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二、古代飲食烹飪

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二、古代飲食烹飪

「蒸」是利用水蒸氣使食物變熱變熟的方法,如「蒸饅頭」「清蒸魚」。
「鼎」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像有兩耳的鼎形。這種器物往往用來烹煮魚肉和盛貯肉類,盛行於商周時期。《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其實鼎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陶質的,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帶),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粥」的小篆字形作「」,從米從。「」中間的「鬲」本義是古代炊具,兩旁的曲線表示蒸汽上騰之形。本義是稀飯,泛指糧食煮成的半流質的食物。《周書》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說明粥起源很早。作為一種簡單食物,粥為一般貧賤人家所食用,貴族階層居喪時以食粥為禮。《禮記》:「親始死……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意思是父母去世時,孝子三日不生火做飯,鄰里熬點粥送過來給他們吃。臣民對於君上的去世,與孝子對待父母的禮節相同,即「君之喪,子、大夫、公子、眾士皆三日不食」。然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已有很多不守禮的現象存在。《禮記·檀弓》記載:「悼公之喪,季昭子問于孟敬子曰:『為君何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達禮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聞矣。勉而為瘠,則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則食食。』」意思是說,魯悼公去世,魯國居喪。季昭子到孟敬子那諮詢說:「君上去世,我們這些臣子應該在居喪時吃什麼呢?」孟敬子回答說:「應該吃粥,這是天下的通禮。然而我們三家(即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不能守公室之禮,早已與君上鬧翻了,這是天下無人不知的。如果讓我勉強行君臣之禮而在居喪期間吃粥,我也能做到。但是,這樣做恐怕會讓天下人都懷疑我們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假惺惺地行臣禮。與其招致這些閑話,不如我還是吃我平時的食物吧。」這個故事從反面說明了古人在居喪期間只能吃粥。由於粥具有稀軟的特點,比較好消化,因此比較適合胃弱的人食用。《戰國策》記載,趙太後年老體弱,觸龍拜見趙太后時首先問她:「您每天飲食怎麼樣?」趙太后回答說:「每天主要喝點粥。」
歷史上,有因酒誤國的商紂王,《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是典型的以酒誤國的昏君,最終導致商代的滅亡。因此,周天子在商人的聚集地曾發布嚴厲的禁酒令。
甲骨文字形作「」,像食物在器,上有蓋之形,本義是食物。以「食」為部首的字大都與食物有關。「食」還可稱為「飯」,中國人吃飯的歷史非常早,《周書》記載「黃帝始蒸谷為飯」,可見,飯最初專指米飯,後來泛指各種飯食,因此《說文解字》把「飯」說解為「食也」。準確地說,飯主要指制熟后的主食。
「碗」,盛食物的器具,出現時間早,並沿用至今,是古代較為普遍的一種進食器具。碗的稱謂經歷過多次變化,「皿」和「盂」都曾作為碗的指代詞,「皿」的含義比較廣泛,它是一類物件的統稱,後期主要作為一種後綴詞出現,如「器皿」;「盂」對它所代表器物的具體用途的指代比較強烈,在秦以前的使用範圍廣,既可作盛飯的器皿,也可作盛其他液體的器皿。秦以後就和碗大致相同了。碗的基本形狀變化不大,在最初的圓底基礎上不斷演變,但總體特點是底小口敞,結構比較簡單。隨著時代變遷,碗的材質變化較大,最初的陶碗做工雖不算精緻但也十分講究。到後代的瓷碗,做工嚴謹而規範,在尺度的把握、比例的協調以及裝飾的精美程度上都非陶碗所能比。
炮,《說文解字》說解為「毛炙肉也。從火包聲」。《禮記·內則》注說:「炮者,以塗燒之為名也。」「塗燒」就是把沒有除去毛羽的燒烤對象用泥包裹起來,然後用火烤,烤熟后,將泥剝下時把毛帶下來。《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最愛吃的叫花雞就是用這種方法烤制的。
「庶」的甲骨文字形作「」,左邊的構件像石塊之形,右邊的構件像火之形,整個字形表示以火燒石。燒熱石頭用以烙烤食物是古代一種烹飪方法。人類最初的烹飪就是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炭上、熱灰上和燒紅的石頭上來烤,「炙」字形體反映的就是這種用火直接烤肉的烹飪方法。後來人們才逐漸學會用水煮熟食物,方法是:用編織的或木製的不漏水的器皿來盛水,然後把炙熱的石頭投入水中,以煮食物。至於在器皿下燃火煮食物的烹飪方法,是陶器發明以後的事。「庶」的甲骨文字形,反映的正是以火燒熱石頭用以烙烤食物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那裡曾長期使用:用一個極大的木盆,內盛水,將肉放在其中,把燒紅的石塊浸入大盆水中,反覆數次,即水沸肉熟。

3.烹飪方法

爵在周代體現禮制,《禮記·禮器》:「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鄭玄注:「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禮器以小為貴,爵體現了尊貴的意思,所以也用在奴隸主的隨葬物或者宗廟的祭祀活動中。西周以後,爵逐漸消失。

「糧」繁體字作「糧」,以「米」為部首,「米」字甲骨文作「」,像米粒瑣碎縱橫之狀。以「米」為部首的字大都與糧食有關。「糧」專指旅途中所帶的熟食。《周禮·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這裏「糧」與「食」相對而言,二者的區別是:糧主要指路上帶的乾糧,所謂「行道曰糧」;而「食」主要指一般意義上的食物。古代人們出遠門,要帶乾糧,所帶乾糧的多少,要根據路程、天數、人數等預先估算好,因此「糧」的聲符「量」兼有表義功能。文獻記載,孔子曾在陳「絕糧」,意思是他周遊列國的路途中帶的乾糧吃完了。古代行路的使者到了友好國家,一般都要接受這些國家的資助,資助的食物主要有肉乾和糗糧。「糗」專指炒熟的乾糧,《說文解字》把「糗」說解為「熬米麥也」,即干炒的米麥,有顆粒狀的,也有炒完后磨成粉的。干炒的米麥有一股香味,因此它的聲符「臭」兼有表義功能。《孟子·盡心下》:「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意思是舜在吃乾糧咽野菜的時候,就像打算終身這麼過日子似的。

https://read.99csw.com
「酒」甲骨文作「」,兩邊是水,中間是酒器,本義是用糧食或水果釀成的含乙醇的飲料。金文作「」,像酒器之形。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晉人江統在《酒誥》里載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鬱積生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到這種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
如果粥煮得時間太長了,其中的米已不成粒兒,而成糊狀,就叫做「糜」。《釋名》把「糜」說解為:「煮米使糜爛也。」
「麥」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一株連根麥的全形:左右兩旁下垂的折線表示斜垂的葉子,上端為穎,下部為根,中間為莖。麥子是中國北方的主食,周代以為天所賜得。漢代以前,麥子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用麥仁煮粥,漢代以後,改為將麥子磨粉后做成蒸餅等食用。所磨成的粉叫「麵」,簡化為「面」。


4.烹飪飲食器具



遠古先民最初所用的飲酒之器是用牛角製成的,這可從最初的飲器用字以角為部首得到說明。如「觥」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兕牛角可以飲者也。從角黃聲。其狀觵觵,故謂之觵。,俗觵從光。」可見,觥是用犀牛角做成的飲器。同樣,「觶」字正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鄉飲酒角也。《禮》曰:『一人洗,舉觶。』觶受四升。從角單聲。,觶或從辰。,禮經觶。」顯然,「觶」有多個異構形式,但異構字也都以角為部首。由於最初的飲器用牛角製成,「角」成為一些飲器用字的部首,後來非牛角飲器也往往以角為部首,如「觴」字籀文作「」,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觶實曰觴,虛曰觶。,籀文觴從爵省。」「觚」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鄉飲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根據出土文物,觚用青銅製成,喇叭形,細腰,高圈足,腹部和圈足上有棱。

「稻」的甲骨文作「」,像獲稻在臼中將舂之形,金文作「」,像米禾在臼旁,從爪,表示手持之。稻子的籽實外殼堅硬,要舂去殼才能煮食。「稻」的古文字形形象地表明了稻米加工的過程。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人類最初的飲食方式與一般動物沒有明顯區別,他們獲取食物后,一般都是生吞活剝,就如《禮記·禮運》所說:「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即不經火燒,便生吃草木的果實、鳥獸的肉,喝它們的血,吃它們帶毛的肉。華夏先民「茹毛飲血」的歷史非常長久,生食的傳統甚至局部地保留到了現代。
《說文解字》「漿,酢漿也」,本義是一種微酸的飲料。《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意思是說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飲料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
現代人一提到湯,恐怕首先想到的是「汁多菜少的菜肴」,如「綠豆湯」「雞湯」。在古代,「湯」中可沒有菜,就是熱水、沸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其中湯和水分別指熱水和冷水。「湯」的這個意義在成語「金城湯池」「赴湯蹈火」中還保留著。
「簠」(fŭ)字金文作「」或「」,從匚古聲;《說文解字》古文作「」,從匚夫聲;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黍稷圜器也,從竹從皿甫聲。」但是,根據出土文物和鄭玄註釋,簠是用來盛黍稷稻粱的方形食器,以竹、木或金屬製成。

九*九*藏*書
「盤」字金文作「」,從皿般聲;籀文作「」,從金般聲;小篆作「」,從木般聲。「盤」的這些古文字形說明盤是一種盛物器皿,有用金屬制的,有用木製的。盤這種器皿的最大特點是非常淺,一般為圓形。
甲骨文有「」字,金文作「」,像宗廟之形,到小篆演變為「」或「」,楷定為「亯」,即今之「享」字。《說文解字》說解為:「獻也。從高省,曰象進孰物形。《孝經》曰:祭則鬼亯之。」本義是用食物來供奉鬼神,也就是「祭獻」。「亨」字加「火」,寫作「烹」,以後就專門承擔了「煮熟」這個意思,專用於烹飪。
「餅」是我國古代麵食的總稱。《說文解字》把「餅」說解為:「面餈也。從食並聲。」《釋名·釋飲食》說解為:「並也。溲麵使合併也。」宋黃朝英《緗素雜記·湯餅》:「余謂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其中「燒餅」是指直接用火燒烤的麵食,即今天所說的燒餅;「湯餅」指帶湯的麵食,包括今天的麵條、面片、餃子、餛飩等。麵條又叫索餅,取其樣子如繩索狀。麵條因長而細,諧音「長壽」(瘦),成為歷來生日時的專用食品;「蒸餅」因避諱宋仁宗趙禎的名諱,在宋代改名「炊餅」。根據《辭源》「蒸餅即饅頭,亦曰籠餅」可知,炊餅就是饅頭。《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饅頭。饅頭(或者說炊餅、蒸餅、籠餅)的特點是十分暄軟,《晉書·何曾傳》提到何曾「性奢豪……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意思是如果饅頭不裂開十字花紋就不吃,也就是說他專吃今天所說的「開花饅頭」。南宋楊萬里的《食蒸餅作》詩也提到何曾的這個特點:「何家籠餅須十字,蕭家炊餅須四破。」說明好的炊餅只要求暄軟而不要求美觀。
「黍」的甲骨文作「」或「」,像散穗下垂的莊稼,旁邊的水點表示這種莊稼可以釀酒。黍是原始農業時期的重要作物,它生長期短、抗旱、耐寒,適應北方乾旱寒冷的特點,是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黍在商代、西周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祭祀時一定要獻上黍子。但黍子的產量很低,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一些產量較高的農作物漸漸取代了黍。到春秋戰國時期,黍子的種植量已經很少,而且被排斥在「五穀」之外。但是祭祀時,人們仍然要獻上黍子,這是因為:黍子是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貢黍表示人們不忘本的觀念;同時黍子的氣味很香,古人認為馨香的氣味可以使鬼神聞到。《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說,黍稷並不馨香,只有光明的德行才能香氣遠揚。這當然是統治者的說教;但從另一角度說明,黍子確實有較濃的香氣。「香」的小篆字形「」從黍從甘,也說明黍子的香氣很濃厚,很典型。黍子有濃厚的香氣,所以古人常用黍子釀酒。這一點可從有的「黍」字甲骨文有「水」構件的字形中得到反映。

「簋」(guī)甲骨文作「」,金文作「」,左邊的構件像圓腹侈口圈足的器皿,右邊的構件像手拿長勺之形,整字構意是手拿長勺于器皿旁。「簋」的本義就是盛食物的器皿。《說文解字》古文作「」(從匚從飢)或「」(從匚軌聲)或「」(從木九聲),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黍稷方器也。從竹從皿從皀。」但鄭玄為《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作注說:「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也就是說簋應是圓形的。可見,簋主要用來盛黍稷稻粱,以竹、木或金屬製成,從出土文物看,簋大多有兩耳。這種食器戰國以後主要用作宗廟禮器。
「熬」小篆字形也有兩個,即「」和「」,前一個以「火」為表義構件,突出要用火熬;后一個以「麥」為表義構件,指出被熬的是糧食。作為一種烹飪方法,是把食物加水後放在文火上長時間地煮。如「熬雞湯」「熬粥」。


饅頭(或者說炊餅、蒸餅、籠餅)暄軟源於發酵。發酵在我國有十分九*九*藏*書悠久的歷史。《周禮·天官·醢人》說醢人負責掌管「四豆之實」,醢人裝在食器豆中的祭品就有一種叫做「酏食」的東西。「酏食」是什麼呢?「酏」字從酉也聲,即今天所說的發麵引子,現在有的地方稱之為「面肥」「酵頭」。因此「酏食」即發麵饅頭。
「煮」的小篆字形作「」,兩旁的曲線表示水蒸氣,中間下邊的構件是古代的烹飪器具「鬲」,上邊的「者」構件表示讀音;還有的字形突出鬲中有水,因此增加水構件作「」,還有的字形突出其用火的特點作「煮」。從「煮」的這些古文字形體,我們可以將「煮」這種烹飪方式的特點概括如下:器皿中盛上水,把要烹飪的食物放在水裡,用火把水燒開,用沸水把食物弄熟。如「煮餃子」「煮雞蛋」。
此外,還有一種烹飪方法叫「熏」,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火煙上出也。從屮從黑。屮黑,熏黑也。」即用煙氣長時間熏制食物的烹飪方法。市面上的「熏雞」「熏兔」等都是用這種方法烹飪的。
「烙」「煎」「炸」三種烹飪方法都不用水,而用油作導熱體。「烙」指用器物燙熨的意思,表示把麵食放在燒熱的鐺或鍋上加熱使熟,如「烙肉餅」「烙大餅」;「煎」是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熱油里弄熟,如「煎魚」;「炸」作為烹飪方法,與煎的區別主要是「煎」時鍋里的油比較少,而「炸」時鍋里的油比較多,即把食物放在沸油中弄熟,如「炸餅」「炸雞」。


「稷」在黃河流域隨處可見,被稱為五穀之長,後來被尊奉為穀神。《說文解字》古文字形作「」,左邊的構件表示意義類屬,右邊的構件像突出大頭的人形,整字構意就是穀神。中國歷史上有兩位穀神,都被稱作「稷」。一位是炎帝的兒子「柱」,一位是周始祖「棄」。傳說炎帝族最早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因此炎帝被稱為「神農氏」,「柱」作為神農氏的兒子,主要負責穀物種植,是當時的農官,被稱為「稷」。周始祖「棄」在兒童時代,就喜歡種植麻、豆等;成人後,喜歡農業生產。他根據土地的特點,種植適宜的穀物,老百姓都跟他學農業生產的方法。堯聽說后,推薦他做主管農業的官,使天下人得到農業生產的好處。人們稱他為「后稷」。兩位不同時代為農業生產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被稱作「稷」,可見「稷」在穀物中的地位。

「炒」是製作中國菜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熱鍋里翻來覆去地不斷攪拌,用火去掉糧食的水分,同時將它弄熟。「炒」可以用油作導熱體,如「炒菜」是將原料用旺火在較短時間內加熱成熟;還可以用沙子作導熱體,如「炒花生」;還有的不藉助其他導熱體,直接干炒。炒也寫作「煼」,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中寫道:「故都李和煼栗,名聞四方。」其中「煼栗」就是現在的炒栗子。另外,「炒」和「吵架」的「吵」常常通用,因為古代炒經常先用於對糧食的加工,炒糧食的時候,糧食在容器中攪動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釜」的金文字形作「」,從缶父聲;小篆字形作「」,從鬲甫聲,或作「」,從金父聲。本義也是炊具,圓底無足,置於灶上。盛行於漢代,有鐵質的,也有銅質的,還有陶質的。成語「釜底抽薪」「破釜沉舟」都說明釜是比較常用的炊具。
「杯」字籀文作「」,從匚不聲;小篆作「」,從木否聲;楷書還有「盃」字,從皿不聲。這些字的部首反映了杯是一種器皿,最初用木製成。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杯,古盛羹若注酒之器,通名為杯也。」由此可見,杯是古代盛羹及注酒之器,也作茶具。杯的體制多種多樣,有方有圓,有鳥獸形,有花果形,千姿百態。材質上既有最早的陶杯、銅杯,之後的瓷杯,也有講究的貝殼杯、象牙杯、瑪瑙杯等,還有富貴的金杯、銀杯。還有一種名為「軟金杯」的,是後唐庄宗以金黃色的橙子掏去內瓤作為酒杯。王羲之《蘭亭集序》描寫了「曲水流觴」的畫面,按修禊之習俗「流觴」飲酒,其中所用飲器便是杯的一種,是木胎的髹漆酒杯,橢圓形,淺杯身,兩側有耳形把柄,稱為「羽觴」或「耳杯」。盛了酒漿的耳杯隨曲折的溪水而下,停在誰面前,誰就一飲而盡。耳杯的出現更加豐富了杯的用途以及娛樂性,使飲酒文化也更加豐富。
「醴」《說文解字》說解為「酒一宿孰(熟)也」,醴是一種發酵度很低的甜水,是祭祀或食用的淡飲料。《漢書·楚元王傳》:「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顏師古注:「醴,甘酒也。少曲多米,一宿而熟,不齊之。」意思是說,這種飲料稍稍放一點酒麴,基本上還是原來米湯的味道,酒味極淡,連配方都不需要。
「涮」作為一種烹飪方法,是將易熟的原料切成薄片,放入沸水火鍋中,經極短時間加熱,撈出,蘸調味料食用的技法,在鹵湯鍋中涮的可直接食用,如「涮羊肉」「涮火鍋」。
「豆」甲骨文作「」或「」,像高足食器之形,后一個字形上部的橫線表示蓋子。豆盛行於商周時代,一般是木刻而成,並塗以漆,也有銅製或陶制的,陶豆等多為單耳、無蓋,形製為斂口、弧腹、高圈足。《說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即古時候用以盛肉的器皿。如《國語·吳語》:「在孤之側者,觴https://read•99csw•com酒、豆肉、簞食。未嘗敢不分也。」其中的「豆肉」意思是放在食器豆中的肉。豆是古代筵席間必不可少的餐具,周代官制中設有醢人,專門負責豆中必備的各種食物,說明豆是當時每餐必備的食具。豆也是祭祀的禮器,常與俎連言,泛指祭祀。《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就是說祭祀的事情。

2.糧食與主食


人類在學會使用火之後,飲食種類和方法日益豐富。有些飲食文化現象封存在漢字形體中,成為我們今天探討飲食文化的重要依據和載體。
「飲」的甲骨文字形為「」,像一個人彎腰對著酒罈張口伸舌之形。《說文解字》古文字形「」從水今聲,「」從食今聲。小篆字形「」從欠(像人張大口之形)從酉(像酒罈之形)今聲。楷書字形從食從欠。簡化為「飲」。可見,「飲」的造字取象為飲酒,后引申泛指飲各種液體,即喝。《儀禮·公食大夫禮》:「飲酒漿飲,俟于東房。」
「鬲」的甲骨文字形作「」或「」,金文作「」,小篆作「」,像古代的三足炊具,與鼎的區別是下邊的三足中空,可以盛物。鬲是古代常用的炊具。《說文解字》中有「」字,中間是「鬲」,兩邊的曲線表示升騰的熱氣,整字表示用鬲做飯的樣子。如「粥」的小篆字形「」包含該構件,上邊的「米」表示鬲中之物;「羹」的小篆字形「」,包含該構件,上邊的「羔」表示鬲中之物,具有表意作用;「糊」字小篆字形作「」,包含該構件,上邊的「古」具有表音功能;「煮」的小篆字形「」包含該構件,上邊的「者」具有表音功能。
「箸」(zhù)小篆作「」,從竹者聲,就是古代的筷子,後來俗寫為「筯」,改從「助」音,後來演變為「筷」,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也就是說,南方的船家在船上忌諱「箸」音,因為「箸」與「住」同音,不祥,所以取其反意叫「快」,希望行舟如飛,一路順風,反映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忌諱語成了吉祥語。又因為當時大多數「筷子」是用竹子做成,加上竹子頭,便成了「筷」,諧音為「快」。
「爵」字甲骨文作「」或「」或「」或「」,金文作「」,像古代酒器爵之形,甲骨文字形上邊的箭頭像爵上的柱,左邊的開口像流,右邊的小圈表示耳。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禮器也。象爵(雀)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可見,爵是古代一種盛酒禮器,圓腹,前有傾酒的槽型的「流」,後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兩柱,下有三個尖高的足,很像一隻昂首翹尾的雀。爵也用為飲酒器,作用相當於現代的酒杯,流行於夏商時期,爵身、爵足一般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圖案。有人說爵取象雀形,是因為雀能飛,不沉溺於飲酒,用以警戒人們飲酒要有節制,不能過量。
燔,也是古代的一種燒烤方法,它的特點是將成塊的肉平鋪於火上翻烤的炙法,不但烤熟,還要烤乾以保存。《詩經》鄭箋說:「鮮者毛炮之,柔者炙之,干者燔之。」炮者鮮,炙者柔,都不易保存,燔者烤乾易保存,正是反映了三種炙法的不同之處。
read.99csw.com
據文獻記載,筷子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民間傳說筷子是四千年前大禹發明的。當年大禹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多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獸肉剛煮熟就急欲進食,但湯水滾燙無法下手,就用樹枝戳夾,久而久之,漸漸就出現了筷子。筷子最初是竹、木兼有,後來又出現了陶瓷、銅、鐵、金、銀、象牙製作的筷子。出土文物中,竹木筷較少,原因是細小的竹木筷較骨、玉和金屬筷更易腐爛。現存最早的筷子,出土于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該墓出土的一雙朱漆竹筷,現在收藏於湖北宜昌博物館內。
我國古代的酒大體上分兩種:一為果實穀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色酒起源於遠古時期。據說是夏代的儀狄始作酒,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最早的酒是用果實和花朵釀製的,而非穀類之酒。穀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有人認為應始於殷。因為殷代農業生產已比較發達,穀物比較豐富,用之作酒,勢所必然。用果實和穀物釀酒成為以後幾千年的傳統工藝,其特點是把果實或糧食蒸煮后,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水滸傳》中武松喝的十八大碗酒,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蒸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
「壺」甲骨文作「」或「」「」,像古時用以盛酒或水的長頸、大腹、圓足的壺之形,上為其蓋,形狀類似葫蘆而附有圈足,頸旁並有兩耳。早期的壺,大多為陶制或者銅鐵制,體形較大。後來壺的體型逐漸變得精巧,壺腹也形式多樣。唐宋時期,壺的樣式較多,比如瓜棱壺、獸流壺、葫蘆式壺等等。宋代時用酒壺溫酒,將其放入專門用來燙酒的注碗里,加熱水燙酒,壺與注碗形體保持一致,講究極多。
「汆」從入水,作為一種烹飪方法,是把食物放在開水裡稍微一煮,趁嫩盛出的一種方法,如「汆丸子」。

「俎」字甲骨文作「」,中間的構件為肉塊,外邊的構件為用來盛放牲體的俎;金文作「」或「」,前一個字形像俎,后一個字形右邊加一個「刀」構件,提示刀俎之間的關係。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俎,禮俎也,從半肉在且上。」可見,俎是古代切肉的几案,也是祭祀或宴會時盛放牲體的禮器,放置生肉或者熟肉,木製漆飾,有四足,其形制近於「幾」。在《韓非子·難言》中有記載「身執鼎俎為庖宰」,就是說一個廚師一天到晚都要與俎器打交道。《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于俎。」鳥獸之肉不能放置於俎上用於祭祀祖先。
黍是黏性食物,又稱黏小米,因此「黏」字以「黍」為部首。作為食物,黍的口感很好。但是由於產量低,在商周時期,除了祭祀外,只能供貴族享用。春秋以後,黍子的地位降低了。《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魯哀公賜給孔子桃和黍。孔子先將黍子吃了再吃桃。左右的人見了都掩口而笑。魯哀公便對孔子說:「那黍子不是讓你吃的,是用來擦拭桃毛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但是黍是五穀之長,是祭祀時的高級祭品,而桃子在瓜果中為下品,祭祀時連作為祭品的資格都沒有。君子用低賤的東西擦拭高貴的東西,沒有聽說過用高貴的東西來擦拭低賤的東西。」可見,春秋末年,統治者和一般人都比較輕視黍子,只有像孔子那樣一心想恢復周禮的人,才看重黍子。而他的行為已不為當時人理解,被看作是十分可笑的事情。
「炙」,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字形構意是肉在火上烤,本義是燒烤,即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熏烤。這是一種古老的食物加工方法,應該是在人類懂得如何用火之後就已經發展起來的一種烹飪法,不管是先秦文獻記載中還是漢代畫像磚上都有很多關於炙的反映。在《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中記載了「炙」的很多具體做法:「炙豚法」「范炙」「跳丸炙」「搗炙」「灌腸炙法」等等。有用整豬開腹去除五臟洗凈後用茅填滿腹腔而炙者;也有逼火偏炙一面隨炙隨割者,即邊烤邊吃;還有切成寸塊極速迴轉而炙者;還有灌腸而炙者;作餅而炙者等等十余種做法。可炙之肉除了豬、牛、羊、鹿、鴨、鵝外,還有魚、蠣等水產。其做法大概相當於今天的烤肉。

「菽」小篆字形作「」,為象形字,其中的「—」表示土地,中間的豎線表示莖,上部一點為豆莢,下邊兩點為莖的根瘤。《說文解字注》說解為:「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後來寫作「菽」。「豆」本來是器皿的名稱,由於「豆」和「菽」古音相通,常常借用「豆」來記錄「菽」,秦漢以後用「豆」成為常例。



1.古代的各種飲料

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成立五十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甑」的形制可從「曾」的甲骨文字形得到說明。「曾」的甲骨文作「」字,為「甑」字初文,像商周時期用於蒸飯的炊具,特點是在中間加上箅子,使炊具分為上下兩層。《說文解字》籀文作「」,從曾聲。
「飪」的古文有「」形,從肉壬聲,本義是煮熟,引申為古代熟食的總名;進一步引申為食物生熟程度的標準。中國古代祭祀煮肉,在生熟程度上有腥、爛、糜、飪四種情況。腥是全生,爛是半生半熟,糜是過熟而爛,熟而不過稱作飪。用於祭祀時,四種情況都可以入祭,可在供人膳食時,生熟必須適度,也就是要合乎「飪」的標準。所以《論語·鄉黨》「失飪不食」,不僅是禮節問題,實際上也是飲食衛生的問題。肉不熟,一難消化,二不衛生;過熟,一不鮮美,二失營養。「失飪不食」,確實是中國飲食已經高度文明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