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5 密切接觸傳染病接觸之後,記得洗手 埃博拉:來自非洲的「死神」

05 密切接觸傳染病
接觸之後,記得洗手

勤洗手的意義在這裡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沒有接觸就沒有傳染病,有接觸就要洗手,洗手是最經濟有效的防控手段。
嚴格意義上的密切接觸,是指健康人與傳染病患者有直接的身體接觸。密切接觸會導致傳播疾病。照顧病患的家屬和醫護人員還會因接觸到患者的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感染。
因皮膚接觸而傳播的疾病並不太多,比如象癬、疥瘡等是因皮膚接觸導致的傳染病。
因接觸導致疾病傳播的體液包括諾如病毒病患者的嘔吐物、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血液和體液等。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接觸傳播,這既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呼吸道傳播,也不屬於性傳播。更為廣義的密切接觸是指在一起居住、生活、學習、工作,比如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一個班級的學生和老師、同一套房間里生活的人、同一班飛機的乘客等的互相接觸。這樣的環境還包括共同乘坐計程車、乘電梯等。在同一環境中,健康人可能是通過中間物品間接接觸了患者的體液,也可能是患者的分泌物在密閉空間中產生的氣溶膠導致了間接接觸。
接觸傳播中風險最高的病原體要數以埃博拉病毒為代表的「出血熱病毒」,這類病原體還包括拉沙熱病毒、馬爾堡病毒等,感染這類病毒后,患者的病情往往進展迅速,病死率非常高。一旦發生疫情,往往造成社會的恐慌。但就傳播效率來說,其實它們不如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
防止因密切接觸感染傳染病的關鍵是阻斷傳播途徑,比如儘可能避免直接的接觸、戴手套、穿隔離衣等。發生可能的暴露后及時洗手,及時對可能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消毒,也可以大大降低其傳播的風險。
本章介紹了各種由病毒和細菌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暴發。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局部暴發需要對病原體進行快速識別,發現並改變促進其傳播的條件。

埃博拉:來自非洲的「死神」

(1)易於傳播。

埃博拉病毒的前世今生

過去,因為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有凝血障礙、出血和休克,人們將它們歸為「出血熱病毒」。但實際上只有少數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會發生嚴重出血,因此現在人們一般不再稱其為「出血熱病毒」。
(2)致死率驚人。目前統計結果顯示,埃博拉致死率為50%~80%。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賴比瑞亞疫情已經失控、事情不可能再嚴重的時候,當政府和人民才真正明白了埃博拉疫情是何等嚴重。當地人不再固守舊習俗,開始支持火化屍體,消除感染源。獅子山政府號召大家「一起終結埃博拉」,地方酋長們也自覺舉報感染的病人,而感染的病人也不再到處躲藏,開始自覺接受隔離和治療。
埃博拉病毒雖然兇狠,但其傳播有很強的地域局限性,傳播的持續能力也不足,才沒有引起大範圍的流行,既往暴發均局限在非洲大陸。2014年西非疫情暴發之前,就陸續有埃博拉病毒病在各地暴發,但是由於多數疫情暴發都發生在人口密度較小的偏遠地區,這些居民也很少離家遠行,疫情通常能在數周至數月內得到控制,並沒有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危機。2014年西非疫情的迅速、廣泛傳播,致使埃博拉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恐慌。
為了防止病原體擴散,衛生部門針對可疑病例建立了隔離病房。但是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卻成為受害最嚴重的群體之一:22人中有14人被感染,相當於每3個人當中就有2個人被感染。
沒有接觸就沒有傳染病,不要和生病的人接觸。
8.去非洲旅遊,可以做些什麼來防範埃博拉病毒?
(2)當地人保留了許多原始的習俗,比如獵殺、食用野生動物。由於條件簡陋,許多食物沒有充分消毒,導致人感染那些未知病毒。
1.為什麼埃博拉和其他很多烈性病毒都起源於非洲?
這是第一個可識別的病例。當時沒人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於是疫情就這樣擴散到整個恩薩拉地區,感染了284人,造成151人死亡。
沒有特效藥。主要還是支持治療,部分病人可以活下來,要看醫療條件。
直到幾個月後,他們才從鄰國扎伊爾的疫情中知道了病毒的名號。
當時的世界衛生組織工作人員的狀態可以用「焦頭爛額」來概括:中國當時鬧禽流感,沙特中東呼吸綜合征肆虐,戰亂的敘利亞暴發脊髓灰質炎疫情,另有一些地區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因此幾內亞的23例埃博拉疫情難以引起重視。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3)易於製備。
研究人員推測,當地人對該地區進行有效隔離並停止了注射工作,是疫情能得到控制的關鍵。
2.埃博拉為什麼會引起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廣泛重視?
不會。

1976年,蘇丹和扎伊爾

埃博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人類迄今發現了5個類型的埃博拉病毒:扎伊爾型、蘇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萊斯頓型。萊斯頓型僅使猴子感染和致死,能使人感染但不出現癥狀;其餘四型病毒使人類感染后病死率極高,而且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被稱為第四級病毒,是人類面臨的最兇狠的病毒。九*九*藏*書
7.蚊子會傳播埃博拉病毒嗎?
9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聲明中指出: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肆虐,是現代最嚴重的急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有記錄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生物安全性4級的病原體,能如此迅速地感染如此多的人,蔓延到如此多的地理區域,持續如此長的時間。

圖5-1 兩名護士站在1976年患埃博拉病毒病的護士瑪英嘉旁邊。幾天後,瑪英嘉去世。這是有記載的因感染埃博拉去世的第一個醫護人員
1976年6月27日,在蘇丹恩薩拉一家棉花工廠,一名倉庫保管員感染了不知名的疾病,於6月30日住進醫院,7月6日去世。
4.埃博拉病毒可以被做成武器使用嗎?
6.埃博拉出血熱,能夠被治愈嗎?
5.埃博拉病毒和新冠病毒,哪個更厲害?

圖5-2 致命的絲狀病毒
在距離疫情暴發點很遠的姆巴拉拉和馬辛迪地區,很快出現了兩次集中暴發的疫情,就是因為去過疫區的人,來到了這些地方。
他們觀察到,整個地區都處於恐慌狀態。皮奧特發現,是比利時修女在無意中引發了這種流行病。她們在未對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消毒的情況下,給孕婦注射了不必要的維生素,導致了病毒在醫院內的傳播。
2014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西非國家幾內亞暴發了一次重大埃博拉疫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止到8月底,該病毒已導致出現3700多個疑似/確診病例,造成18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120多名參与疫情控制工作的衛生工作者。研究人員將此次疫情追溯至2013年12月,第一例病人是一個1歲的孩子,孩子因感染病毒病逝。這次疫情迅速傳播到鄰國賴比瑞亞和獅子山。成為有史以來範圍最大的埃博拉疫情暴發。
「埃博拉」是扎伊爾北部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在此出現,河沿岸百姓死傷嚴重,「埃博拉病毒」因此得名。
1976年8月26日,扎伊爾揚布庫村一名學校校長馬巴洛·洛凱拉感覺不舒服。8月12—22日,洛read.99csw.com凱拉去過埃博拉河,隨後從扎伊爾北部返回。
(1)非洲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環境,尤其是野生動物,它們身上攜帶了許多未知的病毒。
埃博拉符合「殺傷力強」「名氣大」「需要特定的防治措施」這三條,但是不能通過空氣傳播,第一條不符合;製備難度和儲存成本太高,第三條和第四條不符合。它被當作武器還沒威脅到敵人,自己就先處於威脅之中了。所以,埃博拉不是一個理想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病毒雖然兇狠,但其傳播有很強的地域局限性,傳播的持續能力也不足,才沒有引起大範圍流行。
為什麼在人類已經知道了埃博拉的兇險,也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之後,埃博拉疫情還會出現這種大規模暴發的情況?
2000年10月8日,烏干達衛生部報告當地暴發了一次異常的高熱疫情。
最初,人們懷疑是馬爾堡病毒引發了這次疫情,因為兩種疾病的癥狀太過相似。但經鑒定,人們發現此次導致疫情發生的是與馬爾堡病毒近似的新型絲狀病毒。
引發扎伊爾疫情的,是埃博拉病毒扎伊爾型。
最初,醫院認為他患有瘧疾,讓他服用了奎寧。但是,他的癥狀卻在服藥後繼續惡化。9月5日他住進了揚布庫的醫院。9月8日,在開始出現癥狀14天後,洛凱拉去世。
這和當地的習俗有很大關係。當地出現疫情后,人們並不信任從遠方來的醫生,而是去找當地的巫醫進行「治療」。巫醫能做的只是提供草藥,施展「法術」。而這些「法術」需要接觸病人身體,於是巫醫自己就成了受害者和感染源。
(4)在儲存環境中能保持穩定。

埃博拉知識小科普

直到這次疫情結束前,當地人仍然沒有找到應對埃博拉病毒的手段。沒有疫苗,也沒有任何治療藥物,醫生唯一的選擇是給病人輸液,防止他們脫水,指望病人的免疫力能戰勝病毒。
由於蘇丹和扎伊爾的疫情發生的時間很接近,所以一開始人們以為是同一種病原體引發了兩國的疫情。但經過後來的研究分析,人們才發現兩國暴發疾病的病原體雖然同為埃博拉病毒,但其病毒類型並不完全相同,所以它們分別被稱為「蘇丹型」和「扎伊爾型」。
洛凱拉去世后不久,與他接觸過的人也相繼去世。揚布庫的人們開始感到恐慌。扎伊爾衛生部部長和扎伊爾總統蒙博托採取了最嚴格的做法:對揚布庫和該國首都金沙薩進行隔離,禁止任何人進入或離開該地區,道路、水路和飛機場均受到戒嚴,學校、企業和社會組織被關閉。
能作為生物武器的病菌、病毒、寄生蟲、真菌,需要具備6個條件。
所幸,在所有人的團結協作下,這場「末日審判」最終被阻止。
(3)非洲大面積區域位於熱帶草原氣候帶,這裏氣候溫暖濕潤,正適合微生物的繁衍。
3.在中國會感染埃博拉病毒嗎?
2014年9月,國際社會開始向西非提供援助。聯合國成立了埃博拉應急特派團,為疫區提供技術和後勤支持。2015年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自2014年6月29日之後,三個受影響九-九-藏-書最大的國家一周內報告新確診病例數未超過100個。然後,針對流行病的反應進入了第二階段。焦點從減緩傳播,變為結束這場流行病。2015年4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僅報告了30例確診病例,這是自2014年5月第三周以來的最低單周病例數。
6月,埃博拉病毒已經蔓延到獅子山,賴比瑞亞已經出現了6起病例,一些地方還引發了騷亂。7月,世界衛生組織同意把此次疫情緊急情況等級提升到3級(次嚴重)。8月8日,世衛組織宣布:這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級)。世衛組織總幹事敦促世界向受災地區提供援助:「迄今為止,受災國家根本沒有能力自行處理這種規模和複雜性的疫情。我敦促國際社會提供這種支持。」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此次疫情結束。在這場疫情中,埃博拉病毒一共波及5個國家,引發了將近29000例感染,其中有11300人死亡。
(2)殺傷力強。
26天後,在經歷了318例感染、280例死亡(88%的死亡率)后,疫情結束。為了防止疫情復燃,檢疫工作又持續了兩個星期。
埃博拉病毒病以其高死亡率令人聞風喪膽,雖然到目前為止,數次疫情暴發主要都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但它卻一次又一次突破了人類的底線。當人們以為它只會在鄉村傳播時,它傳播到了城市;當人們以為它只會在一個國家暴發時,它跨過了國境,導致病毒在多國肆虐;當人們以為它只會出現在非洲大陸時,它出現在了歐洲和美洲;當人們以為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有效的疫苗和藥物時,「救世主」卻遲遲沒有降臨。或許我們現在值得慶幸的是有個傳染病的規律尚未被打破,那就是一般來講致死率高的疾病不容易傳播開,而容易傳播的病毒大多不那麼致命。
2015年12月29日,在最後一個人測試呈陰性之後42天,聯合國宣布幾內亞已無埃博拉病毒傳播。當時,聯合國相關機構宣布對這幾個國家進行90天的高度監視。該機構在新聞稿中說:「這是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這三個國家第一次終止了原始的傳播鏈……」
嚴密的接觸者追蹤和嚴格隔離,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該疾病在輸入病例的國家中進一步傳播。截至2016年5月8日,相關部門報告了28646起疑似病例和11323起死亡病例。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了。由於醫護人員頻繁接觸病人的體液,因此特別容易感染。2014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死者中有10%是醫護人員。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病毒。埃博拉致死率更高,但是傳得不遠;新冠病毒致死率沒這麼高,但是傳得很遠。這也是辯證法。
「埃博拉」是扎伊爾北部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在這裏出現,危及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人死亡,有的家庭甚至無九*九*藏*書一人倖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這次疫情暴發地區總面積約為31000平方千米,區域內人口數量約為180萬。大部分地區是非洲熱帶叢林中的小村莊。村莊和村莊之間平時的交流很少,而且交通不便。然而,艱塞的交通,卻沒能阻擋埃博拉的擴散。
蘇丹和扎伊爾均處在埃博拉的感染區,但是兩國患者感染的病原體,卻有微妙的不同。

張爸敲黑板

(1)傳播力驚人。埃博拉病毒的傳播途徑是直接接觸。健康人接觸過患者的遺體、分泌物(如血液、嘔吐物),甚至是遺體污染過的器物,都會感染埃博拉病毒。
醫生們通過使用病毒抗原檢測、ELISA抗體檢測、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等多種先進的檢測方法,病原體很快就被鑒定出來:埃博拉病毒。這是一種帶有反義單鏈RNA和包膜螺旋衣殼的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分泌物等傳播。
病人首先出現類似流感的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肌肉疼痛等癥狀,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等病人一旦出現口腔、鼻腔、陰|道和腸道出血癥狀,可在24小時內死亡。
(6)需要特定的防治措施。
當地人把喪葬看得很重。光是葬禮上亡者的衣服就要換兩套,這些儀式都要由亡者的親人和朋友直接接觸屍體來操作,致使感染範圍持續擴大。同時,當地人拒絕火化屍體,只接受土葬。在雨季到來時,這些屍體被雨水沖刷出來,導致病毒繼續擴散。
不會。埃博拉起病快,發作后反應強烈,患者來不及到下飛機就會被隔離,所以病毒輸入很難實現,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醫療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對於未知的傳染性疾病有快速而有效的防治措施。

2013—2016年,西非

大多數非傳染病或病毒專業的人可能並不熟悉「絲狀病毒」這個名稱,但說起絲狀病毒科下的「頭號明星」埃博拉病毒,卻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十年來,埃博拉在非洲一而再再而三地暴發,這種病的高致病性、高病死率和高傳染性,讓人聞風喪膽。人類要想徹底控制埃博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名氣大,容易引起恐慌。
在這次疫情暴發期間,恩戈伊·馬紹拉(Ngoy Mushola)在揚布庫記錄了埃博拉病毒病的第一個臨床描述。他在日誌中寫道:該疾病的特徵是約39℃的高溫、嘔血、腹瀉和便血、胸骨后中上腹痛、關節腫脹和虛脫。一般人患病三天後病情會迅速惡化,導致死亡。
在這次疫情暴發的初期,烏干達衛生部確認了62起病例,有36人死亡,病死率高達58%。
蘇丹的病毒是埃博拉病毒蘇丹型引起的,但是直到疫情結束,當地人才確定那是埃博拉病毒病。這是人類已知的埃博拉病毒病的第一次暴發。
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埃博拉知識卡片
感染途徑埃博拉病毒病最早源於人類接觸受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體液而被感染。一旦患者發病或死亡,病毒會傳播至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皮膚或其他體液的個體。當健康人的破損皮膚直接接觸到病人的體液時,健康人極易被感染。本病還可通過接觸污染的表面和物體而傳播。
潛伏期潛伏期在2~21日,通常多在暴露后6~12日出現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沒有採取恰當的防護診療患者的醫護人員或患者死亡后葬禮前處理遺體的人員患病風險最高。
感染者癥狀•可不發病或呈輕型,2周逐漸恢復。
•典型病例表現為急性發病,高熱、乏力、全身不適,隨後出現噁心、嘔吐、腹與等消化道癥狀。少數患者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結膜充血、肌肉關節疼痛。重症在7~12病日可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只有部分患者會伴有出血癥狀。
如何診斷主要依靠病毒分離、病毒核酸檢測和免疫學檢查。
如何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採取以維護臟器功能為目標的綜合支持治療,病死率可達50%~80%。
如何預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2019年12月19日批准了埃博拉疫苗rVSV-ZEBOV,這也是FDA首次批准的埃博拉疫苗。rVSV-ZEBOV疫苗是一種單劑量疫苗,科學家們已査清它僅對埃博拉病毒中的其中一個物種——扎伊爾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安全且具有保護性。控制傳染源是預防和控制此病的重要措施。
•隔離患者,對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過的物品進行徹底消毒。
•醫務人員需嚴格執行防護措施。
https://read.99csw.com
當地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迅速趕到疫區評估疫情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埃博拉病毒的發現者之一彼得·皮奧特(Peter Piot)。
這種致命病毒以我們前所未見的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它是否會以類似於流感的方式,通過打噴嚏和咳嗽傳播?它會不會對人類整體構成威脅?
由於埃博拉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許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病毒傳染給了更多的人。他們或者是病人的家屬,或者是照料病人的醫生護士,或者只是參加病人葬禮的朋友。醫生護士會趕赴下一個地點工作,朋友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疫情就這樣擴散開來。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非洲辦事處還是比較警覺的。他們派出一支38人組成的多學科調查小組前往幾內亞。與此同時,遠方的賴比瑞亞也傳出了發現疑似病例的消息。調查組認為,埃博拉病毒正在「史無前例」地跨地域傳播。但是當地官員認為這有損國家形象,拒絕上報疑似病例,導致官方數據在4月的最後一周顯著下降。世界衛生組織以為疫情就此終結,於是放鬆了警惕。
(4)非洲目前許多地方醫療、公共衛生條件落後,對烈性傳染病的控制能力弱。