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引子

公元582年,陳太建十四年一月十日,陳宣帝陳頊去世。十一日,太子陳叔寶在父皇靈柩前哀哭治喪時,其異母弟陳叔陵忽然取出塗抹了毒藥的利刃,直擊兄長後頸。陳叔寶猝不及防,當即悶絕於地。
尋常工作經千指,物力艱難那得知。
到了萬曆皇帝登基時,跟之前蘇泥勃青一樣,回青亦步其後塵消耗殆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好的青料,畫料亦變得草率。且因開採泛濫,優質瓷土漸漸缺少,直接導致瓷器製作水平大幅度下滑,「器質較前多遜,不及嘉窯青花」。為了吸人眼球,引人購買,「又以淫巧為務,其秘戲器一種,殊非雅器」。
入明后,青花瓷進入極盛時期,幾近壟斷了彩瓷市場。景德鎮更是「村村窯火,戶戶陶埏」,成為「五方雜處」,有「十八省碼頭」之稱的陶瓷大都會;有窯近三百座,從事瓷業人員多達十余萬人,「窯戶與鋪戶當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匯全國技藝之精華」,以「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而名聞天下。
陳叔陵見未砍中要害,還欲上前再補上一刀,太子生母皇后柳敬言慌忙挺身相救。陳叔陵毫不客氣,又揮刀將柳后砍傷。太子乳母吳氏自后抱住陳叔陵胳膊不放,陳叔寶這才趁機爬了起來,在左右護衛保護下拚命逃出,旋即調派大將蕭摩訶討伐陳叔陵。最後,陳叔陵被殺,僥倖不死的陳叔寶終於得登大寶之位,即為陳後主,是陳朝末代皇帝。
成化后,青花瓷多採用平等青料,呈色藍中泛灰青,清澈淡雅,明快清晰。由於平等青料含鐵量不及蘇泥勃青,青花瓷上再不見鐵鏽斑,也不及宣窯瓷器深沉醇厚。著色不再使用小筆觸,而採用雙勾線條、一筆塗抹等,色調簡潔,在細白滋潤的白釉襯托下,顯得清新悅目,幽雅脫俗,但也不及宣德青花那般富有層次美感。
哥窯又名哥哥窯,產於浙江處州,胎色黑褐,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為粉青或灰青。其主要特徵是釉層冰裂,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汝窯位於河南汝州,被公推為五窯之首。其瓷器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因胎體較薄,釉層較厚,色如堆脂,釉面有細微開片,呈現出玉石般質感,莊重大方,魅力獨特。
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這種白地藍花融進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素凈和飄逸,具有相當典型的民族特色。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紋永不褪落,一經問世,便風行四方,成為瓷器的主流。景德鎮也因之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成為馳名中外的「瓷都」,「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
幸運的是,在經歷了近十年的低迷狀態后,人們及時開發出了浙料作為新品種的青花料。浙料呈色鮮藍青翠,明凈艷麗,瑩澈清亮,艷而不俗,有如藍色寶石,與嘉靖青花藍九_九_藏_書中泛紫的特徵有很大的區別,鮮艷而無火氣。有了浙料之後,不但發色質量迅速得到提高,工匠們還開創性地使用淡描青花、鐵線描、勾筋淡水點染的繪畫技法,使得青花畫面愈發具備藝術的美感。
「青花」是指瓷胎製作完畢后,先以青料為色劑,在素坯上繪畫,名為「畫青」或是「畫料」。畫料與一般的繪畫不同,由於受到坯體材料和形狀的限制,表現技巧有一定的變化。圖案以動物、植物為主,也有山水、人物等,但繪畫吸納了文人畫元素,從始至終保持了中國畫風格,由此顯露出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畫料之後,再上透明釉,然後入窯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青料經火發色,即呈現出鮮艷的藍色花紋。
由於青料選用的不同,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顯現出不同的特點。明初和元代一樣,採用外國貢品蘇泥勃青。這種進口青料發色,由於含鐵量高,線條紋理或青料凝聚處容易產生結晶斑,呈濃黑的松煙墨色,由於閃爍出金屬般的光澤,故稱「黑鐵鏽斑」。又由於含錳量低,降低了青中含紫含紅色調的因素,因而易發出靛藍的光澤,絢麗而濃艷,凝重而通透,仿如浩瀚深邃的夜空,散發著神秘誘人的氣息。正是由於蘇泥勃青發色明艷,呈色爽而不鮮,色性安定,散暈在瓷器胎釉之間,青翠披離,淋漓盡致,令人珍愛,故採用該青料的青花瓷器號稱「開一代未有之奇」。
宋代時,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彼時瓷器亦是重要外銷商品,窯場遍布全國各地。各窯所產瓷器各具特色,如昌南依舊以青白瓷知名於世,其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號為「影青」。景德年間,宋真宗因酷愛昌南瓷器,特下詔以年號命名名瓷產地,改昌南鎮為景德鎮。read.99csw.com
蒙古入主中原后,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元帝國。執政者極端重視對外貿易,外銷商品需求量劇增,由此極大刺|激了手工業的發展。瓷器業再逢春天,各地窯場生產規模普遍擴大,燒造技術也更加成熟。景德鎮在出產高嶺土的地利之便上,更是取得了工藝上的新突破,發明了「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燒成溫度,減少了器物變形,使得燒造大型器皿成為可能。
——《景德鎮陶歌》
宣德年間,青花瓷器工藝取得突破性進展,號稱「青花之精,空前絕後」。這一時期的青料仍採用蘇泥勃青,為了克服蘇泥勃青的暈散現象,兼之進口青料珍貴難得,常常將蘇泥勃青與色調較淡的平等青料混用。畫料時,多使用小筆觸著色法,有濃有淡,層次豐富,墨瀋淋漓,大有寫意水墨畫的意趣。並刻意加厚了釉層,使得青花發色趨向柔和。由於釉層較厚,瓷器表面通常有輕微的凹凸不平,稱為「橘皮紋」,形成很好的紋理感。成化之後,蘇泥勃青原料斷絕,不復再得,色彩濃艷、洒脫奔放的宣德青花遂成為絕響,從此有「青花貴宣德」的說法。
嘉靖時期,瓷窯使用回青做青料,且講究青料的提煉過程,濃翠鮮亮,菁幽可愛,藍色濃翠而略泛紫紅色。雖然畫工精重不及宣德、成化,卻因色澤濃烈而獨步于青花瓷製作長廊中,頗受推崇。且產量極大,僅次於宣德窯,景德鎮出現了「晝間白煙蔽空,夜間紅焰衝天」的壯觀景象。自嘉靖八年(1529年)至三十一年(1552年),每年由景德鎮運送至北京的瓷器多達三十余萬件。九-九-藏-書
數年後,陳朝滅亡,隋朝一統南北。又過了四十年,李唐代隋,天下氣象為之一變。新平瓷工陶玉將自己燒制的瓷器運往關中銷售,其瓷器以當地高嶺土燒成,土膩質薄,瑩縝如玉,立時轟動京城,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直至驚動了皇宮中的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慕名欣賞過陶玉瓷器后,由衷驚嘆,稱讚其為「假玉器」。
武德年稱假玉瓷,即今真玉未為奇。
一工於器,名家起家。景德鎮一時能手輩出,如吳明官、陳仲美、吳為、周時臣等,均為名震當世的制瓷巨匠——器則美備,工則良巧,精進不已,卓然可觀,力求超越前古。浮梁官民競市,一派繁榮景象。青花瓷再度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
彼時景德鎮瓷工以崔國懋最為知名,專門仿製宣德、成化類型瓷器,極為成功。其青花器以盞式碗頗具特色,較宣德、成化兩窯大,卻不遜其色,精好相同,各地爭相購買,成為民窯巨擘,世稱「崔公窯」。
不獨如此,景德鎮的能工巧匠還將中國傳統繪畫技巧與制瓷工藝結合起來,燒成了青花、釉里紅等釉下彩瓷器,自此結束了瓷器釉色仿玉類銀的歷史,為中國瓷器翻開了新的一頁。九-九-藏-書
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這種白地藍花融進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素凈和飄逸,具有相當典型的民族特色。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紋永不褪落,一經問世,便風行四方,成為瓷器的主流。景德鎮也因之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成為馳名中外的「瓷都」,獨樹一幟——「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進一步講,青花瓷的流行,完全改變了陶瓷多元化的格局,最終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生產局面。雖則河北彭城出黑花瓷,浙江處州產青瓷,福建德化有白瓷,江蘇宜興有紫砂器,盡為天下名窯,然均不能與景德鎮比肩
北宋滅亡,宋室南渡,河北、河南之地多為金人所佔,汝窯、定窯、官窯、鈞窯均因之受挫,從此衰微直至消亡。南宋雖然又在臨安鳳凰山再設官窯,然瓷器行業之興旺繁榮已大不如前。
鈞瓷位於河南鈞台,所產瓷器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后施上釉彩,二次再燒。由於釉層中摻入了其他配料,在燒制過程中,配料汽化,造成了奇特的藝術效果——除本色釉外還會變出其他顏色,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千變萬化,燦若雲霞,宋人以詩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此即為「窯變」,是中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由於瓷層較厚,入火后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后形成流動型線條,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稱為「蚯蚓走泥紋」。因其色澤紋路奇特,深受皇宮貴族喜愛。
官窯北宋時位於開封,主要燒制青瓷,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器物造型帶有宮廷風格,雍容典雅,質地優良。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正式頒布詔令,命新平就鎮設縣,改新平鎮為昌南鎮,並指名要求當地制瓷能手霍仲初制器進御,「於是昌南瓷名天下」。自此,昌南瓷器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四方,譽滿海內外,為中國贏取了巨大財富及不朽聲名,外國人甚至以「昌南」作為東方中國的代名詞。
正德時期,青花瓷器多採用石子青作為青料,青花發色更淡,色調偏灰。為彌補石子青色沉不亮的缺陷,通常加厚施釉,因而釉色光亮瑩澈,帶有氣泡。因青料不比前代,工匠們便用精練的繪畫技法來彌補,紋樣採用雙勾填色,大筆平塗渲染,畫面無筆觸痕,構圖較滿,圖案生動精緻。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呈現出罕見的異域風情,多採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做裝飾。九-九-藏-書
定窯位於河北定州,以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絲綢之路上,絲綢、瓷器、茶葉是三宗大件商品,來自江西的瓷器和茶葉佔了相當分量。浮梁不僅以制瓷獨步天下,更是當時中國的主要茶葉產區和集散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號稱「萬國來求」。
然因利益巨大,瓷器行業競爭亦相當激烈,景窯並非一枝獨秀,名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尤以汝窯、定窯、官窯、哥窯、鈞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號稱「宋代五大名窯」。
當時隋朝已經統一北方,隋文帝楊堅雄心勃勃,志在天下。而於兇險中僥倖即位的陳後主自恃有長江天險,不理朝政,只知寵愛美女張麗華,奏伎縱酒,作詩不輟。又大建宮室,在本已極為壯麗的華林園中增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達數十丈,以沉、檀香木作門窗欄檻,並下令新平鎮瓷窯燒制陶瓷柱礎進獻,供三閣御用。
新平鎮接到陳後主詔令后,立即開始趕工。然窯場生產出來的柱礎雖然雕鏤精巧,但卻因為原料本身的強度不夠,承受不住高大閣柱的沉重壓力。幾度試製,仍不堪用。陳後主本意意在創新,欲建造三座前所未有的樓閣,不想瓷器雖由土石燒制而成,堅固程度卻遠遠不及其本源,既是事與願違,只得悻悻作罷。然新平瓷窯的名聲卻就此傳揚了開去,自此之後,當地人多以燒制陶瓷為業。
然洪武、永樂時,因「配用未當,故青花未精」,瓷器釉面常常白中泛青,青花發色不穩定,有的色澤發灰,且常有暈散現象,即俗語所稱的「洇」。洇本指墨水落在紙上向四外散開或滲透的情狀,畫坯亦是同理。用蘇泥勃青作畫時,青料往胎體四下暈開,容易產生毛茸茸的「花邊」,如果繪製人物,便極易走形,因而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很少有人物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