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拉加蘇之一

第二章 拉加蘇之一

之所以將他們三人並列,是因為他們的經歷十分相似。這三位將軍都是出身於清華中學,隨後入讀清華大學,隨後考取官費赴美留學,入美國普渡大學(梁實秋同行),而到了美國后又一同投筆從戎,改學軍事,最後共同指揮遠征軍作戰,這種友誼和經歷,在當時堪稱罕見。
波索中校的緬甸偽軍人人一口緬刀,在深夜摸進中國軍隊陣地進行的突襲中,造成了比「武士道」的日軍更大的損失。
熟悉美國的孫立人應聲答道:「美國各城市丟汽車的案件都很多,是否也是中國人乾的?」
因為孫提拔部下注重學歷,而當時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多有留學經歷,或在國外服務過。結果他部下的新一軍中,喝過各種洋墨水的軍官甚多,這就是所謂「八國聯軍」的由來。
根據現在已經公開的歷史材料,英國人這種給自己人拆台的做法,純粹是有意而為。
譚展超的馬術訓練也不錯,緬北作戰經常需要乘馬,新一軍的軍官多得其惠。據說孫立人讓譚展超上校做這項工作,有一點兩人投契的地方,因為孫立人也喜歡馬,自己就飼養有三匹駿馬,而兩個人都喜歡武術。
中國軍人得到良好後勤后的強大戰鬥力就此得到承認。
饒有趣味的是,那水手被打得七葷八素之後,卻站起來對著兩人笑挑大指,滿面佩服,指指女招待轉身而去,意思是讓給你們了。孫將軍說,當時美國人的樸實,在這水手身上也可看到。所以,他和同樣有武術和馬術功底的譚展超還是投緣的。
說來令人哭笑不得。駐紮在印度的中國遠征軍部隊,是史迪威按照美軍標準進行訓練的,技戰術修養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可說首屈一指,但是也不由自主沾染了美軍當時的致命缺陷——迴避肉搏戰和白刃戰。
孫立人在國民黨軍事體系中,一直以剛而犯上著稱。意料不到的是,從部下對孫立人的描述中,我們竟然能感到一縷柔情。
值得一提的是溫蓋特旅的指揮官溫蓋特少將,此人驍勇善戰,身先士卒,早在遠征軍反攻之前就多次率軍深入緬甸敵後發動游擊戰爭,是印緬戰場有名的傳奇人物。他的部隊在獲救后與遠征軍並肩血戰,頗有古風,倒是個值得交往的人物。兩國政府的矛盾,不影響前線兩軍建立友誼。可惜的是,不久這條好漢就因為飛機失事重傷不幸遇難了。在電影《戰爭風雲》中,帕米拉的那個到緬甸作戰的貴族男朋友,原型就是溫蓋特少將。
而重入漢家疆土的新一軍官兵們,此後也不乏對國家貢獻卓著者。他們是不需要專門來描述的,因為我們這部書,寫的就是這些普通中國人的傳奇。
葛南杉也因為孫立人的後來事情沒了前程,但他的兒子葛熙熊後來也在軍界發展,做到台灣防空司令、中將,可能是新一軍後代中碩果僅存的一個了。
但是孫立人情緒激動時也經常罵人,口頭禪帶「他媽的」三字,這是長期在一線作戰養成的習慣。他的英文秘書黃文美曾責他這個習慣不好,孫說:「我們當兵的,『他媽的』三個字就代表了一切喜怒哀樂。」

孫立人將軍與中印公路的策劃者皮克准將
這才是英國人在緬甸戰役中大幫倒忙的根本原因。
第七,是緬甸。
義大利算軸心國,其實新一軍有軸心國背景的不止來自義大利。
所謂孫立人部下一個半「法國人」,半個,指的是1936年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的廖耀湘。

遠征軍的戰士在叢林中摸索前進,搜索日軍狙擊兵。
大家都有一個可怕的看法,這英國人遇上中國人和日本人打起來,怎麼好像希望日本人贏呢?直到戰後才明白,中國人這個看法,竟然真的是英國統帥部,包括丘吉爾先生的想法!
在緬甸作戰,當地人的支持是遠征軍的重要力量。孫立人屬下有一支半緬甸人員組成的隊伍。一支,指的是緬甸北部少數民族「山頭人」組成的後勤運輸隊,新38師反攻新平洋的時候,這支主要由女性組成的運輸隊,頭頂食品、藥品、子彈,甚至炮彈,穿梭於前線後方之間,風景獨特。半支,指的是克欽突擊隊(Kachin Rangers),指揮官是美國人,新平洋之戰的英雄潘德輝兼任副總指揮,所以只能算半支。值得一提的是,潘本來是軍統派去監視孫立人的,卻成為孫最忠實的部下。
英國人錯了嗎?說到底,還是為了英國自己的利益。他們僅僅做得冷酷和直接一點罷了,而且漏算了印度人自己也會鬧獨立。
後來譚展超終於如願以償,被派去帶兵。讓他擔任新一軍搜索營的上校營長,還負責監督日軍戰俘修建新一軍烈士公墓。

新一軍軍徽「鷹」
儘管如此,中國軍隊方面也對此戰耿耿於懷。這一仗與日軍交手的是新38師第112團先遣營第一營,中方稱該部「沿塔奈河谷西岸向新平洋迂迴,行至拉加蘇高地附近遭到日軍伏擊,損失一個連。」此戰中國軍隊陣亡了一個連長,人員損失不在日軍之下。令人惱火的是,陣亡的中國軍隊大多數竟然不是死在九九藏書日軍手下,而是被波索中校率領的緬甸偽軍在夜襲中砍殺。歷史學家黃仁宇當時是遠征軍的一名軍官,他在給國內采寫的稿件中提到過此戰,稱戰鬥中還有一名美軍軍官被日軍俘虜。當時遠征軍在暫時撤離陣地時要帶他一起走,他不肯出隱蔽部,結果被日軍俘獲。
孫立人廉潔,一生沒幹過貪污軍餉、喝兵血這種事情,亦不動用公費,薪餉常接濟陣亡袍澤家屬。因此擔任陸軍總司令后家中清貧如故,菜金都要限制,若來客人添菜,只有鹹蛋、皮蛋或炒蛋,家人背後有「三蛋轟炸」之說。家中特別處唯經常舉行舞會,也沒有固定舞伴,是為了和美軍社交。孫因兵變案被軟禁后,沒有薪水,妻弱子幼,無以為生,只好自己種玫瑰花託人來賣補貼家用,竟然賣得極好,台中人稱為「將軍玫瑰」。新38師老部下回憶,孫喜歡養吊蘭,駐軍廣州時,軍務之餘常親自澆水,凝視欣賞。
別說,譚展超也真是個人才。1943年盟軍在孟買舉行閱兵,11個盟國的儀仗隊各顯其能,譚調|教出來的中國遠征軍儀仗隊,硬是把第一名拿了回來。
孫立人晚年說,最敬仰的兩位長官,一個是宋子文,一個是鄭洞國。
莫非軍長認為我只能玩花架子?……估計譚上校心裏也很鬱悶。
日軍沒有記錄在這一戰中活捉過美軍,只提到「在奪取的敵軍陣地中,發現了身著夾克的白人軍官屍體,看來是美軍的顧問人員。」

站在一輛德國突擊炮戰車上的孫立人將軍
孫克剛回憶鍾正平還有一件趣事。遠征軍反攻時,日軍對孫立人恨之入骨,多次派出狙擊手試圖射殺他,卻很不成功,狙擊手反而被俘,也被鍾正平審訊。
有趣的是,新一軍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我軍要發揚,兩個『大姑娘』,一個葛南杉,一個孫克剛(孫立人的侄子,後接替葛為新一軍政治部主任)。」
三人後來的結局,孫立人自己不用說了。賈幼慧始終是孫的左右手,在台灣做到陸軍副總司令,因孫立人案受到牽連斷送前程,後任總統府戰略顧問。齊學啟在1942年遠征軍向印度撤退途中,因不忍拋棄傷兵,親自斷後率領傷病員撤退,為日軍追擊炮重傷被俘。齊被囚禁于仰光達三年之久,始終堅強不屈,后被日軍唆使叛徒殺害。
有什麼樣的指揮官,就有什麼樣的部下。孫立人在遠征軍中的骨幹部下也很有特色,堪稱「八國聯軍」。

遠征軍的一名普通士兵,中國的綁腿,英國的鋼盔,美國的衝鋒槍。
這個從第18師團過來的「日本」軍官,名叫鍾正平,時任新一軍上尉翻譯官。新38師少校參謀殷叔明回憶,鍾是在新一軍反攻時渡南高江后,於一次設伏中被俘的日軍士官。因當時日軍經常派出小部隊發動夜襲,切割電話線和狙擊中國軍隊官兵,新一軍也針鋒相對派出兵力打日軍偵察兵的埋伏。鍾被俘時正執行竊聽電話任務,看到新一軍的官兵后全無反抗,神色坦然。經過鄧健中參謀審問才知道他是台灣人,被日軍強征入伍訓練,日本名字叫作中村。由於第18師團損失慘重,他和部分日軍調來緬甸補充。知道當面是中國軍隊后,鍾一直尋找機會就俘投奔祖國。他並提供了大量日軍重要軍事情報,對遠征軍很有幫助,顯然是預先有所準備。
新一軍有留學日本背景的軍官嗎?
孫立人在部隊中選拔幹部總是先看學歷,一如今日大公司招聘,這在國民黨軍中絕無僅有,被視為十分的書生氣。奇怪的是,「書生氣」的孫立人,選拔幹部卻非常有眼光,經他手提拔的人員後來幾乎都是「上馬殺賊,下馬露布」的優秀將領。在台灣,曾有一名孫的部下也算很有才能,但孫每次給他評分都是B-(孫立人給部下獨特的評分方法,其中唯一得到過A+的,是現任台北市長郝龍斌的父親郝柏村),結果此人一直不得升遷。人事部門對他深表同情,有人悄悄給他的評分上加了一豎,變成B+,才讓他得以陞官。卻不料此人後來忘恩負義,拋棄髮妻,被同僚稱為「喪心病狂」,始知孫識人之明也。
說起來,英國人在緬甸,可說是中國人最混賬的盟友了。在緬甸的英軍鬥志極差,一觸即潰。日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稱,英軍根本無法和中國軍隊相比。那麼換中國軍隊來打如何呢?
在孫立人部下的軍官中,法國背景的有一個半人。
新一軍里一個半「法國人」減去半個,還有一個,指的是後來擔任新一軍政治部主任的葛南杉。
甚至,說孫立人是「國民黨將領」,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些偏差。孫立人加入國民黨是到台灣做陸軍訓練總監的1947年,此後他再未指揮過作戰,直到1955年因為「孫立人兵變案」又被開除出國民黨。在孫立人最輝煌的軍事生涯中,他竟然始終不是國民黨員。
孫確實什麼事兒都能做得好,他喜歡運動(在清華曾因運動受傷休學一年),在大學期間打籃球很出色,於是選拔入校隊,後來竟然作為國家隊成員參加了1921年第三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一路過關斬將,決賽中擊敗日本獲得冠軍。報紙評論:「中國在籃球場上把東亞病夫扔進了太平洋」。孫因為在場上表現出色,動作迅捷,被冠以綽九-九-藏-書號「飛將軍」。因為孫喜歡籃球,到台灣后,成了台灣籃球運動發展的一大助力。中國將軍當國家隊運動員的,一個是孫立人,一個是西北軍名將孫連仲,後者曾為國家足球隊隊員。
第一,是美國。
這是因為,廖其實不能算孫立人的部下。當遠征軍入緬作戰時,孫、廖各率領新38師和新22師,屬於平級。孫立人在仁安羌解救英第一軍和裝甲第七旅,廖耀湘在斯瓦依靠滾筒式撤退,各打出一次令盟軍刮目相看的漂亮仗。從緬甸向印度撤退時,兩個師互不統屬,在此後的反攻作戰中,兩個師分別擴編為新一軍和新六軍,是遠征軍的兩把利刃,孫立人升任新一軍軍長的時候,廖耀湘也升任新六軍軍長。兩個人的軍事生涯彷彿一對平行線。
所有中國人設計的會戰都因為英國人提前跑掉而無法打成,氣得中國兵罵:英國兵是人也大,馬也大,就是跑起來像兔子……
慢,剛剛七國啊,還有一個是哪一國呢?那是不需要多講的,因為那就是中國。
醫生記錄的是——我對得起國家。
以一個團發動這樣一場反攻,是不是有點兒近乎兒戲?
日軍的記錄中這樣形容這次戰鬥:「那嘎特遣工作隊和波索中校指揮的緬甸義勇軍一旅,共同向大奈河西岸拉加蘇的敵軍發動反攻,夜襲取得了巨大戰果。但是,也付出了深瀉大尉負傷,早川中尉、井澤大尉、山下大尉陣亡的慘重代價。」
這是因為,孫立人「書生氣」選中的兩任政治部主任,都安靜文雅,與軍中剽悍粗獷之風很不一致,故此當兵的將這兩位嘲笑為「大姑娘」。其實,葛、孫外表文氣,打起仗來卻一點兒也不文氣,都是敢於頂到一線的猛將,倒是沒有辜負孫立人的信任。
鍾正平此後一直協助審理日本俘虜。由於他精通日語又熟悉日軍情況,日軍在他面前都不敢講假話。為此孫立人提升他為上尉譯員,一直跟隨新一軍到廣東、東北,始終擔任日語翻譯,最後隨孫立人回了台灣。
但是從純粹的遠征軍角度說,新一軍中帶有美國背景的軍官,以孫立人(新一軍軍長)、齊學啟(早期新38師副師長)和賈幼慧(後期新一軍副軍長)三人最為典型。
他的部下記的是——我是冤枉的啊。
拉加蘇夜襲的結果,證明足球雖然是圓的,但越南隊和巴西隊交手,那球兒還是不會往巴西隊的球網裡跑。
儘管因為是喝過洋墨水的升遷迅速,但大約因為義大利在二戰戰場上表現不佳,譚展超上校這樣的出身,並不很受孫立人重視。新一軍舊部回憶,這位上校大人在印度被委任的最重要職務,是訓導各部軍官的馬術和儀仗兵隊列。
葛南杉,留法歸國的從戎書生。從留法時間算,是廖耀湘的後輩。在孫立人從淞滬戰場撤下來重新建軍時,擔任緝私總團第三團團長,后成為孫立人手下的得力將領。
日軍誤以為鍾也是日本人,於是問他為何不刺殺孫將軍,鍾反問:「人家待我好,我為什麼要加害於他呢?」日軍俘虜無言以對。
只是,此時的搜索營已經不是潘德輝指揮的那個純粹的戰鬥部隊了,它的編製搞得十分花哨,有儀仗隊,有噴火兵,還有軍犬隊,檢閱時大出風頭,實戰時卻因為構成複雜捏不成拳頭。

遠征軍渡河前進。在史迪威的努力下,論武器裝備,遠征軍的水平,當時堪稱世界先進。
此戰以後,時任新38師師長的孫立人,下令吃了窩囊虧的遠征軍士兵人人背一口大刀,嚴格訓練白刃戰技術,這一口大刀可以砍人,也可以開路,竟然成了印緬戰場中國軍隊的一種標誌。這以後,像拉加蘇夜襲這樣的便宜,日軍再沒佔著。

看此照片會不會有點兒異樣的感覺?這些中國騎兵的姿態,怎麼有點兒像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的派頭?還真有點兒道理,因為新38師的騎兵教官,就是畢業於義大利諾維奇騎兵學院的譚展超上校。這支孫立人指揮的部隊里,喝過洋墨水的人很多,堪稱「八國聯軍」。
第四,是義大利。
於是,廖耀湘見到孫立人也只好敬禮。這個上下級關係時間既短,也更多是形式上的,所以,廖耀湘只能算新一軍的「半個法國人」。
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八國聯軍」吧,了解了他們,也就對這支遠征軍有了一個比較感性而全面的認識。
那麼,就讓我們看看這位遠征軍的靈魂,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將軍吧。不了解孫立人和他的部下,遠征軍的戰鬥,就沒法下筆。
說起遠征軍從印度的反攻,曾經參加過這場戰爭的老兵,幾乎都要提到孫立人這個名字。老部下曾為孫立人寫書,名叫《小兵之父》。正是這位「小兵之父」,帶著弟兄們一步一步打開了返回故鄉的大門。
從兩個方向同時發起突擊的日軍從兩百米距離開始大步慢跑,沖向中國軍隊陣地,儘管確實打了中國軍隊一個冷不防,卻依然在面對面的距離迎上了雨點一樣的衝鋒槍子彈和手榴彈彈片,傷亡慘重。措手不及的中國軍隊工事修得有板有眼,在頂住了最初的混亂之後,用遠為出色的自動武器給日軍造成大量殺傷。長橋的部下是作為特遣工作隊執行任務的,所以人數雖然不多,級別卻都比較read•99csw.com高,這樣的編成給中國軍隊送去了意料之外的豐碩戰果——白天的戰鬥中,消滅了兩百名日軍,最高級別的只是中尉;在日軍送上門來的夜襲中,卻擊斃了兩個大尉(山下、井澤)和一個中尉(早川),那嘎特遣隊的番號都在這一仗給打沒了。
雖然崔德新在新一軍表現平平,但他後來的生涯十分燦爛。板門店談判,南韓的談判代表,就是這個崔德新,當時已經是陸軍少將,在戰爭中擔任過兵團司令!
孫立人其人,中西學貫通,尤其一口英語極為流利,是史迪威最為器重的中國軍官,認為他與一些滿腦子封建思想,沒見過外面世界的國民黨將領不同。但有趣的是,這位精通英語的中國將軍,與史迪威相處,大多時候卻是在吵架。這一點是美軍參戰軍人回憶的。有一次,「梅支隊」指揮官梅里爾准將曾迷惑地問孫立人,說你和喬(史迪威的綽號)哪裡有那麼多的架要吵?
那麼,軸心國還有一國,就是日本了……
好了,「八國聯軍」的事情,到此基本講完……
說起孫立人,在國民黨軍中堪稱一名獨特的將領。怎樣獨特呢?這樣說吧,還有哪個國民黨將軍和梁實秋是大學同學呢?而孫立人的確和梁實秋都是清華大學1923屆畢業生,五四運動的時候,同在清華預科(Tsing Hua College)讀書的兩個人還並肩到天安門廣場遊行,參加過五四運動呢!
這次戰鬥,本來是日軍主動發起,這意味著他們隨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撤出戰鬥,但卻一直狂攻不止,打到把番號都幹掉的程度,可以理解日本人這一仗較了多大的彆扭勁兒。
三人學習軍事的選擇各有側重。孫立人是到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指揮,齊學啟去了諾維琪騎兵學院,賈幼慧去了丹佛炮兵學院。
第六,是韓國。
到台灣后,孫立人擔任陸軍總司令。當時國民黨軍中,陸軍待遇不如空軍海軍,孫極為不滿,追著蔣介石要求改善,蔣袒護海軍空軍。孫一向看不起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夫人公館派)和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外號「睡虎」),情急之下喊道:「總座,我們可以比啊!國文也行,英文也行,數理化也行,操練也行,作戰也行,來比好了!」
你說他是當慣了帝國主義瞧不起中國人吧,也不大像,亞歷山大將軍對杜聿明,斯利姆將軍對孫立人,那佩服絕不像是裝的。
1944年遠征軍東征歸國之戰中,為了掩護英帕爾之戰戰軍的側翼,英軍溫蓋特旅團在溫藻(孫立人從緬甸撤退到印度時,這裡是對日軍進行最後阻擊的陣地)空降,建立一個圓形陣地掐斷了日軍縱貫緬甸南北的鐵路線。日軍深知此舉的危險性,急調第53「安」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猛攻,試圖重新打通鐵路。英軍沒料到日軍反應如此之快之猛,招架不住,急忙通過史迪威與孫立人聯繫求救。這個去找孫立人的聯絡官,就是王楚英。孫立人一面調兵遣將去救英國人,一面和王楚英調侃,說這可是你的英國老闆第二次通過你來找我救人啦。上一次在仁安羌,救完了他們可是不辭而別,和英國人打交道,小兄弟你要留個心眼兒啊。
但是日本狙擊兵這次一直找不到他,很是困惑,於是被審問時問鍾正平:「你看見過孫立人將軍沒有?是不是高高的個子,白白的皮膚,白頭髮(孫有少白頭),穿黃馬靴的?」
不幸的是,還有一個人對廖耀湘的打法佩服得不得了,就是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將軍,面對粟裕他也一樣擺出了一個滾筒陣。而更加不幸的是,粟裕的兵和林總的兵的腦袋竟然一樣,都是一根筋……
鍾馬上明白過來,回答說:「不錯,不過現在他的形象變化很大。」
第三,是英國。
要說狙擊,孫立人可算是一個好目標。孫身材高大,軍姿極為嚴整。老部下說,孫因為在弗吉尼亞軍校的嚴格訓練,站立的時候兩個肩胛骨總是幾乎靠攏,所以永遠看來威風凜凜。他也很重視著裝,衣領上的軍銜標誌是一件藝術品,由兩塊純金箔片組成,上面打磨出兩顆突出的金星。因此他的形象在軍中十分醒目。
中國駐印度遠征軍的總指揮是美國人史迪威,訓練、聯絡、指揮、後勤都少不了美國人。所以孫立人部下,正宗的美國兵不在少數,比如兩名聯絡官斯立尼上校和費利普上校。
孫立人有武術功底。他曾經回憶,當年留學美國之時,一日與齊學啟散步街頭,遇到一個美國水手喝醉了追逐女招待。兩人上前打抱不平。那美國水手身強力壯,遂揮起酒瓶打來。不料孫、齊二人都會中國武術,又在美國軍校受過搏擊訓練,一交手之下,那美國水手只有滿地找牙的份兒了。
值得一提的是譚展超有一個漂亮的義大利太太,曾經是他很炫耀的一件事,卻不幸這位女子並沒有同時代蔣百里將軍夫人那樣堅定和令人景仰,為人放蕩而且後來淪落到勾結日本特工人員,為日軍充當間諜。雖然譚展超回國后念舊情為她開脫,但這大約是譚上校最為難過與難堪的事情。
中國的將軍們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英國人這個盟友彆扭得過分。
孫立人,抗日名將。字撫民,號仲能。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人。清華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感於國家內憂外患,投筆從戎,曾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抗戰爆發后屢立戰功。1941年擔任新38師師長,隨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在遠征軍兵敗時率部進入印度。他指揮的新一軍為遠征軍駐印部隊(X部隊)主力。1943年10月開始反攻緬北,經過兩年苦戰,1945年率部打回國內。抗戰勝利后孫一度參加內戰,后在台灣練兵,因「孫立人兵變」事件被軟禁,大批部下遭九九藏書到清洗和迫害。1988年孫立人恢復自由。2001年,「孫立人兵變」案被證明毫無依據,得到昭雪,其時孫立人已經去世十年之久了。
這個人就是孫立人自己,他是從青島德文高等小學畢業的,勉強算和德國沾點兒邊。不過這個與軍事無關,所以新一軍的「八國聯軍」裏面,我並沒有記入德國。
在緬甸的歸國之戰中,新一軍共犧牲了18000多名官兵,這些普通的中國農家子弟和從戎書生,撐起了「天下第一軍」威震異域的榮光。
一支優秀的部隊,往往都有一個它的靈魂。
新一軍還有義大利人嗎?義大利人倒沒有,新38師師部卻有一個畢業於義大利加利波第騎兵學院的上校參謀譚展超。
對日軍來說,儘管荒木和原兩中尉的死,讓他們認識到中國遠征軍的戰鬥力與以往交手的中國軍隊很不相同,但日軍指揮官長橋的腦子裡,仍然還帶有些類似「足球是圓的」這樣的僥倖心理。
孫立人修養好,交往的大多是冰心一流的文化好友,為軍中同僚側目(側目?的確是側目,覺得看不慣這個滿口洋文的丘八唄)。他亦愛好文藝,支持軍中唱歌提升士氣。當時遠征軍中流行三支歌:孫立人父親做的《新一軍軍歌》、《青年軍從軍歌》,還有一首十分特別,竟然是「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孫很喜歡它的旋律,直到後來發現解放軍定其為軍歌才停止讓部下唱這首歌(注:《八路軍軍歌》原始歌詞沒有「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這樣敏感的內容)。
這回,可不是「假洋鬼子」了。新38師新兵營少校營長崔德新,是大韓民國政府著力培養的軍事人才,光復軍骨幹。由於當時韓國反抗軍與國民黨政府關係密切,崔德新入中國陸軍軍官學校九期學習,畢業后曾擔任政大教官。1942年隨遠征軍入緬,後到新一軍參謀處工作。



圖為孫立人將軍在緬北戰場。身穿毛背心,鋼盔扣在下巴上,是孫立人獨特的形象。
可是,要情報沒有,要物資沒有,明明有車皮,運到仰光的美國援華物資就是不給你送過來;明明日本人還沒來,先把中國即將駐守的地方燒砸一空,弄得沒水沒電沒糧食,活像對友軍搞「三光」。
好在史迪威不是個糊塗人。他自己到拉加蘇看過,不得不承認孫立人說的有道理,於是命令孫率新38師主力馳援,一仗打下來才明白——當面的日軍竟然不是兩個大隊,而是第55、第56兩個完整的步兵聯隊!一個第112團竟然和日軍兩個聯隊打得平分秋色,這回,感到吃驚的不僅是美國人,連孫立人自己都有點兒不敢相信了。
第二,是法國。
史迪威等美國軍人都很惱火,雙方爭執不下,而此時前線中國軍隊的主力已經轉攻為守,被包圍在拉加蘇和「李家寨」兩個要點。陳鳴人奮勇死戰,日軍幾次猛攻都無法將第112團打垮,也無法越過這兩個點奪回新平洋。無奈敵眾我寡,第112團這樣打下去難免全軍覆沒的危險。
說完法國說英國,孫立人部下中英國背景的有點兒稀缺,只有一個給史迪威擔任聯絡參謀的王楚英能算。今天我們察看日軍投降儀式的細節,多半是王老的手筆,他當時就在南京大禮堂作為遠征軍代表現場觀禮啊!
然而,偏偏有一段時間,這兩條平行線相交了。中國駐印軍改編為新一軍的時候,下轄兩個師,正是孫、廖的新38師與新22師。而孫立人除了擔任新38師師長以外,還擔任新一軍副軍長,恰好比廖耀湘高了半級。
中國遠征軍從印度發起的歸國之戰,起因竟然有些偶然。1943年10月,史迪威去重慶開會,代理指揮的美軍參謀長柏特諾認定,日軍在胡康河穀穀口只有少數指導官和緬甸偽軍,因此命令以第112團分散攻擊臨濱、拉加蘇等日軍據點,因為覺得敵人不多,柏特諾認為根本沒有必要派出援軍。然而,新38師師長孫立人審問俘虜時,發現日軍至少兩個大隊的番號,認為情況不對,與柏大吵,要求立即派出援軍。雙方爭論到史迪威不得不提前飛回,詢問孫立人為何不尊重參謀長,孫道:「日軍可不是你們美國人,不會因為沒有公路就無法使用炮兵!」
他的親屬記的是——還我清白。
時人評價,孫立人被囚禁太久,與社會隔絕,別人早已不當回事的一些東西,他還如金科玉律般看得很重。
值得一提的是,孫、齊曾同在淞滬戰場指揮稅警總團抗擊日軍,因為稅警總團非正規部隊,從淞滬撤退後部隊被陳誠所部吞併,孫被明升暗降,齊被編為編外官佐。齊於是離開部隊,到浙江大學擔任教授職務。一年以後,才為孫立人將軍所召再次從軍。所以,浙江大學也認齊學啟將軍為校友。
那麼,難道新一軍中還有德國人嗎?老實說,至今在新一軍的序列里我沒找到有留德背景的軍官,只有一個人沾一點點邊。

這張1951年的孫立人,我第一次見到,你說他是不是很男人呢,白髮也絲毫不減眉宇間的英氣。
九九藏書
天亮了,日軍到底火力上吃虧太多,被迫後撤。此時,日軍第55、第56兩聯隊已經乘坐汽車趕到戰場。井上咸大尉隸屬的這批日軍增援部隊趕到前線以後,戰局開始發生逆轉,在日軍第55、第56聯隊主力的猛烈反擊下,中國軍隊開始陷入守勢。

罕見的孫立人將軍早年頭像
有人認為孫立人熟悉美國,想當然地認為他唯美是從,這種說法固然不對;也有人誇大孫與史迪威的爭吵,認為越吵越體現民族氣節,我認為也是不對的。在緬北反攻中,中美雙方是盟友關係而不是敵我關係,孫、史的爭執,都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
孫立人的確變化很大,他當時發誓打不下孟關(就是戴安瀾師長殉國的茅邦)不剃鬚,所以此時他在軍中的形象是美髯公,拿著老照片的日軍當然找不到他。

1945年6月,孫立人將軍率遠征軍凱旋歸國,1946年參加世界軍事參謀首長會議時在美國留影。
主動發起反攻,而且進展順利的中國軍隊為何會進入守勢呢?原因竟然是兵力不足,中國軍隊在前線的部隊只有一個陳鳴人的第112團,其他中國和美國在印部隊都在休整訓練,根本沒有出動。
王楚英哭笑不得,無言以對。
哭笑不得的蔣介石道:「孫立人不懂政治。」
孫立人在緬北反攻中,極重部下生命,每戰不急於求進度,總以猛烈炮火開路,被史迪威責怪進展不夠快他也不改初衷。孫軍中沒有死刑,最高刑罰是「記死」。
寫到這裏,中國遠征軍在緬北的反擊已經如火如荼,也許,我們應該站到戰場更高的地方,看一看這支從印度向故國衝殺而回的軍隊,到底是怎樣一支部隊。
幸好,白天和搜索營交過手的第11中隊中隊長深瀉儘管人微言輕,不能指揮整個戰鬥,但總算有些心理準備,見到形勢不妙,率部發起一次近乎瘋狂的衝鋒,總算把長橋中佐救了下來,但深瀉自己也負了重傷。
也是沒有的,不過,倒是有日軍第18師團出身的一個上尉。
英國人既不希望美國人,也不希望中國人在緬甸打勝仗。這是因為,以日軍實力,打到緬甸已是極限,英國人並不擔心它能對印度構成什麼威脅。如果日軍佔領緬甸,戰後英國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其收回(當然,戰敗了大家誰都不要想)。但緬甸一旦被中國或美國染指,再要想把他們趕出去可就麻煩了。而印度是大英帝國的根本,緬甸是印度的門戶,緬甸落入中美之手可能引起大英帝國崩潰的連鎖反應,這是不能允許的。蒙巴頓勛爵曾在他赴任中印緬戰區的日記中對此有詳細記錄。
英國人不但對中國人暗中下絆子,對史迪威也是一樣,害得這個「醋性子喬」一個個反攻緬甸的方案都無疾而終,連同情支持他的蒙巴頓勛爵也受到連累。
孫立人為人機敏而榮譽感極強。一次在印度,美國記者採訪他,可能為了打一打這個年輕將軍的傲氣,故意說:「加爾各答出了好幾次汽車被盜案件,都是中國人乾的,孫將軍知道嗎?」
你說他是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沒信心吧,可是出了問題,比如英一師被包圍,他也知道找中國人求救幫忙。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因為遠征軍入緬作戰的時候,王楚英的地位十分獨特。他當時已經在緬甸負責組織「華僑抗日義勇隊」,是作為英軍總司令胡素將軍的聯絡官來迎接中國遠征軍的。孫立人因此戲稱英國人是王楚英的「老闆」。
王楚英出身第18軍,正兒八經的土木工程系,怎麼成了英國背景呢?
由此可以明白,盯著上家,看著下家,絕不點炮,我不和,也不能讓你和,這也是英國人的絕活兒,並不僅僅中國人會打麻將。
孫立人被無辜囚禁33年。恢復自由后,民進黨多次找他聯絡,讓他出來揭露蔣介石的殘暴,都被孫拒絕。以將軍而言,並非不在意自己的遭遇,而因為蔣是長官,不肯言長官之過。實際上,他對此耿耿於懷。孫去世時,最後一句話有三個版本。
他還擔任過韓國第一任駐聯合國大使、駐德國大使,最後官至韓國外長。1986年,崔德新因思鄉移居朝鮮,轟動一時。此人是朝鮮半島幾十年有名的風雲人物,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孫立人部下新一軍出身的。
長橋和深瀉兩支日軍共同發起的夜襲,可以說給雙方都帶來了很大的震驚。
孫立人回答:「如果我不和他講,他永遠不會明白中國人怎樣想。」史迪威雖然壞脾氣,但他是一個優秀的將軍而且為人正派,他反而欽佩孫的率直。所以,他和孫立人吵得厲害,吵過之後只會配合得更好。這是斯利姆將軍在From Defeat to Victory(直譯為《從失敗到勝利》)裏面提到的。
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順便說一下,廖耀湘的「滾筒撤退法」很厲害,日軍看著這個大滾筒完全琢磨不出如何下口。打出了名氣以後,1948年廖又拿這個大滾筒對付林彪。林總的兵沒有鬼子那麼愛琢磨,你滾我就跟著你滾,一下子把個滾筒滾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夾餡肉餅。一邊滾一邊打,廖總的兵比林總少,結果可想而知……
孫立人,就堪稱從印度出師的這支中國藍鷹部隊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