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關注的藝術(3)

關注的藝術(3)

上面針對的是六歲的孩子。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聽與不聽的平衡點也會改變,但總的原則沒有什麼變化,即,不論年齡有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儘管父母與年幼孩子的溝通,更多的是通過非言語的形式,不過仍需給予全部注意力。你不可能一邊想別的事情,一邊和孩子玩「拍手遊戲」。玩遊戲時三心二意,你就有可能培養出做事三心二意的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父母傾聽的總體時間,顯然要少於六歲時期———他們講話的目的性更明確,不像幼兒時期那樣隨意。不過一旦他們開口講話,和小時候相比,就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
子女需要傾聽,這一點永遠不會過時。有一位30read•99csw.com歲的專業人士,因過度缺乏自信而患上了憂鬱症。他清晰地記得,同樣是專業人士的父母,幾乎從不聽他講話,偶爾勉強聆聽,也每每抱怨他婆婆媽媽、說話啰嗦。22歲時的一件事,最令他痛苦和傷心。當時,他寫過一篇畢業論文,論述當時廣受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他的論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對他有過高期望的父母,也為他的優異表現感到驕傲。遺憾的是,儘管他把論文影印本放在家裡,而且是位置最明顯的客廳,但整整一年時間,父母都視而不見。他再三暗示父母:有時間去讀一讀,但他們根本未曾翻過一次。「要是我主動開口,要求他們閱讀我的論文,他們一定九九藏書不會拒絕。」在治療即將結束時,他說,「只要我鼓起勇氣說,『拜託你們讀讀我的論文好嗎?我希望你們了解我寫的東西,評價一下我的想法。』他們一定會答應的。可是,那樣做,無疑是哀求他們聽我說話。我都22歲了,還主動要求他們關注我,這讓我無法接受。靠哀求才能如願,對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此時,傾聽者能夠暫時把個人想法和慾望放在一旁,儘可能地體會說話者的感受。說話者和傾聽者都能感受到愛的力量,進而都能實現自我完善。傾聽者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話語上,會使說話者心有靈犀,更為坦誠,更九九藏書願把心靈全部敞開,而不是有所隱藏。這能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愛的「雙人芭蕾舞」。這是耗費精力的過程,而且須以愛為出發點。基於共同成長、自我完善的意願,才能夠達到傾聽的目的。但是,我們通常缺少傾聽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務活動還是在社交生活中,長時間傾聽他人講話,是叫人難受的事。我們只是有選擇地傾聽,頭腦中早已有優先項目安排,所以,我們總是一邊傾聽,一邊想著怎樣儘快達到目的,怎樣使談話儘早結束。我們也常常轉移話題,靈活地把談話主旨加以調整,以便讓自己感到滿意。
可是,你又何必為此感到煩惱呢?為什麼不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傾聽一個六九九藏書歲孩子單調、枯燥、喋喋不休的話語上呢?首先,願意這樣做,證明你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你給孩子的尊重,等同於給某個一流演說家的尊重,孩子就會感受到你的愛,進而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讓他們懂得自尊自愛。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們有價值的表達也就越多。第三,對孩子傾聽得越多,就越是能夠意識到:在無數的停頓、重複、結巴,乃至似乎有著某種口音的嘮叨當中,孩子的確說出了有價值的東西。真正傾聽孩子的人都會承認:從孩子的嘴裏,往往能說出最偉大的智慧。你會意識到,你的孩子極可能是個獨特而出色的人。意識到孩子的特別之處,就會更加願意傾聽他們的話語,對九*九*藏*書他們的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對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願意教給他們更多的東西。你對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憐,那麼你教給他們的東西,不是他們無意去學習的,就是他們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還要深入。最後一點,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們就會覺得,你把他們看成是出色的人。這樣一來,他們也就更加願意聽你的話,並給予你同樣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當,孩子就渴望從你那裡學到更多。他們學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從愛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長和進步的力量。價值創造價值,愛誕生愛,父母與孩子在愛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雙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轉,而且動作流暢、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