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亡國 6、守城

第三章 亡國

6、守城

試問城中銀、米等物,誰發之以媚敵,而使儲胥守備之皆空?
李成棟無法進城,只能在城外的鎮子尋找補給。在新涇鎮,他的隊伍將百姓家的雞、犬、酒、米搶奪一空,之後放火燒屋;在月浦、楊家行,他的手下奉命抓壯丁,每抓住一人,二話不說,先摁住腦袋剃髮,剃完說一句,隨我打嘉定,金銀財寶任你拿!剃髮代表降清,被鄉兵抓住必死無疑,被強行剃髮的村民失去了退路,只能加入李成棟的隊伍。就這樣,李成棟的兵力獲得了快速補充。
顯然,一百年前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在重演。而這一次,敵人強大得多。他們面前的敵人不再是以搶劫為目的、搶完就走的海盜,而是要徹底征服這片土地的新興王朝。
即此罪已不勝誅,而爾民猶未戶曉。徒以維熙庸懦下才,尚無苛政,既而束身屍位,未與奸謀,遂欲湔舊而取新,能無負乘而致寇?始焉藏垢污于山澤百姓之情,今則逐無禮如鷹鸇三綱之法。
峒曾在信中告訴吳志葵,根據探子的密報,圍攻嘉定的敵兵勢頭已經消沉,敵方的火器、大炮已經用盡,只剩不到一百名騎兵和不到一千名步兵。這樣一來,只需幾百名精銳士兵便可以一舉殲滅。嘉定城內的鄉兵無法勝任,只能求助於吳志葵的官軍。他焦急地寫道,事不宜遲,如果吳志葵再猶豫,城內兩萬百姓的性命難保。
不過,像他這麼堅決的人是少數。一些士紳傾向於讓張維熙留下,認為張維熙其實有愛民之心,而且維持了嘉定城內的秩序,他一旦離開,百姓的情緒會波動不安。一些消息靈通的百姓聽說張維熙要被處死,集結起來為他請命。
蔡喬還沒到,先派人給城內捎話,請求將船里儲備的火藥和糧食運到城內,他自己帶兵在城外紮營。守城領袖的意見似乎出現了分歧。有人建議答應,如果蔡喬打了勝仗,城內的火藥和糧食能穩固人心;萬一蔡喬打不勝,火藥和糧食押在城內,可牽制蔡喬,以免他棄城逃跑。不過,經過商議和猶疑,最終決定是派人去城外慰問蔡喬,安排他們把船停泊在南水關外。
嘉定城頭上,寫著「嘉定恢剿義師」的白色大旗迎風招展。
峒曾見狀,說,我料想他們假裝攻擊,其實打算向北逃跑,敵人不能放縱,放跑他們,他們還會再來。太倉城已被敵兵佔據,婁塘是嘉定城北的重鎮,必須去救急。他從城裡選出一百余名勇士,又抽調西南城外的六七百名鄉兵,命令他們火速去婁塘。
擺在侯峒曾面前的形勢很嚴峻。他的對手李成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官軍將領,率領著一支善戰的正規軍。
城中的糧草、火器已經所剩無幾,峒曾檢查完庫存后,打算把自己的家底全拿出來用於防禦,縣城家裡的器具、衣食也搬出來犒勞兵丁。峒曾寫信給龔老夫人,龔老夫人明白這是大義之舉,把自己的銀簪、耳璫拿出來,派家僕帶給峒曾。其他女眷也拿出首飾,換成銀兩。家人的支持,讓峒曾的決心更加堅定。他在給弟弟岐曾的信中說,此後是安是危,是禍是福,他自己全力擔當。
城頭的士兵繼續發射炮彈,李成棟的隊伍無法靠近。於是,他下令放棄北門,掉頭向北去婁塘鎮,奔赴太倉求援。婁塘在嘉定城北十二里,是連接嘉定縣城和太倉州城的要衝。
他擔心的不只是這些。他心裏很清楚,守城主要倚賴鄉兵,但鄉兵並不可靠。鄉兵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壯丁,力量薄弱,紀律散漫,又沒有作戰技術,能輔助官軍作戰,但無法擔當主力。很多人應徵入伍,只是因為打仗可以獲得獎賞。運氣好的話,殺一兩名敵兵,賺幾兩銀子,足夠維持家計了。軍餉一https://read.99csw.com旦短缺,他們很容易逃散,根本不聽指揮。
守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只靠幾個家族捐獻的財物顯然不夠。士紳們幾次商議,實行了「按戶出丁法」。城內住戶按實力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戶出若干家丁,自備衣服和糧食,還要出一些銀兩,供應城內士兵的糧餉和守城頭目夜間巡邏的風燈、蠟燭費用;中等戶出幾名壯丁,自備衣服和糧食;下等戶貧民家庭只出一名壯丁。所有壯丁聽從安排,分堞守衛。每名壯丁每天領六十文銅錢,衣服、糧食和燈燭自備。城內劃分四大片區,分屬原有的各圖,挑選出圖長,圖長每天巡邏,防止壯丁偷懶。大事交給侯峒曾、黃淳耀處分。
閏六月月底,李成棟安排部下準備雲梯、鐵鍬,準備攻城。他手下的探子化裝成僧人,早已混入城內,獲取了多種情報。糧餉不足、武器不足、兵員不足、人心渙散,城內的每一項劣勢都讓他多了幾分信心。
倭寇侵擾事件已經過去近一百年了,過程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後人能從當時的攻守中獲得什麼教訓。
從四面聚集起來的鄉兵浩浩蕩蕩地入城,沿路迎接他們的百姓絡繹不絕,從南翔鎮到縣城延伸了二十多里。鄉兵入城后,百姓夾道歡迎他們的救世主。峒曾、黃淳耀與幾名已經等在城內的士紳接頭,一起慰勞鄉兵。不少外出避難的百姓扶老攜幼,相繼回城,對家園的安全充滿信心。
豈意張維熙等尚稽眾討,仍玷官司,其非脅從,當在九伐三移之列。忽焉效順,本是朝秦暮楚之謀。
早在峒曾進城前,張維熙擔心鄉兵殺死自己,已經向百姓示好,稱願意放棄清朝的官職,為嘉定的抗清大業效力。面對他信誓旦旦的保證,善良的百姓深信不疑,邀請他參与守城事務。
百姓被他說服了。
茲幸義旅奮揚,鄉兵克捷,敵鋒首挫,奸黨繼除,此皆吾父老子弟忠勇之效,吾等與有愧焉。惟力疾一出,勉竭股肱,共圖保障。
要保護嘉定,還是要靠官軍的力量。雖然每次寫給吳志葵的信都石沉大海,峒曾還是繼續派人給吳志葵送急信,請求他出兵援助。
張維熙離開后,幾名士紳推舉前任儒學訓導萬逵代理知縣,本縣巡司俞尚德充任捕官。
峒曾聽說婁塘已失,捶胸頓足,說大勢已去!在前一刻,鄉鎮和城外還不時有鄉兵打了勝仗的傳言。婁塘一失,嘉定周邊的鎮子全部淪陷,嘉定徹底成為孤城。峒曾只能加強城裡的守備,全力抵禦。幾次戰鬥下來,鄉兵和百姓死傷無數,青壯年已經不夠用了,只能安排城內老弱守城。城牆內四個方向的僻靜處,也搭起了層台,派人把守,防止姦細出入。
謹因輿議,維熙姑赦典刑,暫驅越境,別推署篆,以鎮地方。大義既明,人心始固,無滋異議,無生惶擾,安危之責,吾等為爾邑人士任之。
在峒曾的家鄉龍江村,也留下了倭井等遺迹。龍江村東永福禪院的檐角下,還有個一米多高的倭墩,當年幾名倭寇衝到村裡擄掠,被村人殺死,燒成骨灰埋在了裏面。
潛伏在城內的李成棟的姦細,比峒曾等人更快打探到來者的兵力虛實。李成棟第一時間拿到情報,火速召集騎兵,趕往蔡喬的營地。
嘉定城的穩固格局源自九十多年前的兩次修繕。嘉靖年間,倭寇屢次從海上登陸,騷擾江南,搶掠財物,鬧得人心惶惶。當時嘉定的城牆完全用黃土夯築,低矮破碎,百姓深感不安。連續兩任縣令徵用民力,對城牆、城門、護城河進行大規模改造,才抵禦了倭寇的進犯。經過若干年的維修,整座城可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九九藏書
第五,官軍一旦到來,鄉兵除了原地駐防外,還要挑選精壯隊伍前去助戰;
蔡喬本人突圍出來,到達城下,順著守城壯丁放下的繩索爬入城內。百姓原諒了他的失敗,肯定了他的勇猛。他也坦然接受了百姓的犒勞,吃飽休息過後,信誓旦旦地保證去蘇州搬救兵。守城的兵丁用繩索將他放下城,目送他坐著小船一路西去,再也沒等到他回來。
如同夜空中一道閃電劃過,接下來又是無盡的黑暗。嘉定百姓明白,要守城,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一番商議和妥協后,最終決定是把張維熙驅逐出嘉定。有些百姓惋惜張維熙離去,結隊護送他出城。
過後,侯峒曾親筆撰寫了一則告示,張貼在城門上,擺明了自己的立場:
第一,鄉兵要推舉頭目,以約束群體、傳達命令;
李成棟的隊伍逼近城下,開始用大炮轟擊東北城牆,轟隆隆的巨響震得城樓抖動。城內的兵丁驚慌失措,也打算製造些聲響來回應。
東關外傳來了李成棟的招降榜文。李成棟身為明朝降將,只有快速拿下城池,才能展現自己的作戰能力,獲得清朝的信任。他在嘉定丟了親弟弟和六名副將的性命,對嘉定百姓恨之入骨。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在招降榜文中說了一句「開門降,誓不殺人」。
而守城兵民這邊,得到的全是壞消息。黃淳耀給龔用圓寫信,說他收到了蘇州吳江一帶的噩耗,舉義的仁人志士全部遇難,現場血肉模糊。他還告訴龔用圓,侯峒曾已經擺設了祭台,將與幾位守城領袖歃血盟誓,同生同死。黃淳耀預感到,他們不久會在地下世界重逢。
第二,糧食供應要通暢,不能以斷糧為借口騷擾百姓;
吳志葵沒有再派兵過來。城內的人還聽說,黃蜚都督的水師也被姦細攔下了。失去了官軍的支援,城內百姓大受打擊,鄉兵趨於解散,城外鎮上的鄉兵也無法再請進城。
1605年,幾次倭亂過後,時任嘉定知縣的山東淄川人韓浚在編修地方志時,總結了幾點嘉定城被倭寇攻破的原因:一、本縣不產稻米,所有的糧食都要外部供應,城池再堅固,關閉城門后,一旦斷糧,不出十天,無人能抵抗飢餓;二、敵兵抓捕平民為他們打探消息,稍有不從,就扣押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當人質,多數人只能違心地進城刺探;三、城鄉居民平時或耕種,或從商,無人受過軍事訓練,難以用兵法約束,願意守城的多是無牽無掛、衝著金錢而來的無業游民和小商販;四、大家族只顧保護族人和財產,沒有起帶頭守城的作用……城破的原因,多半不是因為正面的攻擊,而是側面的偷襲。
守衛城牆的兵丁之前毫無軍紀,現在要依照防禦條約,整肅軍容。條約內容是這樣的:
可是,鄉兵都是步兵,速度遠遠趕不上李成棟的騎兵。等鄉兵到達婁塘后,婁塘已經被李成棟的隊伍佔領。婁塘的鄉兵雖有十萬人,卻都是不懂戰事、只會簇擁著向前沖的農民,面對清朝騎兵隊的左右翼陣法,一戰即潰。李成棟獲勝后,坐在鄉兵之前搭建的高台上,指揮士兵肆意橫行。一部分士兵在鎮上展開屠殺,殘害了上千名百姓,拋屍河中;一部分士兵擄掠漂亮的女子關押在大戶人家,剝去了她們的衣裙防止逃跑;還有一隊士兵將鎮上搜刮的金銀、布帛、家畜、美女裝上船,運往太倉。https://read•99csw.com
峒曾的意見是,堅決處死張維熙。與清朝官員共處一城,如何恢復明朝?
嘉定城建於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從平江府(即後來的蘇州府)崑山縣東部劃出五個鄉,以繁華的練祁市為中心,獨立設縣,按照當時皇帝的年號,定名嘉定,寓意「嘉和安定」。嘉定建城四百多年來,除了受過倭寇的騷擾,一直處於安寧中。沒有戰事,便是安寧。
在如何處分張維熙的問題上,眾人出現了分歧。
王師喪敗,國命傾移,吾等身不能坐觀,力不能反正,是以遁荒待死,私冀天心悔禍。
在這篇《告諭義師》中,峒曾把自己的意思說得非常清楚。他說他自己本來沒有義務,也沒有打算要抗清,只想和普通百姓一樣避居在鄉,等待太平。但官軍和鄉兵抗敵的精神和勝利鼓舞了百姓,也鼓舞了他。他受到推舉,才來主持守城。既然定下來守城,就要破釜沉舟,堅決執行,不能在做選擇時搖擺不定,也不能對敵人表現出無謂的仁慈,否則無法成事。
試問吳淞李、梁諸□,誰請之以護身,致有焚掠髡淫之大慘?
峒曾傳令四面城樓,守城兵丁不準發出聲音,不準放弓箭,不準扔石頭。幾次轟擊后,城內悄無聲息,李成棟認為城內兵力虛弱,命令弟弟李成林率兵走北門外的倉橋,打算穿過護城河進城。
嘉定是一座圓形的城,東西略寬,南北略扁。圓形的城在北方不多見,在江南並不稀奇,鄰近的上海城、較遠處的鳳陽府城,也都是圓形的。箇中原因,有人說是中國人自古崇尚圓形,有人說是為了契合彎曲密布的河網,也有人說圓形比方形更有利於緩解潮汐的沖刷。
白天,峒曾身先士卒,在亂箭中穿梭,聽取各方彙報,與士紳們商討;晚上,他換上短衣,四處巡視到天亮,保證士兵齊整,糧草安全。胃病疼痛難忍,他每頓只能喝米粥,瘦得只剩一副骨架。他匆匆給鄉下的小兒子玄瀞寫信,說他和士兵晝夜守城,睡不安,吃不飽,城中居民的薪米已經見底,但他們會堅持到底。玄瀞之前送來的二百兩銀子解了燃眉之急,但現在城內瀰漫著猶疑的情緒。有人擔心蘇州官軍的消息不確定,有人說嘉定已是危如累卵的孤城,這些話傳到峒曾的耳朵里,他會責備散布消息的人。前方是不確定的危險,但他還是希望上天憫人,護佑嘉定。
環繞圓形城牆的是內外兩條護城河。其中城牆外側的護城河寬二十米,深三米有餘;城牆內側的護城河寬十米,深近三米。護城河平時用於交通,敵人來犯時則是天然的屏障,是穩固的緩衝地帶。
北門內,峒曾派人悄悄埋伏了一尊紅衣大炮。這是他們湊集資金設法弄到的唯一一尊大炮。當李成林率兵來到倉橋渡河時,峒曾命令炮兵發射炮彈。炮彈呼嘯而過,炸斷了倉橋。李成林手下的步兵和騎兵猝不及防,紛紛落水,其餘的人慌忙後退。手舉黃旗、頭戴紅纓帽的李成林跳水遊走,結果被炸死在橋邊。他的手下割下他的頭顱,掛在馬鞍上飛速往回逃。
此後的九十多年裡,倭患消失,歲月承平,城樓和城門經歷了不少風雨。繼任的知縣除了增加十余座瞭望台、加寬加深內外護城河、疏通水關內外的河道外,沒再進行大規模修繕。
士紳們商議,先趕走清朝縣令張維熙,另外推選執掌縣衙的官員,然後集合眾人,商議守城計劃。
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峒曾的手上沒有軍隊,又得不到官軍的支援,只能依靠鄉兵。須明徵沒辦到的事,峒曾要繼續做——請鄉兵進城。
有人建議守城領袖,說大勢已去,應該考慮全城生靈。黃淳耀憤怒地推倒几案,失聲痛哭,峒曾、張錫眉等人看著榜文,也悲不自勝。
https://read•99csw.com每天,李成棟派出幾百名騎兵,從南邊或從北邊逼近嘉定城,試圖奪路突圍進去。侯峒曾督促鄉兵嚴防死守,堅決阻止李成棟通過嘉定城,敵人一來就兵分幾路出擊,以步兵勝騎兵。
第六,鄉兵斬獲敵人有功,或衝鋒在前導致死傷,可上報官府,以備領賞;
第四,此後如果抓獲姦細,必須押到縣衙審問治罪,不準擅自殺戮;
有了這七條鮮明的條約,守城一事有了規模。
條目規定的內容比較細緻,其中的獎賞尤其清晰,以增加吸引力。比如,能說服百姓上陣殺敵的鄉兵,除了原有的每天二錢餉銀,另外獎勵兩匹白布;能斬獲敵兵首級的兵民,提著敵兵的腦袋來換賞銀,每顆腦袋換十兩銀子。
第七,吳淞城及附近鄉鎮被逼剃髮的百姓,如果能背叛敵方逃回我方,或者臨陣投降我方,並且是本地口音,立即釋放;如果能倒戈反攻敵人,甚至擒拿敵人獻給我方,將功贖罪。
守城的領袖們也沒有帶兵上陣的經驗。峒曾任官曆程不到十年,多任文官,只擔任過一年的嘉興兵備道,略懂兵事。其他領袖,比如守西門的黃淳耀、黃淵耀兄弟,守南門的張錫眉、龔用圓,都是不諳兵事的讀書人。他們手下沒有一名武將可用,本縣也沒有可用的武職人員。
閏六月二十四,蔡喬帶著隊伍出現了。不是十萬精兵,而是三百名羸弱不堪的士兵。
李成棟很快聽說了城內的反應——他的招降榜文被撕碎了,壯丁還在向城頭搬運磚石。
眼前的場面,讓人想起近一百年前的嘉靖年間。當時,東南沿海的商販、海盜聯合日本的海上商人,以武力對抗朝廷在商業上施行的壓力。他們屢次上岸,擾亂範圍遍及杭州、松江、上海、嘉定等地。他們擊敗寶山所、金山衛的守御士兵,進入鄉村,搶掠金銀、布帛、女子,焚燒房屋。從吳淞、太倉到嘉定縣的羅店、婁塘、真如、月浦等鎮,無不留下倭寇掃過的痕迹。
關於城池的守與攻,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就提出過一整套詳細的方法,比如如何製造攻守武器、守城人員如何分配、如何對付敵人的隧道進攻,等等。墨子提出了守城的幾大原則:保證城池堅固、準備守城器具、保證糧食充足、上下人員團結、能獲得外部援助。經過上千年的完善,攻守戰的基本原則沒有太大變化,攻守的策略和武器的種類越來越豐富。
縣衙府庫里的武器,經過吳志葵和鄉兵兩次隨意拿走,已經所剩無幾。要守城,冷兵器的數量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是城池堅固,二是要有威力巨大的火器。拿火器來說,小型的有火銃、火箭、火球,大型的是各種火炮。火器的威力遠勝於冷兵器,是克敵制勝的利器。
在嘉定東瓮城的門樓上,端坐著一名少年的石像,面朝大海,略帶笑意。一百年前,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城樓上的兵丁昏昏睡去,一夥倭寇悄然而至,豎起雲梯,登上女牆。一名守城的少年半夜起身撒尿,挑燈發現敵情,大聲呼叫,被倭寇一刀砍掉腦袋。驚醒的兵丁匆忙拿石頭砸向雲梯,阻止了倭寇的進攻。事後,嘉定縣令命人為少年雕刻一座石像,表彰他拯救了全縣生靈。
四面城門守衛確定后,各人率眾上城巡邏。一些百姓受到鼓舞,踴躍地挽起袖子,帶刀跟從。通向東門、北門的道路用大石頭堆積隔斷,只留西門、南門,定時開閉,用木頭、亂石阻塞街道,萬一大兵進城,可以作為緩衝。
這一次,也許是侯峒曾的說辭打動了他,他權衡過後,終於答應向嘉定派援兵。他給峒曾回信,承諾派出勇猛善戰的軍官蔡喬,率領精銳部隊即刻救援。
終於等來了好消息,嘉定城內的主事者在木牌上寫上「……游擊將軍蔡,率領精兵十萬,鄉兵三十萬,刻日會剿」,通告全城百姓。「精兵十萬,鄉兵三十萬」,不一定是確切的數字,但確實能鼓舞士氣。城內的百姓歡呼起來。峒曾著手派人去城外迎接蔡喬。九*九*藏*書
「誓不殺人」的可信度有多大?開門投降一定能免於一死嗎?誰都不敢保證。誰能相信不會發生明初的悲劇?明初,朱元璋對支持張士誠的蘇州百姓進行了屠城般的瘋狂報復。新朝建立伊始,無不從暴力馴服開始。
第三,往來的船隻如果沒有敵害嫌疑,不能阻攔,以免影響交通;
一股敵兵從太倉出發,逼近葛隆鎮。大敵當前,沒有人敢合眼。夜幕中,城內一片愁雲慘淡的氣氛,一些鄉兵悄悄離開。城外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來幫忙,只有冷風在呼嘯,伴著鬼哭狼嚎般的聲音。
蔡喬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不知情,他的隊伍剛剛抵達嘉定城外,準備安營紮寨。突然,一隊騎兵快速逼近,向他們發起襲擊。他們倉皇迎戰,勉強有所斬獲。當敵方的一股援兵趕到時,他們被團團圍住,完全陷入了被動。蔡喬本人確實勇猛,兩手各拿一把二十斤重的鐵鐧,左右開弓。只是他手下的隊伍實在太弱,多是招募的平民,不習戰事,死的死,降的降。
侯峒曾被推舉為盟主,掌管攻守和糧草等所有事務,並防守東門——嘉定城的要衝,輔助他的是兩個兒子玄演、玄潔、外甥金起士、生員朱元亮、親家龔孫玹。其他幾座城門也安排了分工:西門由黃淳耀、黃淵耀兄弟帶兵把守;南門以龔用廣和龔用圓兄弟、舉人張錫眉為主,生員夏雲蛟、唐昌全等人輔佐。由於人手不足,北門也由侯峒曾負責,鄉紳唐咨禹、生員朱長祚輔助。
其實吳志葵收到了峒曾之前送來的信,只是一直沒有回復。
他拿著四面八方飛來的一封封求救信,望著一撥撥帶著銀子上門邀請的使者,覺得自己鞭長莫及。向他求援的,除了嘉定的侯峒曾,還有在泖湖的夏允彝、陳子龍,上海金山衛的侯成祖,和正慘遭清兵屠戮的江陰百姓。身在江陰的徽州商人程璧派人送來了一萬多兩銀子,為他充當軍餉,請他火速救援江陰。可是,即便有豐厚的報酬,他也不想羊入虎口。清軍所向披靡,而海上的明朝官軍力量分散,人心不齊,形勢很不樂觀。他一直在猶豫作何選擇。
起先是官兵抵抗,後來官兵抵抗不力,嘉定全民皆兵,全城抵抗。
對嘉定百姓來說,這不是第一次守城。
有從吳淞逃到嘉定的人說,整個江南都知道嘉定正在頑強抵抗。人們紛紛傳言,清兵攻破揚州城才用了三天,渡過長江以來,一仗還沒打過,到了嘉定,居然打了十多仗,丟了六名副將的性命。這些話與其說是誇讚,不如說暗含著恐懼。
嘉定城環繞一周為七千米有餘,城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直徑約為二千米。城牆高約十米,城牆基部寬十六米,頂部寬十米。城上有兩千三百六十九座垛口,十六座瞭望台。垛口使城牆凹凸有致,可以防禦,可以進攻。城牆內部以夯土打基礎,外層用青磚包砌,青磚縱橫羅列。與十八米高的南京城牆相比,嘉定城牆的十米高度不算什麼,但若與大部分縣城相比,嘉定城牆的高度和結構則超過一般水平。
城牆的四面各有一座城門,裹著厚厚的鐵片,城門上方是四座城樓,城門外各有一座弔橋。弔橋放下,橫亘在護城河上,城內外的交通暢通無阻;弔橋收起,整座城成為密閉的防禦空間。富有江南特色的是,除了四座陸地城門,城牆四面距離城門不遠處各有一座水門,也稱水關。水關嵌在城牆內,為拱形的券洞。水關定時開閉,來往的船隻進進出出,將城內的十字形主河道與輔助水系、環城的護城河、城外的河道連成一體。水路與陸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是城內與城外的鄉鎮、其他的府縣往來的兩種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