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輯 第三紀元 附錄

第三輯 第三紀元

附錄

希奧頓在位的時候,大元帥職位空缺。他繼承王位時年歲尚輕(三十二歲),精力充沛、崇尚武勇,而且是位傑出的騎手。假如戰事來臨,他會親自指揮埃多拉斯兵團。儘管魔多的陰影已經重新蘇醒,從他的童年時代到老年時期一直在不斷增長,但多年來他的國度一直風平浪靜,他和麾下的騎士及兵團只從事演習和閱兵。在這段和平時期,騎兵和埃多拉斯守軍的其他武裝人員由一位擁有元帥軍銜的軍官統領(3012年到3019年間,埃爾夫海爾姆擔任此職)。希奧頓似乎變得未老先衰時,這種狀況延續下去,也沒有實際的中樞司令部——國王的參謀格里馬促進了這樣的事態。國王變得衰弱,很少離開王宮,養成了通過「佞舌」格里馬之口向近衛軍隊長哈馬、埃爾夫海爾姆,乃至馬克元帥們下令的習慣。人們對此忿忿不滿,但在埃多拉斯城內仍然服從了這些命令。至於戰事,與薩茹曼開戰時,希奧傑德未獲王命便掌管了統領之權。他召集了一支埃多拉斯兵團,抽走了其中大部分騎兵,交給埃爾夫海爾姆指揮,以壯大西伏爾德兵團的力量,幫助抵禦侵略。
馬克(或里德馬克)元帥是最高的軍銜,也是國王麾下大將的頭銜(起初設有三位)。他們統領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王室軍隊騎兵。大元帥的管轄範圍包括都城埃多拉斯,以及鄰近的王室領地(包括祠邊谷在內)。他指揮埃多拉斯兵團的騎兵,這些騎兵是從這片轄地和西馬克、東馬克的部分地區徵募來的,埃多拉斯是這支軍隊最方便的集結地。第二元帥和第三元帥的職責視當時需求而定。在3019年初,最緊迫的威脅來自薩茹曼,第二元帥、國王的兒子希奧傑德統領西馬克,駐地是海爾姆深谷,第三元帥、國王的外甥伊奧梅爾則管轄東馬克,駐地是伏爾德的奧德堡。
希奧傑德犧牲以後,西馬克的指揮權(同樣沒有來自埃多拉斯的命令)由埃肯布蘭德接手。埃肯布蘭德是深谷寬谷以及西伏爾德大片土地的領主,他年輕時曾像多數領主那樣,是王室騎兵中的將領,但如今已經不是了。然而,他是西馬克的領主之首,鑒於當地百姓受到了威脅,他有權力和責任從中集結所有能夠使用武器的人,以抵抗侵略。因此,他也擔起了西境兵團騎兵的指揮責任,但埃爾夫海爾姆仍然獨立指揮著希奧傑德召來援助的埃多拉斯兵團騎兵。
在戰爭或動亂時期,每一位馬克元帥麾下都有一支隨時可以作戰的直屬伊奧雷德聽命,這是他的一部分「親衛軍」(指駐紮在他住所的衛兵),緊急情況下,他可以隨心所欲動用。伊奧梅爾其實就是這樣做的,然而格里馬極力慫恿,用來指控他的罪名是:第一,埃多拉斯防守兵力不足,國王此番已經禁止他從都城帶走任何東馬克的生力軍;第二,在追擊奧克直到遙遠的北高原之前,他已經知道艾森河渡口的慘敗和希奧傑德的死訊;第三,他還違背常規律法,允許陌生人自由行動,甚至借給他們馬匹。read.99csw.com
古時,北方王國的南方和東方邊界是灰水河,南方王國的西方邊界則是艾森河。中間的土地(埃奈德地區,或稱「中間地區」)努門諾爾人很少前去,也沒人定居在那裡。在諸王統治的年代,它是剛鐸疆土的一部分,但剛鐸除了巡邏修繕王室大道以外,幾乎不在意這片土地。大道從歐斯吉利亞斯和米那斯提力斯一直通到遙遠北方的佛諾斯特,途中經過艾森河渡口,穿過埃奈德地區,沿著地勢較高的中央和東北地區前進,直到不得不向下進入西邊地勢較低的灰水河周邊地區。大道經由一條加高的堤道通往沙巴德的大橋,跨過灰水河。在那段時期,這片地區幾無人煙。在灰水河口與艾森河口的沼澤地中,生活著幾個「野蠻人」部落,他們打漁捕鳥為生,但與阿諾瑞恩的森林中的德魯伊甸人親緣相近,語言相似。在迷霧山脈西側生活著一支民族的余部,他們後來被洛希爾人稱為「黑蠻地人」,是性情陰沉的一族,與白色山脈的山谷中那些被伊熙爾杜詛咒的古老居民同源。他們不喜歡剛鐸,雖然足夠堅韌大胆,但人數太少,且太敬畏諸王的威勢,不敢去打擾他們,也不敢忽視了東方——他們的主要危險全都來自那邊。第三紀元1636至1637年,黑蠻地人正如阿爾諾與剛鐸的所有人民那樣,遭到了大瘟疫的折磨,但程度比大多數人要輕,因為他們離群而居,幾乎不與其他人類來往。諸王統治的年代(1975年至2050年)結束、剛鐸開始衰落時,他們實際上不再是剛鐸的臣屬。王室大道在埃奈德地區的路段無人維護,沙巴德大橋倒塌,取代它的只有一處危險的渡口。剛鐸的邊界是艾森河與卡倫納松豁口(這是當時的叫法)。豁口由阿格拉隆德堡壘(號角堡)和安格瑞諾斯特堡壘(艾森加德)把守,而惟一可以輕易進入剛鐸的關口——艾森河渡口,則始終有人把守,以防敵人從「荒野地」入侵。九*九*藏*書

第二節

然而西邊前沿地區和艾森河一線順理成章地受艾森加德管轄,剛鐸諸王顯然十分清楚這一點。艾森河從源頭沿著環場的東側山障流下,然後繼續向南流去。這一段的水流十分湍急、異常寒冷,水量卻仍然不大,無法給侵略者造成重大阻礙。但安格瑞諾斯特的大門開在艾森河以西,倘若堡壘得到妥當防守,從西面來的敵人想要進入西伏爾德,就必須擁有強大的兵力。此外,有一條寬闊的馬道從安格諾瑞斯特的大門通往渡口,途中大半是平地,距離也不及阿格拉隆德到渡口的一半。雄偉高塔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高塔背後范貢森林的重重陰影也令人生畏,這些或許能暫時保護此地,但如果艾森加德像宰相們統治的後期那樣無人防守、遭到忽略,這種保護也持續不了多久。
希奧頓被甘道夫治愈后,情況變了。國王重新親自指揮軍隊,伊奧梅爾恢復了地位,實質上成為大元帥,一旦國王犧牲或體力不支,就由他接替指揮。但他並沒有使用大元帥的頭銜,國王在場時他只能提出軍務建議,不能發號施令。因此,他實際充當的角色與阿拉貢相去無幾——國王麾下的勇士當中尤為可敬的一位。
有關3019年以及魔戒大戰結束后馬克元帥的介紹,與本篇文稿相關的文稿給出了更加詳細具體的說明:

第一節

剛鐸與洛汗通過「奇瑞安與埃奧爾之誓」結成了聯盟,雙方都極其忠誠地維護著這一聯盟,其他任何民族之間結成的聯盟都無法與之相比。同時,要守護那片遼闊的洛汗草原,也沒有誰比馬克的驃騎更加如魚得水。儘管如此,他們的處境卻有一處十分不利,這在魔戒大戰期間暴露得最為明顯,幾乎導致洛汗和剛鐸覆滅。這是多種因素使然。首先,剛鐸總是監視著東方,因為所有的危機都來自那邊,在宰相們眼中,「野蠻」的黑蠻地人的敵意無關緊要。另一個原因是,宰相們仍然保留著對歐爾桑克之塔和艾森加德環場(安格瑞諾斯特)的統治權,高塔歐爾桑克上鎖,鑰匙被送去米那斯提力斯,艾森加德環場只有一位剛鐸人世襲族長及人數不多的族人留守,阿格拉隆德的舊日世襲守軍也加入了他們。在剛鐸石匠的幫助下,阿格拉隆德的堡壘得以修繕,然後交給洛希爾人把守。渡口的守軍便是從那裡派來的。他們的定居之處大多位於白色山脈山麓附近,以及南方的河谷和山谷中。他們對范貢森林(恩特森林)和艾森加德的嶙峋山障心存恐懼,若無必要,便幾乎不去西伏爾德的北面邊界。他們相信「艾森加德領主」和他那些行蹤隱秘的族人研習黑魔法,很少與這些人打交道。米那斯提力斯向艾森加德派來的使者也越來越少,終至不再派人。宰相們儘管保存著鑰匙,卻似乎忙於其他事務,將高塔忘到了腦後。https://read•99csw•com
但在警戒和平期間(2063年至2460年),卡倫納松的人口減少了——年復一年,較有活力的人向東遷移,把守安都因河沿岸,留下的人變得粗野不文,遠遠脫離了米那斯提力斯的關注。各處堡壘的守軍無人更替,丟給當地世族的族長料理,而他們的族人當中混血的也越來越多,因為黑蠻地人不斷渡過艾森河遷來,無人攔阻。當東方重新開始攻擊剛鐸,奧克和東夷侵入卡倫納松、圍困堡壘時,情況就是這樣。那些堡壘本來堅持不了多久,但就在那時,洛希爾人來了。2510年,埃奧爾取得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的勝利后,他麾下大批尚武的族人帶著大量馬匹橫掃卡倫納松全境,趕走或消滅了東方來的侵略者。宰相奇瑞安把卡倫納松贈給他們,這片土地從此就被稱為里德馬克,在剛鐸則稱為「洛罕德」(後來稱為「洛汗」)。洛希爾人立刻開始在那片地區安家。儘管在埃奧爾統治期間,他們的東面邊界,即埃敏穆伊丘陵和安都因河一線仍然受到攻擊,但在布雷戈和阿爾多的統治之下,黑蠻地人再度被全部逐走,趕到了艾森河對岸,艾森河渡口派了人駐守。因此,黑蠻地人憎恨洛希爾人,這份憎恨直到遙遠的將來、國王歸來時才平息。無論何時洛希爾人勢弱或陷入困境,黑蠻地人都會重新開始攻擊。
事實也證明是這樣。狄奧王統治的時期(2699年至2718年),洛希爾人發現僅僅把守渡口是不夠的。無論洛汗還是剛鐸都未留意這片地處偏遠一隅的疆土,所以直到很久以後人們才了解到那裡發生的一切。安格瑞諾斯特的剛鐸人族長一脈斷絕,堡壘的指揮權落入一群族人之手。如前所述,這些人很久以前就已是混血,如今他們傾向於親近黑蠻地人,而不親近那些篡奪了土地的「野蠻北方人」。至於遠方的米那斯提力斯,他們不再有絲毫掛懷。阿爾多王曾趕走了最後一批黑蠻地人,甚至報復性地劫掠了他們在埃奈德地區的土地。他死後,黑蠻地人再度開始滲透進西伏爾德北部,在艾森加德以西和以東的山中溪谷里,乃至范貢森林的南緣安家。他們此舉得到了艾森加德的縱容,但沒有被洛汗發現。在狄奧統治的時期,他們開始公然表現出敵意,劫掠西伏爾德洛希爾人的牧群和種馬。很快洛希爾人便發現,這些強盜不是從渡口渡過艾森河的,也沒有從艾森加德以南遠處的任何一個地方過河,因為渡口有人把守。因此,狄奧帶領一支隊伍北上探查,遭遇了一群黑蠻地人。他擊潰了這些人,但他發現艾森加德也是敵對之地時,不禁驚愕了。他以為自己為艾森加德解除了黑蠻地人的圍困,於是派使者來到艾森加德大門前,想轉達善意之言,卻吃了閉門羹,得到的惟一回應是箭矢。後來人們得知,被視為朋友、因而獲准進入的黑蠻地人已經佔領了艾森加德環場,殺害了古時守衛中僅存的少數不願與黑蠻地居民融合的人(大多數人都願意)。狄奧立刻向米那斯提力斯的宰相(那時是2710年,在位的是埃加爾莫斯)報告了情況,但宰相無法派人援助,黑蠻地人繼續佔領著艾森加德,直到漫長冬季(2758年至2759年)之後,他們因大飢荒而人數減少,被飢餓逼出環場,向弗雷亞拉夫(他後來成為洛汗王室第二脈的首位國王)投降。然而狄奧不具備攻擊或圍困艾森加德的軍力,多年來洛希爾人都不得不在西伏爾德北部駐紮一支強大的騎兵,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758年那幾次大規模入侵。九_九_藏_書
史書記載,在希奧頓的葬禮之後,伊奧梅爾重整國政,任命埃肯布蘭德為西馬克元帥,埃爾夫海爾姆為東馬克元帥。這兩個頭銜地位平等,取代了「第二元帥」和「第三元帥」,沿用下去。戰爭時期則有一項特殊任命,即「儲君」一職。得到這項任命的人或是在國王領軍出征時監國,或是在國王因故留在都城的情況下指揮作戰。和平時期,只有當國王因病痛或年老而將權力委託出去時才會有此任命,受命人若是年齡足夠,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王位繼承人。但在戰時,議read.99csw.com會不願年老的國王把自己的繼承人派出國境作戰,除非他至少還有一個兒子。
此處給出一份本篇文稿的長註釋(加在討論兩位將領對艾森河渡口的重要性所持的不同意見之處,見本書第46—70頁)。註釋的第一部分大致重複了本書別處給出的歷史,但我認為最好還是給出全文。
毋庸置疑,薩茹曼當時如此提議是出於真誠好意;或者說,只要他本人還是西部防線的領袖人物,是其理事會的首腦,他對這道防線就起碼存有善念。他有智慧,清楚認識到艾森加德擁有天然地利和人工造就的強大實力,此地極端重要。艾森河一線位於艾森加德和號角堡鉗制之下,敵人無論企圖圍困剛鐸還是入侵埃利阿多,這都是一道抵禦東方侵略(不管是索隆煽動操縱,還是有他人推動)的屏障。但薩茹曼最終投向了邪惡,變成了敵人。洛希爾人雖然收到了警兆,察覺他對他們的惡意在增長,卻繼續將西部的主要兵力部署在渡口,直到薩茹曼發起公開戰爭,向他們證明:沒有艾森加德,渡口能起的保護作用很小,要抵禦艾森加德的話,渡口更是微不足道。
因此,這就很容易理解了:當薩茹曼提出接管艾森加德,將它作為西部防線的一部分修繕整頓時,弗雷亞拉夫王和宰相貝倫都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議。薩茹曼在艾森加德定居下來,貝倫給了他歐爾桑克的鑰匙,洛希爾人便恢復了守衛艾森河渡口的策略,因為渡口是他們西邊前線最脆弱的一環。
祠邊谷全軍集結,眾人儘可能斟酌敲定「行軍路線」與戰鬥安排時,伊奧梅爾仍然擔負這項職責,他隨國王騎馬出發(他指揮御前衛隊,即領軍的那支伊奧雷德),充當主要參謀一職。埃爾夫海爾姆成為一位馬克元帥,他率領東馬克兵團的第一支伊奧雷德。格里姆博德(之前記述中沒有提到)發揮了第三元帥的職能,但未被授予這個頭銜,他指揮西馬克兵團。格里姆博德在佩蘭諾平野之戰中犧牲;伊奧梅爾繼承王位后,埃爾夫海爾姆成為他的副手。當伊奧梅爾前往黑門時,埃爾夫海爾姆被留在剛鐸,指揮所有的洛希爾人,並大敗入侵阿諾瑞恩的敵軍(見《王者歸來》卷五,第九章末尾和第十章開頭)。阿拉貢加冕時,書中提到他是主要見證人之一(見《王者歸來》卷六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