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4、七年之癢:尋找真愛的契機

PART 1 愛情,是一種輪迴

4、七年之癢:尋找真愛的契機

我們常說,相戀容易相處難。相戀時,其實我們沒有和對方的真實存在打交道,我們是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與自己的幻想打交道,這自然比較容易。相處時,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從而能適當地放下自己,與那個和自己一樣擁有獨立意志的人打交道。這的確更難。
現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業的瓶頸。我的丈夫,和當年我父親一樣想自己去做點買賣,同樣也缺少資金,同樣也想向我的親戚借錢,同樣一旦遭到拒絕就火冒三丈。
由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假若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並願意接受彼此的真實存在,那麼,一個新的、真實的關係就會得以建立,這個關係看起來不如前六年的關係那麼動人,但它更穩固、更牢靠、更有彈性,也更輕鬆自如。
這可以理解為,這個女孩在重複她童年的經歷。三歲時,被父親拋棄;戀愛三年時,她在潛意識力量的推動下,做了許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複這種被拋棄的經歷。她說男友自私,其實只不過是將她心中的父親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上。

不要執著于幻象,要看清真相

現在,究竟是我在重複我母親的足跡還是我丈夫在重複我父親的經歷?對此我感到迷惑。
這時,一定會有巨大的失望,我們的意志再次被命運嘲弄,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個最親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第二次童年,是戀愛,是婚姻。七年之癢如此普遍,意味著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
因此,儘管這個男孩一開始就顯得很不忠誠,並且以後也有一些信息顯示他很花心,但她將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給過濾掉了,沒有讓它們進入她的意識。不過,她其實很在乎這些信息,並試圖通過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這些方式的原則就是「對他好」,就像她的媽媽對她爸爸那樣的好。
然而,即便這些短命的婚戀,也是對童年的又一次重複。
我這位朋友,並非是簡單地重複童年的苦難。畢竟,她的父親不是花|花|公|子,相反很忠誠,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寵的,爸爸媽媽都愛她勝於愛彼此。她也有過一些改造夢想,但都與忠誠無關。她花六年時間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實,可能反映的是一個普遍性的規律——和第一個童年一樣,在戀愛的第二個童年,也是在第六年的時候才開始九*九*藏*書成熟,才能做到放棄自欺欺人,放棄幻想,直面並接受一些真相。
那麼,這兩個幸運兒彼此迷戀的甜蜜會持續多久?
第二次童年,會再現我們第一次童年實現過的美好,於是戀愛中的人常覺得兩人像是「兩個快樂的孩子」。同時,也會再現童年的時光和童年未被實現的憧憬與願望。童年越有問題的,這時就越渴望改造戀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彷彿也意味著以前的命運被改變了。
這樣的一見鍾情,其實常常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意識上,我們好像是被這些異性與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潛意識上,我們還是被這些異性與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深深地打動。
我一個已離婚的朋友回憶她的七年之癢時說,她和前夫早就有了問題,但都一直忍著,都對自己說,給彼此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到了第六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於是分居。分居一個月後,他好像放棄了幻想,不再渴望改變她,而開始改變自己,用一種新的方式與她相處。
第一次童年,是命運,我們沒有選擇權,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有什麼樣的父母和親人,我們不能主動選擇,只能被動接受。
一個叫「月涼」的網友在我博客上的一個留言典型地反映了這一點。
所以,七年之癢並非僅僅是輕輕地癢,而可能是大問題,因為許多婚姻或戀愛是在第七年結束的。
我感覺有點恐懼,因為我父親當年在我母親的幫助下借到了錢做生意,但生意失敗了,從此我家四分五裂。當時年少的我,看到父親棄家而不顧,而母親為應付親戚和各式各樣的債主痛苦不堪。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第一次愛上異性,一定是愛上我們的異性父母。這種第一次產生的生命感覺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於當它再次在一個異性身上強烈重複時,必定是因為這個異性像極了自己的異性父母。
第二次童年,我們有了相當的主動權,我們選擇戀人,我們選擇結婚,我們選擇分手……
愛情,是對再一次重複童年的憧憬,這就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童年美好,愛情就重複了美好;童年不幸,愛情就重複了不幸。

幻滅感產生之後,會有更多真愛

她對這個男孩一見鍾情,後來也發現,這個男友在許多方面像她父親。但他畢竟不是父親,並且還有一些關鍵性的差異,其中一個差異就是,她父親對母親非常忠誠。
九_九_藏_書假若繼續維持幻想,那麼這個親密關係就只有瓦解,然後換一個人,繼續幻想下去。
「七年之癢」是一個舶來詞,源自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主演的同名影片。這部影片是一個輕喜劇,講述的是一個結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鄉間度假后,被剛搬來的風騷的女房客撩撥得心猿意馬,整日對其想入非非,但最後還是幡然省悟,懸崖勒馬,回到妻子身邊。
當然,她並非想被拋棄。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對她好,甚至對她更好,他們的關係能安全地度過這個第三年,那麼,她童年被父親拋棄的痛苦就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修復。可惜,她沒有這個好運氣。
她的一個重要的破滅感是,她終於發現,男友是一個花心的男人。
所以,當陷入七年之癢時,不必惶恐,也不必沮喪,相反應去認識到它的價值,並接受自己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一定是好的。只有當幻滅感產生后,接下來的相處,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相愛。兩個幻影,不管多麼迷戀彼此,都不過是幻影而已。
任何自發的心理或行為都有道理,那麼,她的這種感覺與事實的嚴重脫節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一次童年,當我們「成熟」時,即人格基本定型時,是六歲。做父母的多有體會,六歲的孩子和五歲的孩子有很大差異。其中一個重要的差異或許是,六歲的孩子在相當程度上放棄了改造父母的願望,他們學會了接受事實,接受「父母就是這個樣子」的事實。不過,改造夢想並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壓抑到潛意識深處而已。
一位男士談過一次為時三年的戀愛,前兩年儘管有些磕磕碰碰,但兩人相處整體上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三年,一些嚴重的問題爆發出來,女友一度指責他自私。深談之下,他發現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指責,這令他極其傷心,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寬容大度,而身邊所有朋友也都是這樣稱讚他的。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歲。心理學理論認為,六歲孩子的人格結構和智力結構基本定型。
我即將踏入婚姻的第七年,今年是第六年。我突然發現,我的丈夫彷彿重複著我父親的足跡。我結婚時,下定決心選擇一位愛我多過我愛的人,選擇一位有責任心的、和我父親完全不同的人。我父親的事業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棄家庭于不顧。
按照詞義,七年之癢很容易被理解為到婚戀第七年才read.99csw.com產生的不輕不重的問題,一般常被稱為審美疲勞。
然而,她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責任,她拒絕改變自己,仍渴望改變他。也就是說,她仍在堅持心中的幻想,而不願也不能與真實的他打交道。
看來,「七年之癢」這個詞是相當有道理的。只是,為什麼是第七年,它有什麼特殊含義?
不是所有的婚戀都會經歷七年之癢,有很多婚戀,還沒到第六年或第七年就嚴重地癢了,甚至幾天、幾個月就結束了。
七年了,真是捨不得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幾個七年可以過啊。
不過,在我看來,七年之癢並非指到了第七年才產生問題。其實問題早就產生了,但兩人都在忍受,都在給對方也給自己留點機會。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願意忍受了。
答案很簡單,她是將自己現實父親的形象投射到了這個男孩身上。
愛情,是對再一次重複童年的憧憬。
近一段時間,不斷聽到關於七年之癢的故事。結婚七年了,今年離婚;戀愛七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幾個朋友的事,一樣是在結婚第七年陷入嚴重危機。

七年之癢意味著成熟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其實,相戀的第一年,她曾離開廣州一段時間。不到一個月,其男友就和另一個女孩走到了一起。
或許,七年是一個極限。那些非常有感覺的愛情與婚姻,只怕勢必會遭遇七年之癢。
七年之癢,意味著婚戀的第七年會出現嚴重問題,譬如第三者、分手或離婚等一些標誌性|事件。不過,從感覺上而言,或許第六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戀故事,都是在第六年出現了幻覺的破滅感。
顯然,從事實上看,她的男友一開始就是花心的。然而,從感覺上看,她卻一直到戀愛的第六年才「發現」這個事實,並接受了男友是個花心男人的真相。
當然,特殊的「三年之癢」也罷,普遍的七年之癢也罷,都有其特殊的意義:令我們放下幻象,從而看到戀人的真實存在。
結果,到了第七年,他們離婚。現在,她有些後悔,她說,假若自己當時能懂得這一切,不再總想著改變他,而開始自我改變,那麼他們也許不必離婚。
在我的博客上,一個叫「愚者」的網友寫了她的心路歷程。她寫道:
在《迷戀:源自幻象的愛》中,我舉過這樣一個例子:H對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一見鍾情,他原以為是因為他一直憧憬外九九藏書向快樂的女孩,但過了多年後他才突然明白,他對她一見鍾情時,恰恰是因為她陷入了抑鬱之中,而他的媽媽一直是抑鬱的。H對現實媽媽的抑鬱很不滿,於是他從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樂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當一見鍾情發生之時,打動他的並非那個女孩的活潑開朗,而是他早已習慣並曾一度嚴重抵觸的憂傷。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六年的時候,才突然明白了這一點,才做到了放棄幻想,直視真相。
第二次童年,第六年時極可能會重現這樣一個心理過程。前六年,我們潛意識深處的渴望——改造父母、糾正童年的錯誤——又被喚醒,我們把這個願望投射在戀人身上,像六歲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樣而渴望改造他們,但到了第六年,我們再次發現,這是行不通的,我們得再次放棄這個改造夢。
我們多數人都沒這個好運氣,因為當我們因潛意識的指揮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時,我們的另一半不會明白我們在幹什麼,他們最後也會和我們一樣落入我們潛意識的圈套,認同我們的投射,然後和我們一起重複童年的苦難。
——百度貼吧「七年之癢」的網友留言
假若這個關係發展下去,它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迷人。
他(她)的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們其實是將自己的想象強加在他(她)的頭上,當我們看到他(她)時,看見的不是對方的真實存在,而是自己加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確是另外一個人,而這恰恰是他(她)的真實存在。
當然,很少有人會明確地期待不幸的愛情,我們一開始總是憧憬著愛情的幸福和快樂,只是到了後來才發現,所謂的愛情居然與童年如此相像,那個我們寄予了很大期望的異性,原來與令自己失望的異性父母那麼相像。
這句話一跳出來,我就知道,這是我的大腦暫時為七年之癢找到的答案。
究竟是她在重複她母親的足跡,還是她丈夫在重複她父親的經歷呢?這是一個雙重問題。從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複自己童年的一些經歷;從她的角度而言,她顯然是在重複自己童年時的一些經歷。
在留言中,她寫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結婚第七年,從去年發現自己的幻想破滅了。別想著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一天,思考這個問題時,我腦子裡突然跳出一read•99csw•com句話: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童年,還是六年。
之後,女友一次又一次誤解他,並且還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簡直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最後,兩人分手。
這些可怕的命運重複是怎樣發生的呢?
我們至少有兩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歲,一次是愛情。
然而,這些改造努力幾乎都會失敗,一個花心的男子,很少會因為女友「對他好」而放棄花心。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邏輯——「我只把你當老婆,其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這套自欺欺人的邏輯解決了自己內心的矛盾,於是可以一邊很愛女友,一邊非常花心。

幻覺常在第六年破滅

看到了真實存在,就要做一個抉擇:是繼續幻想,還是和戀人的真實存在打交道。
我一個朋友的說法可作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她前不久與男友分手,兩人正是相愛了七年。和「月涼」一樣,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滅感,並預感他們的戀愛即將結束。
這是潛意識的力量。有人向我反映,在《一見鍾情或是致命誘惑》中,我漏寫了一種情況——因為對父母不滿,所以會對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異性一見鍾情。

【小知識】七年之癢的由來

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到了最後,她就不得不去直面這個事實。只是,直面事實的時間選在了第六年。
假設,他對她一見鍾情,她對他也一見鍾情,完美的愛情發生了。
幻想破滅了,那麼,她的幻想是什麼?
不過,看到了戀人的真實存在,並不意味著關係一定有救,有時結束反而是最好的選擇。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女孩,她終於放棄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誠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一個花|花|公|子的事實,而她絕對不能接受這個事實,那麼分手對於她而言就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當她看到這個男孩時,其實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這個幻象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忠誠。
第一次童年,我們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願就越強,但不幸的是,這些改造願望很少被實現。
後來,他了解到,女友三歲時,她的父親離家出走,與另一個女人組建了一個家庭,這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這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分裂。意識上,她想找一個與父親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潛意識還是指引她找到了與父親像極了的男子,甚至還令她與丈夫重複了與自己父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