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黎巴嫩的悲劇 根源

8、黎巴嫩的悲劇

1983年9月,黎巴嫩的局勢急轉直下,無法控制。
在最困難的日子里,卡爾·斯廷納臨危受命到了那裡。「黎巴嫩發生的情形既不合乎情理,也有違道德規範,」他說道。「但是,活生生的事實清楚地告訴我們,當種族偏見、宗教差異以及安全利益被外部勢力用作達到政治目的的催化劑的時候,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那年8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傑克·維西將軍派卡爾·斯廷納准將前往黎巴嫩,作為其在現場的代表,幫助實施美國的軍事援助計劃(斯廷納在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擔任軍事顧問的經歷一定是其獲得該任務的主要因素)。他以這個身份與黎巴嫩當局通力合作,設法制止該國的混亂局面。他們沒有成功,但並不是因為缺乏技能、情報或良好的願望,只是因為造成混亂局面的部隊比其他任何一派都強大。
儘管斯廷納在黎巴嫩的任務本身並不特別地具有特種部隊的性質,但卻具有此類任務的許多特徵——包括戰術層面上的軍事顧問、戰略性的政治手段(軍事和外交上的)以及對文化敏感性的需要。

根源

● 德魯茲派佔領了舒夫山地區。該地區控制著貝魯特及從貝魯特通往大馬士革的主要通道。德魯茲派控制著由瓦利德·瓊布拉特領導的人民社會黨,擁有黎巴嫩各派系中裝備最好的民兵(儘管數量不多)。人民社會黨的主要敵人是基督教派,他們的支援和武器裝備都來自敘利亞,還包括炮兵部隊中的蘇聯顧問。到1983年中期,他們的武器裝備中就有大約420門現代蘇式大炮,包括D-30榴彈炮、BM-21火箭發射器、大量重型迫擊炮、空防武器和利比亞給人民社會黨的30輛T-54型蘇制坦克——都在貝魯特及其近郊的範圍以內。
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宣布成立獨立的以色列國,第二天幾個阿拉伯鄰國就對它進行入侵。他們的入侵沒有成功。當戰鬥結束時,以色列所佔領土超過了聯合國當初劃定的邊界線,埃及和約旦佔領了巴勒斯坦的其餘領土。60多萬曾住在以色列新邊境線以內的巴勒斯坦人逃離了這個猶太人國家,成為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難民——主要是敘利亞和約旦。
8月25日,大約8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同法國和義大利的特遣分隊一起登陸,然後駐紮在以色列、敘利亞和巴解組織之間。
在此關鍵時刻,美國國務院介入了,其長遠目標是促進黎巴嫩的穩定——而只要巴解組織在那裡,那就是不可能的。其近期目標是平息戰火,使巴解組織、敘利亞並最終使以色列的軍隊撤出黎巴嫩。為此,國防部提議派遣多國部隊,以保證巴解組織可以安全撤退到任何一個願意接納他們的阿拉伯國家。
黎巴嫩政府立即要求美國海軍陸戰隊回來保護西貝魯特的人民。
1947年,聯合國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一部分成為二戰中流離失所的猶太人的家園,另一部分則仍然是巴勒斯坦人的家園。猶太人接受了聯合國的決定,而阿拉伯人卻拒絕接受。
● 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區,那裡還居住著基督教派、巴勒斯坦人和什葉派穆斯林,但他們相互憎恨。
此時,敘利亞人開始介入。
大約1萬名巴解組織戰士帶著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難民定居到黎巴嫩南部,使得當地十多年來本來就不穩定的局勢進一步惡化。1958年,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大多數是什葉派,但也有一些德魯茲派)起兵叛亂,抵抗基督教派的總統卡米耶·夏蒙的親西方政府。夏蒙向美國尋求援助,大約1萬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在黎巴嫩海岸登陸。這次武力的炫耀幫助黎巴嫩政府恢復了秩序,隨後美國軍隊便撤走了。

對於一支部隊來說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任務,但此前已有過類似的行動。問題read•99csw•com在於,並不是每個派別都尊重他們和他們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是:海軍陸戰隊想在能夠俯瞰城市的地方設立行動總部,但所有這些地區都已被參戰派系所佔領。這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只能在機場附近地勢較低的平地上安營紮寨,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了。不過他們選為兵營的那幢建築使得他們能夠比較方便地進入那些與他們任務相關的地方,包括美國大使館。那幢樓也是貝魯特最結實的建築。他們覺得在那裡可以保護自己……
2個星期後,黎巴嫩當選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被一個敘利亞特工(可能是)在他家屋頂上放置的炸彈炸死。他的女兒已在此前一次針對他的伏擊中喪生。傑馬耶勒是一味主張用武力解決內部問題的好戰分子,基督教派長槍黨武裝的領導人。以色列一直是這個派別的主要支持者。以色列原本指望與他簽署一項最符合本國安全利益的和平條約。傑馬耶勒的死使得這些願望化成了泡影。由於敘利亞把黎巴嫩視為對抗以色列的戰略緩衝區,所以它從自身利益出發,並不希望看到這一條約的簽署。
此次襲擊的長遠影響更加嚴重。沒有證據說明華盛頓有任何人理解駐外美國人所受到的威脅的後果,或者這次襲擊對未來政策的影響。恐怖主義成了一種戰爭形式,並最終迫使美國撤出了黎巴嫩。對此美國是沒有準備的。
麥克法蘭於8月1日抵達黎巴嫩。在此後的2個星期里,他建議華盛頓暫停促成敘以雙方聯合撤軍的努力,而是致力於對黎巴嫩各派系進行調解。麥克法蘭、美國大使雷金納德·巴塞洛繆與納比赫·貝里和瓦利德·瓊布拉特多次會面,促使他們與傑馬耶勒達成和解,但毫無進展。貝里和瓊布拉特都責怪傑馬耶勒——說他與調解各派系相比,更關心保住基督教派的總統職位。其實,貝里和瓊布拉特都是外部勢力的傀儡——通過談判達成和平協定的努力已幾乎沒有迴旋餘地。
替換哈比卜的總統助理、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巴德·麥克法蘭相信,如果能說服敘利亞和以色列撤軍,那麼直接與各派系領導人接觸也許會找到解決黎巴嫩問題的方法。在去黎巴嫩之前,麥克法蘭和阿薩德在大馬士革會面,會面結束后他意識到:阿薩德控制著黎巴嫩的未來——而且不打算放棄這一地位。
到1978年,黎巴嫩已成為巴解組織進行作戰的主要基地。那一年,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基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大約10萬難民被迫逃離飽受內戰之苦的西貝魯特。到此時,黎巴嫩的大部分地區都已成為戰場,但此前主要是基督教派民兵與巴解組織作戰,而現在則是一場混戰。read.99csw.com長期的敵意、仇恨、對暴行的記憶以及種族和宗教差異統統爆發出來,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的武裝——裝備精良、殊死拼殺;各個派系的武裝和種族之間開始互相殘殺。

敘利亞宣布美國總統的中東特使菲利普·哈比卜為不受歡迎的人,進一步拒絕合作。
以色列對敘利亞軍事力量的毀滅性打擊使得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顏面掃地。在此後的幾個月里,阿薩德向蘇聯求助,以重建其潰敗的部隊,並把以色列作為其主要報複目標。
巴解組織撤離協定中有一部分內容是美國和黎巴嫩政府的承諾,允許那些遵紀守法的巴勒斯坦平民,包括撤離的巴解組織成員的家屬繼續留在黎巴嫩,過上安全、平靜的日子。這一承諾得到了以色列以及一些(不是全部)黎巴嫩派系領導人的擔保。
● 在貝魯特內部也存在著幾支獨立的民兵組織,如自稱是代表人民工人黨的「莫拉比通」(Maurabi Toon),但它們存在的目的卻是從事違法活動:搶劫、伏擊和綁架。
然而到了1970年,又多了另一個不穩定因素——巴勒斯坦人。
1958年的危機之後,黎巴嫩下一任總統福阿德·謝哈布大力修補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他在政府中為穆斯林安排了更多的職位,與埃及建立了友好關係,並致力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到1975年,許多巴解組織成員移居到西貝魯特。他們在那裡建立起作戰基地,有自己的法律、法規和稅收制度。許多黎巴嫩人對此難以接受,尤其是基督教派的民兵(長槍黨),於是在巴勒斯坦與長槍黨之間很快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
如歷史所記載的,敘利亞對黎巴嫩一直有所企圖。他們先後兩次介入這場衝突,第一次站在巴勒斯坦人一邊,第二次站在基督教派民兵一邊。他們的立場轉變完全是為了更大的目標——控制黎巴嫩。敘利亞人介入后佔領了貝卡谷地。這是黎巴嫩的主要山脊與敘利亞邊境間的一個戰略要地。自此之後他們一直留在那裡,並且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內戰及其後的衝突中精心策劃並安排了大批什葉派移居此地。
● 「被剝奪繼承權者行動組織」(通常被稱作阿瑪爾)是由納比赫·貝里領導的。此人是一名律師,出生於西非,曾在法國求學,家住美國底特律北部。貝里的目標是減少基督教少數派的權力,讓人數上超過基督教派的什葉派利用其數量上的優勢來主導黎巴嫩的政治。阿瑪爾主要得到敘利亞的支持,它的兩個主要敵人就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
● 敘利亞軍隊不但控制了黎巴嫩東北部,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控制了貝卡谷地九九藏書以及那裡的什葉派穆斯林居民。
儘管參謀長聯席會議反對為此動用美國軍隊,但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認為,如果美國不帶頭,其他國際夥伴是不會自願加入的。他還認為美國在貝魯特的軍事存在是阻止以色列摧毀城市,並使其最終撤出的惟一方法。
黎巴嫩的種族構成很複雜。在其獨立時,整個國家大致分成2派,穆斯林和基督教馬龍派,而穆斯林又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比較溫和且比較興旺,而什葉派則比較激進,政治上具有不穩定性。還有一個較大的、具有類似不穩定性的派別叫做德魯茲派,其信仰綜合了基督教與穆斯林的教義。大約有40萬名德魯茲教派的信徒居住在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山區。所有這一切,再加上各種各樣長期難以平息的世仇,都是問題的隱患。
到政府成立時,人口結構已發生改變——例如,什葉派人口數量激增——那個公式就過時了。
儘管黎巴嫩政府對巴勒斯坦運動歷來十分同情,但這種同情從未轉化為堅強的支持,他們也不歡迎新來的巴勒斯坦人待在黎巴嫩——只不過是他們力量太弱,無法將他們趕出去而已。很快,巴解組織就從黎巴嫩南部的基地向以色列北部的定居點發起進攻。以色列對巴解組織攻擊的報復使得黎巴嫩南部的什葉派深受其害,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本來已有的仇恨。
1982年6月,以色列武裝部隊對黎巴嫩發動了代號為「加里利和平行動」的全面入侵,其目的在於一舉清除巴解組織。在2個星期的激戰中,以色列部隊趕走了盤據在以色列北部邊境據點中的巴解組織,消滅了佔領貝卡谷地的大部分敘利亞軍隊,包括防空炮兵、坦克和戰鬥機,然後一直推進到貝魯特,和在那裡的基督教長槍黨民兵取得聯繫,並包圍了穆斯林軍事活動的中心,穆斯林居住的西貝魯特。巴解組織當時正在西貝魯特訓練其恐怖分子,並以此為據點對以色列和約旦發動進攻。同時那裡也成為175000巴勒斯坦人的最新成立的一個臨時難民營,這些人都是早些時候在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掃蕩中逃出來的。很快,以色列就每天對西貝魯特進行轟炸。
這一次海軍陸戰隊的人數比上次幾乎多了1倍——大約1500人的海軍陸戰隊兩棲部隊。法國和義大利部隊也同意返回。參謀長聯席會議給海軍陸戰隊的任務代號為「存在行動」——意思是希望他們能在那裡為人所見,從而通過在整個城市巡邏來阻隔相互敵對的雙方,並試圖成為所有派系的朋友。參謀長聯席會議要求海軍陸戰隊儘可能做到公正——並且希望這一任務的持續時間不超過2個月。
1983年4月18日,一個使用自殺性九*九*藏*書汽車炸彈的襲擊者——也許是來自貝卡谷地巴爾貝克的謝赫·阿卜杜拉兵營來的真主黨狂熱分子——摧毀了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63人喪生,其中17名是美國人,包括中央情報局站長,其下屬官員中除2人外全部遇難。這是針對美軍設施的第一次汽車炸彈襲擊。
● 問題:敘利亞和阿瑪爾是朋友嗎?答案是:在方便的時候是。問題:德魯茲派和阿瑪爾是朋友嗎?答案:在方便的時候是。問題:敘利亞和伊朗是朋友嗎?答案:在方便的時候是。

1個月後,國務卿喬治·舒爾茨試圖促成一項協定(即5.17協定),提出所有外國部隊同時撤出黎巴嫩。黎巴嫩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的兄弟阿明·傑馬耶勒和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在協定上籤了字(條件是敘利亞也要簽字),但當舒爾茨前去大馬士革向阿薩德提出該計劃時,阿薩德表示無論如何也不從黎巴嫩撤出。就阿薩德而言,這是在憑藉實力地位左右局勢。
這次襲擊後果嚴重,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報方面的損失。整個美國的人工情報機制(即與當地特工的聯繫)實際上已被摧毀。幾個月中,美軍在獲悉貝魯特和黎巴嫩其他地區事態發展的能力上出現了很大的漏洞。這一失敗後來又纏上了美國。

儘管種族比例存在著潛在的不穩定態勢,黎巴嫩還是作為一個國家繁榮起來。這個國家有兩個主要海港,且地處地中海東岸,位於傳統的貿易路線上,所以它很快就以東方的大門而聞名——貝魯特被稱作「中東的巴黎」。貿易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許多大公司在那裡建起分公司,貝魯特很快成為中東的銀行業中心,大約有85家商業銀行。
在1943年建立黎巴嫩政府的過程中,法國試圖通過建立一個權力分享的政府來避免種族衝突。這個政府傾向於遜尼派和基督教馬龍派——黎巴嫩最保守、最「穩健」的派系。1943年的《國民公約》根據1932年的人口普查(或許是反映基督徒與穆斯林比例幾乎相等的最後一次人口普查),決定了政府的種族及宗教組成。關鍵位置的安排都是根據人口普查得出的公式來決定的,如總統職位預留給基督教馬龍派,總理的職位則留給穆斯林遜尼派等等。穆斯林什葉派和德魯茲派則沒有獲得任何有實權的職位。
9月16日晚,以色列軍隊允許長槍黨武裝進入位於西貝魯特薩卜拉和沙提拉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尋找針對以色列人的零星槍擊的源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地區性的仇恨是如此根深蒂固),長槍黨開始肆虐。當他們的射擊停止后,700多名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人遭到屠殺。
在奧斯曼帝國瓦解以及土耳九-九-藏-書其在一戰中戰敗后,國聯把黎巴嫩交給法國暫時管理。法國曾許諾黎巴嫩於1941年完全獨立,但直到1943年才兌現。到1946年,法國軍隊才離開黎巴嫩。
第二天,以色列軍隊進入了西貝魯特,違背了它關於保護那些選擇留下來的巴勒斯坦平民安全的承諾。他們宣稱是為了保護難民,清除了阿拉法特留下的巴解組織設施和補給。
參謀長聯席會議又一次強烈反對,不過這一次國防部長溫伯格站到了反對派一邊。上一次海軍陸戰隊的調停是一次有限的短期行動,但這一次看起來卻是遙遙無期、漫無目的的——因此要冒徹底失敗的危險。
這時,突尼西亞表示願意接納亞西爾·阿拉法特和他的巴解組織戰士。他們的撤退於9月1日完成。10天後,海軍陸戰隊返回艦艇,法國人和義大利人也相繼撤離。
黎巴嫩的悲劇是長期存在的各種力量鬥爭的結果:
● 與此同時,恐怖主義也「升級到」一種「由國家支持」的階段。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有敘利亞、利比亞和伊朗。其中最危險的是伊朗,它發明了新形式的恐怖襲擊——自殺炸彈和劫持人質——目的在於通過顛覆行動和恐怖主義來推廣伊斯蘭革命。海珊·謝赫利斯蘭姆是恐怖行動的主要策劃者。他曾在美國受過教育,是伊朗什葉派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的追隨者,參加過包圍美駐德黑蘭大使館以及後來的美國環球航空公司847航班的劫機事件。他成立了旨在執行這一計劃的軍事武裝,叫「赫茨巴拉」,即「真主黨」,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狂熱的什葉派原教旨主義者組成。他們由伊朗革命衛隊進行訓練,然後被送回原來所在地去建立革命組織。這是所有恐怖分子中最危險的,因為他們願意為了伊斯蘭革命而犧牲自己。由於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被視為「大撒旦」,因而成了其主要的攻擊目標。真主黨在黎巴嫩的主要行動(以及恐怖分子訓練)基地位於貝卡谷地敘利亞控制的巴爾貝克,離貝魯特只有1小時的車程。西貝魯特建立起不少真主黨的行動組織。
失去家園的巴勒斯坦人此時成了無家可歸的人,於是便以那些國家為根據地繼續進行武裝抵抗,但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成了一個主要的政治問題,尤其是對約旦來說。到1970年,這個問題失去了控制。約旦政府對此採取了武力措施,強行把巴解組織(即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驅逐出境。

大約有4萬人在激戰中喪生,大部分是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平民。黎巴嫩軍隊土崩瓦解,實際上喪失了戰鬥力。
里根總統沒有聽取這些反對意見。他明顯感覺到他必須盡其所能來防止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另一次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