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外星人

外星人

作者:吳定柏
其後,不少科幻作家又著力于展現地球人與外星人第一次接觸的情景,描寫「第一次接觸」的作品連續問世,異彩紛呈。美國作家約翰·坎貝爾、范·沃格特、默里·萊恩斯特、哈爾·克萊門特等人都曾推出這類佳作。但他們並不滿足於塑造與地球人迥異的外星人外在形象,而是刻意將地球人類文明與外星人文明加以對照,對地球人類所處的環境以及觀念、價值進行深入的探討。於是有了西馬克的抨擊軍國主義,斯圖金的批判性別歧視,懷德漢姆的鞭撻種族主義,安德森的譴責殖民主義政治,奧爾迪斯的諷刺人類的虛榮和偏見等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萊恩斯特的小說《第一次接觸》表露了地球人對外星人的重重戒備心理,以地球人https://read.99csw.com用威脅手段強迫外星人與之交換飛船,各自返航作為結局。對此,俄國作家伊凡·葉甫雷莫夫在他的科幻作品里對萊恩斯特的「耀武揚威」態度予以抨擊。他認為,人類達到能夠建造星際飛船的先進文明,就證明他們已經成熟,不可能像萊恩斯特那樣飛揚跋扈,而且應該相信外星人也已達到高度文明,也已成熟。
遠在科幻文藝形成之前,人們對繁星閃爍的宇宙就已充滿好奇,充滿幻想。數千年來,多少人遙望長空,叩問蒼穹:天上究竟有沒有生命的繁衍?更有人展開幻想的雙翼,編織了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古希臘作家琉善(約120—180年)進而憑藉豐富想象,描繪了在月球上生存的read.99csw•com人。
饒有興味的是,在東歐,特別是在俄國,科幻小說里尚不存在惡魔型的外星人。可是在西方,惡魔型外星人仍然在科幻作品特別是影視創作中,佔據統治地位。看來這種情況還會延續,外星人入侵和星際大戰仍將是追求刺|激效果和銷售價值的手段。海因來因的《傀儡主人》(1951)和拉里·尼文的《曼克辛戰爭》(1988—1990)就是典型的例子。
科幻世界不受時空約束,科幻創作的天地廣袤無垠。歷經百余年歲月,科幻文藝已經拓展了數以百計的題材,而外星人無疑是最具傳統意義,最具典型色彩的題材之一。外星人早已成為科幻的一種標記。在中國,外星人被稱為天外來客、異星生物、異形、異read.99csw.com族等,指的就是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世界里的智能生物。
美國作家威恩邦(1900—1936)生命短暫,留下的作品寥寥無幾。但是,他的名字卻被載入科幻史冊,原因是他在處|女作《火星遊記》(1934)里塑造了嶄新的火星人形象。他筆下的外星人天真友好,外形與沙漠生態環境相適應:大腦位於腹部,尖嘴猶如象鼻。除了火星人,威恩邦在這篇小說里還描繪了其它智能生物,如金字塔獸、桶體獸等。從此,外星人的這一模式——天真友好型——在別的作家的科幻作品里頻頻出現。
近年來,不少作家對地球人和外星人在未來接觸時,因為文化和生理不同而可能產生的種種問題,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美國女作家徹麗的《暗淡的https://read.99csw.com太陽》三部曲(1978—1979)和《查奴爾星球》(1982—1986),美國黑人女作家勃特勒的《木星創世紀》(1987—1989)就作過這種嘗試。對於採用這個題材的科幻作家來說,最為棘手的是如何描繪從未謀面的外星人。大多數作品描繪的外星人外形奇特,但是言語舉止、思維心理與地球人卻毫無二致,缺少足夠的信服力。但儘管如此,從積極的方面看,許多作家已經轉向樂觀,認為總有辦法找到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共同語言」。原先對外星人入侵的恐怖心理,逐漸被尋求友好接觸的強烈願望所代替。他們甚至產生了新的憂慮:一旦與外星人增進了接觸,地球人難免相形見絀,由此嘆惜地球文明的落後。阿西莫夫的《神仙們自read•99csw.com己》(1972)和薩根的《接觸》(1985)就是顯著的例證。
最早提出外星人(Aliens)這個概念的是法國天文學家兼作家弗蘭姆馬林,他在文章中對外星人的存在持肯定的看法。而在科幻小說里,外星人則始出於英國威爾斯(1866—1946)筆下,而且不是來自離我們最近的月球,卻是來自遙遠的火星。他在1898年所寫的《星際戰爭》(又譯《大戰火星人》),描寫了凶神惡煞般的火星人對地球的入侵。根據威爾斯的想象,火星人長有直徑約四英尺的大腦袋,肉嘴周圍有一簇長長的觸鬚,排成兩束,靠這來進退行動。他們以吸取鮮血為生,無須睡眠,從不疲勞,且無性別之分,靠發芽繁殖後代。威爾斯就此塑造了第一種外星人的形象模式——惡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