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搜尋標籤革命,結果共5筆

  • 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

    1925年,楊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員的計劃因弟弟楊立青的頑皮而失敗,生來性格相衝的兄弟倆先後背井離鄉前往廣州找尋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華和共產黨員瞿恩、瞿霞兄妹的幫助下,考入黃埔軍校。

    受共產主義思想影響,以及經過東征和北伐的歷練,立青成為優秀的軍人,他與進入國民政府政治核心層工作的立仁產生主義之爭,兄弟倆在「四一二」后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陣營,隔閡日漸加深。

    抗日戰爭爆發,立青在我黨領導的敵後游擊戰場上戰功卓著,立仁則在重慶開展情報工作,兄弟倆暗自較勁。抗戰勝利后,內戰爆發。立青先從事我軍後勤保障工作,後轉至一線戰場,直接面對盛氣凌人的立仁和黃埔舊同窗。國民黨失道寡助,兵敗如山倒,立仁從戰場上狼...

  • 地上地下

    地上地下

    解放前夕,八路軍偵察連長劉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虜的國民黨軍統參謀喬天朝,在瀋陽軍統東北站取得了站長徐寅初的信任,獲取了很多機密情報,為我軍順利解放東北,立下了卓著功勛。為免國民黨懷疑,組織上又派來女游擊隊長王迎香,假扮喬天朝的妻子王曉鳳與他團聚。

    兩個熱血革命青年,有同樣的理想和目標,卻有不一樣的性格和作風。他們在戰鬥中共浴風險,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們幾經波折,啼笑成姻緣。新婚燕爾,朝鮮戰爭爆發,王迎香要求參戰,後來,不幸犧牲,留給丈夫和兒子無盡的懷念……

    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是玫瑰綻放的年代。

  • 牛虻

    牛虻

    六月里一個炎熱的傍晚,所有的窗戶都敞開著,大學生亞瑟·勃爾頓正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里翻查一大疊講道稿。院長蒙太尼里神甫慈愛地注視著他。亞瑟出生在義大利的一個英國富商勃爾頓家中,名義上他是勃爾頓與後妻所生,但實則是後妻與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亞瑟從小在家裡受異母兄嫂的歧視,又看到母親受他們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卻始終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亞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里對自己的關懷。

    當時的義大利正遭到奧地利的侵略,青年義大利黨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吸引著熱血青年。亞瑟決定獻身於這項事業。蒙太尼里發現了亞瑟的活動后十分不安,想方設法加以勸阻;但亞瑟覺得作...

  • 狂風沙

    狂風沙

    2005年的夏天,《亞洲周刊》評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旅台作家司馬中原的長篇巨著狂風沙,排名第四十二。

    司馬中原,原名吳延玫,原籍江蘇省南京市,1933年生於江蘇省淮陰縣。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歷任教官、訓練官、參謀、新聞官,1962年以上尉軍銜退役。1949年去台灣。去台後 ,他的第一篇小說《小疤》被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採用,但未發表。早期作品多發表于 《半月文藝》。曾任文協南部分會常務理事、作協常務理事及總幹事。1974年任華欣文藝工 作聯誼會總幹事。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台灣各種文藝獎,有第一屆青年文藝獎,1967年度教育 部文學獎、1971年度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的特...

  • 蝕

    《蝕》包括三個略帶連續性的中篇:《幻滅》、《動搖》、《追求》,以大革命前後某些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經歷為題材。《幻滅》寫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漢。女主人公章靜情感脆弱而富於幻想。她缺乏鬥爭的勇氣;意志軟弱。她對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靜討厭上海的喧囂和拜金主義化,在讀書和愛情兩方面都感到了幻滅。為革命形勢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漢。她換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滅的悲哀。章靜抱著這種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尋求個人心靈的寄託和安慰,結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滅,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衝擊下某些知識分子共同的特點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