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譯序

譯序

讀者應該清楚,此版本大多依據安妮將近十五歲時所作的B版日記。安妮偶爾會回顧評註她早期完成的一些段落。這些評註在此版本中被一一抄錄。當然,我們對安妮的拼寫和語法錯誤都做了改正。另外,文章基本保持原樣,因為在一份歷史材料上試圖作出任何編輯和闡述都是欠妥的。
在寫第二個B版本的時候,安妮為她書中出現的人物起了假名。最初她想稱自己為安妮·奧利斯,後來又想改為安妮·羅賓。奧托·弗蘭克選擇用真實的名字稱自己的家人,其他人則遵從安妮的意願。隨著時間的推移,幫助后屋成員的人現在已眾所周知。在本版本中,幫助者將採用真名,因為他們理應如此。其他人的名字均按照《評述版》中的假名。對於那些希望保密身份的人,戰爭文獻資料館隨意選用了字頭九九藏書縮寫。
安妮·弗蘭克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最初,她只是為自己而寫。後來在1944年的一天,荷蘭流亡政府的一名成員——戈利特·博克斯坦,在從倫敦發出的廣播中宣布,戰爭結束后,他希望能收集見證德國佔領下荷蘭人民苦難的材料,可以被大眾所看到,還特別提到信件和日記作為例子。
在挑選的過程中,奧托·弗蘭克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力求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書的篇幅要短,這樣才適合在荷蘭出版社的系列叢書中出版。其次,安妮有關性的一些段落被刪節了,在1947年日記初版時,大胆地描寫性並不常見,在寫給年輕人的書中更不可能出現。另外,出於對死者的敬意,奧托·弗蘭克也刪節了一些對他妻子和后屋九*九*藏*書其他成員的冷語。安妮·弗蘭克從十三歲開始寫日記起,到十五歲不得不擱筆為止,毫無保留地記錄下她的喜好和嫌惡。
奧古斯特·范·佩爾斯(生於1900年9月9日)
經再三考慮,奧托·弗蘭克決定圓女兒出版日記的願望。他從A版和B版中挑選出一些材料,編成一個較短的版本,後來被稱為C版,即全世界的讀者所知道的《一位少女的日記》。
受這次講話的啟發,安妮·弗蘭克決定戰爭結束后,出版一本以自己日記為基礎的書。她開始改寫並校對她的日記,對文章進行了改進,刪去那些她認為不夠精彩的段落,並根據回憶加入其他人的一些故事。與此同時,她繼續寫初始日記。學術著作《安妮·弗蘭剋日記:評述版》(1989)把安妮最初未經修改的日記稱為A版,https://read•99csw.com以區別於她第二本修改過的日記,即我們所知的B版。
赫爾曼·范·佩爾斯(生於1898年3月31日)
弗里茲·普費弗爾(生於1889年4月30日,德國基森)
1998年出現了過去不為人知的日記原稿。現在,經安妮·弗蘭克基金會允許,一篇署期為1944年2月8日的文章將添加到已出版的日記中。1942年6月20日記錄的簡短日記這裏未作改動,因為日記已包含一個更加詳細的文本。此外,依照最新發現,1942年11月7日的日記被改到1943年10月30日。更多信息請讀者參閱修訂版《評述版》。
彼得·范·佩爾斯(生於1926年11月8日)
朱碧恆
后屋其他藏匿者的真實https://read.99csw•com姓名如下:
安妮最後一次日記寫於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八名藏匿的猶太人被逮捕。米普·吉斯和貝普·沃斯庫吉爾,兩名大樓工作人員,發現安妮的日記散落在地上。米普·吉斯為安全起見將這些日記塞進一個桌子抽屜里。戰爭結束后,確證安妮已經去世,她把這些無人讀過的日記交給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
安妮在手稿及書中都稱為:阿爾貝特·杜賽爾。
安妮在她的手稿中稱之為:佩特羅內拉、漢斯和阿爾弗雷德·范丹;而在書中稱之為:佩特羅內拉、赫爾曼和彼得·范丹。
范·佩爾斯家(來自德國奧斯納布呂克)
1980年奧托·弗蘭克去世時,遺囑將女兒的手稿贈予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戰爭文獻資料館。由於從日記出版之日起,它的真實性就遭到質疑,九九藏書戰爭文獻資料館進行了徹底調查。最終,日記確證無疑、純屬真實的時候,即被整本出版,連同一份詳盡調查結果。《評述版》不僅包含有A、B、C三個版本,還附有弗蘭克家的背景資料,有關被捕和發配的情況,安妮筆記的檢驗,所用到的文獻資料等。
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安妮·弗蘭克基金會,作為奧托·弗蘭克的法定繼承人,繼承了他女兒的著作權,後來決定為廣大讀者出版一個新的擴展版本。新版本絕不可能影響到舊版本的完整性,因為這個版本已經把日記及它所涵蓋的信息傳播給了上百萬人。編撰擴展版的任務交給了作家和翻譯家米莉亞姆·普雷斯勒(Mirjam Pressler)。安妮·弗蘭克基金會資助的米莉亞姆·普雷斯勒最終版,包含近百分之三十的新內容,將會讓讀者更敏銳地洞見安妮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