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上古時代的井田制度(公元前770—前221年) 四、「轅田」制度——農民交換耕田

第二章 上古時代的井田制度(公元前770—前221年)

四、「轅田」制度——農民交換耕田

3.田賦:自實行「初稅畝」91年後開始。
1.田租:農民種「私田」,向地主繳納田租。
何休雲:「肥饒不得獨樂,磽埆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土易居。」
另一種說法是:「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惡。」
《左傳·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說此時晉設「爰田」。「爰田」即「轅田」,轅者,易也,有更調之意。「轅田」即為九-九-藏-書了農民所獲利益均等而有交換耕地之舉。
2.田稅:農民種「公田」,而向政府繳納田稅。
2.中田(中品)一年交換,三年一墾。
以上是人口少土地廣的「寬鄉」,行的是交替輪耕的「爰田」制。但如《左傳·襄公三十年》所載,子產管轄的地區地狹人稠,施行的則是「狹鄉」制度了。
「魏氏之行田也,以九九藏書百畝,鄴獨二百畝。」可見此時期之土地制度以100畝為單位。
「商鞅始割裂田地,開立阡陌,令民各有常制。」
1.上田(上品)不更易,一年一墾。
晉國在黃河以北,地大人稀,乃是「寬鄉」,故開爰九_九_藏_書田制。
《國語》中記載:「先王制土,藉(助也)田以力,而底其遠近;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夫以力,而議其老幼。」此處所言之「賦」是徵收草物,「任」即「任力役」。
又有一種說法是:「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廢,商鞅相秦,復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也。」此是輪耕制。
春秋九-九-藏-書時,曾實行了下列一些賦稅制度。
當時尚有一種賦,是農民納稅之外,遇戰爭時便向農民徵用運輸車輛及牛,並擔任力役。但農民並非正式軍人,只是軍中之附隨,亦無正式編入軍隊中之權利與資格。戰爭時期,農工商賈照常經營,不受影響。
秦孝公時亦曾作「轅田」。《漢書》有記載,大意是秦孝公用商君制轅田(制是割、划的意思)。故商鞅自魏去九九藏書秦而破棄井田,而作轅田,農民甚喜。
《周禮》將田分為三種等級:
3.下田(下品)交替輪耕,三年一墾。
當時的賦稅之種類大致上有下列幾種:
《左傳》記載,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開始實行田賦之制。此時已較「初稅畝」時遲了91年。
晉國時曾開「爰田」制,因晉國在黃河之北,地大人稀,是謂「寬鄉」。一人可耕200畝,亦可輪番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