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譯後記

譯後記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就向我的留法同學,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的夏玟推薦埃梅的作品,一拍即合,當即定下兩本書:一是埃梅的童話《捉貓故事集》,另一本就是《埃梅短篇小說選》的最初版本了。當時,我請另一位留法同學,南京大學陸秉慧教授翻譯幾篇。這就是我們三人留法情誼的第一個合作成果。當然,更大的成果還是浩大的工程,《巴爾扎克全集》的翻譯和出版。夏玟作為資深編輯,外國文學編輯部負責人,主持實施了這一宏偉的計劃。陸秉慧和北大的多位師友成為巴爾扎克作品翻譯的主將,而我僅僅譯了《幽谷百合》,責任編輯又是陸秉慧(與夏玟為雙責編)。
我是相信緣分的,便在「後記」中談了出書的書緣和情緣,圍繞著埃梅短篇小說的三種版本,聯想到一些故人,以及早年和剛剛發生的一些事,自是個人見解,但願能提供一些對這位「短篇怪聖」的感性認識,能附上我和穿牆雕像的合影就更好了。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初
貝阿恩夫婦給了我埃梅家裡的電話,我還真打通了。接電話的是埃梅的女兒,我作了自我介紹,她感謝我把埃梅作品翻譯成中文,能讓中國人讀到。但她母親年紀大了,身體有病,抱歉不能接待客人。我趕緊說,我打電話只想向埃梅的家人表達我對他作品的喜愛。
這兩種條件,1992年我再度去法國時,都已經具備了。我翻譯出版了埃梅的三本書,作為應邀的訪問學者,我在https://read.99csw.com巴黎逗留了一年,會見了不少詩人和作家,可惜埃梅早已去世。我認識了埃梅的生前好友,詩人貝阿恩夫婦,因為都住在盧森堡公園附近;貝阿恩多次邀請我去家裡吃飯,談一些法國文壇的往事。皮埃爾·貝阿恩(Pierre Bearn)已九十五六歲,應比埃梅略長,但他仍然精神矍鑠,臉上平滑,氣色極佳,尤其那對藍眼珠,亮晶晶跟玻璃球似的,非常清澈,一點也不混濁。他自知這一特點,還讓我仔細觀賞了。他的夫人比他年輕一二十歲,這一點也不奇怪。他說當年,他夫人一個電話,就能把馬塞爾·埃梅叫來。他夫人微笑著點頭,但是並不解釋她對埃梅何以有那麼大影響,只是淡淡地說,我在法國學習那時候,如果同他們就有交往,她真願意介紹我認識馬塞爾,並說他非常幽默,滿肚子故事,跟人打交道很隨和,他創作那些故事的構思,有些就是在咖啡館里閑聊中獲得的靈感。
于廣西北海
何必上樓去打擾人家呢?我已經認過埃梅的家門了,很好認,樓門前掛著馬賽爾·埃梅的紀念牌。樓前的空地即是埃梅廣場,小廣場東側有一堵石壘的高牆。從牆穿出一個人頭和少半截身子,跨出右腿,微微抬起的右手臂似在用力,左半邊身子還阻在牆裡,只露出左手。左手恰好一人多高,參觀者伸手夠得著,那張開的五根銅鑄手指已被摸得鋥亮,可見參觀者眾。這尊九*九*藏*書比常人高大的銅像,是在埃梅去世后,他的藝術家朋友為紀念他而雕塑的,正是《穿牆記》的那個主人公,形象細膩而傳神。但是我每次去觀賞,總覺得那應是埃梅本人的雕像,想必那位藝術家將埃梅留在心中的形貌特點融入進去,至少在我看來,那雕像是埃梅一生的寫照。因此,我每次去拜謁的,不是《穿牆記》的主人公,而是給我們帶來這麼多閱讀樂趣的作家。
拉回話題。到了二十一世紀,人民文學出版社仝保民先生想出埃梅短篇小說新版本,即半數以上為新譯。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我保留了八篇舊譯的名篇,選譯了十篇,首次推介給讀者。這次是短篇小說長卷,在保留第二版十八篇的基礎上,由我新選十篇,總共二十八篇,規模不算小了。不過,通觀埃梅的原著,短篇小說和童話故事全集,還有選擇的餘地可供「加長卷」。
李玉民
這次日期記得很清楚,是5月26日,星期一,定於下午三點多鍾,從蒙巴納斯車站上車,前往雷恩,回訪母校。這大半天時間,是這次旅程唯一自主的遊覽,我便選擇了蒙馬特爾。已同三十余年的好友吉爾(Gilles Christ)夫婦約好,一早開車到旅館接我們,陪同我們尋訪文化藝術新景舊地。他們也知道我翻譯了《巴黎聖母院》,午飯特意定在聖母院旁邊的餐館。我們兩家人多年又見,邊遊覽邊敘舊,相談甚歡,短不了提起他們上學時讀過的埃梅作品。一到埃梅九_九_藏_書小廣場,眼前的景象,又把他們拉回少年時代。
固然意氣風發,但是也不能否認,我們的知識有太多的空白,亟待填補。譬如,法國現當代思想潮流、文學文化,我們就一無所知。我在北大學習時,所能接觸到作品的作家,就截止到羅曼·羅蘭。什麼紀德、阿波利奈爾、加繆、埃梅等等,當初連名字都不知道。二十世紀的法國著名作家,我都是在雷恩大學文學院的課堂上認識的。有不少作家,如埃梅、尤奈斯庫等,當時還在世,埃梅才六十四五歲,不是沒有見面的可能性。當然要有朋友介紹,或者是外國學者譯者引見。
這本《埃梅短篇小說精選》,已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種版本了,跨度也近三十年,可以說出版社、作者和譯者,這三者之間已有了淵源,在我看來,也就是書緣和情緣的緣分。後記不似序言,無須查閱任何參考資料,引經據典,更不必擺出論述的架勢,僅僅以譯書出書和尋訪作者故居的親身經歷,談談這種緣分的故人趣事,不是學術性的,卻是題內話。
加譯的篇目,從創作初期的《井中倩影》,到後期的《愛洛綺思》,選擇的時間跨度加大,更能展示埃梅短篇小說的全貌。另外,這卷二十八篇,則按寫作的先後排序。
《井中倩影》是以鄉村風情為背景的一段奇異故事,奇就奇在土生土長出來的一段浪漫悲劇。《流浪漢》寫法國的一個傳統題材,流浪漢是法國一種社會景觀、文學景觀。這一篇能翻舊出新:人愛做黃金夢,這裏且看流浪漢是如何做黃金夢的。《月光下九九藏書》類似神話,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埃梅便寫了這樣穿越的故事。仙女烏狄娜被囚禁在河底,九百年後再回人間,於是有了奇遇奇緣。《三則社會新聞》,兩個殺人兇手,漆黑夜晚在十字路口偶遇,便結伴仗膽,互訴苦衷,忽然又碰見第三個人,於是演繹出第三則社會新聞。《罪惡深淵》又是一篇奇文:教師呂道維克以《論靈魂預防》三十二招教授學生,他卻經不住魔鬼的誘惑,用他和一個學生的靈魂換了一頭金牛,作者對罪孽做出新解,以鬧劇形式展現了人的七情六慾……《訂婚》打破神話、童話和現實小說的界限,一個半人半馬的小伯爵,愛上一個可愛的孤女,剛剛訂婚,又跟一匹漂亮的栗色騍馬私奔了。短短一篇故事,提出一系列社會門第、天性中的人性與獸|性、婚姻與愛情的觀念問題,情節跌宕起伏,極具戲劇性,行文幽默而富有寓意。《後退》則是一篇政治諷刺的妙文: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曾有過人人爭當革命派,人人把擁護勞動人民的口號掛在嘴邊的時期,包括億萬富翁。沒有經歷過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政治諷刺小說。終篇《愛洛綺思》借一個男人每天變性的奇異故事,提出人格分裂、家庭、婚姻、愛情和倫理的問題。
我說每次去拜謁,是因為後來我多次去法國,總要登上蒙馬特爾高地,感受一下那裡相沿百余年的藝術氛圍,憑高從北面眺望巴黎城全景,別樣壯觀。然後也必繞到未曾謀面卻又常去看望的埃梅的故居。埃梅小廣場往常偶有遊客,但是比較清靜,這次意外遇見一大群特殊的read.99csw.com參觀者。
我提起留學這段,只因2014年是我們赴法留學的五十周年,也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雙方組織了許多紀念活動。我於11月增譯完埃梅的九篇小說,而五十年前的這個日期,我們作為中法建交后互換的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剛剛踏上法蘭西領土,開始了兩個學年的留學生活。1964年11月,我們從北京乘國際列車,經莫斯科到達巴黎,再去我們學習的地方,布列塔尼的雷恩大學。今年,我們返校之旅的老留學生,似乎急不可待,5月下旬就乘飛機到達巴黎。回訪母校,受到校方和雷恩市政府的盛情接待。尤其讓我們驚喜的是,法方贈送給我們的U盤:當年法國記者跟蹤報道,錄下了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情景,保存了珍貴的影像資料。我們二十幾歲的形象在銀幕上一出現,大家都歡呼雀躍,那時的確風華正茂。
只見穿牆雕像前,聚攏了五六十名小學生,由兩三名教師帶領,正進行一次課外教學活動。學生每人手上一冊十六開的筆記本,邊聽老師講解邊記錄或者填寫什麼。不用說,埃梅的作品進入了學校課堂,看那些孩子,又好奇又興奮,等老師講完又紛紛提問,對這堂課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令我想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女兒上小學時,就把埃梅的小說和童話當作最喜愛的讀物,一讀再讀,她還和同學把一些童話改編成話劇,在學校新年晚會上演出。我跟穿牆雕像合影時,本想拉幾個埃梅的小讀者,但是他們已經集合要返校了。更可惜的是,我也沒有機會詢問老師,埃梅作品進入課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