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衍變

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衍變

c.佛教部派分佈的情況
波理夜呾羅國
在以後漫遊印度各地時,他又隨時隨地記述印度佛教和其他教派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印度佛教與「異道」(多半是印度教)勢力分佈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佛教內部大小乘勢力消長和宗派分佈的情況。
契吒國

佛教內部大小乘力量的對比

早於玄奘200多年的法顯《佛國記》的記載同《大唐西域記》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看出:
荼建那補羅國
僧訶補羅國
三摩呾吒國(東)
劫比他國(中)
秣菟羅國
阿逾陀國
婆羅痆斯國,小乘正量部
薩他泥濕伐羅國
崇奉上座部的是:
缽伐多國
瞿毗霜那國
半笯蹉國
可見僧伽內部,待遇已大相懸殊。這是社會上封建等級制在僧伽內部的反映。
小乘部派既然那樣多,為什麼當時在印度只有四個部派流行呢?看樣子恐怕是部派雖多,有的徒有其名,未必有多少信徒。在玄奘時代,印度流行的除了大乘佛教外,小乘就只有以上四部。《大唐西域記》還記有說出世部,但那是在梵衍那,玄奘不把它算在印度境內。玄奘的記載正確不正確呢?其他方面的記載都證明了,玄奘的觀察是正確的。最有力的旁證,就是晚于玄奘幾十年到印度的義凈在《南海寄歸內法傳》里的敘述。他說:
摩揭陀國一伽藍,說一切有部
毗羅刪拿國
阿點婆翅羅國,正量部
a.佛教與外道力量的對比
羯朱嗢祗羅國

佛教部派分佈的情況

崇信小乘的有:
耽摩栗底國
伊爛拿缽伐多國(中)
磔迦國一伽藍
波剌斯等三國(西)
鄔闍衍那國
二、那揭羅曷國,法顯說:「邊有寺,寺中有七百余僧。」玄奘則說:「僧徒寡少。」秣菟羅國,法顯說:「河邊左右有二十余僧伽藍,可有三千僧。」玄奘則說:「僧伽二十余所,僧徒二https://read•99csw.com千餘人。」劫比他國,法顯說:「此處僧及尼,可有千人。」玄奘則說:「僧徒數百人。」耽摩栗底國,法顯說:「有二十四僧伽藍,盡有僧住。」玄奘則說:「伽藍十余所,僧眾千餘人。」伐剌拿國,法顯說:「亦有三千許僧。」玄奘則說:「僧徒三百餘人。」以上幾個例子說明,玄奘時代僧徒減少了。換句話說,佛教逐漸衰微了。
劫比羅伐窣堵國(中)
至那仆底國一伽藍,小乘說一切有部
伊爛拿缽伐多國,正量部
迦濕彌羅國一伽藍,小乘大眾部
不管玄奘觀察得多麼仔細,在當時的情況下,有些數字說不清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我們要想做一個十分精密的統計,是不可能的。粗略地看一看:崇信大乘的「國」或伽藍共有十六個,崇信小乘的有三十七個,崇信大小二乘的有十二個,沒有說明或「學無專習」的有十七個。至於信徒人數則無法統計。從單位數字看來,大、小二乘五天竺都有,而小乘的力量,要比大乘強大得多。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在一些「國」內,大小二乘都有;有一句話含義不太清楚:「大乘、小乘,兼功習學」(阿逾陀國),「大小二乘,兼功習學」(契吒國),這是指的一個人,還是一個地方呢?看來專指一個地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是一個人既學小乘,又學大乘。
阿荼國,正量部
薩羅國
我想根據上面這一個表,探討以下的幾個問題:
總起來看,上座部流行於南方和東方。大眾部流行於北方和中部。說一切有部流行於北方、中部和西方。正量部流行於中部、南方、東方和西方,而以中部和西方為主。
①上座部
劫比羅伐窣堵國,小乘正量部

佛教與外道力量的對比

三摩呾吒國,上座部
阿耶穆佉國,小乘正量部
九_九_藏_書舍厘國一伽藍
至那仆底國(北)
這裏講的是部派的分歧。下面又講道:
秣羅矩吒國
達羅毗荼國,上座部
沒有說明的或「學無專習」的有:
羯若鞠闍國(中)
擲枳陀國
阿難陀補羅國(西)
健馱邏國三個伽藍
d.佛教日漸衰微的趨勢
伐臘毗國,正量部
瞿折羅國(西)
羯羅拿蘇伐剌那國(東)
戰主國
伐臘毗國(南)
崇奉大眾部的是:
崇奉正量部的是:
達羅毗荼國(南)
二伽藍,說一切有部
缽露羅國,「學無專習」
馱那羯磔迦國
缽邏耶伽國
設多圖盧國
室羅伐悉底國,小乘正量部
鞞索迦國(中)
信度國(西)
窣祿勤那國,「多學小乘,少習余部」
一伽藍,小乘

佛教日漸衰微的趨勢

1980年4月27日
摩臘婆國(南)
室羅伐悉底國(中)
講宣一部,乃免僧知事;二部,加上房資具;三部,差侍者只承;四部,給凈人役使;五部,則行乘象輿;六部,又導從周衛。
秣底補羅國(中)
摩訶剌侘國
劫比他國,小乘正量部
婆羅痆斯國(中)
玄奘于公元七世紀二十年代末到了印度,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初才回國。他周遊印度各地,對佛教和其他印度教派有細緻周密的觀察。他在《大唐西域記》卷二對當時印度佛教有一個概括的論述。他說:
阿耶穆佉國(中)
臂多勢羅國,正量部
茂羅三部盧國
藍摩國
瞻波國
迦濕彌羅國(北)
馱那羯磔迦國(南)
闍爛達羅國
玄奘是一個非常細心的觀察家。他對宗教現象觀察記錄得特別細緻。他所到之處,不管停留時間多麼短暫,他對當時各宗教力量的對比都詳加記錄。可惜「十余所」「千余所」「數十」等數字太多,無法加以詳細的統計。粗https://read.99csw.com粗一看,也可以看到佛教與外道,有的地方是勢均力敵,有的地方一方佔優勢。看來外道的力量並不小。在外道中,玄奘有幾個地方特別提到事自在天(濕婆)的塗灰之侶,還有露形的尼乾,也就是耆那教的天衣派。可見印度教和耆那教等等佛教徒眼中的所謂外道在當時是有相當大的力量的。
伊爛拿缽伐多國(中)
曷邏闍補羅國
呾叉始羅國
案達羅國
羯若鞠闍國
吠舍厘國一伽藍,小乘正量部
瞿折羅國,說一切有部
濫波國
崇奉說一切有部的是:
佛教分成許多部派,由來已久。至遲在佛滅度后約100年,原始佛教就分化成上座和大眾兩部。最初的原因可能是在律規之爭,但是後來也涉及教義。
信度國,正量部
阿難陀補羅國,正量部
賞彌國
至那仆底國
b.佛教內部大小乘力量的對比
公元前4世紀時,佛教有三個中心:東方是吠舍厘,流行的是大眾部;中部是賞彌,流行的是上座部;西方是秣菟羅,流行的是說一切有部。到了公元7世紀玄奘時代,情況顯然有了變化。說一切有部流行於北部、中部、西部,變化不大。但上座部和大眾部卻有了很大的變化。原在中部的上座部向東方和南方發展。原在東部的大眾部則向北方、中部和南方發展。這個變化對於研究印度佛教史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流行的四個部派中,從數量上來看,正量部流行的區域更為廣闊。連戒日王的妹妹曷羅闍室利信奉的也是正量部,可見它的影響之大。這些問題,以後當專文討論,這裏就不再詳說了。
羯羅拿蘇伐剌那國,正量部
屈露多國,「多學大乘,少習諸部」
吠舍厘國(中)
從宗教,特別是佛教發展的情況來看,玄奘留學印度的時期是一個具有關鍵性的轉變時期。從笈多時代起,印度教開始同化正在變化中的佛教,大乘萌芽于公https://read.99csw.com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到了公元二三世紀,所謂空宗的學說才開始建立。又過了約二百年,到了四五世紀,所謂有宗的理論才形成。大乘的出現標志著佛教的發展,但同時也孕育著衰亡的因素。小乘不承認印度教的一些儀式、惡習,而大乘佛教則逐漸承認下來。這是佛教衰落的徵兆之一。到了後來,釋迦牟尼被承認為印度教十大化身之一,被請進了印度教的神殿,然而佛教也隨之而逐漸消失了。
部執峰峙,諍論波騰,異學專門,殊途同致。十有八部,各擅鋒銳;大小二乘,居止區別。
吠舍厘國
堊醯掣呾羅國,小乘正量部
烏仗那國
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國相承,大綱唯四。一阿離耶莫訶僧只尼迦耶。唐雲聖大眾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萬頌。唐譯可成千卷。二阿離耶悉他陛尼迦耶。唐雲聖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離耶慕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唐雲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離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唐雲聖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萬頌。然而部執所傳,多有同異。且依現十八,分為五部。事言其,聞于西國耳,其間離分出沒,部別名字,事非一致,如余所論,此不繁述。故五天之地,及南海諸洲,皆雲四種尼迦耶。然其所欽處有多少:摩揭陀,則四部通習,有部最盛;羅荼、信度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南面則咸遵上座,余部少存;東裔諸國雜行四部從那爛陀東行五百驛,皆名東裔乃至盡窮,有在黑山,計當土蕃南畔。傳雲:是蜀川西南,行可一月余便達斯嶺。次此南畔,逼近海涯,有室利察咀羅國。次東南有郎迦戌國。次東有社和缽底國。次東極至臨邑國。並悉極尊三寶,多有持戒之人。乞食杜多是其國法。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
迦濕彌羅國一個伽藍
摩揭陀國九九藏書(中)
在大乘方面大概是空、有兩宗都有,因為有些地方沒有明確說明,無法統計。至於小乘,大家都知道,部派是非常多的,《異部宗輪論》共記述了十八部。但是這個數目並不是固定的。而且部派的名稱也異常複雜,時有異名同部的現象。我們在這裏不詳細去談。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提名的基本上共有四部,統計如下:
伐剌拿國
②大眾部
秣底補羅國(中)
磔迦國
烏剌屍國
那揭羅曷國
在這裏特別值得提出來的是大乘上座部問題。提到大乘上座部的有五個地方:一、摩揭陀國,摩訶菩提僧伽藍;二、羯伽國;三、僧伽羅國;四、跋祿羯呫婆國;五、蘇剌侘國。這裏就出了問題:一般說,只有小乘才講上座部、大眾部,大乘是沒有這種說法的。這裏出了大乘上座部,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以後也當專文討論。
奔那伐彈那國
我先根據上面的表做一個簡略統計,以當時印度境內各「國」或城,或伽藍為單位,崇信大乘的有:
珠利耶國
波剌斯國,說一切有部
③說一切有部
摩臘婆國
④正量部
崇信大小二乘的有:
烏荼國
臂多勢羅國(西)
迦布德迦伽藍(中)
秣底補羅國,小乘說一切有部
弗栗恃國
摩揭陀國
健馱邏國兩個伽藍
婆羅吸摩補羅國
堊醯掣羅國(中)
拘屍那揭羅國
戰主國數伽藍
羯若鞠闍國三伽藍,小乘說一切有部
鞞索迦國,小乘正量部
阿荼國(西)
一、烏仗那國的情況說明,在法顯時代那裡還是「皆小乘學」,而到了玄奘時期則變為「敬信大乘」。伐剌拿國的情況說明,原來「皆小乘學」,後來則是「並學大乘法教」。羯若鞠闍國的情況說明,原來「盡小乘學」,後來則是「大小二乘,兼功習學」。大乘在某一些地區逐漸擠掉小乘的痕迹昭然可見。
阿點婆翅羅國(西)
狼揭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