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世的開端 江戶幕府之創建 次章 天下與家族的二分

近世的開端 江戶幕府之創建

次章 天下與家族的二分

然而,與「應仁·文明之亂」不同,新的天下二分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也並沒有引發新一代亂世,不到一個白天,「西軍」便全線崩潰,數日之間,「東軍」橫掃畿內,進而控制住了全日本的局面。
十月二十日,上杉家中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危局,據說偏重文事的直江兼續堅持繼續抵抗,向來武勇的本庄繁長卻主張講和。最終上杉景勝採納了繁長的建議,下令留守伏見宅邸的老臣千坂景親與德川氏接觸,表示願意降伏,只求結束這場戰爭。
戰至二十四日,留守政景所率三千伊達軍終於趕到了,二十五日,最上義光亦揮師來援,兩軍呈掎角之勢,與上杉軍遙遙相峙。二十九日,兼續再度猛攻長谷堂,卻又一次鎩羽而歸,勇將上泉泰綱戰歿。
但這還並非昌幸的全部計謀,他早在前一日便遣次子信繁率領二百精銳潛出城外,埋伏在染谷台東北方向的密林中。當前線敗報傳來的時候,德川本陣亦一時氣沮,德川秀忠正打算加派兵馬前往救援,趁著這混亂之機,真田信繁突然衝殺出來,直取秀忠本陣。秀忠倉皇之下,跳上家臣的坐騎落荒而走,一口氣便逃回了小諸城內。真田信繁見無法取得敵方大將的首級,便立刻展開連環計的第三步,下令掘開附近神川上游的堤防,於是霎時間滔滔濁流奔涌而下,將染谷台周邊地區徹底淹沒。
且說伊達大軍團團包圍住了福島城,本庄繁長頑強抵抗,鏖戰經日。當晚,附近的梁川城代須田長義率軍襲擊了伊達家的運輸隊,這才勉強解了福島之圍。
大友吉統原名義統,乃是大友宗麟的繼承人,因為在侵朝戰爭中臨陣脫逃而被豐臣秀吉剝奪了領地,被迫四處流浪。為了打擊在九州的東軍勢力,毛利輝元遂將大友吉統送回豐后,命其招聚舊部,在立石城舉旗再興。隨即吉統即揮師攻打杵築城。
於是翌年,也即「關原合戰」近三年以後的二月十二日,德川家康終於如願以償,受天皇朝廷下賜征夷大將軍的頭銜,正式開設武家幕府,是為德川氏幕府,又稱「江戶幕府」——當年那個在今川氏居館廊下便溺的小孩子,如今已經六十一歲高齡了,終於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後,成為真正實至名歸的「天下人」。
鳥取、高松、山崎、賤岳,乃至四國攻略、九州征伐,此後黑田父子參与了豐臣秀吉統一全日本的大多數戰役。九州平定后,黑田如水受封豐前國六郡之地,主城定在中津,知行十二萬石(據說表高為十七萬石)。
「關原合戰」在主戰場上,僅僅廝殺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大局便已底定。然而就豐臣氏之敗落和德川家的崛起這一歷史事件而言,所捲起的巨浪卻幾乎涵蓋了整個日本——從北陸到東海,從奧羽到九州,無數家族在時代的漩渦中苦苦掙扎。
閑寂之心很合乎日本傳統的審美觀。日本土地面積狹小,更多丘陵山澤,很少大平原,所以他們的建築和用器大多求其小巧,在小巧中逐漸生出了閑適和寂寞之情。這種閑寂之情經過混亂的戰國時代而更加突顯出來——人生如同朝露,性命朝不保夕,只有感懷大自然的每一草、每一木,才能領會禪道的真意。
且說翌年三月,伊達政宗集合多路諸侯,再赴白石城,二十八日殺至福島城下。本庄繁長親自領兵出迎,以劣勢兵力酣戰終日,始終不落下風。政宗眼見此城難攻,於是改變攻擊目標,轉道殺往梁川城。須田長義暗設伏兵,大敗敵軍前陣,政宗被迫返回白石城休整,然後於四月下旬發起了第三次進攻。

長谷堂合戰

細川忠興為藤孝的嫡男,由信長指定,讓他迎娶了重臣明智光秀之女玉姬,細川父子也因此成為光秀的與力,轉戰丹波、丹后,受封丹后南半國,主城在宮津。「本能寺之變」后,細川父子拒絕了明智光秀的招誘,藤孝還以哀悼故主信長為名出家,法號幽齋玄旨,前往田邊城隱居,將一門總領之位傳給了忠興。
「關原合戰」確定了天下大局,德川家康隨即著手重新分配諸侯們的領地。首先是對西軍諸將的處罰:宇喜多秀家、長宗我部盛親、安國寺惠瓊、前田利政等人的領地都被沒收,不用說了;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的領地由一百二十一萬石削減為可憐巴巴的三十七萬石;上杉景勝轉封出羽米澤,領地從一百二十萬石減至三十萬石;還有一個佐竹義宣,沒收了他常陸水戶的五十四萬石領地,轉封出羽久保田二十萬石;倒是島津氏的領地基本沒有變動,算是一個異數,大概家康領教了薩摩武士的英勇頑強,不敢逼之太甚吧。
福島、梁川互成掎角之勢,福島既危,須田長義按照慣例趕來救援,渡過阿武隈川,突襲了伊達軍的本陣,本庄繁長也同時開城殺出。據說須田家臣齋野道二揮刀砍破了伊達政宗身披的大紅色陣羽織,本莊家臣青木新五兵衛挺槍刺落了政宗頭盔上的金色新月前立。驚惶萬狀的政宗撥馬便走,伊達軍瞬間崩潰,被上杉軍焚盡了隨軍物資,就連世傳寶物「九曜紋陣幕」和「紺地黃絲法華二十八品的陣幕」都落到了上杉武士手中——是為「松川合戰」。
消息很快便傳回沼田城中,小松姬立刻下令關閉城門,自己披甲著胄、手持薙刀站在城樓上,拒絕公公和小叔入城。傳說昌幸懇求說:「我只是想見孫子一面。」小松姬就把兒子抱上城頭,讓公公遠遠望了一眼。昌幸無奈,只得退至信州上田城,秣馬厲兵,以防備可能遭遇到的進攻。
長谷堂城位於山形盆地的西南端,距離山形城僅僅八公里,倘若此城陷落,則上杉軍轉眼便可殺至山形城下。最上義光聞聽長谷堂被圍,不禁大驚失色,他並不清楚危機即將解除,被迫以其子義康為質向宿敵伊達政宗求救。十六日,伊達政宗派遣叔父留守政景率軍救援長谷堂。
長谷堂守將為最上氏重臣志村光安,所部千人,而此時除掛入石仲中山口方向分隊被阻外,各路上杉軍陸續來合,總兵力已達一萬八千。雙方兵力如此懸殊,直江兼續乃放心大胆地揮師強攻。志村光安在頑強抵抗了一個白天以後,親率二百人組成敢死隊,夜襲上杉方大將春日元忠的陣營,黑暗之中敵我難辨,導致上杉軍自相踐踏,亂成一團。敢死隊趁機轉攻直江兼續的本陣,竟然斬獲了二百五十多枚首級。
結城秀康坐鎮下野,號召奧州伊達氏、羽州最上氏和越后堀氏等圍攻會津。七月二十二日,伊達政宗聽聞上杉方的白石城主甘粕清長侵入自己領地,便派重臣片倉景綱前往抵拒,雙方小小接觸了一仗,隨即和談,各自退兵。
細川幽齋為當時著名的文化人,博覽群書,見識淵博,而其子忠興號為「三齋」,則是茶道大師千宗易的高足。
首先是丹后田邊城,此地乃是東軍主力大名細川忠興的領地。石田三成舉兵后不久,即分兵攻打田邊,此時忠興跟隨德川家康出兵會津,無可救援,田邊城中唯有其父細川藤孝、兄弟細川幸隆、從兄弟三淵光行等五百餘人。
且說西軍攻城之軍,由小野木重次、前田茂勝、織田信包等將統率,總兵力達到一萬五千。以五百對一萬五千,即便細川藤孝是古今無雙的智將,即便田邊城再如何堅固,這仗也是很難打的。然而藤孝自有他人所不具備的智謀和才能所在,他寫信給八條宮智仁親王說:「我今天死在這裏,別無所憾,然而『古今傳授』就此斷絕,實在可悲。我希望可以把秘法傳給親王殿下,那便死也無憾了。」
「長谷堂合戰」中最後的撤退、追擊戰,根據最上方的史料記載:「己方戰死者六百二十三人,敵方戰死者一千五百八十人。」似乎上杉軍的損失非常慘重。然而上杉方的記載則是:「敵軍戰死者二千一百余。」似乎雖敗猶榮。
久鬼守隆聞訊,匆忙從下野小山城趕回志摩與父親對戰,期間還在九月七日大破西軍桑名城主氏家行廣的船隊,得到家康賜予感狀。等到嘉隆被兒子打敗,隱居在和具地方以後,守隆便利用這張感狀,通過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人向家康求情,懇請赦免父親的罪過。
後土御門天皇應仁元年(公元1467年),畠山義就攻入京都上御靈社,擊敗並驅逐畠山政長,https://read.99csw.com是為「上御靈社合戰」,宣告了「應仁·文明之亂」與戰國亂世正式拉開帷幕。「應仁·文明之亂」中,以細川勝元為首的「東軍」和以山名宗全為首的「西軍」,各十余萬,在京都及周邊地區鏖戰不休——一百三十三年以後,日本再度二分,又有新的東西兩軍會戰于近畿地區的關原。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啊。

從丹後到加賀

天正六年(公元1578年)三月,播磨國內形勢突變,豪族別所長治等掀起反旗;十月,攝津的荒木村重亦籠城造反,切斷了羽柴軍的後路。因為小寺孝隆與荒木村重有舊,遂請令前往有岡城勸說村重歸降,卻不料一言不合,竟然被村重囚禁起來。幾乎同時,孝隆的主君小寺政職亦起兵呼應村重,故此到處傳言,都說小寺孝隆已然歸附叛賊了。織田信長聞訊勃然大怒,當即命令羽柴秀吉處死人質——孝隆之子松壽丸。
德川秀忠聞言勃然大怒,而其麾下兵將也紛紛請戰,勢要一舉踏平上田城。且說十五年前,在「天正壬午之亂」中,德川氏亦曾發兵攻打過上田,結果被真田昌幸迭施詭謀,殺得大敗,舊恨尚未泯滅,不趁此際報仇,更待何時呢?
伊達政宗逃歸本領,就此膽寒,被迫向上杉提出和睦的請求。奧、羽各路諸侯除最上義光外,亦全都收束兵馬,不敢再觸上杉氏的虎威。時隔不久,上杉與德川的和睦協議終於達成了,德川家康以削減封地為條件,下令終結會津之戰,允許上杉家繼續存活下去。
黑田家原為近江土豪,黑田重隆時代遷往播磨,出仕播磨守護赤松晴政的重臣、御著城主小寺則職、政職父子。小寺政職頗為器重黑田重隆,將自己的養女嫁與重隆之子,引為一門,還賜以偏諱,定名為小寺職隆,命其坐鎮要隘姬路城。
「會津征伐」前不久,黑田長政迎娶了德川家康的養女榮姬為正室,就此被綁上了德川的戰車,隨同東向。黑田如水則在得知東西兩軍即將開戰的消息以後,立刻快馬馳回中津,代替出征在外的兒子守城。
那麼,「關原合戰」前他是否有必勝把握呢?可以說,確實是有的,雖然就當時布陣來看,西軍佔有絕對優勢,但通過大戰的過程和結果即可看出,家康事先做了大量瓦解和拉攏敵人的工作,當這一工作尚未看到足夠成效的時候,他甚至一直窩在江戶,而不肯前往濃尾平原的最前線去指揮戰鬥。
芭蕉曾在《笈小文》中寫道:「西行的和歌、宗祗的連歌、雪舟的繪畫、利休的茶道,其貫道之物一如也。然風雅者,順隨造化,以四時為友,所見之處,無不是花,所思之處,無不是月。見時無花,等同夷狄,思時無月,類于鳥獸。故應出夷狄,離鳥獸,順隨造化,回歸造化。」
豐臣氏的衰弱趨勢是無可扭轉的,倘若淀姬母子適時低頭,並不想再引起戰禍的德川家康必定會答應,從此將豐臣氏與麾下外樣大名等同看待——當然,他不會讓豐臣氏再居留位於日本腹地的大坂城,而會將其遷往別處,作為補償,或許還可能增加石高,甚至給個百余萬石。然而豐臣氏堅決不肯低頭,這就迫使家康最終不得不動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了。
然而黑田如水仍然不肯罷休,繼續挺進,最終甚至一度迫近島津氏的根據地薩摩。十一月十二日,家康正式下令,命令黑田軍停止對島津的進攻,如水這才被迫徹底放棄了夢想,黯然地凱旋本據中津。戰爭結束后,家康以在關原奮戰之功,加封黑田長政三十余萬石,然而對於黑田如水幾乎統一九州的功績,卻再也不加置評——或許家康對如水的忌憚,與豐臣秀吉也並無二致吧。
東軍各將及小早川秀秋等內應分子俱有封賞,其中得利最高的有:結城秀康(加增五十七萬)、松平忠吉(加增四十二萬)、蒲生秀行(加增三十八萬)、池田輝政(加增三十七萬)、加藤清正(加增三十四萬)、黑田長政(加增三十四萬)、最上義光(加增三十三萬)、福島正則(加增二十五萬)、田中吉政(加增二十二萬)、細川忠興(加增二十二萬)、淺野幸長(加增二十一萬)、小早川秀秋(加增十六萬)等等。前田利長也加增了三十四萬石的領地,不過大半都是兄弟利政被沒收的產業。
其餘幾路則進展順利,先後攻克寒河江、白岩、谷地、山野邊等城寨。呼應上杉氏的進軍,橫手大名小野寺義道也出兵包圍了最上方屬城湯澤,悍將楯岡滿茂苦苦支撐,勉強保得城池不落。
「關原合戰」的幾乎同時,東北方有著名的「長谷堂合戰」爆發,而在西日本,亦有一場大戰不得不提——這場戰役的主角便是大名鼎鼎的黑田如水。
其實最有名的腳踩兩條船的家族並非志摩九鬼氏,而是信濃真田氏,當主即為那位被稱為「表裡比興者」的真田昌幸。「桃山時代」,真田昌幸通過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勢力,與很多實權人物都扯上了關係:首先,他迎娶石田三成的岳父宇田賴忠之女為側室,還把女兒嫁給了賴忠之子賴重;其次,他為長子信幸迎娶了德川氏重臣本多忠勝的女兒、家康的養女小松姬;第三,次子信繁做了大谷吉繼的女婿。
好吧,既然你不肯給,那我便自取之。九月十日,大友吉統派遣吉弘統幸等將率軍前往攻打杵築,然而雖有內應打開城門,最終卻還是失敗了。只是松井康之僥倖得勝之後,心中亦不免惶然,急忙遣使向素來交好的黑田家求救。
這就是「第二次上田城之戰」,真田軍以少勝多,大破德川秀忠。秀忠在逃入小諸城以後,正欲重整軍勢報此一箭之仇,突然從西方馳來快馬,遞上父親家康的書信。當然,以當時的通信條件,家康並不清楚兒子率軍走到了何處,只是在書信中下令道:「九月九日,必須開至美濃國的赤坂地方。」
天文十五年(公元1546年),小寺職隆生下嫡男,小名叫萬吉。這個孩子性好讀書,喜愛文學,元服后取名為小寺官兵衛祐隆,后改為孝隆。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爆發了「長筱合戰」,織田信長大破武田勝賴,小寺孝隆聽說此事後,深感信長統一之勢不可阻擋,於是勸諫家主小寺政職向織田家表示臣從。當年七月,通過羽柴秀吉的引見,小寺政職前往岐阜拜見了信長,受賜名刀「壓切長谷部」。
藤孝通曉歷代掌故和典章制度,擅長和歌、連歌、茶道,曾著有個人和歌集《眾妙集》,但他最受人推崇之處,還是傳至三條西實枝的「古今傳授」。所謂「古今傳授」,是指日本古代詩歌集《古今和歌集》的秘傳註解,據說當時全日本只有藤孝一人掌握。
俳句是日本中世開始流行的詩歌形式,發源於「俳諧」。所謂俳諧,就是一種幽默短詩,室町時代從中引出了優雅的俳句,出現了貞門、談林兩個派別。到了安土·桃山末期,俳句廣為流行,並且最終出現了松尾芭蕉那樣被尊為「俳聖」的大家。
雖說牧野割谷本為誘敵之計,但真田敗走又焉知不是將計就計呢?且說德川各部才到城前,正打算重整隊列,開始攻打城門,城門卻突然主動打開了,早就準備好的真田武士鐵炮齊發,彈如雨下,使得因為追趕敗兵而陣列不整的德川軍大亂。隨即真田昌幸率部殺出,德川軍竟然全線崩潰。
於是德川秀忠率軍離開小諸,前往上田城東面的染谷台紮下本陣,準備發起全面進攻,同時他還派遣真田信幸率軍攻打上田的支城戶石。此時守備戶石城的,乃是信幸的同胞兄弟信繁(民間訛傳其名為真田幸村),諸將因而勸諫秀忠:「他兄弟豈肯相爭?不當派信幸前往。」然而秀忠卻以考驗信幸忠誠為由,不肯收回成命。
就在這個時候,在毛利輝元的指示下,大友吉統于豐后復國,率軍包圍了細川氏的飛地——豐后杵築城。
杵築城本為大友一族木付氏的領地,故此又名木付城。當年大友吉統遭到改易,木付氏受到連累,當主木付統直自盡,家族絕滅。其後,豐臣秀吉先後將此城封與前田玄以、宮部繼潤、杉原長房等親信,最終落到了細川忠興手中,忠興遣重臣松井康之鎮守。「關原合戰」前不久,毛利輝元與宇喜多秀家聯署公文,要求松井康之將城讓與九九藏書大友吉統,但被康之嚴詞拒絕了。
俳句恐怕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詩歌形式了,按規定共十七個音節,分三段,也就是「五、七、五」的格式。這樣短小的詩歌,很難說清楚什麼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是描寫零星的景物片段,請讀者從中體味作者的感懷。日語比之中文,同一句話音節多了一倍還不止,因此翻譯俳句就很難再跟從五、七、五的規格。
古代戰爭往往如此,各方都竭力減少己方的損失,誇大敵軍的受創,以此來鼓舞士氣,同時也自欺欺人。真正明確的傷亡數字,恐怕會是永遠的謎團吧。
因為丹羽軍固守小松城不肯出戰,前田軍被迫繞城南下,八月三日攻克了大聖寺城,隨即南指越前國北之庄。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擔任西軍北陸地區總司令的大谷吉繼施以巧計,偽作搜集船隻打算從海路奇襲前田氏本據加賀金澤的態勢,迫使前田利長匆忙回援。退兵的路上,殿後的長連龍所部在淺井畷遭遇丹羽軍的埋伏,惡戰一場,若非援軍陸續趕到,幾乎便要全軍覆沒。
二十九日,「關原合戰」的敗報終於送到了直江兼續手上。兼續悲憤之下,幾欲自殺,被部將前田利益勸止。前田利益通稱前田慶次郎,乃是前加賀金澤大名前田利家長兄利久的養子。當年織田信長寵愛利家,竟命利久退隱,由四弟利家繼為一門總領,因而利益與利家素來不睦,約在天正年間離家出奔,後為直江兼續所延聘。利益最為後世稱道的共有三事,一是武藝出眾,二是精通詩歌、文藝,三是「傾奇」,也即喜著奇裝異服並且特立獨行。
七月二十一日,真田父子領兵跟隨德川家康出征會津,來到了下野一個叫犬伏的地方,石田三成恰在此時派來密使,請求昌幸加入西軍陣營。由於不同的姻親關係,父子三人就此分道揚鑣,昌幸帶著信繁回歸上野沼田,而信幸則統率本部兵馬前往小山覲見德川家康。
家康大概是在聽聞「松山合戰」的消息以後,知道僅憑伊達是無法徹底擊垮上杉的,要平上杉,除非自己親自出馬,再興大兵。然而強敵才滅,局面還不穩固,倘若貿然再次發動大戰,就怕橫生枝節——罷了,上杉所在偏遠,亦無法獨立搖撼大勢,那就暫且放他們一馬吧。
黑田如水親自出陣,率領大軍直趨杵築,大友軍被迫後退,收縮回本據立石。黑田軍首先橫掃豐后國的國東半島(在今天大分縣東北部),十三日,前軍併合杵築的細川軍,逼近立石城,分別在角殿山和實相寺山布陣,與設營石垣原的大友軍展開激戰。戰局三起三落,雙方都遭受重創,名將陸續戰歿。但對於黑田軍來說,這是可以承受的損失,而對大友方來說,復興的本錢幾乎一朝而空。
他的意思是說,只要人心和自然契合為一,就能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式,比如西行、宗祗、雪舟、利休等人的藝術。當然,日本古代的藝術形式並不僅僅他上面所說的那四種,也並不僅僅這四個人才算大家,只是這四個人的藝術有著共通點,那就是貫穿著禪的精神。芭蕉所認為俳句所必須體現的藝術之美,也是禪道之美,是一種「閑寂」。
上杉軍確為天下勁旅,自上杉謙信以來,攻城或有不克,野戰則幾乎從無敗績。但謙信時代領國一元化改革成果不彰,家中凝聚力較弱;景勝則在渡過「御館之亂」、「新發田之亂」等危機后,以上田眾為核心,進行大刀闊府的改革,將原本桀驁不馴的各路豪族逐一降服,尤其在移鎮會津以後,這些豪族與世代領地相剝離,從而被迫牢固地團結在上杉宗家周圍,上杉的勢力不退反進。加之本庄繁長又是上杉家中排名第一的宿將,故而能夠多次以寡凌眾,突破危局,給伊達軍造成沉重打擊。
翌年爆發了「英賀合戰」,毛利勢侵入播磨,小早川隆景的水軍部將浦宗勝在英賀登陸,與當地豪族三木通秋聯兵五千,結果被小寺孝隆率五百人擊敗。官兵衛孝隆之名就此鵲起,戰後,他料到毛利軍還會捲土重來,為了尋求穩固的靠山,便越過主家,將嫡子松壽丸送往織田家中做了人質,請求增援。

大移封

好不容易家康答應了九鬼守隆所請,然而當守隆派遣使者快馬趕回志摩國的時候,卻已經遲了一步,九鬼嘉隆已於十月十五日在答志島切腹自殺了,享年五十九歲。

上杉最後的奮鬥

德川秀忠是在慶長十年(公元1605年)四月進入京都,繼任為幕府將軍的,此前的一個月,家康正式和朝鮮李朝簽訂和約,作為他退位前辦的最後一件大事。秀忠上洛以後,家康派人請求豐臣秀賴從大坂趕往京都,覲見新將軍。即便秀賴和秀忠的身份是平起平坐的,都具備「天下人」的資格,終究前者是後者的女婿,親往覲見也並無不妥,然而秀賴之母淀姬卻拒絕承認江戶幕府將軍,認為德川氏永遠只是豐臣氏的家臣而已,哪有主公覲見家臣的道理?因此她一口回絕了家康的要求,反而要秀忠前往大坂去與秀賴會面。
比如芭蕉最有名的一首俳句是《水池》——「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有人按照五、七、五的格式翻譯成「閑寂古池旁,青蛙躍進水中央,水聲撲通響」,加了很多原本隱含在語句內的形、聲的描寫,顯得過於平直,欠缺了「閑寂」之心。還有人直譯為「古老水池濱,小蛙兒跳進水裡,發出的聲音」,加了很多襯字,不再是簡練的詩歌語言了。
其二,最上曾經攻打過出羽庄內的大寶寺氏,大寶寺家督義興本為上杉大將本庄繁長之子,因而向親生父親求救,本庄繁長出陣庄內,于「十五里原合戰」中大敗最上軍,從此大寶寺即歸從上杉,成為附庸。等到上杉氏移鎮陸奧會津,越后、佐渡、奧信濃的領地都被轉封他人,唯有庄內領仍然保留,而最上正好橫在會津與庄內之間,將上杉的轄地一分為二。故此上杉景勝才想一舉擊破最上,將領地聯結為一,使己方再無後顧之憂。
且說直江兼續打消了自盡的念頭以後,不敢繼續攻打長谷堂城,下令連夜撤退。然而翌日,伊達、最上聯軍也得到了「關原合戰」的消息,當即揮師從后猛追。直江兼續親自殿後,幾乎不免,幸虧部將水原親憲率領鐵炮隊從側翼射擊,擊中了最上義光的頭盔,才迫使聯軍後退。十月四日,上杉敗兵逃歸米澤——至此,奧、羽形勢瞬間改變,各路諸侯紛起,從四面八方向會津壓來……
後世普遍認為,以黑田如水的戰績,十余萬石的領地實在太少,無以酬獎其功,豐臣秀吉之所以功高賞低,是忌憚如水的才能,害怕那傢伙若有百萬領地,即可能威脅甚至動搖自家的統治吧。如水倒也深明時勢,對此毫無怨言,天正十七年(公元1589年),他將家督和城主之位傳於嫡子長政,自己則移居大坂和伏見,侍奉在秀吉身邊——這下子,你總該徹底放心了吧。
二十五日,數萬大軍抵達福島附近的松川。本庄繁長趁敵半渡之機發動奇襲,給伊達軍造成了極大殺傷。然而終究眾寡太過懸殊,激戰數刻后,上杉軍再度被迫退守福島。
上杉終究為全日本有數的大大名,即便真的損失了一千五百人,也未必傷筋動骨,最上若有兩千死傷,則必然一蹶不振。然而最上軍于戰後卻展開了全面反攻,不但收復了寒河江、谷地等丟失的城寨,抑且殺入庄內,十一日攻破其中心城池尾浦。到翌年三月間,已然徹底控制了整個庄內地區。
其實若欲與石田三成東西呼應,上杉應當大軍南下,攻擊結城秀康,進而威脅德川的關東領地,而非轉攻最上。上杉這麼做的理由可能有兩個:其一,欲擊破最上,威嚇奧、羽諸侯,使之歸從西軍陣營,然後再與德川氏決一勝負。
與此相反,上杉方則全面收縮,改攻勢為守勢。這是因為四方諸侯見風轉向,紛紛撕毀協議,發兵攻打上杉領,以向德川獻媚,其為首者便是「獨眼龍」伊達政宗。
九月十七日,上杉軍別動隊四千人在筱井康信、橫田旨俊的率領下走掛入石仲中山口,攻打上山城。守將里見民部率五百兵頑強抵抗,並暗遣與力草刈志摩率部潛出城外,前後夾擊,殺得上杉軍大敗,斬首四百余級。掛入石仲中山口這一路的戰事就此停頓,九九藏書筱井等部未能趕上最後的決戰。
八月十三日,前田利長回歸金澤,稍加整頓后打算再度出兵,結果遭到兄弟利政的阻撓。利政傾向於西軍,想要把一門總領絆在主城,不使其從北部向石田三成等人施加壓力。一直等到九月八日,家康來信催促,利長才終於下定決心,三日後再度進攻丹羽領。丹羽長重自知力不能敵,於是協議開城投降,九月十八日,前田利長進入小松城——這是「關原合戰」結束后第三天的事情。
究其緣由,是因為戰爭的模式已經改變了。「應仁·文明之亂」中,東西兩軍各號十數萬,其實大多是缺乏訓練,組織度亦極低下的農兵,易聚更易散,易敗也易整,往往敵軍一衝便瞬間崩潰,但真正的死傷數並不甚多,稍加整頓便又可上陣,導致低烈度的戰事延綿日久,遲遲不決。然而經過百年亂世,到了「關原合戰」的時候,各勢力所部軍隊的組織力、訓練度,均非昔日守護大名可比,因而戰爭烈度也極大增強。由此導致戰死者眾多,戰敗的勢力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恢復,故此一日之戰即可底定大局。
上杉軍因而氣沮,再加上城寨周邊多為水田,泥濘難行,此後數日一直難以組織起足夠強力的攻勢來。兼續被迫焚燒城下町、割取田中穀物,以向城兵挑釁,但志村光安絲毫不為所動,只是安排職守,將長谷堂守備得如同金城湯池一般。

老軍師橫掃九州

其後,黑田如水在加藤清正的配合下,一舉突入筑前,攻取久留米、柳川等城,接著又入日向、豐前,長驅直入,望風披靡。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不但「關原合戰」的消息已然傳至九州,並且藤堂高虎受命向如水遞交了德川家康簽發的感狀——上天並沒有給足老軍師百日的時間。
上泉泰綱乃是戰國時代著名兵法家(當時的兵法為武術之意,而非指軍事)、「新陰流」開創者,人稱「劍聖」的上泉伊勢守信綱之孫,武藝超群,受直江兼續親自延請,聘為家臣。然而此時已非徒逞個人武勇的平安時代,在大軍團作戰中,即便劍法、槍法再如何無敵,一支冷箭或一枚彈丸就可能取了大將性命。
本庄繁長本為越后國內的「揚北眾」——這裏的「揚」是指揚川,又名阿賀野川,川北各路豪族悍勇敢戰,並且獨立傾向較強,後來掀起七年變亂的新發田重家,即同為「揚北眾」的一員。繁長最初與上杉謙信對立,後來臣服,成為謙信麾下大將,但亦曾多次謀叛。天正末年,奧羽各地一揆蜂起,以反抗豐臣秀吉的統治,其中庄內的藤島亦名列其中,本庄繁長、大寶寺義勝父子被懷疑為幕後煽動者,遂遭改易,併流放大和國。「文祿之役」時,二人懇請參陣,因功得到赦免,被允許復歸上杉家中。
八月二十四日,德川秀忠率領本多正信、榊原康政等重臣及三萬八千關東大軍,經中山道浩浩蕩蕩殺往美濃。在途經信濃國小諸城的時候,他派遣真田信幸與本多忠政(本多忠勝之子、信幸妻弟)前往勸說昌幸投降。昌幸砌詞敷衍,故意拖延時間,直到數日後才給出明確答覆:「我已做好守城的萬全準備,請來攻打吧。」
關原合戰的導火索是會津征伐,且說德川家康在「小山評定(會議)」后即折返江戶,留下次子結城秀康監視上杉軍的動靜。家康共生有十一子,嫡長子信康于天正七年(公元1579年)被織田信長下令處死,次子秀康因是庶出,過繼給下總大名結城氏,三子為德川秀忠,四子便是「關原合戰」中立過大功的松平忠吉,此外還有信吉、忠輝、義直、賴宣和賴房。
德川秀忠覽信大驚,這還有不到一天了呀,怎麼趕得及呢?然而軍令如山,他只得暫且咽下胸中惡氣,重整兵馬,繞過上田城匆匆向西方趕去。可是附近多被水淹,道路泥濘,加上天公也不作美,隨即降下數日暴雨,導致德川大軍遲至九月十九日才抵達赤坂——「關原合戰」都已經結束整整四天了。
為了怕「古今傳授」就此斷絕,智仁親王立刻通知攻城部隊暫緩進攻,同時派使者前往田邊城,請藤孝傳授秘法要義。這位智仁親王本是后陽成天皇的親兄弟,是秀吉的猶子,秀吉在世時曾一力扶持想讓他登上天皇寶座,故而對於他的旨意,西軍諸將皆不敢不從。就這樣,在後陽成天皇與智仁親王的插手下,最終田邊城和平地打開了城門,藤孝帶著家臣、眷屬,毫髮無傷地安然離開了。
被沒收武將的領地當中,宇喜多氏五十七萬石、長宗我部氏二十二萬石、前田利政二十一萬石,加上青木一矩、宮部長熙、毛利秀包、丹羽長重等將,總共三十一名,總數將近三百五十萬石(丹羽長重、立花宗茂等六人後來法外施恩,各給了幾萬石土地養老)!就算是首鼠兩端甚至臨陣倒戈的武將,很多也並沒有好下場——赤座直保、小川祐忠領地被沒收,吉川廣家被轉封,領地從十四萬石降為三萬石。再加上毛利等三家被削減的兩百多萬石,這近六百萬石無主之地,家康便用來賞賜東軍有功之臣了。
再說德川秀忠,隨即就指揮大軍猛攻上田城。真田昌幸的用意是將關東大軍牢牢牽制在上田領內,使其趕不上與西軍主力的對決,故而才先虛與委蛇,盡量拖延時間。與此針鋒相對,秀忠則計劃用最短的時間便攻克上田城,懲罰真田父子,然後即可大踏步向畿內邁進。於是秀忠使出了「苅田戰法」,即派遣部將牧野康成率人搶割附近農田中的稻穀,以逼迫真田軍出城來戰。
倘若被敵軍順利收割了稻穀,則真田領內必將殘破,從而糧秣不繼、人心渙散,那即便打贏了這一仗,又有何益呢?此正昌幸不得不應之勝負手也。九月八日,真田軍數百人潛出城外,攻擊割谷的牧野隊,早便埋伏在附近的本多忠政率軍猛擊,真田軍大敗,退歸上田城。酒井、牧野、本多等部從后追擊,一口氣便攻至上田城大手門(正門)前。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承認德川家康武家領袖、代天皇執掌庶政的資格,還有一股勢力,就其名義上來看並非一鎮諸侯,而與家康相同,同樣具備「天下人」的資格,仍對新興的幕府政權構成威脅——那就是大坂的豐臣氏。經過此前的大改易和大移封,豐臣氏的直轄領地跌落到六十五萬石,縮水超過一半,但仍然控制著最為富庶、交通發達的大坂灣東岸,此外大坂城中還堆積著豐臣秀吉搜刮來的無數金銀珍寶。對於德川幕府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可不防並且隨時都可能被引爆的大炸彈。
如水所面臨的局面與細川幽齋差相彷彿,但九州之地並無西軍主力,大名們各自為戰。如水趁機掏出城中所有儲金,招募了三千五百人,同時脅迫周邊傾向東軍的大名們與自己共同進退。在他看來,德川和石田在近畿的對決非百日無法分出勝負,而有百日之期,足夠自己橫掃整個九州甚至殺入中國地區,此後,日本不管誰屬,都無法阻止黑田氏四分天下而有其一了。
事實上,「關原合戰」后的大改易和大移封,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延續了整整兩年的時光,家康經過周密策劃、詳細安排,才終於完成了這一確定德川氏對全日本統治的大工程。一直到慶長七年(公元1602年)四月,島津氏所領安堵,五月,最後把佐竹義宣貶至出羽,其在常陸的中心封地轉手給東北大名秋田實季,同時改易陸奧岩城貞隆、相馬義胤兩家諸侯,「關原合戰」后的處分才算最終得以完成。當年十二月,島津氏新主島津忠恆親自前往江戶城謁見德川家康,標志著全日本諸侯都已拜倒在德川家康腳下。
據說,羽柴秀吉平生聘請過兩位軍師,對之言聽計從,一位是傳聞中曾以十七人輕取名城稻葉山的美濃豪族竹中半兵衛重治,另一位便是這個小寺官兵衛孝隆了。然而,這都是後世之言,在戰國時代,所謂「軍師」,不過是軍陰陽師的變種,負責觀風望氣、占卜休咎,雖然亦可能進入軍政核心,地位卻絕不會高。
織田信長正欲進兵中國地區,對戰毛利氏,於是便利用這一機會,派遣羽柴秀吉率軍進入播磨。小寺孝隆乾脆把自己的居城姬路讓給秀吉,退居父親職隆隱居的國府山城,從此,他便成為了羽柴秀吉播磨攻略,進而中國攻https://read•99csw.com略的左膀右臂。
「應仁·文明之亂」的主戰場是在洛中,各地同時存在著相當多的分戰場,無數家族因公仇更因私怨而廝殺在了一起,就此才會揭開戰國亂世的序幕。「桃山時代」末期的這場大戰同樣如此,關原只是主戰場,別處尚有分戰場,各自擁護德川或石田·毛利,在全國範圍內都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原本的分封格局是有利於豐臣氏的,即以大坂、伏見兩城為中心,親信大名大多安排在近江、越前、尾張、三河等周邊地區;而新的分封格局則是有利於德川氏的,即以江戶城為中心,家康在關東地區和東海道駿、遠、三等老家安插了很多「親藩」(同族)和「譜代」,而把福島正則之類「外樣」趕往遠方。可以說,通過「關原合戰」,更主要是通過戰後的大改易、大移封,整體改變了全日本的格局,歷史就此從「桃山時代」邁入了「江戶幕府時代」。
且說直江兼續從本領出羽米澤出發,統率二萬五千大軍,分道而進,直取最上氏主城山形。估計最上總兵力不足一萬,其中山形城內四千,余皆分散於各支城之中。九月十二日,兼續包圍了最上的重要支城畑谷,城兵僅有五百,雖然最上義光下令棄守撤退,然而城將江口光清卻拒絕此令,做好了戰死的準備。經過激烈交鋒,翌日城落,城兵全都戰死,但據說也給上杉方造成了千餘人的殺傷。
細川藤孝出身於室町幕府最顯赫的細川家族,其父晴員,過繼給將軍側近三淵晴恆為養子,藤孝又過繼給其伯父細川元常,得以重獲細川苗字。藤孝少年時代即侍奉將軍足利義藤(后改名義輝),其名中的「藤」字正是將軍下賜的。
但是這場被稱為「慶長出羽合戰」,或者「東方關原」的戰爭並未就此拉下帷幕。上杉與德川的交涉遲遲得不到結果,伊達政宗倒又捲土重來了。
其後老軍師黑田如水又活了四個年頭,直到五十九歲的時候才安然辭世。
政宗親自率軍攻入刈田郡,首先破陷了白石城,隨即以此城為前進基地,派遣片倉景綱、茂庭綱元、屋代景賴等將攻打上杉方的要隘福島城。福島城守將乃是威名素著的本庄越前守繁長,他遣其子大寶寺義勝出城與敵交鋒,結果在宮代、瀨上間戰敗,只得籠城固守。
關原戰後的處置
西軍改易育木一矩(20→0)安國寺惠瓊(6→0)石川貞清(12→0)
石田三成(19.4→0)伊藤盛正(3→0)宇喜多秀家(57.4→0)
氏家行廣(2.2→0)大谷吉繼(5→0)織田秀信(13.3→0)
小野木重次(3.1→0)木下勝俊(6.2→0)小西行長(12→0)
佐藤方正(2.5→0)真田昌幸(3.8→0)田丸直昌(4→0)
長宗我部盛親(22.2→0)長束正家(12→0)丹羽長正(5→0)
早川長政(2→0)前田利政(21.5→0)增田長盛(20→0)
丸毛兼利(2→0)宮部長熙(13→0)毛利秀包(13→0)
山口宗永(6→0)  
安堵島津義弘(60→60)杉原長房(2→2)宗義智(對馬島)
前田玄以(5→5)  
削減上杉景勝(120→30)佐竹義宣(54.6→20.5)毛利輝元(121→37)
亡后重封岩城貞隆(12→1)木下利房(2→2.5)新莊直賴(3→3)
瀧川雄利(2.7→2)立花宗茂(13.2→1)丹羽長重(12→1)
內應改易赤座直保(2→0)小川祐忠(7→0) 
安堵秋月種長(3→3)伊東祐兵(5.7→5.7)脅坂安治(3→3)
加藤貞泰(4→4)朽木元綱(2→2)鍋島直茂(35.7→35.7)
高橋元種(5→5)  
加增稻葉貞通(4→5)小早川秀秋(35.7→51) 
削減吉川廣家(14→3)  
東軍加增金森長近(3.8→6.1)九鬼守隆(3→5.5)真田信幸(2.7→9.5)
伊達政宗(58→60)寺澤廣高(8→12)富田信高(5→7)
前田利長(83.5→119.5)最上義光(24→57) 
轉封淺野幸長(16→37.6)有馬豐氏(3→6)井伊直政(12→18)
池田輝政(15.2→52)池田長吉(2.2→6)石川康通(2→5)
奧平倍昌(3→10)加藤清正(19.5→54)加藤嘉明(10→20)
蒲生秀行(12→60)京極高次(6→9.2)京極高知(6→12.3)
黑田長政(18→52)田中吉政(10→32.5)藤堂高虎(8→20)
德永壽昌(3→5)鳥居忠政(4→10)中村一氏(14.5→17.5)
西尾光教(2→3)一柳直盛(3.5→S)福島正則(24→49.8)
福島正賴(1→3)細川忠興(18→39.9)堀尾忠氏(12→24)
本多忠勝(10→10)松平家乘(1→2)松平忠吉(10→52)
山內一豐(6.8→20)結城秀康(10.1→67) 
安堵生駒一正(17.2→17.2)榊原康政(10→10)仙石秀久(5→5)
筒井定次(20→20)南部利直(10→10)蜂須賀至鎮(17.6→17.6)
堀秀治(43→43)  
九_九_藏_書
傳說是守隆的家老以家族存續為名逼迫嘉隆切腹的,然而自己一死即可換來家族的安泰,這種道理難道嘉隆自己會不清楚嗎?他又豈是會受臣下逼迫之人?況且,在決定天下局勢的「關原合戰」中,很多家族都一分為二,老子、兒子各站不同的陣營,為的是無論哪一方取勝,家族都能夠延續下去,也並非只有九鬼父子會耍這種鬼花招。
新的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此君馳騁亂世,靠的不是膂力,而是智謀,身體的殘疾亦無法阻礙他名將之路——便如同「雷神」立花道雪那般。這時候主家小寺亦已滅絕,於是孝隆乾脆恢復舊日的苗字黑田,改名為黑田官兵衛孝高,後來出家入道,法號如水軒圓清,通稱黑田如水。不久后,其子松壽丸也元服成為羽柴軍中大將,大號為黑田長政。
其實開銷要比收入高,不過家康憑藉豐臣氏執政大老的名頭,把很多豐臣氏直屬領地也都順手送了人,利用這個機會大肆削減了豐臣本家的實力。因為兒子德川秀忠所部未能及時趕到關原戰場,豐臣系武斷派大名搶佔了主要功勞,家康被迫把大片土地賞賜給他們,而對於自己的直屬家臣,除松平忠吉、結城秀康等寥寥數人外,基本沒能得到多大好處。家康雖然為了此事大感惱火,但他耍盡手腕,終於藉著賞賜好地的名義,把那些武斷派大名都趕到偏遠地區去了。比如池田輝政原在三河吉田,被趕去播磨姬路,再比如福島正則也被從尾張清州趕去了安藝廣島,細川忠興被從丹后田邊趕去了豐前中津等等。
結果,真田信繁一聽說來攻的敵將為自家兄長,當即主動放棄城池,領兵退回上田,信幸順利地接收了戶石城。一般認為,真田昌幸、信繁父子考慮到,因為自己的緣故,信幸在東軍中當必然遭人懷疑甚至是嫉恨,倘若不能順利攻下戶石,很可能會受到德川秀忠的嚴懲,甚至人頭落地,故此才主動退兵。而這麼做直接的結果就是,信幸入駐戶石,此後即以守城為借口,不肯參与對上田城的進攻,真田一門避免了同族相殘的厄運。
然而家康暫時並不想也不敢對豐臣氏當主秀賴下手。一方面,秀賴畢竟是豐太閣的遺子,豐臣氏武斷派大名表面上臣服於家康,而內心大多還是傾向於故主的,一旦開戰,他們的向背很難預料;另方面,就經濟實力來說,豐臣氏是僅次於德川氏的日本封建勢力,大坂城又堅固無比,倘若爆發戰爭,肯定會曠日持久,變數也將越來越多。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在沒有必勝把握之前,從來都不肯貿然動手。
等到天下基本安定,德川家康便用軟硬兩手來對付豐臣秀賴:一方面,他把孫女,也即繼承人德川秀忠的女兒千姬嫁與秀賴為妻——這是豐臣秀吉生前便指定的婚姻;另方面,他在登上幕府將軍寶座的第三年宣布退隱,而把將軍之位傳給了秀忠,這是為了向全日本宣告,此後世代都由將德川氏一家掌握天下,秀賴無權染指。

上田城下

據說還是竹中重治一力作保,才說動秀吉將松壽丸藏匿起來,卻對信長詭稱已將其處決。翌年年底,有岡城破,小寺孝隆才終於逃出生天,但因為遭到長期囚禁,導致一足微跛,變成了一個殘疾人。
據說,因為在九鬼氏和伊勢岩手城主稻葉道通產生糾紛之時,德川家康袒護道通,使得嘉隆極為不滿。石田三成聽聞此事,便許以伊賀、伊勢、紀伊三國,邀請嘉隆加入西軍。於是嘉隆不顧兒子守隆正跟隨家康出征會津,悍然接管了主城鳥羽,隨即便進攻稻葉氏的本據岩手城。
其實日本詩歌基本上不講究合轍押韻,強要配合五、七、五的句式,還按照中文習慣押了韻,原味是會消失殆盡的。不妨僅保留「短、長、短」的音節美,直譯為「古池,一蛙跳入,水之音」,更貼近芭蕉原作之意。
五畿東南是伊勢國,伊勢東南還有小小的志摩國。志摩國主本為著名的「海賊大名」九鬼嘉隆,但在「關原合戰」的時候,嘉隆已然退位了,其子守隆繼任為一門總領。
家康惱恨然而無奈地認識到,這個女人根本看不清天下大勢,完全不可理喻。
永祿八年(公元1565年),松永久秀弒殺義輝將軍,細川藤孝與其兄三淵藤英乃救出義輝之弟一乘院覺慶,逃亡近江。其後覺慶還俗,便是為織田信長擁戴繼位的末代室町將軍足利義昭。義昭與信長矛盾激化,最終被放逐之時,藤孝轉歸信長陣營,受封山城國長岡地方,故此也被稱為「長岡藤孝」。
十四日,黑田如水終於率領主力趕到戰場,當即向大友吉統送去了勸降的文書。吉統無奈之下,只得於九月十五日,也即「關原合戰」的當日,通過母里友信的居中聯絡,以剃髮出家為條件,保全了麾下將兵的性命——母里友信通稱太兵衛,與后藤基次、井上之房等並稱為「黑田八虎」,其妻為大友宗麟之女,也就是說,他是大友吉統的妹夫。
倘若德川家康親率大軍在前,則奧、羽諸侯必然蜂擁而起,圍攻上杉,然而家康已然折返江戶,光留下一名庶子坐鎮,而且並無直取上杉領的意思,則諸侯們誰肯為他火中取栗?終究上杉為一百二十萬石的大諸侯,兵馬強壯,非一兩家並進所可敗之也。因而奧、羽各大名紛紛致信上杉氏,請求罷兵言和,上杉景勝多從所請,唯獨拒絕了最上義光的和睦請求。九月八日,他派重臣直江兼續統領兩萬四千大軍進攻最上氏的主城山形——著名的「長谷堂合戰」就此拉開序幕。
兼續本隊在攻陷畑谷城后,即殺向長谷堂城,在附近的菅澤山設下本陣,將城寨團團包圍起來。其實這個時候,決定天下大勢的「關原合戰」已經結束了,但基於當時落後的通訊水平,消息還並未能夠傳至奧羽。

番外篇 俳句和芭蕉

秀忠聽聞家康已經離開關原,前往大津城,於是匆忙前往謁見請罪,於二十日進入大津。然而家康怒不可遏,堅決不肯見兒子的面。其後群臣反覆相勸,說秀忠率軍西進,本就有鎮壓中山道之意,既然真田頑抗,豈可貿然越過而不加討伐?況且,家康的使者因為遭逢利根川暴漲,被迫繞路而行,耽擱了傳令的時間,八日指令才到秀忠軍中,怎麼可能要求秀忠九日即到呢?好不容易,家康才算勉強原諒了兒子。
由丹後向東,經若狹、越前,即可抵達加賀國。得知石田三成舉兵的消息以後,加賀大名前田利長立刻宣布加入東軍陣營,隨即於七月二十六日親率一萬五千大軍殺向丹羽長秀之子長重的居城小松。丹羽長重曾在德川家康揚言討伐前田利長的時候受命擔任先鋒,因此兩人原本友好的關係就此破裂,據說長重本來並不傾向於石田三成,而是在利長的竭力進逼下,才不得不加入西軍陣營,以與前田軍相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