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譯本序

譯本序

屠格涅夫的這些人物形象都是以現實生活中人物為原型的,而非憑概念隨心所欲「創造」的,他的筆法是「誠摯而公正」的,對地主沒有惡意醜化,對農民也沒有任意美化,都能準確地抓住這兩類人物性格的本質特徵。作者也沒有就這些人物做出直接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留給讀者自己去做的。
如果說《獵人筆記》中獵人的形象是貫穿全書各篇的形象,那麼,俄羅斯中部的大自然景色也可說是貫穿全書的第二形象,它與前者一樣,成為統一全書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它也為全書平添了詩情畫意。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俄國農村中農奴制的存在已成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嚴重障礙,因此,農奴制的改革問題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了當時社會最關注的迫切問題。
《獵人筆記》是一部形式獨特的特寫集。其第一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最初發表于俄國《現代人》雜誌1847年第一期。後面的絕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陸續發表于同一雜誌。直至1852年,作者將先後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寫彙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進了後來創作的三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1872)、《車軲轆響》(1874)、《枯萎了的女人》(1874),共計二十五篇,這便成了作者生前最後的定本。今天我們所據以譯出的就是這樣的定本。
張耳
地主佩諾奇金是書中刻畫得最出色的典型形象。此人受過「良好」教育,頗有「文明」風度。他儀錶堂堂,衣著時髦,舉止文雅,「為人正派」,「通情達理」。他家裡收拾得既乾淨又舒適,他又飲食講究,待客熱情。但即使這樣,客人還是不樂意登門,原因是他家裡總是瀰漫著可怕的氣氛,令人窒息。他對奴僕雖然說話和氣,貌似仁慈,但實際上非常冷酷無情,奴僕們偶有伺候不周之處(如侍僕費多爾忘了把他的酒燙熱),便會受到嚴厲懲罰。即便在這種場合,這位老爺仍然顯得文質彬彬,既沒有表現出怒氣沖沖,也沒有厲聲呵斥,更不用親自動手打人,他只是坦然地、低聲地吩咐旁邊的奴僕「去處理一下」就行了。
再來談一下書中的風景描寫吧。
《獵人筆記》就是他以反農奴製為中心思想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這裏他以敏銳的觀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題材,發出了自己的吶喊。所以《獵人筆記》一出版,便引起舉世矚目,其影響所至遠遠超過了文藝界而擴及於整個社會。不同階級的人們對它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它的思想內容立刻激起沙皇政府及統治階級的驚恐和憤怒。當時沙皇政府中那位頗具政治嗅覺的教育大臣很快便嗅出了書中的反農奴制氣息,他向尼古拉一世報告說,此書的大部分篇章都「帶有侮辱地主的絕對傾向」,說書中的地主「不是被表現得滑稽可笑,就是常常被弄得極不體面而有損於他們名譽的樣子」。隨後不久,屠格涅夫便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遣返故里監管一年。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此書則受到普遍的歡迎。作家有一次在一個小車站上遇到兩位不相識的青年農民,當他們得知他就是《獵人筆記》的作者時,便脫帽向他致敬。其中一位還以「俄羅斯大眾的名義」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謝」。進步的文藝界人士更給予此書以很高的評價。尤其是別林斯基,當此書的第一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剛發表時,便立即給了作者九-九-藏-書以極大的鼓勵。別林斯基寫信對作家說:你大概還不清楚自己的作品具有何等的價值,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創作形式,你走上了出色的道路,你的前程遠大。著名作家赫爾岑也稱讚此書是一部「反農奴制的控訴書」。
屠格涅夫極擅長描寫自然風景。日月星辰、天空白雲、晨光暮靄、雨露風霜等自然現象以及自然界中的湖光山色、樹林原野、香花野草、禽獸蟲魚,在他的神奇畫筆下無不顯得詩趣盎然,情味無窮。難怪托爾斯泰讚歎他的風景描寫說:「只要他描上三筆兩筆,自然景物就會冒出芬芳。」
然而,書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作家從前人沒有接觸過的角度去發現農民生活的新的方面,那就是去表現農民的才幹、創造力、優良品性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伊·謝·屠格涅夫(1818-1883)是十九世紀俄國傑出作家。他一生四十余年的筆耕生涯中,創作了被譽為「藝術編年史」的六部長篇小說,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說、特寫、戲劇、抒情詩、敘事詩、散文詩等各種體裁的作品,並撰寫了相當數量的文學評論、回憶錄、文學書簡,等等,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了俄國文學的寶庫,為俄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作品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如今已成了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
沙皇政府中那位教育大臣所說的這部作品把地主不是表現得「滑稽可笑」,就是被弄得「極不體面」。從表面粗粗看來,所寫的似乎就是如此而已。當你細細地品味書中的內容時,你就可發現,書中所寫的地主不僅僅是「滑稽可笑」,他們的行為也遠不止是「極不體面」。在農奴制的舊俄國,地主與農民的關係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中,地主必然會表現出諸如殘暴、狠毒、貪婪以及虛偽、愚蠢、空虛、無恥等卑劣的性格和行為。這些正是作家要揭露和批判的對象。不過,作家在這本書中一般沒有直接描寫地主們兇殘猙獰的面孔,沒有直接描寫他們殘酷迫害農民的張牙舞爪的舉動,沒有直接描寫他們最醜惡的表現。在不得不寫的地方,也顯得特別的小心,主要是通過間接的暗示和啟發,讓讀者通過聯想去認識他們卑劣的行為和品性。這固然是為了使作品易於通過書刊審查,更主要的是這位作家對自己的作品持有特殊的審美要求。
《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在他整個文學創作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屠格涅夫出身於奧廖爾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母親就是一位殘暴的農奴主。他自幼目睹地主階級的兇殘專橫,早就產生了對農民悲慘處境的深切同情。上大學后,又受到了進步思想的熏陶,下定決心要與農奴制度作不倦的鬥爭。1843年他結識了著名批評家別林斯基,在別林斯基的思想影響下,他更堅定了與農奴製作鬥爭的決心。
揭示農民的悲慘命運,也是《獵人筆記》的基本主題之一。在屠格涅夫之前,利戈羅維奇的《鄉村》和《苦命人安東》對此已做過一定程度的反映。在《獵人筆記》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因農奴制的長期壓迫而變得極其可憐猥瑣的舊式俄羅斯農民。例如《莓泉》中那個斯捷普什卡,他原先曾是地主的家僕,後來被主人完全拋棄了,結果落到「不被當人看」的地步,在人口調查簿上都找不到他的名字,連一份「口糧」也沒有。他為了糊口,整天「像螞蟻似的」到處覓食充饑。《利戈夫村》中綽號「小樹枝」(即蘇喬克)的庫茲馬,也是個家僕,在眾多的地主手裡被轉https://read.99csw.com來轉去,被主人當一件東西似的任意擺布,先後充當過幾個地主家的廚子、車夫、鞋匠、戲子、漁夫等角色,他被扭曲成一個毫無個性、膽小如鼠的可憐蟲,以至於在那次涉水過河面臨滅頂之災時,竟不敢伸出手去抓住走在前面的「老爺」的衣襟。還有《兩地主》中那個管餐室的僕役瓦夏,受了鞭打之後仍認為主子是個好人,是自己罪有應得,說主子是「不會平白無故懲罰人的」。書中的這類描寫,顯然是對農奴制的嚴厲控訴。
作家在這部書中也沒有忽略對農民後生的刻畫。在開篇中他就為讀者勾勒了幾個小霍里的畫像,他們看起來是那樣健康、開朗、富於幽默感,它給人以這樣的印象:這些小霍里將比老霍里更強,他們更有能力去開拓自己的未來。在《別任草地》中專門描寫了五個天真稚氣的農家孩子。作家把他們置於暮色籠罩下的草地的背景里,似乎是有意烘托他們的純真和可愛。然而他們畢竟是些窮孩子,小小年紀便分擔著生活的擔子,顯然他們是沒有機會上學,接受科學的教育的,他們受到的是民間的神話傳說的熏陶。他們講的傳說故事里都帶有恐怖凄涼的色彩,這反映了現實生活的苦痛已在孩子們心靈上留下了陰影,作家對他們傾注了深深的同情。在對勇敢的帕夫盧沙的熱情讚歎里,更表現了作者對農民後生的希望和信心。
佩諾奇金還善於利用總管、村長之類爪牙去經管各處的田莊。索夫龍就是他手下一名很得寵的總管,佩諾奇金得意地誇讚這位總管有「治國安邦」之才。索夫龍主管下的什比洛夫村就是老爺的田莊的樣板。當老爺光臨該村時,村長(總管的兒子)早就在村口迎候。老爺的車子進入村子時,幾個坐著大車、一面唱著歌從打穀場上歸來的庄稼人一見到老爺前來,馬上就閉口不唱了,都摘下了帽子,低下了頭。老爺的到來立刻使全村「震驚」了。不僅嚇得娃娃哭著朝家裡跑,連雞也嚇得直往大門底下鑽。要說索夫龍的「管理」才能,確實有兩下子:在他的治下,庄稼人都乖乖地按期向東家繳佃租。凡繳不起租的,索夫龍可給代繳,但這庄稼人就得給索夫龍當牛做馬,凡欠了一些租的,就得給索夫龍當長工。凡是頂撞過索夫龍的(如安季普),就會被他折騰得家破人亡:幾個兒子全被送去當兵,最後連母牛也被牽走,婆娘還挨一頓毒打。若還敢向東家告狀(安季普真的告了狀),就得徹底完蛋。所以在庄稼人眼裡,索夫龍不是人,而是「一條惡狗」。作家無疑是想通過這些情節向社會啟示:一個「文明」「有教養的」地主的統治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地主的統治了。
一、善於選擇有代表性的細節。例如《總管》中的侍僕費多爾因一點小過失(忘了給主人熱酒),主人佩諾奇金便低聲下令要懲罰他,這一細節即深刻地暴露了這位地主對待下人的冷酷無情。又如佩諾奇金去他的田莊,全村的庄稼人頓時惶惶不安,連孩子都嚇得往屋裡跑,母雞也嚇得往大門底下鑽。這細節也有力地烘托出這位地主在庄稼人心目中的印象。
三、善於運用動物形象去比喻人物的性格。例如把那個膽小窩囊、一見到上司便渾身發抖的涅多皮尤斯金比喻成「像一隻被抓住的小鳥」;把希格雷縣的哈姆萊特那位有心靈創傷的妻子比喻為「被貓抓傷了的可憐的黃雀」,等等。有時乾脆把這類比喻直接變成人物的綽號,例如,把那個懦弱渺小的老奴僕庫茲馬稱為「小樹枝」(即蘇喬克),把那個沉默、孤獨而又堅強的護林人福馬稱為「孤狼」,把那九*九*藏*書個性格好動而不安分的卡西揚稱為「跳蚤」,等等。這些手法使作家在刻畫人物性格時節約了大量筆墨,同時又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的卡西揚也是一個令人喜愛的農民形象。他身體矮小瘦弱,不善於幹活,可他充滿著生命的活力。他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顯得那麼靈活、自在、愜意,確像是個大自然的寵兒。他能與各種鳥兒對歌、爭鳴,能利用野草為人治病。他頭腦聰明,善於思考,平常沉默寡言,但一旦打開話匣子,便滔滔不絕,活像個哲學家,說出一套套絕非一般農民所能說得出的哲理。他愛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認為一切飛禽走獸都有權享受自己的生命,有權活盡自己的天年。射獵它們是罪過的。他認為人類有自己吃喝的東西,那就是上帝所恩賜的糧食和水,還有祖宗傳下來的家禽家畜。他自己卻喜歡去捕捉夜鶯,但他不是為了殺害它、食用它,而是讓它使人們開心快樂。他說魚是可以捕食的,因為魚的血「是冷的,不是活的」。他認為做人「必須正直,這是最要緊的」。他感到「人間無公道」,他打算去「尋找真理」!在這裏作家是何等熱情地讚歎農民的純真和善良,讚歎他們的道德力量。
另一個地主是斯捷古諾夫。他自稱是「老實人」,辦事「按老規矩」,生活中的一切都保持古風。可有時也會趕新潮:為了顯示自己不落後於時代,十年前便從莫斯科買來一台脫粒機,可是一直把它鎖在棚子里不用,心裏便很滿足。他待客十分熱情,顯得是個「好心腸的人」,然而對附近的庄稼人卻很不客氣:例如近鄰的農家有幾隻雞跑進了他的花園,他便大喊大叫,不僅把雞沒收,還要抓住那個進來趕雞回去的小姑娘鞭打一頓。他對奴僕也很殘酷無情。他吩咐人鞭撻奴僕,自己坐在涼台上一邊喝茶,一邊隨著鞭打聲的節奏喊:「啪啪啪!啪啪!啪啪!」他對那些不夠聽話的庄稼人就更狠心了,把他們「送去當兵,把他們東一個西一個地拆散開來」,即使這樣,他仍感到不解氣,因為這樣「也根除不了」。他還總結出一套理論:「老爺終究是老爺,庄稼人終究是庄稼人」;「如果老子是賊,兒子必定也是賊」。
屠格涅夫又是一位語言大師,他創作中的語言總是顯得那麼的簡潔、明快、清新、優美,讀起來確實是一種美的享受。列寧就非常欣賞這位作家的語言,列寧在提到幾位俄羅斯語言大師的名字時,首先便提到了他。
在其他一些篇章中還描寫了各種類型的地主,如蠻橫地搶佔他人土地的地主(「獵人」的祖父);精神空虛、變著法子折磨庄稼人和家僕的科莫夫;穿著像馬車夫,表面上對農民客客氣氣,可又使他們心裏害怕的柳博茲沃諾夫;設立莊園「辦事處」,通過一批爪牙進行管理的女地主洛斯尼亞科娃,等等。通過對這些地主乖僻行為和習性的描寫,自然使讀者聯想到,在他們主宰下的黑暗王國里,廣大的農民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深受別林斯基重視和讚揚的第一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率先為讀者提供了兩個別開生面的農民形象。一個叫霍里,為人精明、務實,有進取心和自信,他憑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為自己創建了較為獨立富裕的生活。他思想開放,求知慾強,對國外的社會民生都感興趣。他使人想起了彼得大帝,他也體現出俄羅斯人的精神特徵:「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剛強」,「勇敢地面對未來」。另一個是與他性格迥異的卡利內奇。這是個頗具天賦和豐富內心世界的農民。他不像霍里那樣務實,不善於安排個人生活。他是個理想九_九_藏_書派、浪漫派一類的人,熱情而好幻想,愛好大自然。他有多種特長:養蜂、治病、念咒語、識天時,又能彈會唱,還識得字。他很尊重霍里,霍里也很喜歡他,他倆之間洋溢著友誼的「溫情」:他有時給霍里獻上一束草莓,霍里很欣賞他的歌喉,有時與他一起動情地唱起傷感的歌。有時他們也互相逗趣,友好地爭論。這是作家為俄羅斯農民唱出的第一首讚歌,併為全書定下了主旋律。誠然,作家是在向世人宣告:在俄羅斯農民的身上「蘊藏著並成熟著偉大事業的未來的萌芽,偉大的民族發展的萌芽」!
風景描寫在此書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時是標示故事發生時環境氣氛和時間地點,有時烘托或反襯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時對情節的發展或結局起著象徵作用。比如《幽會》中那位純真少女阿庫麗娜在樹林中等待情郎前來幽會的時候,那樹林中的景色也顯得那麼歡快,「到處灑滿陽光,透過那些歡騰嬉鬧的樹葉,看得見淺藍色的天空,它彷彿在閃閃發亮……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特殊的乾爽的新鮮氣息,令人心曠神怡,精神煥發」,這顯然是少女此時心境的外投。待到那個薄情郎冷淡地拋下她而離去的時候,這位少女異常地傷心、失望,此時林中的景色亦隨之大變,那陽光「似乎也變淡了,變冷了」,那些「蜷曲的小樹葉急急地飛騰起來」,一隻烏鴉在上空「時斷時續地啼喊著」……一切都標志著「冬天的凄涼可怕的景象似乎已在悄然逼近了」。由此也可看到,屠格涅夫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不是冷漠的、純客觀的,而是融入了主觀的情感,使自然也染上了濃濃的情感色彩,達到情景的交融。所以書中的景色描寫便成了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揭露和批判地主階級方面,俄國「自然派」文學奠基者、傑出作家果戈理已率先做出了出色的貢獻,他在《死魂靈》中已成功地刻畫了從瑪尼洛夫到普柳什金等系列的典型地主形象。屠格涅夫繼承並發展了果戈理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在《獵人筆記》中以不同於前者的風格,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新舊地主的畫像。
《歌手》更像是一首讚歌,它既直接地讚美山溝里的農民歌手雅科夫的藝術天賦,同時也間接地讚美歌手身邊那群農人的音樂鑒賞力。作家借獵人之口說,這位農民的歌聲「蘊有真摯深沉的情感、青春的氣息、力量、甜美,以及一種淡淡的哀愁」,說那歌聲里跳躍著「一顆俄羅斯正義的熾熱靈魂」,它緊緊地「抓住人們的心,直接扣動俄羅斯人的心弦」。接著作家描寫了在場聽眾的反應作為印證。你看,獵人的心弦被「扣動」了,「湧上了熱淚」,酒館老闆娘禁不住「發出低沉的、壓抑的哭聲」,老成持重的老闆感動得「垂下了頭」,眨巴眼壓制著內心的激動而「扭過頭去」,笨瓜「深深動情了,笨相地張著嘴巴,獃獃地站著」,穿破長袍的庄稼人「在角落裡低聲抽泣」,那沉著冷靜的「怪老爺」也「湧出大顆的淚珠」,連雅科夫的競賽對手包工頭都聽得「發愣」了。作家似乎在告訴人們:在俄羅斯農民中不僅有藝術天才,更有廣大的能夠欣賞藝術美的群眾。可是作家又在後面描寫了一幅令人「很不愉快的」畫面,表現了這群農人醉酒後使人懊喪的醜態。這無疑是要發人深思:農奴制下的現實生活無情地扭曲了這些具有才華和美好心靈的農人,他們理應有一種文明的、適合於他們美好心靈的生活!
當然,在《獵人筆記》中我們不但可看到屠格涅夫長於寫景,而且也可看到他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這裏我們不妨順便稍談一下他在刻畫人九_九_藏_書物方面的幾個特點:
二、善於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例如在開篇便以兩個聰明可愛的農民霍里和卡利內奇同那個平庸可笑的地主波盧特金作了強烈對比,一下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兩個農民之間也進行細緻的對比,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在地主與地主之間也作對比(如《兩地主》中兩個地主的不同表現)。而且在同一人物身上也進行表裡的對比,如佩諾奇金溫文爾雅的風度與他冷酷殘暴內心的對比,等等。
《兩地主》也是一篇諷刺性很強的特寫,講的是兩個性格各異的地主。一個姓赫瓦倫斯基,是個退伍軍官,好像沒有打過仗。此人「心地善良」,但有一些「奇怪的見解和習慣」。他瞧不起無錢無勢的貴族,對他們「決不肯平等相待」,至於對那些地位卑微的人,更是「不瞧一眼」,要是需要同這些人說句話,他的聲音便變得「像公鵪鶉」。他還沒有娶妻,很好色,在路上一看見漂亮的女人,便窮追不捨。他喜歡打牌,但只願同身份低的人打,這樣他可以隨意呵斥。等到同省長或其他高官打牌時,他那態度便發生驚人的變化:滿臉堆笑,整個人變得像蜜一樣甜。他還喜歡拋頭露面,在各種莊嚴的公共場合上表現不凡。他很吝嗇,所以竟不願意接受貴族長這樣的榮譽頭銜。他大概怕開銷大,不合算。
但是屠格涅夫並不滿足於描寫生活的真實。在他看來,「把生活提高到理想」才是藝術家的崇高使命。然而所謂提高不是人為的隨便拔高,不是把現實生活加以任意的美化,而是要求作家從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事物方面去提煉自己的材料。換言之,就是要從生活的散文中看到生活的詩意。法國作家德·沃蓋說,屠格涅夫的才華「正好表現於保持現實和理想之間的驚人的勻稱,每個細節都停留在現實主義的領域……而整個說來卻飄浮在理想的領域」。法國作家莫洛亞更乾脆地稱屠格涅夫的現實主義為「詩意的現實主義」。我想,用這個詞來評價《獵人筆記》的創作風格也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還以相當的篇幅描繪了女性的農民,如聰明美麗的渴求愛情和自由而又勇於做自我犧牲的馬特廖娜(《彼·彼·卡拉塔葉夫》),純真、溫柔而又痴情的阿庫麗娜(《幽會》)。特別是在《枯萎了的女人》中,作家以整章篇幅深情而細膩地刻畫了盧克麗婭的形象。盧克麗婭原先是一個能歌善舞、笑聲朗朗的美麗姑娘,曾是眾多小夥子愛慕的對象。可是她後來不幸地從高台階上重重摔了下來,由於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而癱瘓,枯萎了,成了一具「活屍首」,雖然她外形的美喪失了,可是她那心靈的美反顯得更為動人:她是那樣堅強地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她竟能以女英雄貞德的精神鼓舞自己。在長期的僵卧狀態中仍表現出她對生命、對大自然的熱愛;她不去抱怨個人的不幸,很能體諒別人,還惦記著農民兄弟的貧苦。從這些章節中我們已可發現,屠格涅夫確是一位描寫女性心靈美的高手,這些描寫也為全書增添了不少詩趣。
這部作品反農奴制的思想傾向明顯地表現在對作為農奴制社會基礎的地主階級的揭露和批判上,表現在對農民命運的深切同情上,表現在對農民的才能和精神世界的熱情讚美上。
屠格涅夫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他把「準確而有力地再現真實」視為自己的「莫大幸福」。托爾斯泰也稱讚屠格涅夫創作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它的「真實性」。讀了《獵人筆記》,你就可感到:全書的內容都是俄羅斯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地道的俄羅斯的東西,每一篇都散發著俄羅斯泥土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