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四庫提要辨證·博物志

附錄

四庫提要辨證·博物志

辯證 《提要》此篇,旁徵博引,用力頗為勤至,與他篇之偶閱數條,便加論斷者殊科。然其所考,亦尚有未盡然者。王嘉《拾遺記》所記之事,杜撰無稽,殆無一語實錄。《提要》亦謂「其言荒誕,證以史傳皆不合」(見《總目》本卷),故用入詞賦,取增華藻,固無不可,若竟認為信史,資以論古,則未免為有識者所譏。《提要》譏朱彝尊采《洞冥記》伏生受《尚書》于李克一條入《經義考》,為嗜博貪奇,有失別擇,非著書之體例(見《總目》卷一百四十二《洞冥記》提要)。今方考論古書正偽,忽引荒誕之小說,殆于尤而效之矣。且黃氏士禮居所刻影宋本並無泰始中武庫火一條,至謂晁公武稱「卷首有理略,後有贊文」,考宋淳祐袁州本《讀書志》卷三下作「首卷有地理略,後有贊文」,《玉海》卷五十七晉《博物志》條下引晁氏曰亦同。然則今本《博物志》卷首之地理略,正與晁公武所見者相合。《提要》所據之《讀書志》乃傳刻之本,偶脫一「地」字耳。通行本《博物志》之贊文,雖在首卷之中,影宋本實在第一卷末,與《讀書志》並無不合。湘夫人堯之二女一條,影宋本實在卷十,于《賓退錄》亦無矛盾。特修《提要》時未見宋本,僅就通行本立論,尚為未足深訝耳。至《提要》他所指摘,則皆深中要害。此書之非張華原read.99csw•com本,殆無疑義。而近人丁國鈞《補晉書藝文志》(卷三)乃曰:「考《北史·常景傳》有刪正《博物志》語,是世所傳本已非張氏之舊。段公路《北戶錄》及《文選》注所引各條,多出今本之外,疑據景未刪之本。」其言亦似足以解紛。然何以解于其文與《拾遺記》、《漢武內傳》諸偽書相暗合乎?(書中明引《列子》,近人多疑《列子》晉人偽作,則未必在張華之前。)黃丕烈刻《博物志》序雲:「予家有汲古閣影鈔宋本《博物志》,末題雲連江葉氏,與今世所行本夐然不同。嘗取而讀之,乃知茂先此書大略撮取載籍所為,故自來目錄皆入之雜家。其體例之獨創者,則隨所撮取之書,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如卷首《括地象》畢,方繼以《考靈耀》是也。以下雖不能條舉所出,然《列子》、《山海經》、《逸周書》等皆顯然可驗。今本強立門類,割裂遷就,遂使盪析離居,失其指趣,致為巨謬矣。(案通行本分三十八類,黃本止卷一為地理略,以後不分門類。)考《讀書志》及《通考》皆載周日用注十卷,即是此本。晁氏雲『首卷地理略,後有贊文』,實為吻合。遂刻之以正今本之失。」「若夫《通考》所云『《博物》四百,非有成書』,而劉昭《郡國志注》、小司馬《索隱》、李崇賢《文選注》及《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九-九-藏-書》所引,多出今本之外。《隋志》雲:『《博物志》十卷,張華撰。』又雲:『《張公雜記》一卷,張華撰,梁有五卷,與《博物志》相似,小小不同。』又雲:『《雜記》十一卷,張華撰。』然則所引或出二書歟?」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六十七,亦謂諸書所引有出今本之外者,或即《張公雜記》之文。且以士禮居刊本為張氏原書,實則均之想當然耳。較丁氏以今本為常景所刪正者,尤無根據。考據之學,貴於征實,臆斷之說,未敢雷同。
辯證 楊慎以《博物記》為唐蒙作,后之輯錄古書者,大抵從之。惟孫志祖《讀書脞錄》卷四雲:「楊升庵《丹鉛錄》雲:『漢有《博物記》,非張華《博物志》也。周公謹雲不知誰著。考《後漢》注,始知《博物記》為唐蒙作。』志祖案:張華《博物志》亦稱《博物記》,無二書也。但今世所行《博物志》本非完書,後人見劉昭注引有佚文,遂疑別一書爾。《續漢書·郡國志》犍為郡下有《蜀都賦》注:『斬鑿之跡今存,昔唐蒙所造。』本謂唐蒙開道事也。其下乃引《博物記》『縣西百里有牙門山』。升庵誤以唐蒙所造,連以《博物記》為讀,雲唐蒙作《博物記》,鹵莽甚矣。胡元瑞《丹鉛新錄》亦未加駁正。」其語極為精核。然則是書之同於《博物記》,自是原書所有,非由後人貿九九藏書然采入也。
提要 又劉昭《續漢志注·律曆志》引《博物記》一條,《輿服志》引《博物記》一條,《五行志》引《博物記》二條,《郡國志》引《博物記》二十九條,《齊東野語》引其中日南野女一條,謂《博物記》當是秦漢間古書,張華取其名而為志。楊慎《丹鉛錄》亦稱據《後漢書》注,《博物記》乃唐蒙所作。今觀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博物記》四條,又于《魏志·涼茂傳》中引《博物記》一條,灼然二書,更無疑義。此本惟載江河水赤一條,又載漢末關中女子及范明友奴發冢重生一條,而分為兩條。又載日南野女一條,訛「群行不見夫」句為「群行見丈夫」,訛「其狀皛且白」句為「狀晶目」。其餘三十一條則悉遺漏,豈非偶於他書見此三條,以「博物」二字相同,不辨為兩書,而貿貿采入乎?至於《雜說》下所載「豫章衣冠人有數婦」一條,乃《隋書·地理志》之文,唐人所撰,華何自見之?尤雜合成編之明證矣。
提要 舊本題晉張華撰。考王嘉《拾遺記》稱「華好觀秘異圖緯之部,捃采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閭里所說,造《博物志》四百卷,奏於武帝。帝詔詰問:『卿才綜萬代,博識無倫,然記事采言,亦多浮妄,可更芟截浮疑,分為十卷』」云云。是其書作于武帝read.99csw.com時。今第四卷物性類中稱武帝泰始中武庫火,則武帝以後語矣。裴松之《三國志》注《魏志·太祖紀》、《文帝紀》、《濊傳》、《吳志·孫賁傳》引《博物志》四條,今本惟有《太祖紀》所引一條,而佚其前半,餘三條皆無之。又江淹《古銅劍贊》引張華《博物志》曰:「鑄銅之工,不可復得,惟蜀地羌中時有解者。」今本無此語。足證非宋、齊、梁時所見之本。又《唐會要》載顯慶三年太常丞呂才奏:「案張華《博物志》曰:『《白雪》,是泰帝使素女鼓五弦曲名,以其調高,人遂和寡。』」又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引張華《博物志》曰:「劉褒,漢桓帝時人。曾畫雲漢圖,人見之覺熱。又畫北風圖,人見之覺涼。」今本皆無此語。李善注《文選》引張華《博物志》十二條,見今本者九條。其《西京賦》注引「王孫公子皆古人相推敬之詞」一條,《閑居賦》注引「張騫使大夏得石榴,李廣利為貳師將軍伐大宛得蒲陶」一條,《七命》注引「橙似橘而非,若柚而有芬香」一條,則今本皆無此語。段公路《北戶錄》引《博物志》五條,見今本者三條。其「鵂鶹一名雞鵂」一條,「金魚腦中有麩金,出邛婆塞江」一條,則今本皆無此語。足證亦非唐人所見之本。《太平廣記》引《博物志》鄭弘沈釀川一條,趙彥衛《雲麓漫鈔》引《博物志》「黃藍,張騫得自西域」一條,今本皆無之。晁公武九-九-藏-書《讀書志》稱「卷首有理略,後有贊文」,今本卷首第一條為地理,稱「地理略自魏氏日以前」云云,無所謂理略。贊文惟地理有之,亦不在卷后。又趙與旹《賓退錄》稱張華《博物志》卷末載湘夫人事,亦誤以為堯女,今本此條乃在八卷之首,不在卷末,皆相矛盾,則並非宋人所見之本。或原書散佚,好事者掇取諸書所引《博物志》而雜采他小說以足之。故證以《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所引,亦往往相符。其餘為他書所未引者,則大抵剽掇《大戴禮》、《春秋繁露》、《孔子家語》、《本草經》、《山海經》、《拾遺記》、《搜神記》、《異苑》、《西京雜記》、《漢武內傳》、《列子》諸書,餖飣成帙,不盡華之原文也。
余嘉錫
辯證 各本所載盧氏及周日用注,均甚寥寥。《提要》疑為後人摘附。考《玉海》卷五十七引《中興書目》雲:「有周日用、盧氏註釋,間見於下。」謂之間見,可見注之不詳。南宋之初傳本已然,非宋以後人之所摘附也。孫志祖疑為明季人刻書刪去,亦失之不考。
提要 書中間有附註,或稱盧氏,或稱周日用。案《文獻通考》載周、盧注《博物志》十卷,又盧氏注《博物志》六卷。此所載寥寥數條,殆非完本,或亦後人偶為摘附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