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詩老祖宗」與「第三文藝中心」 三三

「新詩老祖宗」與「第三文藝中心」

三三

在胡適留美期間(1910~1917),美國文學還未能完全脫離西歐文學——尤其是英、法文學而獨立。雖然那時已產生很多所謂「鄉土文人」,但是美國的經院派,尤其是「哈佛派」里的作家和批評家仍然以英法留學生為主體(費正清先生就是美國留英學生的最後一輩),他們盤踞要津。「常春藤盟校」之內的崇高位置,土作家們是打不進去的。那些睥睨一切的英法留學歸來的大學閥、大九*九*藏*書文閥,對當時英國和歐洲大陸的「紳士作家」(genteel writers)可說是奉若神明,而對美洲出產的土包子文學是不屑一顧的。其情形和我國二三十年代間胡適之、徐志摩、梅光迪等等在「南高」、「北大」之內,皮椅高坐、煙斗橫銜的歐美留學生瞧不起周樹人、郭沫若、胡秋原那些土文人很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開口浮士德,閉口易卜生。那些不懂蟹行文的土包子,最好閉起鳥嘴。九-九-藏-書因此當時美國文學有一種所謂「縉紳傳統」(genteel tradition)。這些紳士板起道學面孔,搖頭擺尾,恨不得做白金漢宮御膳房的茶房才過癮。讀起文學來如中國文學上的「賈寶玉初試雲雨情」、母夜叉賣人肉一類的故事,都被認為是誨淫誨盜,有損少年——尤其是少女——身心的。所以經院派作家們認為正當的上乘文學作品應該是「少女可讀」的四平八穩的縉紳文學!
胡適之的文學觀,正是這一https://read.99csw•com派!胡氏所提倡的「八不主義」只是純技術性的「改良」。至於文言文學的內容,胡適之並沒有要求它掃地出門。可是這時的美國文學改革運動,對文字技巧上卻沒有太大的爭執。他們爭的是文學的內涵,是以美國社會背景為主題的鄉土派文人向經院派革命的鬥爭。換言之,所謂美國文學改革便是這批洋、土二派的攻防戰。是土派文人向爬滿常春藤高牆的封建崇歐的文學堡壘的攻堅戰!所以胡適之當時在中國雖然是個https://read.99csw.com披堅執銳向昏庸腐朽進攻的革命鬥士,他在他的美國母校里卻是個躲在常春藤高牆之後的當權派的幫凶,是美國文學革命里應受清算的對象!
由於適之先生對「白馬社」里新詩的評語,筆者因而對胡氏早年所受西洋文學——尤其是美國文學的影響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周策縱先生認為當年胡氏提倡「文學改良」是受當時美國文學改良運動的影響。這一論斷,大體是正確的,但是不夠完備。
我個人認為胡氏所倡導的運動——至少是那個「文https://read.99csw.com學革命」的口號——是直接受了「辛亥革命」的影響。既然政治可以「革命」,文學當然也可以「革命」。政治革命是打倒「清廷」專制;文學革命是打倒文言獨裁。可是胡氏所提倡的「文學革命」,「革」的只是技巧和文體的「命」,他並沒有要「革」「內容」的「命」。文以載道!當時的胡適之、梅光迪、任叔永,乃至後來加入的陳獨秀,都沒有把這個「道」字說清楚!殊不知胡氏當年所提倡的「文學革命」的內容,事實上卻是當時美國文學革命中的「革命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