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岷山是我的月亮

岷山是我的月亮

作者:阿貝爾
一個人的岷山是有限的,他的丈量是一個人的丈量,他的仰望、撫摸、聆聽、激賞、融合都是一個人的。所取的視角也是一個人的視角,熱度也是一個人的熱度。岷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一個原生的世界,我們的介入賦予了它人文的意義。
阿貝爾的散文很細密,這篇《岷山是我的月亮》雖是一篇序言,卻是一篇美文。阿貝爾的散文有岷山渾厚的氣質,有山溝水的綿甜,有奇特的地理特質。語言、脈絡都是大山的。阿貝爾生活的那個小縣城很小,但我相信,再小的角落也能寫出大文章。
岷山是地球上眾多山脈中的一支。它有兩個範疇,一個是山脈意義的,從甘南的花爾蓋山、光蓋山、迭山、古麻山,到四川的摩天嶺、雪包頂、九頂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鷓鴣山,包括龍門山和邛崍山。岷山的另一個範疇是地域的,它包括了從甘南到川西的廣大地方。在它的褶皺里,有神話世界九寨溝、人間瑤池黃龍寺、藏地古城松潘、邊城龍安……自古都是藏、漢、氐、羌民族的聚居地。除了有著九-九-藏-書化石意義的氐羌遺民,還生存著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藍馬雞、梅花鹿、白唇鹿等珍稀動物以及眾多古老、神奇的植物。水除了北麓的白河、黑河注入黃河外,其餘都注入長江,最有名的是岷江、涪江和白龍江。
我至今都居住在岷山東麓涪江的一個大拐彎處,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看的風光都是岷山中的,走在街頭、河邊都能看見穿裹裹裙、拴花腰帶、頭戴氈帽插白羽毛的白馬人。安多藏人是一種氣象,白馬人是另一種氣象。我的出生地就在距離這個大拐彎的下游十幾里,涪江的一個小拐彎處,我在那裡生活到16歲才第一次走出岷山。1984年我從江油平原回來,在龍門山中待了3年。1987年我向西走了兩百里到了岷山腹地,一住就是6年。在水晶和闊達,都能看見岷山主峰雪包頂。它在雲開霧散中顯露真容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靈魂的震顫。其間幾次騎車進入虎牙河,去到岷山深腹雪包頂腳下。1986年我第一次進入奪補河,經過白馬寨,去到雪包頂東北麓的王朗自然保護區九*九*藏*書。1987年我第二次進入奪補河,去到王壩楚。1988年我第一次去到九寨溝,中間翻過黃土梁。1991年我第二次去到九寨溝。之後,每年都要進入火溪河(奪補河),去到白馬寨和王朗。2001年我走都江堰進入岷江,經汶川翻鷓鴣山,進到馬爾康,再走馬爾康上到紅原、若爾蓋草原,在川甘交界的郎木寺看見白龍江(也是嘉陵江)的第一股水,之後穿過松潘草地,走尕尼台下到川主寺,再翻弓杠嶺到九寨溝。2006年我從平武到青川,去到摩天嶺腳下。2007年我第四次去到九寨溝,翻弓杠嶺到古城松潘,然後翻雪山樑子回到平武。從松潘到平武,橫穿岷山,從岷山西麓到東麓。翻雪山樑子,過黃龍寺,由涪江源頭順江而下,能感覺到岷山的心跳和呼吸。一路雪峰,一路峽谷,一路溪流,一路藏寨,一路杜鵑,涵蓋了岷山的全部。歷史的斑斑點點,民族的紛爭,早已淡遠了。2009年我逆涪江而上,進入涪江源峽谷,去到黃龍寺。灌木叢和高山植被掩蓋不了地質變遷(包括大地震)的九*九*藏*書遺迹。在十二道拐,我摸到了岷山的脈搏。
一個人屬於哪座山哪座島哪條河,屬於哪個平原或者高原,是他的命。我的命在岷山。一個人離開他的出生地,走出他血脈的地理,去到再遠的地方,都無法超出地球的地理意義,只有1969年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登月是開創性的,它絕對地擴展了人類(包括靈魂)的地理範疇。沒有人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永遠沒有人知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岷山東麓涪江的那個小拐彎處就是我登上地球的著陸點,岷山就是我的月亮。
我在岷山東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40年的時候,有朋友建議我應該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華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羅河、密西西比河、恆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換一種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種經度和緯度上的日照、濕度和風。也包括人文。人文是我們的精神地理,它讓我們找到愛,找到愛的歸宿。比如走在曼德爾施塔姆當年走過的小九-九-藏-書道上,或者站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墓前。從乞力馬扎羅流下來的河水會是一種什麼味道?卡夫卡一生居住的城市,他借用過的城堡,會有種怎樣的氣場?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娜·格利戈里耶夫娜住過的旅店、進過的賭場、上下火車的站台,會帶給我怎樣的追思?「彼得堡,我還不想死」,它的空氣還是阿赫瑪托娃呼吸過的嗎?「你寫岷山寫得這麼好,你要是能走出去,寫金字塔,寫衛城寫帕特農神廟,寫巴黎聖母院寫盧浮宮,寫阿爾的向日葵,寫涅瓦大街,寫瑪楚比楚,會寫得更好!」我也想走出去,未必要寫什麼,我的靈魂一直都有這樣的訴求。然而岷山她太深了,像永遠閉合的母腹,愛囚著我;還有看不見的根,看不見的葛藤,連著我纏著我,不讓我走出去。
岷山所經歷的時間,以及發生在時間里的細節,都是我們人類無法窺見的神聖。它以它現在的面貌震撼我們,滌盪我們的靈魂;用巨大的、細節綿密的美鑄就我們的思想,啟迪我們的想象。它在我身上完成的,是米開朗基羅在大理石上完成的。岷山是地質和生態的,也https://read.99csw.com是美學的、詩歌的。先有岷山,再有人,人寄生於它,成為它花朵的一枝。皚皚白雪包裹著它的眾山峰,成為原著民的宗教。積雪融化,溪流奔騰不斷,原著民代代繁衍,岷山成了他們的國度。朝山的藏人,拜山的氐人、羌人,都把岷山當做他們的神。
出生地是我們的第一地理。水土、空氣、方言、習俗首先決定了我們。當一張白紙走出出生地的時候,便成了一幅畫,用的是出生地的顏料、畫筆,畫的也是出生地的東西,表達的也是出生地的況味。走出去,在另一個地方住久了,便有了第二故鄉。第二故鄉自然是一個人的第二地理,它會給你的生命注入這個地方的東西。這讓我想到流亡,想到流亡者,他們攜帶著故鄉的地理,又不斷地介入世界地理。從絕對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流亡者,從不可知的世界流亡到地球上,被確認又被限制。
岷山有靈。靈在接近天空的海拔,靈在聖潔,靈在雪線,靈在杜鵑,靈在藏人和氐羌人的歌舞,靈在灌木叢的寂寞和原始森林的寧靜,靈在雪溪一樣潺潺流淌的萬古的永恆……岷山有靈,靈在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