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搜尋標籤新疆,結果共14筆

  • 九篇雪·阿勒泰的柔軟時光

    九篇雪·阿勒泰的柔軟時光

    《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寫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時代跟隨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氣的全部故事。通過碼莊子、搭帳篷、做生意、趕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組組活生生的真實生活畫面,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幅不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嚴的真實生活,充滿靈性,寧靜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即使在艱難絕望之處,也會結出鮮艷的果實,我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心裏想的卻是如何更好地回來——這本書就像李娟的個人紀念冊,留存了她充滿奇異希望的少女時代的真實影像,也奏響了她豐盛清麗的文學世界的序曲。

  • 回家的禮物

  • 大兵團

    大兵團

    1951年夏天,新疆解放戰役結束,進疆官兵面臨著新的選擇。原十四團團長羅正雄脫下軍裝,準備出疆到他曾經戰鬥過的旺水縣擔任縣長。臨出發時,羅正雄突然接到師部命令,要他火速趕到師部,接受任命。羅正雄到了師部才被告知,他的轉業命令被取消了,師部決定要他組建特二團!

    困惑中的羅正雄得知,擔任測量茫茫戈壁和千里雪山的特一團不幸遭遇黑風暴和國民黨殘餘勢力的襲擊,全體官兵遇難。兵團司令部決定由二師成立特二團,接過特一團的槍,深入沙漠腹地,完成勘測任務,為全體官兵開發大戈壁獲取第一手資料。特二團要面對的,不僅是茫茫沙漠,還有那隱藏在沙漠中甚至自己隊伍里的敵人……

  •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本書是作者十年來散文創作的合集。分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輯。這是一部描寫疆北阿勒泰地區生活和風情的原生態散文集。充滿生機活潑、新鮮動人的元素。記錄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區生活的點滴,包括人與事的記憶。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觸覺和筆調初現文壇並引起震驚。作品風格清新、明快,質地純粹,原生態地再現了疆北風物,帶著非常活潑的生機。

  • 新疆探秘錄之獨目青羊

    新疆探秘錄之獨目青羊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新疆和平解放六十年仍不為人知的秘密。公元17世紀,蒙古準噶爾部控制了天山南北,強制推行藏傳佛教。部分穆斯林帶著經典和財物,遷入阿勒泰深山中,從此音信全無。

    1949年,一支解放軍特別警衛連在阿勒泰深山神秘失蹤;1962年,蘇聯對阿勒泰等地進行武裝磨擦,新疆軍區兩名少將叛逃;1976年,「文革」剛剛結束,十支考古隊在特種兵師長的率領下秘密進入阿勒泰山區,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目的。多年後,新疆大學金石研究專業的研究生袁森,受導師所託,進入和田一座詭異的玉璞礦山調查,意外發現一隻獨目青羊——那是有關阿勒泰深山隱秘的線索。追尋這條線索,袁森開始了踏遍新疆的探險之旅……

    新疆,有多少事曾經暗中發生?

  • 新疆探秘錄之生命禁區

    新疆探秘錄之生命禁區

    1972年,尼克鬆訪華,帶來的一幅軍事衛星照片,讓羅布泊「大耳朵」之名傳遍世界。中美關係緩解后,美方提出聯合考察新疆的要求,因為行動目的曖昧遭到拒絕。八十年代初,一位中國科學家在羅布泊離奇失蹤,龐大到難以想象的搜救力度,讓他的風頭一時無兩,甚至一度成為世界性的熱點。此後,詭異失蹤事件頻發,羅布泊成為亞洲的魔鬼大三角。

    火焰山底之行后,袁森和同伴收拾行裝,再入新疆探險。在阿爾泰山的深山中,他們發現了當年國軍的秘密基地。那裡曾經進行過一個龐大的工程,在當時正值抗戰、資源匱乏的艱難時期,那個工程居然是要以無數巨大的鍋爐,融化山體內的冰……

    最終,謎底指向羅布泊。那曾是樓蘭人的故鄉,也曾是羅布人逐水而...

  • 新疆探秘錄之葡萄古城

    新疆探秘錄之葡萄古城

    1914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對新疆進行第三次探險考古,在吐魯番的庫木塔格沙漠發掘出一具獨木舟形彩棺,彩棺上的葡萄紋飾,令新疆嚮導伊拉布因幾乎精神崩潰。更令人奇怪的是,棺內居然葬了一具半屍骨。

    當夜,彩棺不翼而飛,新疆嚮導伊拉布因離奇失蹤。斯坦因憑著零碎的記憶,寫下新疆古文字,請漢學家翻譯出來,得到四個字:葡萄古城。

    斯坦因經過十幾年的研究,意外地發現了《聖經》中關於吐魯番的隱秘。他於1929年準備再次進入新疆,卻因多次盜寶劣跡而被中國政府驅逐。第四次新疆探險計劃的失敗,成為斯坦因的畢生遺憾……

    已經死去的導師打來的求救電話,將袁森引到吐魯番。這個景色奇麗的旅遊勝地竟然暗藏玄機,步步驚心。在當地...

  • 新疆探秘錄之黑暗戈壁

    新疆探秘錄之黑暗戈壁

    1970年5月,蘇聯在科拉半島開始了耗費巨資、聳人聽聞的地球望遠鏡計劃,力圖在地球上鑽出最深的洞。經過13年的努力,在科技超深井鑽了12000米后,鑽井速度驟然下降,之後的11年裡,只鑽出了262米。其間,詭異事件頗發,計劃被迫中止,數以萬計的科學家不得不撤離科拉半島。一夜之間,科拉半島成為風靡世界的神秘詞彙。

    袁森在伊吾縣城找到地下博物館,順著這條線索,一直找到了科拉半島。在那片科技超深井的廢墟里,袁森發現,該計劃的制訂居然起源於中國西部的一片無人區!那裡,位於新疆、甘肅、內蒙古的交界處;那裡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那裡,蘇、蒙曾派聯軍秘密潛入擊殺大盜黑喇嘛;那裡,被稱作黑戈壁。

  • 羊道·前山夏牧場

    羊道·前山夏牧場

    「羊道」系列是李娟與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歷經寒暑跋涉后,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共分三卷。這是第二卷,講述的是在發生在前山夏牧場的故事。

    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了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 羊道·春牧場

    羊道·春牧場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瀰漫開來,沿著平行著布滿坡體的上百條弧線(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絲絲入扣。」

    新疆北部遊牧地區的哈薩克牧民大約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支最為純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薩克牧民生命中必經的道路,是大自然給他們安排的艱辛壯闊的遷徙之路。他們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貧窮、愛情……他們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記錄了李娟跟隨哈薩克族的扎克拜媽媽一家,歷經寒暑,在粗獷蒼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區遊牧生活的日子。哈薩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現,在自然的靜穆與殘酷面前,這個游牧民族所展現出的淡然、堅韌與智慧,讓宇宙里每一個渺小的生命都顯得如此獨特。

  • 羊道·深山夏牧場

    羊道·深山夏牧場

    「羊道」系列是李娟與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歷經寒暑跋涉后,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共分三卷。這是第三卷,講述的是在發生在深山夏牧場的故事。

    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了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穩穩地鎮在藍天之下。

    阿爾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純真,走夜路也能無所畏懼。

    *李娟繼《阿勒泰的角落》之後最新散文集。

    *她的文字渾然天成,無法教出也無法模仿。

    *李敬澤、趙長天、孫甘露、葉兆言等聯袂推薦。

    *隨書贈送新疆喀納斯純美風光明信片,超值珍藏。

    這些文字都與記憶有關,講「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事。

    李娟用獨特的視角寫生活中的悲喜,評判心中的情感與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與孤獨。對小事件的追索中,有關於時間、等待、生死、愛情、命運的獨特思考。她的文字,無法教出也無法模仿。任何一個小情節,總能在她的筆下活潑自然地以原貌展現。在她的...

  • 阿勒泰的角落

    阿勒泰的角落

    若無意指認那在傷感中徘徊、慾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們本來的生命,那麼,總還有別樣乾淨明亮的生命,等著人去認領。

    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一個地方有傳說,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絕唱。

    風裡來雨里去的邊疆牧人、隨家庭不斷遷徙的動蕩生涯、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風沙肆掠的荒漠里餵養的金魚……本應厚重、貧瘠、蒼涼的生活,在李娟獨樹 一幟、靈光閃閃的筆觸下,卻煥發出別樣的溫暖、豐盈與喜悅。

    《阿勒泰的角落》是關於新疆的最美麗文字,這是現代版《呼蘭河傳》。由作者1998-2003年之間陸續完成並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發表的短篇散文集結成冊。作者以天然而純真的筆調描述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