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1、迷戀:源自幻象的愛

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1、迷戀:源自幻象的愛

這個模式,幾乎是她童年時與爸爸的關係模式的再現。
所謂缺失,也就是說,假若生活中那個重要的異性——異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讓我們不滿,那我們勢必會勾勒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所謂幻想,即我們在心目中勾勒這個理想異性的模型時所用的方式。
為什麼會陷這麼深?H一直以為,是因為那女孩太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標準了。但後來,他才突然明白,其實,他對那個女孩第一次產生感覺的時候,恰恰是這個女孩陷入沉思的時候。當時,「我感覺她身上有一種聖潔的光環似的」。什麼是聖潔?H回憶說,就是一種抑鬱的神情!
只是,迷戀者很容易受到挫折,因為被迷戀者即便一開始被感動、被迷暈,而投入到迷戀者的陷阱,但他們早晚會發現,迷戀者對真實的自己並不感興趣,他們愛的,只是他們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影。沒有人喜歡做別人的幻影,於是,被迷戀者很容易轉身而去,不管迷戀者看起來多麼優秀,都會決然地離開了。
因為太多的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對理想異性的幻想,一旦遇到符合幻想條件的異性,迷戀就被激發出來了。如果像H或Lisa一樣,遇到了同時符合理想異性和現實父母的一些特徵的異性,就很容易陷入不可救藥的痴戀。
譬如,徐志摩看到的,是「愛、自由和美」的女神化身,而鵲橋論壇上的那位男子,看到的是「靈氣、美麗和善良」的理想女性的化身,是那個女孩身上看似無與倫比的才華,但他卻看不到她的容貌、她的性情、她的思想、她曾經與將來的生活……
在搜狐鵲橋論壇上,一個男子發了一封信——他追求過的一個女孩在17歲時寫給他的分手信。這封信中的一段文字,更細緻地詮釋了這個意思。
譬如,一個男孩,如果他的媽媽對他的愛有巨大缺失,那麼這個男孩就會在心目中勾勒一個完美的女性形象。勾勒出這個假想的媽媽后,他會幻想如果有這樣一個媽媽,他就會好受多了。
不要以為,這一點很容易做到。實際上,這恰恰是最難的。
只不是我,一個活在2003年的、真實並且不可愛的女孩。
這樣一來,媽媽得救了。但是,由於長期扮演這樣的角色,H自己向外發展的傾向被阻斷了,他也像媽媽一樣變得內向抑鬱。而且,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幼小的H開始勾勒一個理想女性的形象——外向、開朗、敏感,能將他帶向一個更廣闊、更精彩的天地。
——林徽因
H的迷戀對象,顯然和林徽因被徐志摩追求時所產生的感受有類似的https://read.99csw.com地方。
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理想媽媽的假想,就會幻化為他對理想女性的渴求。
解答迷戀這個外在的關係,要回到我們內心的一個關係上,即我們的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的關係。
而那個女孩則對追求她的男子說:
這正是她們拒絕痴迷自己的男子的原因。因為,痴迷一旦發生,迷戀者看到的,只是自己投射到被迷戀者身上的幻象,而看不到被迷戀者真實的存在。
林徽因的回答是,她不想被當作女神,不想被誇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己。
也就是說,H如此痴迷這個女孩,表面上是因為她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標準,但真正打動他的,還是女孩和他的現實媽媽相一致的地方。前者,滿足了他的意識層面的需要,即「我要找一個外向開朗的女子,把我帶向更廣闊的天地」;後者,則牽動了他的潛意識深處的情感,讓他就像童年時期愛媽媽一樣愛這個女孩。這兩個因素糅合在一起,令他對這個女孩一見鍾情,並從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痴戀中。
或許,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目中愛、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他因而痴迷。然而,他痴迷的這個所謂的「女神化身」,和林徽因這個具體的人,是什麼樣的關係?
這一點,林徽因給出了答案。她對兒子梁從誡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德國心理治療大師海靈格說,父母必須幫助孩子發展出向外的動力,即向家庭以外的廣闊天地主動探索的傾向。一般而言,這是孩子的自然發展方向,如果讓孩子自然發展,他會順利地走到這一步。然而,有一些孩子的這個傾向被阻斷了。這種阻斷,有時是父母粗暴地阻止孩子發展,但更多的時候,是父母自己需要黏住孩子,需要孩子做自己或做自己和配偶關係的拯救者。並且,當父母主動向孩子索取,要求幼小的孩子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幾乎沒有孩子會拒絕。
我想,你所戀戀不捨的,也只是李青蓮的歌吟,姜白石的詞韻,或者小杜、柳七的文採風流吧;是線裝的唐宋詩詞,絹本的工筆折枝花卉,揚州城中的玉簫明月,秦淮河上的煙波畫船,秋夜落在蘇小小墳頭的半絲冷雨,歲歲年年鎖入燕子樓的一縷香魂……
後來遇到那個女孩,符合H的這個理想女性的形象,於是H不可救藥地陷入了痴戀。他說,自己的痴戀程度與徐志摩對林徽因的痴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的一個心理諮詢師朋友H說,他以前曾深深地迷戀過一個女孩。那女孩一九*九*藏*書開始對他不反感,但經常提醒他說,她感覺他對活生生的她不感興趣。儘管他時時都圍繞著她轉,她感覺自己總是被忽視,而他似乎仍然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
不僅被奉為女神,而且得到如徐志摩這般的男子的鍾情和無比溫柔的愛,難道不好嗎?
像Lisa這樣的故事,我最近聽到了好多個。
也有時想,我之於你是什麼呢?或許真的便如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雖唯美得脫離實際,但只是詩人幻夢中一個無瑕的影子。自己塑造的,只有自己能看見。
你對我的了解有多少呢?
因為,這個結伴而行的人,必定要讓你感覺到默契,他必須懂你,你也必須懂他,你們兩個都願意相互陪伴,能夠相互安慰彼此的脆弱。因為,生命中偶然的因素太多,我們柔弱的心靈很容易受傷,很容易破碎,這個時候,一個優秀的異性未必願意也未必能安慰你的痛苦,而那個懂你的伴侶,卻能做到這一點。
那麼,一個關鍵問題就產生了:我們為什麼那麼容易迷戀?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從現實的異性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他內心中的理想異性對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這個理想異性,與他的異性父母的差異也非常大。
她說:「據實說,我也不會以詩人的美諛為榮,也不會以被人戀愛為辱。我永是我,被詩人恭維了也不會增美增能,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麼可羞慚。」
迷戀源自對異性的理想化,那麼,所迷戀的對象,勢必符合迷戀者的理想異性的形象。不過,僅僅這一點還不足以產生最強烈的迷戀。
顯然,是理解難得,是找到一個能安慰自己痛苦的結伴而行的伴侶難得。相比之下,迷戀倒容易產生,優秀的異性也很容易碰到。
拒絕做另一個人痴愛的幻象,這或許是傳奇才女林徽因拒絕徐志摩痴愛的原因。
試想,那個將陪伴你一生的人,將你當作客體,將你當作他者,你願意嗎?
26歲的廣州女孩Lisa對我說,她幾次陷入痴戀中。直到有一天,她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的幾次痴戀都有同樣一個模式:愛上一個外地的、大齡的男子,兩人愛得不能自拔,於是商量住到一個城市,等住到一起后,她卻沒了感覺,於是分手。
並且,他看到的,也就只有那個被他嚴重理想化的幻象,而看不到他的迷戀對象的真實存在。
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關係分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和迷人,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里,「我」是唯一九九藏書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或者,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
迷戀一個人到如痴如醉時,男子會對女子說,你是女神;女子則會對男子說,你是主宰。
也正如此,林徽因最後還是選擇了與她青梅竹馬的梁思成。甚至,都談不上選擇梁思成,或許林徽因的心中,都未曾因徐志摩的痴戀而動搖過對梁思成的愛。她後來的確動搖過,但不是因為徐志摩,而是因為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的哲學家金岳霖。

迷戀背後另有深意

胡適曾說:「志摩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裏面有三個詞: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究竟哪一個更難得呢?
這,或許是強烈的迷戀產生的根本原因。
不過,還有不計其數的、看上去並不合理的迷戀。
我在你心中無非是一具才華做成的軀殼,沒有靈魂,沒有心。
她也的確是按照這個模式去找戀人的,但奇特的是,她找到的清一色都是表面上溫柔、多情而寬容,但實質上卻是粗暴缺乏耐心的男子。其實,Lisa對此也有所覺悟,她說,如果一個男人只是溫柔多情的話,她會「受不了」,覺得他缺男人味,只有當這樣一個男人展現出另一些特質后,她才會「不可救藥」地愛上他。這和H的案例一樣,都是必須找到那種既符合意識上的理想異性又符合自己現實的異性父母形象時,他們才會產生深深的迷戀。
而前文提到的那個女孩則在給痴戀她的男子的信中,詮釋了她認為的愛情。她寫道:「找一個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愛,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結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夠了。」
缺失,不是指現實的父母的缺點,而是指,在撫養孩子的時候,他們有一些什麼樣的缺憾。如果現實中的異性父母,給了孩子健康的撫育,既給了孩子充足的愛,又懂得給孩子自由的空間,那麼,這個孩子就沒必要花太多力氣在自己心中勾勒那個虛擬的理想異性父母的模型。相反,如果異性父母的一些撫養方式嚴重阻礙了一個孩子的心靈成長,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會花大量的力氣來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異性父母的模型來,並會經常想,假如我有一個那樣的異性父母該多好啊!
或許,很多人會願意,因為他們會想,只要和自己鍾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夠了。但是,那些有人生智慧的人,會拒絕這樣的親密關係。
沒有人願意做另一個人的幻象。只是,很多人不懂這一點,發現自己被迷戀時就沾沾自喜,從而樂於被迷戀,甚至製造幻象,讓對方迷戀。https://read.99csw.com
在那個17歲的女孩看來,愛情就是找一個結伴而行、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愛」。
這種差異,就是迷戀的根源。理想異性與現實異性父母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沉溺於迷戀中。
因為,和狂熱的迷戀者在一起,被迷戀者只會感覺到孤獨。
前面談到的三個痴迷的案例,看起來還是比較合理的。畢竟,林徽因那麼出色,那個17歲的女孩那麼優秀,而H所迷戀的女孩漂亮又迷人。
他們的這種理想化,可能正是源自他們內心深處的對理想異性的渴求。
這句話的意思或許是說,徐志摩勾勒出了一個完美的女性形象,並把它套在了林徽因的身上,然後去愛。徐志摩愛的只是他套在林徽因身上的那個完美女性的幻象,而不是林徽因自己。
但問題是,他迷戀的,仍然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按照心理學的說法,他是將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模式,投射到那個女子的身上,他迷戀的只是那個女子身上的幻象。

被迷戀者感受不到真愛

或許,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被迷戀並被奉為女神或主宰,滿足了我們自戀的需要,容易讓我們飄飄然。
並且,就如童年時與爸爸的關係的完美再現:當還在兩地時,Lisa會對男友充滿渴望,兩人的關係是遙遠的,但如膠似漆;一旦在一起生活,關係就會陷入危機。Lisa會經常失控地發脾氣,而男友也會對她有很多要求,而且很粗暴。
我的容貌、我的性情、我的思想、我曾經與將來的生活,一切你都看不到。

這種迷戀,不是真愛

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這不難理解,因為僅僅是幻象,並不能令迷戀者產生那麼強的情感,我們之所以會對一個人產生強到不可思議的情感,一般總是因為那個人強烈地牽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關係,即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模式。
不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願意被奉為神。不管對方如何迷戀自己,如何將自己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他仍然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優點有缺點的具體的人。
並且,這樣的人還知道,迷戀者迷戀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迷戀者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個幻象。
其實,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只是會糊塗,會有意看不清。我們常說,理解萬歲,這恰恰是因為理解太難。同時,我們卻可以看到,迷戀很容易發生,激|情式的愛情似乎無處不在。
相反,徐志摩的目標九九藏書卻是理想化的,「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鵲橋論壇上的那位男子,所追尋的女子,也是非常理想化的,需「靈氣、美麗、善良」三者得兼,「天地間靈秀,殊幾鍾此一人」。
很長時間以來,H一直以為,自己之所以迷戀這個女孩,是因為她外向開朗,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模型。H的媽媽是內向抑鬱型的,雖然很愛他,但也很依賴他,這令他從小就一直扮演媽媽的拯救者的形象。這種形象,一方面令他很自得,讓他感覺自己在媽媽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也嚴重限制了他的發展。
可以說,不管我們現實的父母現在令我們多麼不滿或失望,我們都勢必曾對他們產生過最強烈的愛。這種愛,藏於我們的潛意識深處,糅合著我們所有的原初的愛的體驗。一個人,只有能牽動我們這些活生生的體驗的時候,才有可能喚醒我們最強烈的情感。
H正是如此,他的媽媽在嫁入H家的大家族后,一直被嚴重孤立。H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都忽視她,甚至敵視她,這讓她一直感到很孤獨,性格也逐漸變得內向抑鬱。一直到有了H后,她的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她終於有了一個可以依賴的情感對象。從小以來,H就一直是媽媽的傾訴對象,媽媽將她在這個大家庭中遇到的一切困惑和苦惱,都向H傾訴。H也很主動地去扮演傾聽的角色,不和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而一直守在媽媽身邊。

迷戀,源自愛的缺失

這個女孩,和林徽因的答案是一樣的。
一旦遇到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女子,他的迷戀就會被強烈地激發出來。
假若你被迷戀,你是否願做女神?抑或,你是否願做主宰?
或許,這就是徐志摩痴戀林徽因,以及那個鵲橋論壇上的男子迷戀那個17歲女孩的深層原因。
原來,5歲之前,Lisa一直是和媽媽一起生活,而爸爸一直在外地,並且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一年都不能回來一次。那時,她對爸爸一直非常渴望,而爸爸每次回來也對她極其寵愛。6歲時,爸爸終於調回來了,一家人終於團圓了,但Lisa迅速陷入失望。因為爸爸回來后,對她要求非常高。為了把女兒塑造成一個優秀的女性,他用了很多粗暴的方式。這給Lisa埋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讓她覺得,原來愛就是「相見不如不見」,而且也讓她開始憧憬與爸爸相反的男性——溫柔、多情、寬容。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異性的模型。同時,我們還有大量的關於現實異性的信息。現實異性,主要來自於我們的異性父母或重要的異性撫養者。理想異性,則源自缺失和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