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生產生活 三、遠古農業

第五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生產生活

三、遠古農業

「雩」(yú)字甲骨文作「」,小篆作「」或「」。《說文解字》說解為:「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從雨于聲。或從羽。雩,羽舞也。」意思是,雩是古代的求雨祭祀,雩祭在夏季舉行,祭祀對象是赤帝,祭祀方式是用舞蹈娛神。兩個小篆字形一個以「雨」為部首,表示求雨祭祀;一個以「羽」為部首,表示用羽舞使雨神精神愉悅,以達到求雨的目的。為什麼用羽毛做求雨祭祀舞蹈的道具呢?根據《釋名》:「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也」,因為鳥羽紛飛可以和雨絲四降發生類似聯想,因此,產生了以羽致雨的模擬巫術。
「廩」的甲骨文字形作「」,像露天的谷堆之形。它的特點是,做一圓形的低土台,上堆麥稈麥殼,頂上作一亭蓋形,塗以泥土,謂之「花籃子」。顯然,這已經不是短期儲存。
甲骨文中有「」字,左邊的構件表示收穫的對象「禾」,右邊的構件表示類似鐮刀的收割工具。現代考古發掘中,商代中期以後的石鐮、蚌鐮很多,這些鐮主要有兩類:一為可以安裝木柄的長柄鐮,其作用是割除穀物禾稈;另一類是長方形和半月形的有孔石刀和蚌刀,其作用是收取穀物的禾穗,使用時用繩索過孔把石刀綁在手指上,以免掐穗時石刀脫落,這種石刀也就是後來的「銍」(zhì),《說文解字》:「銍,獲禾短鐮也。」「銍」作為一種掐禾穗的短鐮,較為輕便,因此,帝王在做象徵性收割時就使用銍。《漢書·王莽傳》:「予之西巡,必躬載銍,每縣則獲,以勸西成。」
「嗇」字甲骨文作「」,下邊的構件像足基很高的廩屋,上邊的構件像禾,整字像廩屋之上有禾。顯然,「嗇」的甲骨文字形反映了未脫粒的禾穗在高處臨時儲存的情形,目的是防止禾穗在脫粒前因雨水浸泡而發霉變質。直至今天,在廣大農村,農民還經常把沒有脫粒的玉米棒和高粱穗等在屋頂上晾曬。
遠古時期,農業灌溉主要依靠雨水,雨水是農業的命脈。從甲骨卜辭的記錄種類看,除了王的游畋(tián)和占卜戰爭的吉凶外,大概以「卜雨」「卜年」「卜禾」等為最多。對於靠天吃飯的先民來說,向上天求雨是應對乾旱的主要辦法,因此他們千方百計祈神求雨。

3.施肥

糧食生產具有季節性,要保障糧食可供長期食用,必須對糧食進行儲存。先民們可謂是「儲糧有方」。
為了促使禾苗茁壯成長,先民早已開始用糞肥田。《禮記·月令》「可以糞田疇」,《淮南子·本經訓》「糞田而種穀」,《荀子·富國》「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都記敘了先民以糞肥田的事。甲骨文中有「」字,像人大便之形,為「屎」https://read.99csw•com之初文,在卜辭中用作動詞,與「糞」的用法相似,屎田就是在田地里施糞肥。如《甲骨文精粹釋譯》拓片184雲:「庚辰卜,貞翌癸未,屎西單田,受有年。」大意是,在庚辰日佔卜,問由庚辰起到第四天的癸未日,在西郊平野的田地里施用糞肥,將來能否得到豐收?「屎有足。二月。」大意是,在二月間,施用糞肥要充足。可見,殷商時期,先民們已經懂得了用糞使耕田肥沃的方法。《齊民要術》引漢汜勝之《汜勝之書·區田法》:「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這些文獻記載也說明了殷商先民已經知道用糞肥田的方法。

甲骨卜辭中有「」字,像一手持麥,一手持杖打麥之形,表示獲麥后攴擊麥穗使脫粒。這種木棒逐漸演化為穀物脫粒專用的連枷。《釋名》曰:「枷,加也,加杖于柄頭,以撾穗而出其谷也。」
初民社會,人類以採集和漁獵為主要生產方式,野果和魚蚌禽獸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隨著人口的增多和人類智慧的提高,先民開始尋求新的謀生之路,這便是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生產,首先要有可供耕種的土地。可是,上古時期,大量土地尚未開墾,到處是森林草莽,因此,「焚林而獵」是原始農業的前提,「火」是先民墾荒的重要工具。
「農」字金文作「」或「」,前一個字形由「辰」「林」兩個構件組成,后一個字形由「辰」「茻」「又」「田」四個構件組成。「辰」表示蜃殼,是古代除草農具,「又」像右手之形,「茻」像眾草之形,因此,「農」的金文字形像手拿蜃殼(古代除草工具)剷除田間叢生的野草。考古挖掘中,有大量用天然貝殼製成的鋤草工具出土,《淮南子·氾論訓》「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以及「農」的甲骨文字形特點,說明先民確曾使用蚌殼作為墾荒工具。此外,出土的石器和《本草綱目》中「南方藤州墾田,以石為刀」的文獻記載,說明先民也曾使用石器作為墾荒工具。

2.農田灌溉


5.穀物收穫

「以」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耜(sì)之形。由於耜是一種常用農具,因此,引申有「用」義。從字形可以看出,「耜」與「耒」不同,耒下歧頭,耜下一刃。後來,「耒」「耜」合成為一種工具——「犁」。「犁」的下部用以翻土的部分為「耜」,上部用以把握的曲木為「耒」。

6.穀物加工

為了「灌read.99csw.com溉農田」和「排水防澇」,人們常在田中挖一些長短寬窄不一的水溝。《說文解字》中有「ㄑ」「ㄍ」「川」三字,許慎分別將它們釋為:「ㄑ,水小流也。周禮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ㄑ,倍ㄑ謂之遂,倍遂曰溝,倍溝曰洫,倍洫曰ㄍ。」「川,貫穿通流水也。」可見,「ㄑ」「遂」「溝」「洫」「ㄍ」是田間溝洫系統中大小不同的水溝。最後,由「ㄍ」通向大河,即「川」,再由川通向大海。《史記·夏本紀》:「(禹)決九川致四海,浚畎(ㄑ)澮(ㄍ)致之川。」《論語·泰伯》:「(禹)卑宮室而儘力于溝洫。」邢昺《孝經正義》:「溝洫,田間通水之道也,言禹卑下所居之宮室,而儘力以治田間之溝洫也。」這說明夏部族已在農田中開溝挖渠,用來排水灌溉,減少旱澇災害。
「耤」(jí)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一人雙手持耒(雙齒耒),一足立地面,一足踏耒端之小木板,正是用耒翻地的真實寫照。因為耒是遠古耕種很重要的農具,也常作各種農具的泛稱。因此,人們在為其他農具,特別是木製或裝有木把的農具造字時,都以耒為構字部件。如「耓」「耕」「耘」「耙」「耛」「耜」「耡」「耤」「耦」「耬」「耨」「耪」「耖」「耥」等。

1.農具

去掉皮殼的禾粒可以繼續加工成麵粉,其工具主要是碾和磨,碾和磨都以「石」為部首,說明它們都是石制的。筆者家鄉河北農村七十年代還有碾和磨遺存,碾的形制是:下面是一巨大的石制圓盤,即碾盤,上面用一個巨大的石制圓柱體在碾盤上滾動碾軋,從而將碾盤上的糧食碾壓成粉末;磨則由上下兩片磨盤組成,下片磨盤固定,上片磨盤反覆旋轉研磨,將兩片磨盤之間的糧食磨成粉末。

「焚」字甲骨文字形有「」形,像兩手舉火焚林之形,本義是「用火燒山林」。這是古代的一種圍獵方式,把大片土地燒成空地。這種空地,在適當條件下就會被人們利用,開墾為農田。《說文解字》把小篆「焚」字解釋為「燒田也」,非常精練地概括出遠古農業是從「焚林而獵」開始的,其主要工具就是火。此外,古史傳說中神農氏即「炎帝」,也稱「烈山氏」,「炎」「烈」的意義都與火有關。這也說明原始農業與火關係密切。

7.穀物儲存

「利」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以刀割禾並有皮屑四濺之狀。現代考古已經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石刀、蚌刀,其中一些經專家考證為當時的收割工具。
「倉」字甲骨文作「」,像有門有窗的糧倉之形,更加結實耐用;「廩」字後來增加了「廣」構件,說明「廩」也變為一種房屋式建築。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粟即沒有脫粒的小米;山東膠州市三里河遺址大汶口文化層,發現一個原始居民儲藏糧食的倉庫,其中有粟一立方米之多,這說明先民早就懂得了儲存糧食的方法。至今農民對稻米、高粱、穀子等仍然是帶殼儲存。

九_九_藏_書
蝗蟲是莊稼的害蟲,先民對蟲災早有記載。《春秋·桓公五年》「秋,螽」,「螽」的小篆字形作「」或「」,本義就是蝗蟲。對蝗災的危害,殷人極為重視,不僅經常向神靈告祭,求神降佑,消除災害;而且採取了積極的滅蝗措施。「秋」字甲骨文有「」或「」等字形,像火燒蝗蟲之形。蝗蟲為群居害蟲,在其未長翅時,先民將其圍趕到低下之處,以火燒之,這就是所謂「焚蝗保收」。《禮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則說明火田的最佳季節是昆蟲蟄伏的時候,乘其無法逃離,可將其一網打盡。《論衡·順鼓》:「蝗蟲時至,或飛或集。所集之地,穀草枯索。吏卒部民,塹道作坎,榜驅內于塹坎,杷蝗積聚以千斛數。」比較詳細地描述了蝗蟲的生態習性和危害情況,以及所採取的掘溝捕蝗辦法。《漢書·平帝紀》記公元二年大旱「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斗受錢」,記載了發動群眾懸賞捕蝗的最早事例。
傳說伯益發明了井。最初的井是挖掘隧道達到地下泉水,取水者抱著水罐由台階進入隧道,汲滿水后又由隧道抱著水罐出來。《莊子·天地》「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就是對古代先民利用水井進行灌溉的描述。「抱瓮」入井取水灌溉,這種方法功效很低,於是逐漸出現了提水機械——「橋」(又稱桔槔)。《說苑·反質》:「衛有五丈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鄧析過,下車為教之曰:『為機,重其後,輕其前,命曰橋。終日灌韭百區,不倦。』」意思是,衛國有五個男子都背著瓦罐從井裡汲水澆灌韭菜園,一整天只能澆灌一畦。一天,一位名叫鄧析的鄭國大夫路過這裏,下車教他們說:你們可以做一種叫做「橋」的機械,後端重,前端輕,用它來澆地,一天可以澆一百畦地而不覺得累。這裏的「橋」是一種利用槓桿來提水的工具。漢代以後,較深的井開始廣泛使用轆轤。
米飯很香,但禾穗變成米吃到嘴裏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程序。

「熯」(hàn)字甲骨文作「」,像把人牲放到火上之形,取象于遠古天旱時焚人牲求雨的習俗。「熯」在卜辭中的用法就是一種求雨祭祀。據史料記載,夏啟時期黃河下游遭遇了一場苦旱,最後,夏啟用殺掉自己的母親並且將其屍體砍碎深埋各地的手段來抑旱求雨;商湯為了解除旱災,曾經準備以自己做人牲求雨,結果剛剛點著火,突然天降大雨。這種殺人或焚人求雨的方法是古代所常用的。古代墨西哥,近代孟加拉、越南、菲律賓等地也使用過這種方法。https://read.99csw.com
甲骨文「圂」字作「」,像把豕(豬)關在圈中之形,表示「豬圈」。《說文解字》把「圂」說解為:「廁也,從囗,象豕在囗中也。」《國語·晉語》「少溲于豕牢」韋昭注:「豕牢,廁也。」可見,上古社會,是以養豕的牢為廁,一直到漢魏還是如此。近年來,地下漢魏墓葬所發現陶廁豬圈等明器,也是很好的證明。即如今天廣大農村,也往往是廁所連著豬圈,仍舊沿襲古代的遺俗。這種廁所豬圈,便是儲藏糞便的地方。西漢史游編撰《急就篇》「屏廁清溷糞土壤」,意思就是圂廁糞便,可以用來肥沃土壤。
「穗」在春秋時期寫作「」,像手采禾穗之形,甲骨卜辭中還有一個「」,也像手摘禾穗之形,這些字形以及考古發現的大量無穗頭的稻、麥秸稈,說明古代收割時一般是先收割穗頭,然後再處理秸稈。

4.滅蝗

「康」字甲骨文作「」,像篩米去糠之器:中間部分為箱,箱底有像篩子一樣的密孔,上邊的部分是頸和口,下邊有兩條繩;去殼之米,從上面的口倒入箱中,左右二人拽繩子,搖動器械,糠從中漏下。下邊的數點兒像正在掉落的糠屑。
只有田間的溝洫是遠遠不夠的。要保障農業的豐收,必須興建大型水利工程。「陂」「堰」都是春秋以後興起的蓄水灌溉工程。「陂」字以「阝」為部首,「阝」是「山阜」的「阜」的簡化。「陂」本指山坡,後來,專指水旁的山坡。人們在考慮蓄水問題時,首先選擇了丘陵環抱呈盆狀的自然環境。這樣對外圍山坡只要稍做加工,便可以形成人工池塘。於是也將這種池塘稱為「陂」。「陂」在開始時僅用於阻隔洪水,保護良田,后漸漸變為蓄水灌溉工程。《淮南子·說林訓》記載:「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堰」以「土」為部首,本義是人工壘土堆起的堤壩。堰常建在河道內的淺灘上,起防洪、蓄水、控制灌溉的作用。我國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比較完善的排灌設施。



read.99csw.com
在含有構件「力」的甲骨文字形中,「力」都表示農耕用具,即單齒耒,如前文所析的「男」字,像用「力」這種農具耕田,由於古代農耕主要由男子承擔,后這個字才專用作男子義。此外,「協」的甲骨文字形作「」或「」,用眾多農具在一起,表示協同合作之義。
「舂」(chōng)的甲骨文字形作「」,西周金文作「」,像一人兩手捧杵搗粟之形。殷墟五號墓發現了研磨硃砂用的杵臼,據此可推測,殷人應該已經使用杵臼加工穀物。「秦」的甲骨文字形「」,則像兩手捧杵搗禾之形。通過舂,去掉禾粒堅硬的外殼。



「力」的甲骨文字形為「」,取象于古代單齒木耒。原始掘土工具最初是尖頭木棒,在生產實踐中,人們逐漸對尖木棒加以改造——木棒下部稍稍傾斜,使之更利於掘土,並在木棒下部捆綁腳踏橫木,加強掘土力量,就成了單齒耒。西藏地區門巴族使用的青岡杈,是用一根長約170厘米的青岡木棒和一根長約15厘米的橫木製成,其形制與「力」的甲骨文字形非常相近。



儘管先民們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求雨方法,但有時老天爺就是「不買賬」,於是,先民在「求天」的同時也「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