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東漢時期經濟(公元24~220年) 六、東漢其他各行業情況

第七章 東漢時期經濟(公元24~220年)

六、東漢其他各行業情況

秦代設「正准令丞」,是經營染織工藝的專官。到漢代「少府」下設立「東織室」和「西織室」,各置令丞,專管織作繒帛,規模甚大。《漢書·貢禹傳》記載當時織工達數千人。此外,襄邑、臨淄等大縣,皆有服官,以管理當地的絲綢織造事宜。此外亦有民營的紡織工業。
5.樂器(銅的鍾、鐸、鈴、鼓等);
又當時光武派遣竇融鎮守河西(今黃河以西之陝西、甘肅兩省及綏遠、寧夏部分地區)五郡,行大將軍事。河西兵馬精強,平四川甘肅地區之先零羌時,得牛馬羊萬頭,谷萬斛。后帝詔見,竇融及五郡太守赴京師「駕乘千余兩,馬、牛、羊被野」。可見西北區畜牧之盛。
漢初官府造船由船司空主持。如系三輔地區(長安京城)範圍,則由輯濯會丞主管。又如廬江郡駐有樓船官,是專門製造樓船的官吏。
又如光武帝時,見尚書令喜穿越布單衣,亦甚喜好,於是常勅會稽郡獻越布

5.漢代銅鐵鑄造業發達

其次是釀酒的經營管理,武帝天漢三年「初榷酒酤」。即當時政府已壟斷酒的釀造和出售。相當於鹽鐵的專賣,但遭到民間反對,因此使政府酒的專賣政策一時興,一時廢。例如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便廢除了酒的國營專賣。
中國古代釀酒是先用麹,使穀物糖化及酒化。漢代釀酒偶也用「糵」,但主要的酒藥是麹。照《漢書·食貨志》的記載,制酒用麹的比例是:「一釀用粗米二斛,麹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此種釀酒方法比諸今日亦相差不遠。
《詩經·小雅·車轄》記載道:「陟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此詩意即登上那高高的山崗,斬伐那堅韌的柞木,那柞樹鬱鬱蔥蔥的綠葉,使工人砍伐時,頓生憐惜的惻隱之心哩!當時人亦想到「毀傷其薪木」,對樹林的破壞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6.農具(漢代已普遍採用鐵農具,但有銅的大宮鋤);
中國在商、周時代已有飲酒文化。到漢代時,釀酒業已有改進。首先是釀酒技術的提高,主要是制麹術的改良,酒的品種亦隨著釀酒原料多樣化而增加。
第三種是由漢代中央政府派鹽官管理產鹽區。如武帝元狩四年,由政府收回豪強所佔有的鹽田,自行煮鹽及轉運銷售,完全不假商賈之手。此鹽鐵專賣之制直至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共推行了125年之久。王莽朝仍實行部分專賣,命縣官售鹽,但亦有部分民營的。至東漢章帝,因軍費開支浩大,由官府煮鹽,全部專賣。
紡織業方面,東漢亦較以前為普及,種植桑麻也比以前擴大。如綏遠之五原,人民冬天無衣,績細草而卧其中,至崔寔任五原太守,開始教民紡織麻布,使民得免寒苦
漢代銅器的成分並非純銅,約含銅八成半,錫一成半。
漢武帝時官營陶瓷工業最盛,由宗正及少府屬下的司空令丞主持。到東漢,則由少府屬下之尚方令主持。
鄧禹是長安求學時期劉秀(後來之光武帝)的同學,鄧禹知劉秀非常人,常親附之,迨秀得天下,禹歸附之,以獻策得光武器重,封為將軍。某次命禹攻赤眉所佔長安,禹告部下,赤眉財富充實,應先避其鋒銳。建議宜暫時駐軍上郡(陝西西北及綏遠)、北地(甘肅東北及寧夏)及安定(甘肅東部)三郡,因上述地區地廣人稀,饒谷多畜。暫且休兵養士,伺機再圖赤眉,後果將赤眉驅走。鄧禹因功封梁侯。此乃全靠陝甘綏寧地區饒谷多牲畜而致九_九_藏_書
漢代主要的鐵器是農具,其次是兵器和日常生活用具,進入東漢,鐵器使用更廣。
漢代用於宮殿及城門的瓦上,印有「宗正官當」、「都司空瓦」及「右空瓦」等字樣,文字和質地都相當好。
當時銅器製作精巧,有飾以鎏金、鑲以金銀的。有刻花紋的動物器皿,並鐫以吉祥語如「祝福吉祥」及「富貴」等。
根據過去所發現的冶鐵設備,有四種煉爐:一種是用耐火磚和耐火泥砌成的「長方形煉爐」;一種是能使鐵礦石還原的「煉燒結鐵爐」;一種是用鼓風設備,可使鐵塊熔解而煉成鋼的「煤氣反射爐」;一種是用鼓風設備使爐溫升高而使生鐵熔解的「低溫鋼爐」。
除官府外,亦有民間鑄造的銅器。
到東漢時,官營的織造仍然十分發達,規模亦相當大。京師洛陽仍在少府屬下設織室丞的官員,專管染織工藝。
漢初掌管鹽政的為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大司農,其屬下設兩丞,一管鹽政,一管鐵政。各縣設置之均輸鹽鐵官,均由朝廷選派。東漢光武帝時,凡郡縣產鹽多者,均設鹽官主持鹽稅,其地位與縣令(長)等,即東漢時鹽務已改由地方政府統理,而再由中央向地方徵稅。概括言之,西漢由中央直接管鹽政,以專賣為主;東漢由地方政府分別管鹽,以徵稅為主。
《詩經·唐風》雲:「山有樞,隰有榆。」說明不同的地域生長不同的樹木。高山地區有刺榆,低洼濕潤地帶產白枌。《管子》中更解釋了土壤學和植物生態學。
中國古代之陶瓷工業,自周、秦至兩漢,向以青釉器的製作為主。西漢中期,青釉製作始盛,進而使東漢的燒制瓷器成功。
至於漢代的製糖業,據揚雄《方言》所記:「餳即干飴,江東稱為糖。」上述是指麥芽糖。其材料是用稻、粱、黍,先浸濕生芽晒乾,然後加以煎煉調製。《詩經》中記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可見周代已有麥芽糖;又《楚辭》中說:「粔籹蜜餌,有餦餭些。」說明戰國時期古人已懂得用蜜和糖制餅粑食用了。
東漢冶鐵業,除政府鑄兵器、車馬具自用外,其餘均自由經營。由於東漢發明水排,同時此時期發明了低溫鍊鋼法,因此全面廢除了銅兵器而代之以鐵制的刀劍。
4.烹飪器(銅的釜、銚、鑊、銠、缿等);
鹽可分海鹽和池鹽等,有煮海水為鹽者。有取池水為鹽者。《說文》記載河東有鹽池。亦有煮火井(鹽井)為鹽者。
造船業方面,漢武帝時所造「樓船,高十余丈,旗幟加其上,甚壯」。當時打擊南越,南方已有樓船卒20餘萬人,可見南方之樓船巨大而數量亦多。
漢代亦出產大量陶制磚瓦,是一種內部空心的陶磚,用作墓葬材料。
漢代運送糧食物資之車,多用牛拉,無上蓋,但可加篷,亦可乘人。從武梁石刻所見,漢代有獨輪車,名「轆車」,用人力推動,可乘人或動物,平民常用。漢代尚有「棧車」,是一種役車,在墓葬明器中發現。
漢代官營制車工業,由少府屬下尚方令主管。漢代車的種類甚多。有「軺read.99csw.com車」,有頂蓋而無屏蔽,為低級官吏乘坐;有「軒車」,有車蓋,兩側有屏,卿大夫高級官吏乘之;有「輜車」,甚舒適,車蓋與四側屏蔽密封,乃貴族婦女所乘,因可躺卧,亦適宜老病者乘用。皇帝乘車有四馬駕引,一般用車多為一匹馬,必要時左右各加一匹。
東漢初年,遼東(今遼寧省)盛產豬只,當時該地產一白毛之豬,以為稀物,主人遂攜之欲上獻朝廷,到了河東(今山西省西南),見遍地都是白豬,知非珍奇,遂慚愧而還,足見當時產豬之盛
至於當時陶瓷器的價格,比銅器、漆器為低,故百姓樂於採用。民間制陶者亦常有發現,陝西咸陽縣的咸里窯村當為西漢民間制陶作坊的代表。
廣州東郊東漢墓葬中曾有出土陶船模型,船前有錨,船後有舵,兩舷各有司篙船員的走道。又廣東另一東漢墓中發現木船一件,船上建有層樓,有槳十,櫓一,多數木板上有五色彩繪花紋。可見東漢的造船技術已相當進步。
築爐的設備所用的器材包括耐火磚、用青石刻鑿而成的石夯,以煤(原煤或煤餅)和木炭為燃料。

4.漢代冶鐵工業技術高

漢代煮鹽,多數用木柴作燃料,據說漢代已有用天然氣燒煮的,恐亦為數不多。至於熬鹽用的工具,則多為鐵制的牢盆。
如雲南省的哀牢地區,光武帝時陸續教民養植蠶桑,染采文綉,織成文章如綾錦。陸續又教以織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
漢代所產的鹽,其色澤與素質因產地不同而異。史書記載:「河東有印成鹽,西方有石子鹽,皆生於水。北湖中有青鹽,五原有紫鹽。」
中國是全世界養蠶織絲最早的國家。西周絲織業已初具規模。至戰國時代,齊魯等國的絲綢生產已相當進步。所謂「天下九州,而有絲者六」。可見其發展之速。
由於漢代冶鐵業的技術改進,又因缺銅,便將銅製工具改用鐵制,銅製的日常用品改用陶瓷器,因而使陶瓷器的用途日廣。

10.漢代已發展林業

漢代的冶鐵工業,當以漢武帝時開始大盛。元狩四年(公元119年),政府在全國重要冶鐵工業區設鐵官49處。其地點相當於現今的山東12處,河南、江蘇各7處,陝西、山西、河北各5處,四川3處,安徽、湖南、湖北、遼寧、甘肅各1處。即當時的冶鐵工業集中於黃河流域各省,長江流域有四川與江蘇。
東漢之手工業仍沿襲漢代所有,主要如冶鐵、煮鹽、鑄銅、漆器及紡織等。
東漢開始,冶鐵工業稍有發展,增加了8處設置鐵官,連西漢原有的共有57處。多了四川3處,雲南、河北各2處及甘肅1處。

9.漢代的釀酒與製糖業

在漢武帝訂定鹽鐵官賣政策以前,當時政府處理鹽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秦代和西漢初期的鹽鐵官,採取包商制。富豪(如鹽商等)向政府取得許可后,便可「即山鼓鑄,就海煮鹽」。即是由鹽商向政府繳付一定的稅項
中國絲綢很早就從西域傳到波斯、印度、羅馬等歐亞諸國,造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在東方,則中國先將絲綢傳至朝鮮,再達日本。當時傳出國外的都是高級錦緞,而非粗下的絹織物。早在公元4~5世紀,希臘便以「塞里斯」(Seres)一詞稱中國,意即「絲綢read•99csw•com之國」。足見當時中國絲綢已贏得國際上的美譽。

3.漢代絲織業發展

秦漢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車兩種,與古代相同。
漢代亦有民營造船業,可惜歷史無記載。
西漢的官府銅器鑄造,由少府屬下的尚方令及考工令負責。東漢時則由太僕主持。其次蜀郡及廣漢郡的工官也有主持。現在可考的有武帝時中尚方鑄造的建昭宮鼎、駘蕩宮壺及鷹足鐙,蜀郡工官鑄造的鎏金獸耳銅壺以及廣漢郡工官鑄造的書刀等。
中國古代對紡織事業已極為重視。《禮記》稱紡織事業為「婦功」。與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農夫等並列,稱為「國之六職」。「婦功」亦說明當時社會已有男耕女織的分工。正如《呂氏春秋》所說:「士有當年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親耕,妻親績。」
漢代麥芽糖已極為普及。崔實《四民月令》雲:「十月先冰凍,作京餳,煮暴飴。」劉熙的解釋是:「糖之清者曰飴,稠者曰餳。」
亦由此可見東漢時東北及西北地區畜牧業均甚盛。
桓帝時拜陳黽為度遼將軍,陳黽臨行前上疏曰:「今西州邊鄙,土地塉埆,鞍馬為居,射獵為業,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機杼之饒。」足見當時東北地區及河北、山西以北等地,少耕稼而多畜牧遊獵。
7.虎符(有給諸侯王及郡守各一種);
漢代官府的銅製度量衡器,乃由大司農主管,大城市首長檢定然後使用。
中國真正的釉陶當在漢代真正開始創製。由於漢代施釉的瓷器色澤美觀,於是也在陶器上施釉,使陶瓷器兩者相輔相成。
產絲尤以山東、四川等地為盛。政府在上述地區設服官,京師洛陽設織室,專為王室及貴族官僚制衣。近代在「絲綢之路」上,玉門關附近發現了一匹東漢時所產的縑,上書「任城國亢父(今山東濟寧)縑一匹,幅廣二尺二寸,長四丈,重廿五兩,值錢六百一十八」。東漢時代之絲織品,所知已有綾、羅、綢、緞、錦、紗、絹、繒、縠及綺等。其上所綉圖案,古雅清麗。
東漢的鑄造銅器亦比前進步,當時鑄銅業遍及全國,如今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安徽等地均設有冶銅場及鑄銅作坊。

1.手工業較前代進步

總結中國古代的鍊鋼技術,從戰國萌芽,到兩漢有了發展和改進,到東漢初年,已完成了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實是一大進步。
中國向以瓷器聞名於世。漢代的陶瓷工業已相當發達。漢代早期的青瓷製作乃承襲周、秦而有所發展。
1.食器(銅鼎、銅豆等);
8.其他,包括銅鏡、銅帶鉤、度量衡器、兵器及璽印等。
《太平御覽》注引宣帝時「穿鹽井數十所」。亦有煮咸石為鹽者。《太平御覽》記「汶山有咸石,先以水漬,既而煎之」。中國以鹽產量言,當以海鹽為大宗。
西漢的陶器款式形狀,與周、秦時期變動不大。到了東漢,農業生產有所改進,制陶技術亦有進步。漢墓中的陪葬明器亦從銅器改為陶器。計有陶制的鼎、壺、鍾、瓮、灶、磨、敦、瓶、杯、洗、房屋、畜圈及俑等。此種陶俑及陶制明器,一直自漢代沿用到隋、唐,促成了制陶工業的興旺。
大體上說,西漢絲織業以北方(指山東、河南、河北)為盛;到東漢時,蠶桑事業已開始南移,長江流域的四川、江浙地區已發展興盛,北方亦保持不衰。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已記述「煮白糖法」、「黑糖法」及「琥珀糖」等。至於蔗糖何時開始,一說唐代,一說漢代,一說東漢末,但照《齊民要術》所記,決不會遲至唐代。
至於秦漢的制車工業,史書記述甚多。當秦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旅途時,將其棺轉載轀輬車中,秘不發喪。漢代霍光遺體,《史記》謂「柩以轀輬車」,可見漢代亦有此類卧車。此種read.99csw.com車設有窗,閉暖而開涼,故名「轀輬車」。

6.漢代造船、制車業先進

7.漢代陶瓷工業技藝高

中國冶鍊鐵業及鑄造鐵器的使用比世界各國為早。根據江蘇六合東周墓出土的鐵器,經考證是春秋晚期出品,比西方早了約2000年。
東漢的畜牧業相當豐盛,有些地區甚至耕稼與畜牧兩便,如當時西北地區便是。
東漢末年靈帝時,亦有家貧而苦讀成才之學者隱居田野畜牧者。如山東濟陰之孫期,「習京氏易及古文尚書,家貧,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澤中,以奉養焉」。追隨他學習的弟子便得在田壟之旁向他執經問難。當黃巾賊起時,相約不得侵擾孫期所居之田舍里陌。後來朝廷想徵選他為「方正」,他便趕豬群入草叢中不顧而去。可見不但西北盛行畜牧,連東方的山東亦多畜牧。
漢代鑄造的銅器可歸納為八類,分別為:
2.水器(銅盂、銅盆、銅洗、銅匜等);
漢代鑄造鐵器之法與戰國時相同,但漢代使用鐵器範圍,已較戰國廣泛。
東漢已能製造葡萄酒,中國古代早有野生葡萄,但釀酒用的葡萄是張騫自西域帶回種植。《史記·大宛傳》已記述大宛和安息「有葡萄酒」。可見中國人富有創造的智慧。從曹丕致吳監的信中所述,可知東漢末年已有釀製葡萄酒了。
《管子·立政》已提出警告說:「山澤不救於火,草木不植成,國之貧也。」可見古人已知珍愛林木了。在《荀子·王制篇》中已經提出要管理好樹林草木和水源礦藏,才能使國庫充盈,人民富盛。因此古代對山林的管理,定出了規則。《禮記·月令篇》雲:「孟春之月,禁止伐木;孟夏之月,無伐大樹;季夏之月,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季秋之月,草木黃落,乃伐為薪炭;仲冬之月,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意即伐木要有時節,不可濫伐,正如孟子所說的「斧斤以時入山林」。可見先賢對於林木的培養與砍伐,已有很高的識見。
至於漆器方面,東漢時發展亦大。如長沙出土之漆彩奩,繪有歌舞、狩獵等圖案,紋飾十分精美。又如樂浪(今朝鮮平壤)出土之漢墓中的漆彩奩,彩繪人物,色澤雅緻,情態如生,恐怕當時的富商巨卿才有充裕的經濟能力使用。
由於鼓風強化,因此西漢不但生產出質量較高的白口鑄鐵,而且有了灰口鑄鐵。
東漢以前,長沙地區人民多赤足無鞋,冬天剖裂出血,春天潰爛。至光武帝時,桂陽太守教人種桑養蠶織履,使人民免受其苦
先秦時期的青釉器,當時燒成的溫度都在攝氏1200度以下,故未能燒成瓷器。但從浙江省上虞縣所發現的多處漢代古窯遺址,知該等古窯已普遍使用龍窯。而在遺留的瓷片上,從釉面的色彩光澤及結構內容分析,鑒知當時燒成的溫度已達攝氏1300度。因此使胎質堅緻細膩,達到了真正瓷器的水平。
3.酒器(銅壺、銅盆、銅鐘、銅缶、銅鐫等);
由於漢代鐵制農具及手工工具有所改進及品種增多,使當時的農業及手工業生產力相應提高。
漢代人已能用多種不同穀物製成釀酒用的麹。西漢末年揚雄著《方言》中與「麹」同義的不同名字,如𪌓、䴭、䴳、麰、〔麥杲〕等均是。如麹在山西稱「䴭」,山東稱「麰」,《說文解字》把上述同義解釋為「餅狀曲」。不過制麹的材料不同,如麰用大麥造成,〔麥杲〕用小麥製成等。
東漢時期的陶制人物和動物偶像,其造型藝術很高。河南輝縣東漢墓穴中曾發掘得陶狗,形象優美,栩栩如生。
林木是中國重要自然資源之一。近代人已知道植林可以調節溫度,改善氣候。但在古代為了驅除蛇蟲走獸,或開墾荒野以種植農作物,人們不得不焚燒樹林草叢,以達到驅獸及種植的目的。《孟子·滕文公》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舜為了在烈山耕種,便命益燒毀烈山上的叢林草木。
漢代的鐵器顯然已比戰國時期進步。如戰國時期用的銅製短劍,漢代已改進為鐵read.99csw.com制長劍。又如農具方面,形式已有改進,且漢代增加了鐵鋤、鐵鐮等品種。此外尚有鐵犁鏵、鐵钁、鐵鏟等。至於漢代的手工工具,已有鐵制的錘、鋸、斧、錐及剪刀等。
東漢冶鐵工業區鐵官數目
山東12處
河南7處
江蘇7處
河北7處
四川6處
陝西5處
山西5處
雲南2處
甘肅2處
安徽1處
湖南1處
湖北1處
遼寧1處
漢代的銅器鑄造方式,大致沿襲商周時代舊法。先在范母上刻以紋飾及文字,然後印在范上。范用幾個模配合,有內范、外范,再將銅液倒入內外范的夾縫中,便成銅器。
另一種是諸侯王自置鹽官各自煮鹽,如吳王濞「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
周代為了發展紡織業,便設立了妥善的管理制度。從紡織、漂染到制衣,周代政府設有專職的機構。在「天官」下設「典婦功」、「典絲」、「典枲」、「內司服」、「縫人」和「染人」等六個生產部門;又在「地官」下設「掌葛」、「掌染草」等原料供應部門。還在「冬官」屬下的「百工」內設了專管絲帛漂練的「荒氏」,分工合作以完成絲綢的生產和服裝的製作。
到了漢代,當時學者更明白到各種樹木的經濟價值,司馬遷說:「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楸,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漢成帝時,汜勝之作《汜勝之書》18篇,詳述了植樹之時節及方法道:「種樹以正月為上時,二月為中時,三月為下時,節之有早晚,地氣有南北,物性有遲速。種樹無時,雨後便栽,多留宿土,記取南枝,是乃種樹要法,凡栽一切樹木,須記陰陽,勿令轉易。」可見漢代對植樹造林已甚注意,林業已有相當發展。
西漢以來的冶鐵工業技術無疑是比古代有了相當大的改進。例如原料的加工和精整、豎爐的擴大及其鼓風設備的改進。鼓風能力增大能使溫度升高。西漢時用牛馬鼓風,有所謂「牛排」、「馬排」等,但功效較低。漢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陽太守杜詩創製「水排」,利用水力鼓鑄,「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此種「水排」的發明要比歐洲早1200年。南陽本是戰國以來的著名冶鐵名城,武帝在此始設鐵官,當地的冶鐵技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杜詩帶領發明了水排。

8.兩漢的鹽政和製鹽業

2.東北及西北畜牧業興盛

漢代造船材料,有木船與陶船兩種。漢墓中陪葬之明器有陶制與木製的「偶車」及陶制與木製的船模型。當時有所謂「南船北車」,在墓葬明器中也有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