通傳一聲。」有意掂量了幾下手中的禮盒,示意盒中禮物極其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