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財富與競爭 瀏覽器之戰

第十章 財富與競爭

瀏覽器之戰


由於瀏覽器使得人們能夠更加容易地在網際網路上漫遊,因此在線公司的前景變得烏雲密布。正因為如此,美國在線公司才迫切需要擁有一種瀏覽器,並且對網景公司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也正因為如此,微軟公司才願意降低自己的MSN系統的價格,以便在競爭中擊敗網景公司。
不過網景公司的做法並不是沒有先例的。網際網路上運行的大多數軟體都是用開放的方式開發的。另外,Unix操作系統常常是在這種開放式環境中得到進步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萊納斯·托瓦爾茲的年輕的芬蘭黑客開發出一個Unix內核(操作系統中負責處理內存、文件和外部介面等基本操作的這部分系統)的新變形。托瓦爾茲將他的操作系統取名為Linux,他公開了它的源代碼,請編程界為它加以改進。編程界對此作出了極其熱烈的響應。6年後,Linux操作系統從赫爾辛基大學的一個業餘愛好者軟體項目發展成為一個佔有優勢地位的Unix版本,它被移植到Intel PC和梅肯套希計算機上,並且在軟體開發界得到了推廣應用。不久,來自Linux操作系統的競爭壓力迫使微軟公司重新設計了Windows NT系統,該系統是微軟希望取代伺服器市場上的Unix時所用的高端操作系統。由於數以千計的富有才華的編程員對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因此微軟公司究竟能不能在競爭中堅持下去,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多年來,微軟公司一直在穩步打入美國在線公司的控制領域——在線系統。雖然美國在線公司使得人們能夠用它的Web瀏覽器訪問網際網路,但是它主要是作為一個在線服務公司從事經營活動的。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線服務公司一直為付費用戶提供與網際網路相連接的服務,為他們託管電子討論組,併為他們提供電子郵件服務。所有這些服務也都是在網際網路上實現的,不過在線服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並且是比較容易熟悉的。微軟公司運用它的微軟網路系統MSN打入了這個市場。雖然美國在線公司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在線公司領導者,然而它開始擔心自己究竟能否保住這個領先地位。
世界因此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1975年,個人計算機還是人們狂熱追求的一個夢想。
安德烈森和克拉克知道這樣做是有風險的,但是他們也懂得開放式系統可以帶來的好處。個人計算機產業是建立在免費共享信息的基礎之上的。他們認為,凡是進步迅速的地方,都是信息共享搞read•99csw•com得好的地方。在網際網路這樣的高速發展領域,對很快就會過時的技術實施保密,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網景公司公開其源代碼的做法是個非常大胆的舉措。
Web專業人員尤其懂得並且重視開放源代碼的模式。Apache是個重要的Web伺服器軟體,它就屬於免費的開放源代碼產品,許多必備的網際網路工具也是這樣的產品。網際網路和Web是在學術環境中問世的,在這樣的環境中,開放源代碼是一種很自然的模式。也許它不是最適合銷售贏利的模式,不過這隻是一種假象。經營Linux操作系統的公司也都在賺錢,也吸引了許多投資商。「開放」並不等於「免費」。
一些人曾經預言,開放的源代碼軟體將會霸戰整個軟體市場。支持者說,開放的源代碼軟體,其性能通常優於市售的軟體,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查找和糾正軟體中存在的錯誤。他們聲稱,在開放的源代碼環境中,存在一種自然淘汰機制,可以確保只有最佳軟體才會生存下來。開放的源代碼的積極支持者兼作家埃里克·雷蒙德認為,在開放的源代碼中,我們將會看到一種新的非市場經濟的出現,這種經濟與中世紀的同業公會十分相似。
讓美國在線公司改用微軟的瀏覽器,對於網景公司在公眾中擁有的領先地位形象是個沉重的打擊。當時,美國在線公司擁有數百萬個用戶,如果每個用戶都改用微軟公司的瀏覽器,那麼在瀏覽器的競爭中,網景公司的地位很快就會退居微軟之後。
網景公司的發展確實受到了影響。該公司感到頭痛的問題是,它試圖確定公司的未來究竟是應該發展瀏覽器還是別的Web軟體,是開發各種服務軟體,還是將Web站點作為廣告收入的來源加以宣傳。Mozilla軟體開發的前途未卜。
不可思議的是,美國在線公司仍然拒絕了微軟提供的優惠條件。它認為微軟是競爭中的敵人,最後它既取消了與網景公司的交易,也沒有與微軟達成協議,但是它將微軟的瀏覽器作為首選瀏覽器進行推銷,使網景公司陷入了不利的地位。
接著,1998年11月24日,美國在線公司宣布它已經結束與網景通信公司的談判,決定以大約42億美元的股票價格收購網景公司。凱斯終於得到了他認為可以彌補美國在線公司不足的這家公司。太陽微系統公司在這項收購活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承諾負責銷售美國在線公司不需要的網景公司的軟體,作為對美國在線公司因銷售網景公司的產品和太陽公司開發的某些產品而減少了的read.99csw.com收入的補償。網景公司的資產被分割,交給最有可能充分利用這些資產的有關各方。
1995年,微軟公開宣布將著手網際網路產品的開發。不久微軟公司的意圖就開始明朗起來。當它向一家小公司購買了瀏覽器技術的使用許可權並接著開發了它自己的瀏覽器網際網路探索器之後,微軟便開始拉攏美國在線公司。
然而佔領皇宮並不意味著革命真的已經大功告成。1984年以來,我們目睹了這15年中個人計算機不斷演變發展的歷程。計算機和軟體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計算機與人之間打交道的方式日益先進,個人計算機已經廣泛普及,逐漸成為人們使用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業務工具,並且成為一種隨處可見的家用電氣設備,計算機技術為人類賦予了巨大的力量。
導致個人計算機問世的這場特殊的技術革命已經結束,這場革命是由技術發展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力量而掀起的,1975年Altair計算機宣布問世,這場革命隨之而開始,1984年為大眾設計並且大規模推向市場的第一台計算機即蘋果公司的梅肯套希計算機的推出,標志著個人計算機革命結出了碩果。
但是網景公司竟然打算將它的源代碼放在網際網路上,讓大家查看;而且不僅僅是查看而已。編程員可以免費使用這些代碼來開發新的軟體產品,但是他們開發的新軟體也應該向其他開發人員公開,這意味著網景公司可以在自己的瀏覽器中使用其他編程員編寫的增強軟體。網景公司實際上是讓整個軟體界幫助它開發軟體。這個開發項目及其Web站點稱為Mozilla,這是網景公司瀏覽器原始代碼的名字。
與此同時,美國在線公司就Java編程語言的問題與太陽公司展開了洽談,而網景公司則與太陽公司共同開發一種比較簡單的語言,這種語言與Java語言無關,它稱為Java腳本語言(Java Script),它使人們能夠將一些互動式特性添加給Web頁,而不必學會像Java這樣的完整的編程語言。所有這些公司都把微軟視為敵人,因此它們完全有理由攜手合作。
軟體產品的源代碼是軟體公司皇冠上的寶石,必須嚴加保護,防止窺視者的目光和竊賊的手。為了這種知識產權而引起的法律爭端是如此激烈,以至於在有些案件中,爭執雙方的公司都受到了無法恢復的創傷。博蘭公司就因為這種法律爭端而付出的代價大傷元氣;數字研究公司因為與IBM公司打官司而一蹶不振,蘋果公司威脅說要為GEM圖形用戶界面的事而起https://read.99csw.com訴它;軟體藝術公司因為與個人軟體公司打官司而被擠出了軟體經營領域。
可是這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嗎?這種開放源思路,也就是約翰·德雷珀稱之為的沃茲原則,實際上只不過是加里·基爾多爾在大學里曾經主張的共享思想的實現而已,而恩格爾巴特這樣的經過科學培訓的技術人纔則認為這種思路共享是科學進步的關鍵。這種開放源思路在網景公司、蘋果公司創辦之前,在個人計算機革命掀起波瀾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作為軟體開發的一種方法,在20世紀40年代最早的計算機問世的時候,開放源思路就已經應運而生,從此它就成為計算機軟體技術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個人計算機革命之火形成燎原之勢的過程中,它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如今出現網際網路之後,它正在將一場新的革命推向前進。
編程員兼編輯安德魯·弗呂格爾曼提出了共享軟體的思路,如果用戶發現某個軟體對他有用,他就可以使用該軟體,並向弗呂格爾曼支付相應的費用。
——網景公司合夥創辦人馬克·安德烈森
為了使自己的瀏覽器出現在美國在線公司用戶的計算機屏幕上,微軟公司願意以非常優惠的條件與美國在線公司達成交易。為了回報美國在線公司購買網際網路探索器(Internet Explorer,IE)的使用許可權,微軟將在視窗操作系統桌面上加一個美國在線公司的圖標。這相當於免費給美國在線公司進行廣告宣傳,並且表示微軟同意在視窗用戶每次啟動計算機時屏幕上可以出現美國在線公司的圖標。這是公開出賣微軟自己的在線服務系統MSN,不過這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問題在於微軟可以藉此方式來打擊網景公司。而價格問題使得美國在線公司不忍心拒絕與微軟做成這筆極其優惠的交易,因為它可以免費獲得IE這個瀏覽器。
也許下一場技術革命是由一些聰明年輕的黑客進行的,也許現在他正在閱讀我們這本書。
1998年初,為了爭取在安德烈森於5年前建立起來的瀏覽器市場中生存下去,網景公司採取了某些措施,從而使公司的董事會目瞪口呆,而編程員則興高采烈。它公開了瀏覽器的源代碼。
在與網景公司進行洽談的過程中,凱斯強調指出網景公司的Web站點的重要性。它是Web上的一個非常有名的訪問區域,網景公司可以非常容易地在該網站上刊登廣告。數百萬人每天都訪問網景公司的Web站點。凱斯指出,它就像在線服務公司的用戶能夠read.99csw.com訪問各種在線服務一樣。微軟懂得這一點,並且已經將它的MSN系統演變成為它自己的Web站點。凱斯認為網景公司尚不懂得它的價值。
與此同時,1998年5月18日,美國司法部和大約20個州的司法部長對微軟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它觸犯了反壟斷法,聲稱微軟公司濫用它在操作系統領域中的壟斷地位,阻礙了競爭,尤其是在與網景公司的這場官司中,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這時每個公司都對微軟構成了威脅,至少微軟公司總部是這樣認為的。太陽公司打算開發一種基於Java編程語言的操作系統。網景公司正在將瀏覽器開發成為在某種意義上能夠替代操作系統的產品。而Oracle公司則通過推出那些不運行視窗系統的簡化型網路計算機,加入這場爭鬥之中。
1996年10月,Oracle公司與網景公司宣布,它們將合作開髮網絡計算機(NC)。這條消息說明了對微軟公司的擔心是如何導致一些公司走向聯合的。兩個月前,馬克·安德烈森曾經嘲笑過網路計算機,而拉里·埃利森也把網景公司的技術諷刺為「非常非常單薄的」。
20世紀90年代後期,IBM公司鄭重承諾準備開發Java軟體產品,因此,反微軟聯盟增加了一位有力的打手。然而微軟公司繼續向網際網路和在線領域進軍。1997年底,微軟的瀏覽器IE在流行程度上超過了網景公司的瀏覽器,1998年底,微軟的MSN站點的訪問人數超過了網景公司的網路中心(Netcenter)站點,並且成為一個主要的網際網路門戶站點,數百萬人將這個入口作為一種家庭上網的基地,以便進行Web瀏覽。網景公司迅速失去了自己的優勢,它的前景究竟如何?人們不得而知。
如今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並且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計算機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狂熱的夢想者一次又一次地頂住了來自那些公認的技術權威的阻力,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頑強毅力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戴維·阿爾竭力勸說數字設備公司的管理人員,使他們相信人們確實想在家裡使用計算機。李·費爾森斯坦於20世紀60年代后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積極展開工作,以便將計算機的力量賦予普通人。埃德·羅伯茨努力尋求一筆貸款,使MITS公司能夠維持運營,以便製造配套完整的計算機。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以便實現他的計算機夢想。史蒂夫·多姆皮爾專門乘飛機前往阿爾布克基,以便查看他訂購的Altair計算九*九*藏*書機是否落實。迪克·海澤和保羅·特雷爾開設了一些商店,專門銷售他們的朋友聲稱沒有市場的計算機產品。邁克·馬庫拉支持兩個年輕人在車庫中創辦的計算機公司。這些都是充滿夢想的人。還有特德·納爾遜,他是個最痴迷的夢想者,他預見到計算機是個充滿希望的新領域,因此用他畢生的精力使之得以變成現實。這些人都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夢想著實現同一個目標,即個人計算機,將計算機技術的強大功能包裝在一個小巧玲瓏的機殼裡,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它。
微軟真的獲勝了嗎?它已經擺脫了來自網景公司的威脅嗎?或者說開放源代碼改變了競爭的規則嗎?
今天,改變世界成了這台小巧玲瓏的機器努力實現的目標。曾經只是個革命性思路的個人計算機,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工具。但是,它不僅是一件具有革命意義的強大工具,而且是能為革命賦予力量的工具。正如萬維網是在NeXT公司的小機盒上發明的那樣,下一場技術革命很可能是在個人計算機上掀起的。
美國在線公司不斷與網景公司交好,而與微軟公司展開爭鬥。
網際網路中沒有任何東西與正常的經營法則背道而馳。
當吉姆·克拉克斷然拒絕美國在線公司想要購買網景公司股份的意圖后,美國在線公司便向其他公司購買了一種瀏覽器,搶在微軟公司之前抓住了另一種瀏覽器。但是史蒂夫·凱斯仍然對網景公司及其瀏覽器情有獨鍾,因為該瀏覽器被人們視為最好的一個產品,網景公司則是前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他對網景公司感興趣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在線公司的大多數高級官員都將網景公司的一班人馬看做是可以打交道的人。美國在線公司的人認為在與微軟公司的競爭中,網景公司是自己的天然盟友。
此時,在公司外的數百名編程員的協助之下,網景公司的Mozilla項目開發完成了一個新版本瀏覽器。雖然美國在線公司宣布繼續支持Mozilla項目的開發,但是這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既然它是個開放源代碼軟體,那麼正如一位記者所說,該瀏覽器已經「直接從網際網路的危險品清單中變成了一種不朽的產品」。它不再與單個公司相關聯,只要編程員認為存在維護它的價值,它就到處可以使用。但是,不管它是否屬於一種不朽的產品,微軟已經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
微軟公司指出,美國在線公司收購網景公司后,經營環境中的不平衡現象已經得到糾正,指控微軟的訴訟案應該撤銷。但是法庭並不這樣認為,就在本書付印時,這個案件仍在審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