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漢代之經濟情況

第五章 漢代之經濟情況

自漢武帝時的士人政府開始,士正式成為四民之首。當時晁錯所採用的重農抑商政策,是以政治領導經濟,以學術領導政治(美國以學者身份做大總統的可以說只有威爾遜一人)。
士人在國立太學讀「五經」,就讀到周公的宗法。漢代的讀書人有了錢后,來倡導敬宗恤族的事,其中一子做官有了錢,在家中替父立廟造墳,要去祭,於是二子、三子與長子均一同祭,這便成了「通財」的一個團體。所謂「家累千金,盡散九族」,把錢均分給兄弟兒女諸人了。故自漢代以後,士人漸漸成了「士族」,所謂「聚族而居」。此與古代貴族有所不同,古代貴族是周公所封,封建社會破壞后只有平民社會了,這並非是政府所封,是非世襲的。但這種士族形成后,子孫讀書便容易了,因此這一族的子孫進入太學及入政府做事的機會便增加了。因而一個家族中讀書人多,做官的便多,後來在當地成了大姓,即成了士族,附近的小家也因此永遠爬不起來。這些大家族後來又從士族演變成「門第」,或稱為「門閥」。
漢代仍為四民社會,但以商人最為活躍。等到武帝用經濟政策壓迫商人,商人、武人無地位了,於是武帝重用士。自此以後,秦始皇以前的貴族政權沒落,漢高祖時實施平民政權,故武帝時成為「士人政府」,此後一直到清代均如此。
漢昭帝時的政府召集各地代表開大會討論鹽鐵政策,中央出席代表為大司農。其中有一代表將所討論的事項記錄下來,即是桓寬的《鹽鐵論》,一直留傳至今。
晁錯是法家,主張重農抑商;董仲舒是儒家,講教誨,講禮。
自封建制度破壞后,中國有士農工商四民。戰國時期出了兩種富人,當時富的條件要靠人力,耕種、製造、買賣、運輸都一手包辦,造成的兩種富人為《貨殖列傳》與《遊俠列傳》中所說的。等到實行鹽鐵國營,政府講法治,上述兩種富人均被打垮了。即戰國時期有四民,秦漢時期工商人發展太快,武帝時給工商人以打擊,但農人永遠沒有變。

一、漢代輕徭薄賦

(二)其次利道之,
漢武帝時的鹽官可能專賣的性質多,國營的性質九-九-藏-書少。
少府——專收山澤的稅,為王室所用。
漢武帝一攻打匈奴,大司農的錢用完了,但政府制度不能改變,稅收不能增加,因為祖宗的法不能改,因此漢武帝將皇家私款捐出來,並號召大家慷慨捐輸。當時有卜式響應武帝號召,慷慨捐輸。卜式原來是牧羊的,武帝即令其在上林牧羊,羊養得很肥,武帝問其故,卜式答道:「管理政治也不過如此。」后武帝封其官至九卿。但當時亦有富人不肯捐輸的,武帝就說,山林澤海均是皇家私產,下令收回,自己燒鹽開礦來捐給政府。於是燒鹽處派鹽官,鑄鐵處派鐵官,因此鹽鐵商人失敗了。
古代貴族家庭,照周公定的宗法,平民社會是一家五口至八口,以一夫一妻為主,可有三代。
綜上言之,春秋時期是封建社會,戰國則是變動的時期,到了漢武帝時則變成士為四民之首的社會,當時有言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春秋時代,宗教與學術不分,宗廟即是學府。當時的學術,貴族反而不及平民。到戰國時代有先秦諸子出,有私家自由講學,當時稱為「游士」,但沒有學校。漢武帝時開始,中央有國立太學,地方上的郡國有學校,縣亦有學校。漢代時有國家辦學校,有考試和選舉,年齡到18歲的可由地方保送至太學讀書,即成「太學生」。太學中的講座先生叫「博士」,一年可畢業。應試者可選甲科或乙科,甲科畢業的可做郎,即擔任中央侍衛;乙科畢業的做吏,可擔任地方行政人員。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經濟政策有五種:
由於鹽鐵為每一國民所必需,故不讓私人獨佔,否則會出大毛病,因此鹽鐵要由政府官賣國營。這政策可合近代歐洲之國家社會主義,由國家來統制辦理是合理的。中國在兩千年前即有此種政策,且自漢至清代,政府對某幾種商業是永遠控制的,特別是鹽,有鹽政,鹽務由專人管理。此為中國不能產生大資本家的原因。
大司農——管理收耕地的稅。
https://read•99csw•com了漢代,都是小家庭了,不是宗法的,而變成經濟的了。有錢可僱用奴隸,如有800名奴隸幫其做事,但這800人均各有家,因為付不起人口稅而逃避政府,政府只向地主收取,且是加倍收稅。但這些奴隸與羅馬的不同,是自由的,是商業團體合夥的夥計而已。但人的聰明才智各有不同,並且努力的程度不同,故又會分出高下,那是必然之事。這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平等,所以有所不同了。
士在戰國時期的活動力很強,一個士的手下可以有數十甚至數百人來跟他學習,各國均看重他。士的生活優美,但他們是平民,是小家庭,不如卿一般有百乘、千乘之家。但在漢代大一統的政府之下,游士沒有了活動的餘地,戰國時有人養士,而自漢代開始士已沒有憑藉了,變成半耕半讀了,即是做農民在鄉間讀書。中國的農民在冬天閑了,即農隙時期,就可做學問。此外尚有牧豕的公孫宏、樵柴的朱買臣,均在生活空閑時做學問。這是武帝以前的情況。
漢代之經濟政策很切合當代社會主義之模型。
董仲舒是一種「軌物主義」,即主張經濟生活應有標準與限度,人的生活不能高過某一水準,不然生活會趨於不道德與驕縱,但也不可低過某一標準,否則便不能過活。以「禮」為標準和準則,此即西方人的所謂「法」,高於或低於某一特定標準的人,便無法再施以禮樂教化。故經濟要有一限度,要納之於軌物,使合於一標準。此制在漢武帝時就正式推行,其中最重要之一項為鹽鐵國營。
《大學》中所說的「齊家」是指千乘之家,非指五口之家的小家庭。當時大家族中沒有人生產或做工經商,而養有大批奴隸。
到了漢武帝以後,士人政府出現,讀書人闊了,可做大官,政府均由讀書人參政。漢代的三公九卿,地方的郡太守,其年俸均為2000石,照當時的米價100文一石來算,2000石即20萬文,等於二十金(即20斤黃金)。太史公在《貨殖列傳》中說,漢代封千戶侯的,歲入共20萬,這叫「封君」,漢代所以給一大官2000石俸,等於封他一個千戶侯。但其不同之處是,千戶侯是貴族,可世襲,但不問政治;而官員非貴族,不能世襲,只是做政治上的官。漢文帝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中人指中等人家)。」漢時人有10萬文錢者可算是中產之家,故做官有20萬文等於兩個中產之家。做官的可富而且貴,因當時人們不願去經商,而願意上太學。因此武帝以後,社會上聰明的人都到學校去求學了。read.99csw.com
太史公的理論是根據心理學,因大家都為自己,故最好讓私人自由。此理論為針對鹽鐵政策而發,這是道家思想,但不反對物質文明。
漢代有103郡,每郡有一太守,再加上中央的三公九卿,還有其他的大官,至少有110人以上,且每隔數年要換。如此經過數十年後,做大官的讀書人之家均變成闊的家庭了,士的社會地位提高,經濟狀態改善了。
士在戰國時叫「游士」,是活動分子。到了秦統一中國,士不能活動了,活動範圍狹小了。
又如當時運采,由南方至北方,名叫漕運,政府有專人管理運輸。
由於限止商人,故不能成為資本主義。但戰國時已有商業,中國的絲織品,當時曾推銷到歐洲羅馬去,但不能過分發展。
農租是政府的收入,是公的,由大司農管;商稅是皇家的,是私的,由少府管。可見兩千年前的政治已很進步,即在經濟上,兩者已分開了。
郎分發出去任各級長官之前,均須先在皇宮中做侍衛,然後再分發到各地方去做官。如果任吏的成績優良,便可受察舉而做郎,每一地方每年可察舉一至二人去中央政府做郎,可見政府官員都是從郎中加以選任,這便稱為「士人政府」。所以自武帝以後,中國讀書人(即士人)的地位提高了,中產階級的農、工、商地位亦不如士,軍人不再打仗,出路沒有了,貴族也沒有了。故這個社會可稱為是士中心的社會,是由士領導的社會,由漢代直到清末,都是如此。
西漢開始有士族,東漢開始有門第,這與經濟不相干。這社會的演進是:從四民社會到郎吏(士族)社會,再進到read.99csw.com門第社會,但這均是以士為中心的社會。我們可稱門第為新的貴族。戰國時這種社會,是平流競進的、活潑的、生動的,人人可各找出路,均可往前,有進取,有前途。這社會一直到產生士人政府和門第才又趨於安定,但這並非由經濟決定。
戰國時代禮賢重士,社會自由發展而產生工商業,因此跑出遊俠與貨殖兩種人。
(五)其次與之爭。
今日的社會已在變型中,後果則不可知,是照中國原來的傳統呢,還是照資本主義抑或馬克思主義?已不可知矣!如果照傳統的理想,是以學術來領導政治,由政治來控制經濟。
中國古代有耕地,但有一種非耕地,為不開放的禁地,包括山澤。非耕地也開放而抽稅,政府設置二機構來處理這些事務,即為:
(三)其次教誨之,
從前的社會分為貴族與平民兩種。貴族宗法是由長子永遠世襲卿位,其餘次子中有做大夫的,大夫位置亦永遠由長子世襲,大夫之次子則為士。所謂「敬宗恤族」,即大宗要永遠照顧到其他各族。
井田制度實施時,土地所有權在貴族(包括耕地與禁地,禁地包括山林池澤,為虞、衡所管),後來土地所有權轉移,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於是有了兼并,成了「耕者有其田」了。政府認地不認人,只收租稅,這隻是指耕地而言,但禁地的所有權並未轉移,有人私入禁地去謀生,叫做「奸利」。開始時政府稱其為盜賊,因不易除滅,故設立關口向其徵稅,但這些禁地仍屬貴族。

二、漢代之經濟政策

其中最高的政策是「因之」,即完全放任。「利道」者,是開了利來領導它,政府從旁協助。再次是「教誨之」,光是教並不好,因政府的智慧有限。「整齊」是一種計劃經濟,使一切經濟事業齊頭平均發展。「與之爭」是政府搶民間的生意,即是與民爭利,一切產業與生意全部為公。
當時人們以為農租大,商租小,但事實不然。如封于江蘇的吳王,一方面有海水可煮鹽,一方面有銅礦可鑄錢,叫做「吳王錢」,因此吳王極富有,比漢皇室還富,因此要造反了。
所謂「徭」「賦」者,「徭」是役,「賦」是田租。漢時的人貧富不均,當時九九藏書有「貨殖」與「遊俠」兩類人,後者則為不正當的奸利,因此有一部分人出來主張重農抑商。商人代表社會上的資產階級,農民則為勞動者。晁錯屬法家,董仲舒屬儒家,他們均主張重農抑商。
之所以造成這種風氣現象,是由於除了門第外,不易找到書籍,而且選舉有舞弊,講人情和關係,因此全國皆成了門第的勢力,且是根深蒂固的。
「門第」者,即一個家族數百年下來均讀書做官,有了家族淵源。門第必定有「郡望」,漢代就有考試與選舉制,而且是分區選舉,一郡中20萬人可選一位,如郡中有100萬人者,便可舉出五人,這是公平的分配。每年由每一郡舉人至中央政府,舉出去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職,由於其祖先家族本來在中央便有很多人做官,人人都知道,這就叫「郡望」。因此兩家門第互相配親,自此政府和社會的中心勢力就都落入門第手中了。這並非政府使他們這一族有此特權,這一族就稱為「書香傳家」。
讀書人做官年俸2000石,等於大地主(以100畝可收租3石計,要七八萬畝地才能收到2000石之數)。當時對商人有苛刻的條件和限制。漢代有兩種制度,一種是「算緡」,此是一種資本稅,由商人自己呈報,叫「自占」。即有2000錢資本者,政府要收120錢,這是營業稅而非所得稅。如不呈報或呈報不實者,可由別人告發,而全部財產充公,其半數則送給告密者,稱為「告緡」。這是一種壞制度,近代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有點近似於仿效此法。
武帝鹽鐵政策的背景,起自農租與商稅,可與今日之經濟政策會通比較。民間反對鹽鐵國營,因為當時人民無法找到鐵制的小型農具,但最重要的是反對其經濟理論。
(四)其次整齊之,

四、漢代以下之士族

(一)太上因之,
故中國並不似法王路易所說「朕即國家」,因皇帝與政府的財庫是分開管理而使用,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也」,是不專制的。
春秋之學在王官,戰國時期則是社會私家講學。漢武帝以下,有國立太學,郡國有地方學考試及察舉。

三、漢代之讀書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