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一、古代服飾

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四大方面。本章以古文字為線索,對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勾勒介紹。廣義的「衣」指服飾,分為頭衣、體衣和足衣;狹義的「衣」專指上衣。服飾不僅用來禦寒,還有裝飾作用和區分尊卑的功能。「人以食為天」,本章不僅介紹了中國古代飲料和食物的種類,還對烹飪方法和飲食烹飪器具進行了介紹。「住」的方面,則按照中國先民居住環境的變化,從山居野處、半穴居到地上建屋的順序進行了介紹;同時,對高台亭樓和防禦性建築也進行了介紹。「行」的方面,則按照水上交通、陸路交通以及行的方式和交通工具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一、古代服飾





「裳」,初文作「常」,《說文解字》說解為「常,下裙也」,就是裙子。裳本來是由具有勞動保護作用的圍裙發展而來的,屬於馬家窯文化類型的青海大通上孫家寨遺址出土的彩陶盆上有舞蹈文飾,一群女子穿長裙牽手而舞,距今約四五千年了。「衣」和「裳」是有分別的,衣主要指的是上裝,裳主要指的是下裙。《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這句話的意思是綠色的上衣啊,黃色的裙子。《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東方未晞,顛倒裳衣。」說的是穿衣服太匆忙,把上衣和下衣都顛倒了。「裳」是由很多幅布連接而成的,鄭玄在《儀禮》注中談道:「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前後加起來大概是七幅布,所做成的應該是比較長的長裙。穿裙裝在魏晉以前,並不是女性的專利,男女都著裙裝。後來,裙子成為凸顯女性身材曲線,展現女性魅力的主要服裝。

「巾」字甲骨文作「」,像佩巾下垂之形,「巾」本是用來擦抹、包裹或蓋東西的小塊織物,戴在頭上就稱為「頭巾」,與現代陝北農民用白羊肚手巾包頭相類似。古代貴族戴冠,平民百姓則主要是戴頭巾。春秋戰國時期,士兵來自於平民,多用青布包頭,軍隊有稱之為「蒼頭軍」的,如《戰國策·魏策》:「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萬,蒼頭二十萬。」東漢時受玄學影響,人們對傳統禮儀俗法有一種抵觸或反叛的心態,認為戴頭巾很輕鬆,甚至很風雅,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頭巾在讀書人中廣為流行,並發展成一種「折角巾」。「角巾」進而成為文人隱士的象徵,成語「角巾私第」正式保留了這種象徵的使用。成語「角巾東路」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成為歸隱的典故。
《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衣服」,後來經「聖王」定下了「衣服之法」,人才穿上了衣服,目的在於「適身體,和肌膚」。《釋名·釋衣服第十六》說:「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我國古代服裝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制」。下面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上衣、下衣兩部分來分別介紹。

用來束髮的還有「幘」字,小篆作「」,《說文解字》:「幘,發有巾曰幘,從巾責聲。」即在頭髮上罩頭巾,就是幘。漢代應劭《漢官儀》:「幘,古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幘是不能戴冠的地位卑下者佩戴的。漢代開始,幘也為戴冠者所用,不過幘上還要加冠,蔡邕《獨斷》說漢元帝額上有向下生的頭髮,不願被人看見,於是就用幘遮蓋,於是群僚就跟著戴幘。顏師古注《急就章》說:「幘者,韜發之巾,所以整亂髮也。常在冠下,或單著之。」就是說幘是包頭髮的巾,可在冠下面,也可單戴。
褌(kūn)是後來才出現的,有兩種形制,一種為短式,似今天的三角短褲,稱為「犢鼻褌」;一種為長式,如今日之襯褲。其特點是都出現了襠。「犢鼻褌」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不縫褲管,只是用一塊布纏于襠部,山東沂南漢畫像石上,有其形象,確實像犢鼻。犢鼻褌是貧賤勞作者所穿,《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而令(卓)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這是司馬相如有意穿犢鼻褌以示其貧賤,出老丈人卓王孫的丑。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嗜酒如命,《世說新語·任誕》記載了他的獨特言語:「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孔子像

2.體衣

冠,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冠,絭也,所以絭發,弁冕之總名也。……冠有法制,從寸。」從《說文解字》的說解看,「冠」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束髮之具,一個是弁冕等貴族頭飾的總稱。表示「束髮之具」的「冠」是戴在頭上用來約束頭髮的帶孔之管,用冠將髮髻套住后,再用簪子穿過冠的孔把它固定,從而把冠與髮髻固定起來。冠還要系纓,「纓」就是用來系冠的帶子,一般系在下巴下面。

「衣」,甲骨文寫作「」,西周金文作「」,像開領上衣左右襟相掩之形。甲骨文字形是右領壓住左領,即「左衽」;金文字形是左領壓住右領,即「右衽」,這說明最初對上衣左衽還是右衽沒有嚴格規定。至遲到周代,中原地區已經形成了「右衽」的風俗,而「左衽」則是北方少數民族和西域胡人的衣服款式。《論語·憲問》里有一條:「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意思是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這是孔子對管仲輔佐齊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的肯定。當時「被髮左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由於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功抵禦了當時某些北方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侵擾,保護了中原地區的周王室與諸侯國,所以孔子用這句話表揚他。https://read.99csw•com
「屨」是鞋最早的名稱,特指單底鞋。屨是用葛、麻、皮、絲等材料製成的,底子比較薄。古代一般夏天著葛屨,冬天著皮屨。葛屨和皮屨都是比較高級的屨,用絲作的絲屨就更為奢侈,連士人君子都認為是鋪張。只有顯貴高官等有錢人才穿得上絲屨,一般百姓是穿不起的。
在古人眼裡,「履」還是「禮」的體現。《釋名·釋衣服》:「履,禮也,飾足所以為禮也。」「履」和「禮」之所以有這樣的關係,大體有這樣幾個原因:首先,二者上古讀音相同,古代經學家和訓詁學家熱衷於「聲訓」,所以「履」訓「禮」,「禮」也訓「履」。其次,古人認為「禮」是可以實行、履行的,而「履」正有這個特徵。再次,服裝整齊本身就是「禮」的表現,所以《釋名》說「飾足所以為禮也」。

3.足衣

我國古代服裝形制在上衣下裳的模式形成之前,以一方布巾遮蔽下陰,即「巿」;腿上則用布條纏繞,叫做「邪幅」。在《詩經·小雅·采菽》中「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描寫了周代貴族儀服,保留著古老服飾形制的特點。邪幅即後世之行縢、綁腿,是用布條斜纏于腿。後來,由邪幅逐漸演化出「褲」,「褲」有多種寫法,如「絝」、「袴」,都是形聲字,形旁「衣」表示字所屬之類,「糸」表示所用材料,聲旁「誇」兼表義,「誇」甲骨文作「」,像兩腿分開之形。《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說明褲分兩褲腿,兩腿分別套入褲腿。最初的褲子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不包裹臀部、陰|部,用帶子系在腰間。《說文解字》:「絝,脛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絝是保暖之衣,往往作為一種奢侈品而存在。「紈絝」是用細絹製成的褲,是有錢人的服裝。後來用「紈絝子弟」來指代富貴人家不務正業的子弟。
「裘」字甲骨文作「」,像毳毛在外的皮衣之形,說明了裘的本義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皮草。「表」字小篆字形作「」,從衣從毛,《說文解字》說解為「古者衣裘以毛為表」,也說明裘的特點是毳毛在外。貴族穿裘,在行禮或待客時要罩上罩衣,否則被視為不敬。《禮記·玉藻》:「表裘不入公門。」就是說裘上不加罩衣不能到正式場合。罩衣叫做「裼」,裼衣的顏色必須與裘衣相諧調。《禮記·玉藻》說:「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意思是國君的狐白裘上要罩素錦裼衣。《論語·鄉黨》中說「緇(zī,黑色)衣羔裘,素衣麑(ní,小鹿)裘,黃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如前所述,「冠」有兩個意義,除了表示束髮用具,還是弁冕等貴族服飾的總稱,即類似今天像帽子一樣戴在頭上的一種服飾,它的作用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禮記·內則》:「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𠳲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冠出現得很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即夏代稱為「收」,商代稱為「𠳲」,周代以後稱為「冕」。「冕」西周金文作「」,像人戴冕之形,後來增加構件作「冕」。
「袞」字從衣公聲,《說文解字》說解為:「天子享先王,卷龍綉于下幅,一龍蟠阿上鄉。」袞是古代帝王祭祀先王時所穿的禮服,也稱袞衣、袞服。袞服上面的章紋都有其各自特定的含義和象徵性,在歷朝歷代的帝王的法服上延續不變。在這裏服飾的意義早已不再是簡單的衣服,而是上升為精神的承載體。
大帶打結后餘下的垂下部分稱之為紳。邢昺在《九九藏書論語註疏》中說:「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現代漢語有「縉紳」的說法,指的是貴族士大夫,主要是因為士大夫在上朝的時候把記事的笏板插在腰帶間,叫做「縉紳」。
「襦」(rú)字的形旁為「衣」,本義是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時禦寒所服。「襦」有長襦短襦之分,齊膝的叫長襦,漢代辛延年《羽林郎》「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齊腰的短襦稱腰襦或小襦,《孔雀東南飛》「妾有綉腰襦,葳蕤自生光」,其中腰襦就是短襦。襦和裙對稱時,可叫「上襦」,如《陌上桑》「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襦既是禦寒之衣,一般就會有裡子,如古樂府《婦病行》「抱時無衣,襦復無里」。

加冠后,貴族在一些場合必須戴冠,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禮節。《國語·晉語》說:「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牆屋也。」冠是古代士人以上階層必用的服飾,戴冠是一種禮,不戴冠是「非禮」的。正因如此,《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載:「(齊)景公正晝被發,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可見皇帝如果不戴冠就出門,竟會因此被門人冒死阻擋,且令其本人也慚愧不已。公元前480年,衛國發生了政變。孔子的兩個弟子,子路和子羔都在衛國。當時,子路直入宮廷參加戰鬥,結果被打斷了結冠的纓帶,冠就要掉下來了。這個時候,子路高叫:「君子死,冠不免!」於是停止戰鬥,結纓正冠,結果喪命。子路的做法非常極端,但從中可看出戴冠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禮節。

「履」《說文解字》古文作「」,由「頁、足、舟」三個構件組成,「頁」像突出頭部的人形,表示意義與人有關;「足」和「舟」都是行進的憑藉,整字表示人行進之意,本義就是「行進」,戰國以後引申為鞋的通稱。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足所依也。從屍,從彳,從攵,舟象履形。一曰屍聲……古文履從頁,從足。」也是把「履」解釋為鞋的通稱。
從頭巾又演變出幞頭,就是在方巾上剪裁出四條腳帶,並將四腳接長,形成寬頻,這樣系裹在頭上,不僅方便,而且比較穩當,不容易散開。幞頭于唐代盛行,唐代男子的典型服飾離不開幞頭。
木底有齒的鞋叫屐,屐可以踩在泥地上防污。《釋名·釋衣服》:「屐可以踐泥也。」顏師古《急就篇》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八年》:「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可證屐有齒。《南史·謝靈運傳》:「(靈運)尋山陟嶺必造幽峻……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屐叫做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現代社會中,木屐仍普遍保留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頭髮是身體的一個部分,受之父母,且處於頭部,應當格外重視,因此終生不會隨意剪髮剃髮。頭髮被剃,多是因為犯罪或出家,例如上古五刑之一的「髡(kūn)刑」,就是將犯人的頭髮剃去。頭髮還必須扎束起來,否則,披頭散髮會被視為異類,成語「被髮左衽」就是對異族人髮飾和服飾特點的概括。因此,華夏先民從小就要把頭髮紮起。孩童時期,一般把頭髮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因此,用「總角」指代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十五歲左右,是入大學之年,這時要把總角解散,束成一髻,作為成童的標誌。
https://read.99csw.com
烏紗帽作為官宦的代名詞是在明代才正式開始的,在此之前,頭巾逐漸演變成幞頭,幞頭逐漸演變成紗帽。隋唐時,天子百官庶人都可以戴烏紗帽,後來宋代在紗帽的兩邊加上雙翅,而官員的紗帽以黑色為主,到明代時,將紗帽定為文武官的禮帽。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意思是,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慢慢成為官宦的代名詞。明代官帽的帽翅多為橢圓鏟形,這一典型形象在戲劇舞台上有充分的表現。
「幗」本指婦女頭髮上的飾物。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它的特點是寬大似冠,高聳顯眼,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面緊裹一層彩色長巾而成,有的還點綴著一些金玉珠翠製成的珍貴首飾。這種冠飾,戴在頭上,罩住前額,圍在髮際,兩側垂帶,結在項中,勒於後腦。既不同於髮式,也不同於裹巾,而且可以隨時取下,也可隨時戴上。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傳說諸葛亮曾送給司馬懿一頂巾幗,就是譏諷司馬懿像個女人,不敢與蜀兵交戰。

「襪」字異體繁多,包括「韈」「韤」「襪」,它們的部首依次為「革」「韋」「衣」,「革」「韋」說明其質料常常是獸皮,「衣」說明其類屬。古代襪子是用帶子系的。《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王生老人,曰:『吾襪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襪。』釋之跪而結之。」這裏的結襪就是把襪子帶系好。古人登席必脫襪,否則為不禮。《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與諸大夫飲酒焉,褚師聲子襪而登席。公怒。」按照古代禮節,臣見君,需解襪然後登席,褚師穿著襪子登席,衛侯以為對自己不敬,所以「怒」。

「褐」字《說文解字》說解為:「編枲襪。一曰粗衣。」可見「褐」有兩個意義,一是用粗麻編織的襪子,二是用粗毛或粗麻製成的衣服。這種用粗麻編織的「褐」不僅不華麗,而且分量重,不保暖,是貧苦人所穿,成為貧苦人的標誌,所以古人常以脫去褐衣表示做官,叫做「釋褐」。揚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
「簪」,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首笄也。從人、匕,象簪形」,即中間的為「人」構件,上邊的構件像簪子之形,整字像人頭上插著簪子。「簪」也叫「笄」,多用竹、玉、金屬等製成。笄可分為發笄和橫笄兩種。發笄是專門固定頭髮的,橫笄是固定冠冕的。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行及笄之禮,舉行一個儀式,把女子的頭髮梳成成人的髮髻,表示女子已經成人。已經許嫁的女子舉行笄禮比較隆重,要宴請賓客。沒有許嫁的女子舉行笄禮較簡單,到時請一位婦人給行禮的女孩梳一個髮髻,插上發笄即可;儀式過後,取下發笄,依然恢複原來的丫髻。笄禮的形式一直保持到宋代,明清時漸漸消失,但仍有上「髻」風俗,即把「頭髮盤起」,這是女子出嫁時的一個環節,也是及笄之禮的遺風。到了今天,「及笄之年」一般代指女子十五歲。

束髮所用之物,不一而足,對於男子來說,主要有冠、簪(或稱笄),女子則主要用簪。
「舃」的小篆字形作「」,上面像鳥頭,下面像鳥尾及腳,本義是一種鳥,在《說文解字》中「舃」是「鵲」的異體字,讀作què。「舃」作鞋講可能是因為這種鞋的形狀像鵲鳥的樣子。
舃設計巧妙,可以防水。在先秦,舃是帝王之服。如《詩經·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舃几几。」漢代帝王仍穿舃,如《漢書·東方朔傳》:「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綈,足履革舃。」舃與普通鞋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鞋底。舃的鞋底製成雙層,貼近腳的部分是布底,下面用木頭做成托底,所以舃底很厚。這種樣式有其實用目的:古代朝祭形式繁複,行禮者需要站立很長時間,舃的木底可以避開地面的潮濕,特別是祭壇設在郊外的「郊祭」,行禮者在清晨或雨雪天氣中站立於泥濕之地,舃底可以非常有效地解決濕透鞋底之苦。作為禮制的產物,舃是在中國傳統禮制走向成熟的商周時期產生的。舃的幫面通常以皮革製成,染有不同的顏色,根據周禮的規定,君王后妃及公卿百官所穿之舃,在不同的場合,必須著不同的顏色,並且必須和官服相配。舃的顏色以赤色為最高,周天子在最隆重的祭祀活動中,腳下要穿赤舃。漢代以後,舃成為一般鞋履的通稱。如《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錯,杯盤狼藉。」可見「read•99csw•com舃」與「履」一樣成為鞋的普遍通稱。
「複」從衣復聲,本義就是夾衣。《說文解字》:「複,重衣貌。」《釋名·釋衣服第十六》:「有里曰複,無里曰禪。」顯然,「複」是相對單衣的「禪」而言的。本義為夾衣的字還有從衣合聲的「袷」,《說文解字》說解為:「袷,衣無絮。」
「褻|衣」也就是內衣,是最具隱秘性的服飾形制。《說文解字》:「褻,私服。」褻|衣又叫衷衣。《說文解字》把「衷」說解為「里褻|衣」,說明「衷」的本義也是內衣。內衣在漢代稱「抱腹」或「心衣」,「心衣」的基礎是「抱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
古代的褲子是沒有襠的,據考證,古人的襠部的確是什麼也不|穿,這是因為古人的上衣較長,像現代的大衣,可以遮蓋襠部,正是因為襠部無衣,所以古代的禮制規定,不是過河的話,不準把外衣提起來。如《禮記·曲禮上》:「不涉不撅。」「撅」即撩起衣服,意思是不蹚水過河就不要撩起衣服,以免「出乖露醜」。

弁,古代貴族男子穿禮服時戴的一種次於冕的帽子,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籀文作「」,《說文解字》小篆或體「」,都像雙手扶冠之形,即以雙手「敬以承之也」。弁有爵弁、皮弁、韋弁之分。一般認為爵弁的形制像冕,但頂上的版前後平,無旒,顏色像雀頭。爵弁服是古代的士協助君主祭祀時的服飾,士親迎等儀式也可服,是士的最高服飾。皮弁用白鹿皮製成,由幾塊拼接而成。皮弁服是天子、諸侯、大夫的次於冕的禮服。韋弁是打仗狩獵時的弁。由於韋弁是打仗狩獵時所戴,又成為士的常服。

「袍」從衣包聲,形旁「衣」標誌所屬的大類,聲旁「包」兼表義,有包住全身的意思,本義是長至腳背的長襖,有裡子面子,中間絮絲綿或亂麻,一般說來,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裏指戰袍。漢以後有絳紗袍、皂紗袍,袍成了禮服了。袍還有另一個含義,類似後代睡衣,《禮記·喪大記第二十二之二》「袍必有表,不禪,衣必有裳,謂之一稱」,鄭玄注:「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表是罩衣,最初,袍是睡衣,只能家居時穿。
穿在腳上的都可以叫做足衣,包括各種鞋子和襪子。它們出現的年代比衣服要晚,夏代以後鞋子才成為人們的必穿之物,襪子則更晚。
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要舉行比較隆重的成年儀式,即束髮加冠、束髮加笄。


帽是戴在頭上的首服的統稱,主要用於防寒保暖。《說文解字》未收「帽」字,說明該字出現較晚。但《說文解字》中有「冃」字,小篆作「」,說解為:「小兒蠻夷頭衣也。從冂;二其飾也。」意思是少數民族小孩戴的帽子;又有「冒」字,小篆作「」,古文作「」,其中「」構件表示帽子,裡邊的構件代表人頭,整字表示頭上戴著帽子。可見,帽子本是少數民族人士戴的,不合中原規範。三國時連年戰亂,人們不怎麼講究傳統的冠冕制度了。曹操根據上古的鹿皮弁創製了「帢」,其特點是尖頂、無檐、前端有縫,由於曹操的提倡,帢廣泛流傳於朝野,並被後世繼承。帢的造型特徵已與少數民族的帽子沒什麼大差別,漸漸地人們把帢帽混稱,而後來「帽子」成了「一統天下」的稱呼。九*九*藏*書

「帶」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紳也。……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從巾。」帶子主要起到束腰的作用,一般系在腰上,後來稱之為腰帶。腰帶出現得比較早,舊石器時代的先民捆紮獸皮、樹葉的繩索,就是腰帶的雛形。新石器時代由於縫紉技術的提高,布帛的出現,腰帶增加了裝飾的意義。仰韶文化有腰帶陶環,江蘇邳州出土了長方形的腰帶骨環,說明這個時代的腰帶已經比較講究了。帶分大帶、革帶。大帶主要用來束腰,革帶主要用來系韍(fú)並懸挂配飾。腰帶扣合的地方有金制、銀制、銅製、鐵制、革制等,以此來顯示地位的尊卑。

1.髮飾與頭衣

周代以前的冕冠樣式,到漢代創立時已經失傳。漢初帝王祭祀時所戴的冠是劉邦創造的長冠。東漢明帝時為了進一步規範禮制,特別要求有司及儒學大師根據典籍,重新制定了冕冠制度,並一直傳襲下去,直到明亡後漢族冠服制度的取消。冕冠的形制特點是,上面有長條形的板子叫「延」或「冕版」。冕版通常是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前低后高,寓意俯伏謙遜。冕版表面多裱以細布,上面漆成黑色,下面漆成淺紅色。兩端分別垂有若干串玉珠,稱為「旒」,穿珠的彩繩是以五彩絲線編織而成,稱為「藻」。珠串的多少依身份不同或多或少,以十二旒為最尊貴,專用於帝王。冕冠是重大祭祀時才戴的禮冠,平時是不能隨意戴的,因此,冕冠實際上就是一個象徵符號。
「巿」(fú)字金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像在巾上有一條橫帶之形,《說文解字》說解為:「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蔥衡。從巾,象連帶之形。」「巿」還可以寫作「韍」和「芾」。「巿」本是懸垂在小腹下的遮羞布,漢以前一般用皮革,魏晉以後一般用絲羅。漢以後又稱「蔽膝」,形似圍裙,系在腰間,其長蔽膝,為跪拜時所用。從商周到元明一直保留此古制,即將其作為裝飾物蔽于裳前,並與莊重華麗的禮服相配。古人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崇和對古制的尊重。巿是古人的命服,其製作和穿著上必然存在著等級差別。根據禮制,「巿」的顏色從天子到諸侯到大夫都有嚴格規定。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只有貴族才可戴冠。貴族男子到二十歲要行冠禮,冠禮一般在祖廟進行,由受冠者的父親或兄長主持。屆時要請賓客到場,按一整套複雜的程序行禮,核心內容是三次加冠、取字和禮見。初次加冠,表示授予貴族「治人」的特權;再次加皮弁,表示從此有服兵役的義務,有參与保護貴族權利的責任;三次加爵弁,表示從此有在宗廟中參与祭祀的權利。實行加冠禮后,表示受冠者已經是成年人,因此,常用「冠者」表示成年人,如《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戴冠要束髮,所以古人又以「結髮」表示二十歲。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三四:「自言幽燕客,結髮事遠遊。」
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種多樣,例如狐、豹、虎、熊、犬、羊、鹿等,後來還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為珍貴,為達官貴人所穿,《史記·孟嘗君列傳》:「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可見這種狐白裘價值不菲,它是用狐腋下最柔軟最溫暖的皮毛製成的,由於稀少,因此顯得珍貴。至於詩仙李白放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更是採用了誇張的手法,以顯示李白對錢財的不在意。狐裘珍貴,主要用於正式場合。羊裘和鹿裘是粗劣之裘,因此穿羊裘、鹿裘常被用來形容人貧窮或生活簡樸。《史記·劉敬列傳》記載劉敬貧困時曾穿羊裘而自稱「衣褐」。

靴,從革化聲,革的本義是去掉毛的獸皮,即我們今天所說的真皮。「靴」和「鞋」都以革為表義構件,說明獸皮常用作製鞋的原料。靴原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它的特點是有長筒,又稱「馬靴」和「高筒靴」。靴的樣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等。
顯然,最初的褲並不便於勞作。我們今天所穿的褲子,是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引進華夏大地的。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趙國,在與胡人部落交戰中常常處於不利地位。鑒於這種情況,趙武靈王就想向胡人學習騎馬射箭。要學習騎射,首先必須改革服裝,採取胡人的短衣、長褲服式。於是,趙武靈王于公元前302年開始改革。他力排眾議,在大臣肥義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國改穿胡人的服裝,因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