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一章 人力情報 情報員與線人

第十一章 人力情報

情報員與線人

歐洲另一個招募目標機構是國際原子能機構(IEAE)。根據一份報告的記錄,美國中央情報局駐維也納情報站的官員「受命發展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內部的情報渠道,以掌握該機構的內部考慮。」
2011年年初,美國中央情報局指示已經從事線人工作一年時間的巴基斯坦籍醫生沙基爾·阿夫里迪(Shakeel Afridi),帶人在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接種疫苗,重點關注該城市中可能藏匿本·拉登及其家族成員的居民區的乙肝病毒和15歲至45歲之間的婦女,通過分析DNA特徵排查對比分析本·拉登及其家族成員的蹤跡。阿夫里迪醫生的一名助手設法混進了居民區,但是沒能獲得與本·拉登家族基因進行對比所需的樣本。
近期在中東地區的人力情報活動主要針對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據披露,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後,薩達姆·海珊政權的外交部長納吉·薩布里(Naji Sabri)受招募成為美國方面的間諜。薩布里的間諜職業生涯始於法國對外安全總部(Directorate General of External Security),之後,該機構在伊拉克戰爭發生6個月前,將薩布里轉交給美國中央情報局,負責搜集關於伊拉克核武器、生化武器項目的情報。據報道,薩布里向美國中央情報局透露的情報顯示薩達姆·海珊曾計劃重新啟動核武器項目,不過該項目僅進行了研究工作,並沒有實施。而伊拉克政府也沒有生產或儲備生物武器。在化學武器方面,薩布里透露的確存在一些化學武器,但是並沒有掌握在伊拉克軍隊手中。
1989年4月,多名伊朗軍官被捕,被指控為美國方面從事間諜行為。在被發現之前,該情報網路接受來自法蘭克福的指示,搜集關於伊朗在波斯灣地區軍事行動的相關情報,當時美國海軍艦隊正在該地區與伊朗軍隊對峙。
2008年曾有報道稱,「基地」組織仍對這種滲透破壞行為無動於衷。但是在一年半以後,美國和其他國際機構的官員開始著手從恐怖組織內部招募發展更高級的間諜。中央情報局一名前官員曾提及「我們對基地組織的滲透。」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Dennis Blair)曾向記者透露,判定恐怖組織實施恐怖活動風險的方法就是「滲透到恐怖組織內部去,掌握恐怖分子是否意圖實施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
1993年,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有機會布置一條能夠直接聯繫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渠道,當時此人身處葉門。該渠道同時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情報。聯邦調查局曾認定本·拉登當時有資助恐怖分子襲擊美國本土的意圖。《華盛頓郵報》曾報道稱,該渠道提供的情報曾成功化解了一次恐怖襲擊風險,當時恐怖分子密謀襲擊共濟會(Masonic)在洛杉磯的一次聚會。這名線人後在波斯尼亞(Bosnia)被「基地」組織暗殺。
2004年年中,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伊朗的一條情報渠道,獲得了一台筆記本電腦九*九*藏*書。該電腦保存了一枚核彈頭的主要研究數據,包括引爆核彈的球形雷管數據。相關文件也反映了在核彈頭中設計重型球形核燃料裝置的方法,以確保該彈頭在投射至目標過程中的穩定性和精確性。另外,這些文件顯示,該核彈頭是設定在目標區域上空2000英尺的高度爆炸,這是核武器爆炸的理想高度。
在小布希政府時期,中央情報局利用在敘利亞軍方研發生化武器項目的一名線人,搜集有關敘利亞方面使用病原體武器的情報。
據報道稱,2010年4月,伊朗發生的動亂「推動了該國官員倒向西方或向西方泄露情報,並且產生了一波關於伊朗核武器項目的情報高潮。」當年10月,伊朗官方對外宣稱,一些能夠接觸該國核設施的個人向西方情報機構提供了秘密情報,以換取經濟利益。
「9·11事件」發生后的幾年中,滲透到恐怖組織內部的方法是招募在關塔那摩關押的犯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關塔那摩設有一處秘密設施,代號為「PENNY LANE」,用以安置已經同意為中央情報局工作但尚未「重返」基地組織的線人。在這些線人中,有一部分是通過代號為「PLEDGE」的賬戶獲得報酬,幫助中央情報局掌握了數名基地組織高級成員的行蹤,並利用捕食者無人機空襲予以消滅。
美國中央情報局在1993年曾將法國前總理愛德華·巴拉迪爾(Edouard Balladur)的顧問亨利·波拉諾爾(Henri Plagnol)作為招募目標,但是是否招募成功仍存在爭議。在幾乎相同的時間,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接觸了蒂埃里·米勒(Thierry Mileo),此人掌握著法國通訊部的電信和衛星通信業務。中央情報局試圖通過此人購買法國在電信事務方面的談判戰略。在另一個案例中,根據法國安全機構領土警戒局(Directorate of Territorial Surveillance)的調查發現,法國國營通訊公司(French Telecom)的一名僱員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招募,被要求「出賣有關法國國際通訊架構網路的相關文件和信息」。上述兩個被招募對象都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行為報告給了國土警戒局,該局鼓勵二人繼續與招募人員保持聯繫。經過後續的接觸發現,中央情報局一名非官方身份的女性情報官負責上述招募,該情報官的掩護身份是一家關注世界經濟的基金會工作人員,該基金會註冊于得克薩斯。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美國的情報人員也會從歐洲、非洲、中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國家的線人或潛在線人手中購買情報。1997年年初,德國政府驅逐了美國中央情報局一名官員。根據一份報告的記錄,該官員被指控試圖招募一名德國高級官員,利用其獲取多個高科技項目的相關情報。根據另一份報告的記錄,這名中央情報局的官員還搜集了關於第三國的情報,該第三國很可能是伊朗。之所以受到德國政府的驅逐,是因為該官員在德國境內從事的情報活動並未獲得德國當局的允https://read.99csw•com許。
服務於軍方情報機構的公開和控制(如秘密渠道)的情報資源,能夠提供各類多種情報。1993年財務年度,軍方情報來源反映過波黑塞族針對波黑穆斯林的集體屠殺和暴行、德國新納粹團體的興起、阿爾及利亞前線伊斯蘭教救世軍(Algerian Front Islamique de Salvation)、巴拿馬國家警察(Panama National Police)策劃諸多針對美國利益和公民的暴力行動、俄羅斯主導的能源項目、古巴生化戰項目發展情況、朝鮮採購高級地道掘進機以及俄羅斯支持阿富汗軍事政變等情況。
在亞洲地區,中國是最重要的人力情報目標。至少有一項對中國某研究院的滲透工作發展了一條渠道,能夠獲取中國與多個國家存在核方面往來的相關情報。20世紀80年代,該渠道能夠獲取一批涉及敏感問題的情報,包括:中國向阿根廷和南非派遣核專家;中國技術人員援建巴基斯坦核武器開發項目;中國科技人員代表團在巴基斯坦的卡胡塔(Kahuta,巴基斯坦科技人員在該地從事鈾濃縮工作)的一處離心機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1982年年底或1983年年初,位於瓦赫(Wah)一處保密設施的巴基斯坦科技人員向中國科學家展示了一份核武器設計方案,並徵求改進此方案的建議以及核彈頭的引爆技術(該技術與中國第四次核試驗所使用的技術非常相近)。
「搖滾明星」線人網路包括在共和國衛隊中招募的間諜。通過該網路獲得的情報,包括地對地導彈、防空系統的部署信息,相關情報后經衛星影像情報加以確認。一名服務於「搖滾明星」網路的間諜指出了駐紮于Umm Quasr烏姆蓋斯爾港的安全部隊情況,並且提供了礦井和安全部隊的位置信息,這些信息降低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後續佔領的難度。
冷戰結束以及蘇聯解體后,類似的運作方式並沒有完全終止。1995年9月,聖彼得堡一家蘇聯國防部下屬研究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被捕,理由是涉嫌向美國方面提供俄羅斯新型攻擊潛艇的相關秘密情報。1997年,一名俄羅斯前外交官被判犯有間諜罪,經審查發現此人在1976年退休后開始從事間諜活動。
涉及台灣核項目的情報,出自長期為美國從事間諜工作的張憲義上校(原台灣核能研究所副主任)。張憲義在1987年任候補軍官時就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招募並變節。張憲義所提供的情報反映台灣當局曾秘密建設能夠用於提煉鈈的秘密設施。建設該設施的行為違背了台灣對美國做出的不從事核武器研究的承諾。美國方面施壓台灣當局,要求終止該秘密設施的建設工作,並關閉了台灣最大的民用核反應堆(美國方面認為該反應堆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
隨後的數年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蘇聯軍事、外交重要部門都布建了間諜或線人,這些部門包括蘇聯外交部、國防部、蘇軍總參謀部、格魯烏、克格勃以及至少一個軍事研究機構。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在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工作的蘇聯公https://read•99csw•com民,也向中央情報局提供過情報。在此類人中,最典型的是莫斯科航空學院的電子工程專家阿道夫·托爾卡切夫。托爾卡切夫向美國政府泄露了蘇聯軍事航空領域的研究成果,被美國官方評為「最具經濟價值的特工之一」,幫助美國方面「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支出」。托爾卡切夫先後向美國方面提供了蘇聯在電子引導和對抗系統、先進雷達系統領域的研究成果和保密技術。在托爾卡切夫的情報支持下,美國空軍「徹底地將這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電子系統設計方案反過來應用在一款最新型戰鬥機上。」由於中央情報局前官員愛德華·李·霍華德的出賣,托爾卡切夫在1985年被逮捕並處決。
最近幾年,俄羅斯多家法院對俄羅斯公民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幫助進行了定罪。2012年2月,普列塞茨克導彈測試中心的發射負責人弗拉基米爾·尼斯特瑞茲中校因「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俄羅斯最新型軍用火箭複合結構重要測試數據」而被判處有罪。在尼斯特瑞茲提供的情報中,有關於俄羅斯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的詳細信息。當年5月,葉卡捷琳堡地方法院以向美國方面泄露了最新型潛射彈道彈道——布拉瓦(Bulava)——相關情報的事實為依據,判處亞歷山大·戈尼特耶夫(Alexander Gniteyev)罪名成立。同年五月,俄軍退休軍官弗拉基米爾·拉扎爾(Vladimir Lazar)上校因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了7000份俄涉密軍事地圖,被判處12年監禁。2015年,俄羅斯一地方法院以向美國中央情報局出賣涉密信息為依據,判處一名前警方官員15年監禁。
一般來說,情報員是受雇於美國情報官或者自願投靠從事情報工作的外國人,負責在其所在國或第三國搜集相關情報。冷戰期間,雖然蘇聯執行封閉性管理,而且克格勃反情報機構在國內進行了嚴密監控,但是中央情報局對蘇的情報工作仍然取得了相當一批非常有分量的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蘇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格魯烏)的奧列格·潘可夫斯基(Oleg Penkovskiy)上校。與其他很多蘇聯方面的情報渠道一樣,潘可夫斯基是主動投靠美國中央情報局從事情報工作的。1961年至1962年期間,潘可夫斯基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秘密情報機構提供了一大批情報資料,所提供的情報包括蘇聯戰略能力和核武器目標策略。他還提供了一份蘇聯中程彈道導彈手冊正式文件的複印本,該份情報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伊拉克戰爭按計劃開始的兩天前,該網路的一名間諜提供了一條重要信息,反映了位於巴格達北部的朵拉農場(Dora Farm)存在異常情況。該農場一般是薩達姆·海珊的妻子及其本人使用。所謂的異常情況是指,有人在該農場籌辦食品供應和高級別安保準備(經衛星影像情報確認,在該農場停留了36輛汽車)。一名間諜報稱,看見薩達姆本人離開該農場前往參加會議,后返回該農場休息。小布希總統根據該情報批准使用巡航導彈和九*九*藏*書F-117轟炸機對該目標進行了襲擊,襲擊目標是「斬首」伊拉克的領導人薩達姆。不過,薩達姆在空襲時未在該建築內,得以生還。
在入侵伊拉克前夕,中央情報局駐伊拉克情報行動小組組建了情報網路,招募了80餘名間諜,該情報網路被稱為「DB或搖滾明星(ROCKSTARS)」,DB是中央情報局對伊拉克的代號。每個間諜都配有衛星電話,用於向布置在伊拉克北部的一座山頂的交聯站點發送情報信息。後來有一名間諜被捕,而且在伊拉克電視台報道中播送了該間諜使用的ThuRaya(舒拉亞)牌衛星電話的鏡頭。在此之後,「搖滾明星」網路(該網路共發展了87名線人)中有30名線人中斷了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聯繫。
中央情報局在南亞地區的情報活動主要針對印度、阿富汗和「基地」組織。在印度,曾有6人在1977年因受美國方面指使從事間諜行動而被起訴。這些人不僅有條件從印度主戰飛機的設計和生產中心獲取有關情報,還能夠獲得蘇制槍械、導彈和雷達的設計圖。根據一名印度政府前高級官員的介紹,20世紀90年代初,曾有一名印度高級公務人員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關於印度核武器項目的情報。印度調查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一名前官員稱,「我們知道美國人在印度安插了線人。在20世紀90年代,這些線人不僅能夠掌握印度核武器試驗的計劃,還能夠阻撓印度核武器研發進程。」2006年,一名在微軟集團工作的印度前情報官被捕,隨後一名美國駐印度使館的高級官員被驅逐。
2001年「9·11事件」發生前的數年間,美國中央情報局收買了一個由15名阿富汗人組成的小組,在阿富汗長期跟蹤本·拉登,獲取了不同類型的情報。曾有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該小組查明了本·拉登出現在某處建築中,該情報后經衛星圖像和通信監聽加以印證。「9·11事件」發生后,這些阿富汗籍線人使用衛星電話向美國政府方面報告了多個藏匿塔利班武裝分子和軍火物資據點建築物的精確位置,這些據點分佈於坎大哈市的西區,后美方根據這些情報於2001年10月5日對相關建築實施了轟炸。
美國也尋求從恐怖組織、販毒集團和武器擴散網路等組織中發展線人,以應對相關領域跨國問題。烏爾斯·廷納(Urs Tinner)就是此種類型的線人。廷納的父親自己擁有或參股多家瑞士的精密機械公司。廷納本人自20世紀70年代起向巴基斯坦和阿卜杜勒·卡迪爾·汗(A.Q.Khan)提供零配件。2000年,廷納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招募,后又說服他的父親和兄弟共同為中央情報局工作。廷納一家人得以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關於伊朗和利比亞核武器項目的秘密情報,以換取總額可能近1000萬美元的報酬。
這台電腦中保存的文件中還包括一份複雜的設計圖紙,反映了一件深入至地下130英尺的探桿,並配有能夠用於測試地下壓力和溫度的感測器。該設備用於地下核試驗的數據測量。一支測控團隊被安排在6read.99csw.com英裡外的監測點。相關資料還包括了用於製造四氟化鈾(又稱「綠鹽」)的小型化裝置設計方案和2003年2月的最新數據。四氟化鈾是鈾氣化過程中的中間產品。但是這些文件中缺少建設指令和付款票據等證據,而只有這些證據才能證明核武器項目已經超越了前期設計階段。
1995年,一名自稱是導彈專家的男性走進台灣安全局,並提供了隨身攜帶的文件。在這些文件中,有一份20頁的文件是1988年提交給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的備忘錄。該部負責導彈設計生產,並負責實施中國未來導彈力量發展的五年計劃,該計劃中就中國和美國的武器特徵進行了對比。台灣方面將相關情報連同這名主動投靠者一併移送至美國中央情報局駐台灣情報站。
這名主動投靠者頻繁返回中國大陸,最終帶回了超過700份文件,共計13000頁。中央情報局的一個翻譯小組飛往台灣,著手翻譯相關資料。同時中央情報局的一名測謊專家對這名主動投靠者進行了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判斷此人主動願意為外國情報機構提供情報的行為是否存在欺詐。該名專家在測試后返回美國,幫助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研判此次行動是否為中國情報機構的謀略設計。最終,雖然研判認為該主動投靠者提供的情報是真實的,但是美國方面仍傾向於認為此人是雙面間諜。
有更多的證據顯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德國的情報活動也針對德國政府工作人員。據報道,2014年7月,德國聯邦總檢察院以向美國方面提供情報為由,調查德國國防部政策研究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此人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制定德國對外安全政策。除此之外,有報道稱,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招募了德國對外情報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第十五章有詳述)。另一份報告宣稱,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德國內政、經濟、發展等很多聯邦部門都安插了間諜。
「9·11事件」發生幾天後,一個代號為「JAWBREAKER」的中央情報局情報小組被派往阿富汗,與北方聯盟(Northern Alliance)協同工作,負責為即將前往阿富汗的美國戰鬥部隊提供情報。該小組掌握的信息來源包括與北約方面共同招募的塔利班士兵,也有在北約控制區招募的平民,這些人在塔利班方面有朋友或親戚關係,而且他們願意冒險穿越敵人防線傳遞情報。2001年9月27日至10月26日期間,這些情報渠道產生了400餘條情報信息,為美軍戰鬥機空襲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大提高了供給精確度,並使空襲對目標周邊的附帶損害程度降至最低」。
2002年,廷納前往馬來西亞的精密儀器工程公司(SCOPE)工作,該公司由阿卜杜勒·卡迪爾·汗下屬公司的名義創建,表面上從事生產用於石油工業的高科技零件。廷納事實上發現該公司生產了離心機零件,並且運至一艘名為「中華號」的貨船上,準備運往利比亞。廷納將相關情報提供給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間諜,而其他國家攔截了這艘貨輪,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利比亞終止了核武項目,並向美國提供了有關本國核裝置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